1. <rp id="zsypk"></rp>

      2.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太陰陽明論

        時間:2020-10-06 19:11:55 內經(jīng) 我要投稿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太陰陽明論

          脾病會引起四肢功能喪失,這是什麼道理?脾臟不能主旺一個時季,是什麼道理?脾與胃僅以一膜相連,而脾能為胃轉輸津液,這是什麼道理?

          黃帝問道:太陰、陽明兩經(jīng),互為表里,是脾胃所屬的經(jīng)脈,而所生的疾病不同,是什麼道理?岐伯回答說:太陰屬陰經(jīng),陽明屬陽經(jīng),兩經(jīng)循行的部位不同,四時的虛實順逆不同,病或從內生,或從外入,發(fā)病原因也有差異,所以病名也就不同。黃帝道:我想知道它們不同的.情況。岐伯說:人身的陽氣,猶如天氣,主衛(wèi)互于外;陰氣,猶如地氣,主營養(yǎng)于內。所以陽氣性剛多實,陰氣性柔易虛。凡是賊風虛邪傷人,外表陽氣先受侵害;飲食起居失調,內在陰氣先受損傷。陽分受邪,往往傳入六腑;陰氣受病,每多累及五臟。邪入六腑,可見發(fā)熱不得安臥,氣上逆而喘促;邪入五臟,則見脘腹脹滿,閉塞不通,在下為大便泄瀉,病久而產(chǎn)生痢疾。所以喉司呼吸而通天氣,咽吞飲食而連地氣。因此陽經(jīng)易受風邪,陰經(jīng)易感濕邪。手足三陰經(jīng)脈之氣,從足上行至頭,再向下沿臂膊到達指端;手足三陽靜脈之氣,從手上行至頭,再向下行到足。所以說,陽經(jīng)的病邪,先上行至極點,再向下行;陰經(jīng)的病邪,先下行至極點,再向上行。故風邪為病,上部首先感受;濕邪成疾,下部首先侵害。

          黃帝道:脾病會引起四肢功能喪失,這是什麼道理?岐伯說:四肢都要承受胃中水谷精氣以濡養(yǎng),但胃中精氣不能直接到達四肢經(jīng)脈,必須依賴脾氣的傳輸,才能營養(yǎng)四肢。如今脾有病不能為胃輸送水谷精氣,四肢失去營養(yǎng),則經(jīng)氣日漸衰減,經(jīng)脈不能暢通,筋骨肌肉都得不到濡養(yǎng),因此四肢便喪失正常的功能了。

          黃帝道:脾臟不能主旺一個時季,是什麼道理?岐伯說:脾在五行中屬土,主管中央之位,分旺于四時以長養(yǎng)四臟,在四季之末各寄旺十八日,故脾不單獨主旺于一個時季。由于脾臟經(jīng)常為胃土傳輸水谷精氣,譬如天地養(yǎng)育萬物一樣無時或缺的。所以它能從上到下,從頭到足,輸送水谷之精于全身各部分,而不專主旺于一時季。

          黃帝道:脾與胃僅以一膜相連,而脾能為胃轉輸津液,這是什麼道理?岐伯說:足太陰脾經(jīng),屬三陰,它的經(jīng)脈貫通到胃,連屬于脾,環(huán)繞咽喉,故脾能把胃中水谷之精氣輸送到手足三陰經(jīng);足陽明胃經(jīng),為脾經(jīng)之表,是供給五臟六腑營養(yǎng)之處,故胃也能將太陰之氣輸送到手足三陽經(jīng)。五臟六腑各通過脾經(jīng)以接受胃中的精氣,所以說脾能為胃運行津液。如四肢得不到水谷經(jīng)氣的滋養(yǎng),經(jīng)氣便日趨衰減,脈道不通,筋骨肌肉都失卻營養(yǎng),因而也就喪失正常的功用了。

          附原文:

          黃帝問曰:太陰陽明為表里,脾胃脈也,生病而異者何也?

          岐伯對曰:陰陽異位,更虛更實,更逆更從,或從內,或從外,所以不同,故病異名也。

          帝曰:愿聞其異狀也。岐伯曰:陽者,天氣也,主外;陰者,地氣也,主內。故陽道實,陰道虛。故犯賊風虛邪者,陽受之;食飲不節(jié),起居不時者,陰受之。陽受之則入六府;陰受之,則入五臟。入六腑,則身熱,不時臥,上為喘呼;入五臟,則脘滿閉塞,下為飧泄,久為腸澼。故喉主天氣,咽主地氣。故陽受風氣,陰受濕氣。故陰氣從足上行至頭,而下地循臂至指端;陽氣從手上行至頭,而下行至足。故曰:陽病者,上行極而下;陰病者,下行極而上。故傷于風者,上先受之;傷于濕者,下先受之。

          帝曰:脾病而四支不用,何也?岐伯曰:四支皆稟氣于胃,而不得到經(jīng),必因于脾,乃得稟也。今脾病不能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氣日以衰,脈道不利,筋骨肌肉皆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帝曰:脾不主時,何也?岐伯曰:脾者土也,治中央,常以四時長四臟,各十八日寄治,不得獨主于時也。脾臟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萬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頭足,不得主時也。

          帝曰:脾與胃以膜相連耳,而能為之行其津液,何也?岐伯曰:足太陰者,三陰也,其脈貫胃、屬脾、絡嗌,故太陰為之行氣于三陰;陽明者,表也,五臟六腑之海也,亦為之行氣于三陽。臟腑各因其經(jīng)而受氣于陽明,故為胃行其津液。四支不得稟水谷氣,日以益衰,陰道不利,筋骨肌肉無氣以生,故不用焉。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太陰陽明論】相關文章:

        黃帝內經(jīng)廿三講《素問.太陰陽明論》10-28

        內經(jīng) 太陰陽明論06-14

        《內經(jīng)》太陰陽明論11-28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氣穴論10-24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經(jīng)絡論10-24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厥論10-19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痿論10-19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痹論10-19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風論10-19

        黃帝內經(jīng)白話文:咳論10-1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