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詩歌特點及鑒賞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說到詩歌,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詩歌是按照一定的音節(jié)、韻律的要求,表現(xiàn)社會生活和人的精神世界的文學體裁。你知道什么樣的詩歌才能算得上是好的詩歌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于詩歌特點及鑒賞,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一、詩歌特點
高考考查的是中國古典詩歌,主要包括對作品的形象、語言和表達技巧進行初步的鑒賞,對作品的思想內(nèi)容進行評價。
進行詩歌鑒賞,首先要了解詩歌的特征,即要懂得“詩家語”,具備“詩歌思維”意識。
詩歌語言與其他文學樣式的語言相比,更具抒情性、含蓄性、精煉性、跳躍性,理解詩歌的難點在于詩歌表達的含蓄性,而理解詩歌的重點在于其抒情性。要在短短的二十幾個字里表達出豐富的情感,就需要詩人精心選擇詞語和意象,大多數(shù)詩歌總是力求情感的含而不露,把情感借助意象及意境委婉地表達出來。
對讀者來說,鑒賞就是一個反過程,需要讀者通過對詩歌詞語、意象的品味來把握詩人要表達的豐富情感。在這個過程中,特別需要讀者具備聯(lián)想與想像力來補充詩歌留白,在品味中領悟詩歌妙處,這就是“詩歌思維”。
不少同學覺得詩歌難理解,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沒有把詩歌當成詩歌讀,不能根據(jù)詩歌的意象和意象組合展開聯(lián)想和想像,通過對意象和意境的品味領悟詩歌所要表達的情感。這就需要在平時閱讀鑒賞的時候注意培養(yǎng)這種素養(yǎng)。
比如:
絕句
杜甫
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
泥融飛燕子,沙暖睡鴛鴦。
注:此詩寫于詩人經(jīng)過“一歲四行役”的奔波流離之后,暫時定居成都草堂時。
問:此詩描繪了怎樣的景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感情?請簡要分析。
【思路解析】描繪詩中展現(xiàn)的圖景畫面,應抓住詩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語言再現(xiàn)畫面。描述時一要忠實于原詩,二要用自己的聯(lián)想和想像通過詩歌中所給的意象加以再創(chuàng)造,形成畫面感,進而力求用優(yōu)美的語言表達出來,缺少聯(lián)想和想像就會使答案成為詩句的簡單擴展,造成失分。
【參考答案】此詩描繪了一派美麗的初春景象:春天陽光普照,四野青綠,江水映日,春風送來花草的馨香,泥融土濕,燕子正繁忙地銜泥筑巢,日麗沙暖,鴛鴦在沙洲上靜睡不動。這是一幅明凈絢麗的春景圖。表現(xiàn)了詩人結束奔波流離生活安定后愉悅閑適的心境。
再比如:
春行即興
李華
宜陽城下草萋萋,澗水東流復向西。
芳樹無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鳥空啼。
古人在談到詩歌創(chuàng)作時曾說:“作詩不過情、景二端!闭垙摹熬啊焙汀扒椤钡慕嵌葋碣p析這首詩。
【答案參考】作為一首“繪景”詩,此詩屬于最為基本的范式,重在描繪實景。這首詩寫了作者“春行”時的所見所聞:有草有水,有樹有山,有花有鳥,可謂一句一景,且每個畫面均有特色。但詩人又不是純粹寫景,而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詩中“花自落”、“鳥空啼”之景都顯出了山中的寧靜,從中更透出一絲傷春、凄涼之情(因對眼前景物有所感觸,即興抒發(fā)了國破山河在、花落鳥空啼的愁緒。)
二、詩歌鑒賞原則
詩歌鑒賞的基本原則是:四看一品一把握。
四看:看題目、看作者、看注釋、看題干
一品:品味意象
一把握:把握詩歌情感
四看:
。ㄒ唬┛搭}目
題目是對詩歌內(nèi)容或詩歌情感類型的直接概括,也是準確理解詩歌的第一步,所以讀詩首先要充分挖掘出題目所蘊含的信息,分清類別。初步分辨出詩歌內(nèi)容類型是屬于借景抒情、托物言志類還是詠懷古跡或是羈旅行役、邊塞征戰(zhàn)詩?也可進一步推測詩歌情感類型屬于感時傷己、建功報國還是思鄉(xiāng)懷人、長亭送別?例如:《楓橋夜泊》可推知詩歌所描繪的為楓橋的夜間景象,“泊”字可知詩歌表現(xiàn)的是一種羈旅情懷。
再比如: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霜凈胡天牧馬還,月明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jié)M關山。
看題目,我們就可以馬上斷定這是一首邊塞詩,并且通過“聽吹笛”可以進一步推測這首詩還應該和思鄉(xiāng)懷人有關系。
再比如:
登幽州臺歌
陳子昂
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
從詩歌題目看,這首詩從內(nèi)容看,應該屬于詠懷古跡類,從情感類型上看,應該屬于感時傷己類,表達的是對封建統(tǒng)治者不能重用賢才的不滿和生不逢時、懷才不遇的悲哀。
(二)看作者
看作者,主要是為了知人論世。
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創(chuàng)作風格,有助于對其作品內(nèi)容的理解和把握。如辛棄疾曾經(jīng)在抗金斗爭的最前線出生入死,南歸之后又遭到投降派的排擠和打擊,所以其詞多為回憶過去如火如荼的戰(zhàn)斗生活,或者表達報國無門的憤懣情緒,風格豪放悲慨。
根據(jù)作者所處的時代,還可以推知時代風貌。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特點,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適當了解某個時代的風貌,同樣有助準確把握這個時代的文學作品。比如,唐代國力強盛,投筆從戎的知識分子大多精神昂揚,情感豪邁,在他們的詩,尤其是邊塞詩,雖有塞外環(huán)境的惡劣,也有對故鄉(xiāng)、親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多的是同仇敵愾的憤慨,保家衛(wèi)國的決心,因而格調高亢,情緒激蕩。而宋代則大不相同,積貧積弱、國力衰微的大宋朝,已沒有了大唐的氣象,在知識分子的筆下,豪邁之氣少了,悲涼之氣多了,雄偉氣魄少了,家國之愁多了。
。ㄈ┛醋⑨
有的注釋可以提供與詩歌相關的背景,有的注釋可以為詩歌解釋難點,這些都有助于我們更好的了解詩歌內(nèi)容。當然并不是每首詩歌都會有注釋的,但如果有,就一定要充分注意注釋所提供的信息。
比如:
過香積寺
王維
不知香積寺,數(shù)里入云峰。古木無人徑,深山何處鐘。
泉聲咽危石,日色冷青松。薄暮空潭曲,安禪制毒龍。
注:安禪,閉目靜坐,不生雜念;毒龍,指世俗欲望
這首詩中有兩處注釋,結合題目和作者情況,再結合兩處注釋,就可以較好地理解本詩所描繪的意境:山寺有一種遠離世間煙火、俗人難以接近的氛圍,在這里可以身心安然入于靜思凝慮萬念俱寂之境,克制人心中的一切世俗雜念和妄想。并進一步領悟到,本詩所寫既是詩人赴寺途中實見實聞的景物,也是他那消極出世的禪寂心境的寫照。詩人由淺及深地創(chuàng)造了超脫塵俗和忘我入禪兩個境界,從而一步一步地引領讀者進入他所企求的無煩擾的寂靜禪境,可謂“深幽超塵、詩中有道”。
。ㄋ模┛搭}干
看題干是答題的前提,明白題干要求,就可以按照要求規(guī)范答題,避免在得分點上失分。一般來講:
①問答型:認真審題,做到“問什么,寫什么;要什么,給什么”
、诰C述型:在明了要求的基礎上,一般可采用“總——分——總”式。
。1)概括特色(用一個判斷句來表明觀點)。
。2)緊扣住題目要求,結合詩句進行分析闡述,以證明觀點。
。3)揭示這樣寫的好處。即詩歌寫了什么、如何寫的、這樣寫的好處。
、蹖Ρ刃停海1)通過研讀兩首詩,比照之間的異同點(2)根據(jù)題目要求,扣住作品中的詞、句加以分析闡述。
注意:
1、對作品理解、評價、聯(lián)想,力求準確、合理、有根據(jù),不能無中生有、任意發(fā)揮及隨意拔高;術語表述要正確,不能生搬硬套、張冠李戴。
。病⒆プ≈攸c,即抓住形象、語言、表達技巧中的某一項或幾項(根據(jù)題干要求而定),不要面面俱到,不要節(jié)外生枝,不必與試卷外的其他作品進行比較,不必引經(jīng)據(jù)典(如果用到的是課文中學的典故,則應該知道并能結合所學知識進行分析)。
3、不能寫成翻譯的文字,不能用讀后感代替文學鑒賞。
如:閱讀下面這首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思
張籍
洛陽城里見秋風,欲作家書意萬重。
復恐匆匆說不盡,行人臨發(fā)又開封。
王安石評論張籍詩歌的風格是:“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痹囄鰪埣嗽妼懥松钪心膫“尋!钡募毠(jié)?表達了他什么樣的情感?
【參考答案】詩中作者寫了這樣一個(尋常的)細節(jié):家書將要發(fā)出時,又覺得有話要說,故“又開封”。作者客居洛陽見秋風起,從而引起對家鄉(xiāng)親人深切思念,所以又打開信封補寫。
再如: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秋夜
朱淑真
夜久無眠秋氣清,燭花頻剪欲三更。
鋪床涼滿梧桐月,月在梧桐缺處明。
此詩無一“情”字,而無處不含“情”。請從三、四句中找出最能體現(xiàn)詩人感情的一個字,并在對全詩整體感悟的基礎上,簡要分析詩人在這兩句詩中是如何營造意境的。
【參考答案】“涼”。“涼”字既寫天涼,又寫心境的孤寂!鞠瓤傉f】由床上之月寫到天上之月,過渡巧妙;愁情、涼床、月影和梧桐,【后分說】共同營造出孤寂的意境!驹倏傉f】
一品:
品,主要是品味詩歌意象,這是鑒賞詩歌的中心環(huán)節(jié),也是重點和難點。詩歌在情感表達上往往是藏而不露的,“用意十分,下語三分”。所以品的過程也是咀嚼鑒賞的過程,必須認真考慮:詩人為什么要選擇這些意象?這些意象有什么特點?組合在一起構成怎樣的意境?通過這些意象要表達什么樣的情感?
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中要特別注意的是修飾限定意象的詞語和詩歌中情景交融的詞語,這些詞語往往成為整個詩句的詩眼,透過這些就可以很好地把握詩歌的情感。
比如:
淮上即事寄廣陵親故
前舟已眇眇,欲渡誰相待?
秋山起暮鐘,楚雨連滄海。
風波離思滿,宿昔容鬢改。
獨鳥下東南,廣陵何處在?
【解析】從詩題看,詩人將渡淮河北上或西行,親故留在了廣陵,是寫給親人的。
詩的首聯(lián)描寫暮色中空蕩蕩的淮河,詩人欲渡而無船可待,給人一種空曠孤寂之感。接下去茫茫楚天掛起雨幕,東連至海,遠處山寺傳來悠長的鐘聲,孤寂變成了凄愴,羈旅之情更加深重。頸聯(lián)點出“離思”。“獨鳥下東南”,這雨幕上出現(xiàn)的“鳥”是“獨”的,可見是失群的;一個“下”字,可見是歸巢的;“東南”二字表明是飛向廣陵方向去的。詩人睹鳥而思己,“斷腸人在天涯”的感嘆油然而生,讀者也不能不為之凄惻。
這樣看來,本詩全用景物烘托、離別之意,凄楚、落寞之情,如果不是細細探尋景物描寫中隱含著的詩人的內(nèi)心世界,鑒賞就有可能走上歧途。
再比如:
卜算子·黃州定慧院寓居作
蘇軾
缺月掛疏桐,漏斷人初靜。誰見幽人獨往來?飄緲孤鴻影。
驚起卻回頭,有恨無人省。揀盡寒枝不肯棲,寂寞沙洲冷。
【解析】這首詞上闋首先營造了一個幽獨孤凄的環(huán)境,殘缺之月,疏落孤桐,漏斷盡,一系列寒冷凄清的意象,構成了一副蕭疏、凄冷的寒秋夜景,為幽人、孤鴻的出場作鋪墊。“景語即情語”,這一冷調色的描寫,其實是詞人內(nèi)心孤獨寂寞的反映。寥寥數(shù)筆,人物內(nèi)心的情感已隱約可見,“誰見”兩句,用一個問句將孤獨寂寞的心明確的表達了出來。
下闋承前而專寫孤鴻。描寫了被驚起后的孤鴻不斷回頭和揀盡寒枝不肯棲身的一系列動作,使讀者感受到孤鴻的活動正是詞人內(nèi)心世界的真實寫照。“有恨無人省”是詞人對孤鴻的理解,更是孤鴻的回頭牽動了自己內(nèi)心的.諸多隱痛憂思!皰M寒枝”是對孤鴻的行動的描寫,更是對自己光輝峻潔人格的寫照,并暗示出當時的凄涼處境。蘇軾為人正直有操守,為官堅持自己的政治立場,故新舊兩黨雖均將之排斥為異己,蘇軾卻并不愿意放棄自己的立場。這正是“揀盡寒枝不肯棲”孤鴻:即使無枝可依,也仍然有自己的操守。
本詞明寫孤鴻,而暗喻自己,“情動于中而形于言”,在對孤鴻和月夜環(huán)境背景的描寫中,生動傳神。
一把握:
對詩歌的理解最終是為了把握詩歌的情感,在準確把握詩歌意象基礎上,對詩歌情感的把握就可以水到渠成了。
如:閱讀下面一首宋詩,完成題目。
金陵驛①
文天祥
草合離宮②轉夕暉,孤云飄泊復何依?
山河風景元無異,城郭人民半已非。
滿地蘆花和我老,舊家燕子傍誰飛!
從今別卻江南路,化作啼鵑帶血歸。
[注]①該詩是天文祥抗元失敗被執(zhí),由廣州押赴燕京路過金陵時寫的。
、陔x宮:皇帝出巡時的住所,此處指代南宋王朝。
請具體分析作者通過哪些景物的描寫及典故的運用,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案參考】通過離宮、夕暉、孤云等帶失落色彩的景物表達了作者孤獨惆悵的思想感情;通過“舊家燕子”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事物變遷的傷感;通過“杜鵑啼血”的典故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的一片赤誠。(三個采分點)
三、過關演練
1、閱讀下面一首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邯鄲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鄲驛里逢冬至,抱膝燈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還應說著遠行人。
[注]冬至:二十四節(jié)氣之一,唐朝時是一個重要節(jié)日。
。1)簡析"抱膝燈前影伴身"一句,并說出作者當時懷有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答:
(2)作者是怎樣寫“思家”的?語言上又有什么特點?
答:
【解析】
看題目:邯鄲表明作者在外地,冬至,結合注釋可以知道是唐朝時一個闔家團聚的重要節(jié)日。思家,表明作者要表達的情感類型。
看作者:知道白居易詩歌特點為通俗易懂。
看注釋:前面提到,冬至是親人團聚的日子,此時遠在他鄉(xiāng)的游子肯定格外思鄉(xiāng)。
看題干:第一題為賞析詩句和概括情感題。第二題為概括語言特色題。
品意象:第二句的游子思家形象和第三句的家中親人思念在外游子的形象是品味的重點。
把握情感:通過“影伴身”看出作者孤寂之情,通過遙想家中親人“夜深坐”,“說著遠行人”更加襯托出眼前的孤寂和思鄉(xiāng)之情。
【答案】(確定思路,樹立規(guī)范答題思路。)
。1)“抱膝”二字生動地勾畫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態(tài),用“燈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將“影”和“身”聯(lián)系起來,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顯得形影相吊。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時的一種孤寂心情。
。2)①作者主要通過一幅想像的畫面,即冬至夜深時分,家人還圍坐在燈前,談論著自己這個遠行之人,以此來表現(xiàn)“思家”的。(想向1分,畫面描繪2分)
、谠姷恼Z言樸實無華。(平易通俗)(意思答對即可)
2、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夜歸
周密
夜深歸客依筇行,冷磷依螢聚土塍。
村店月昏泥徑滑,竹窗斜漏補衣燈。
[注]筇:此代指竹杖。
。1)本詩是怎樣以“夜歸”統(tǒng)攝全篇的?結合全詩簡要賞析。
(2)“竹窗斜漏補衣燈”這一耐人尋味的畫面中蘊含了哪些感情?請簡要賞析。
【解析】
本詩用“夜歸”統(tǒng)攝全篇,應把握時令是“夜”和事件是“歸”,因此要找出“夜”中的意象,和“歸”中意境。既然已“夜深”了,還要歸家,那么思家懷鄉(xiāng)之切自不必說;“竹窗斜漏補衣燈”,這是游子(夜行人)快至家門時所見,夜已深了,家里還亮著“補衣燈”,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撲面而來。
【參考答案】
。1)本詩寫景扣住“夜”字,寫情扣住“歸”字。首句直接點明“夜深”,刻畫出“歸客”拄杖而行的疲憊之態(tài)。隨后,詩人以“冷磷”、“螢”、“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涼,以夜深仍在田塍、泥徑中孤身前行的艱難表現(xiàn)出歸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猶見“補衣燈”的感人畫面收束全詩,與先前的艱難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歸家的復雜心情,意味深長。
。2)這幅畫面描繪的是詩人想象(見到)的情景:竹籬茅舍中,一縷昏黃的燈光從竹窗里斜漏出來。青燈之下,詩人日思夜盼的妻子(母親)正在一針一線地縫補著衣服。詩人那懷鄉(xiāng)思歸的急切心情,家中親人對游子的關切和思念之情,正從這幅畫面中流溢出來
3、閱讀下面一首宋詩,然后回答問題。
東坡①
蘇軾
雨洗東坡月色清,市人行盡野人行。
莫嫌犖確②坡頭路,自愛鏗然曳杖聲。
[注]①此詩為蘇軾貶官黃州時所作。東坡,是蘇軾在黃州居住與躬耕之所。②犖確:山多大石。
(1)第一句在全詩中有何作用?請簡要賞析。(3分)
。2)請結合全詩賞析“鏗然”一詞的妙用。(5分)
【答案】
。1)第一句是全詩的鋪墊,描繪出一幅雨后東坡月夜圖,營造了一種清明幽靜的氣氛,以映襯作者心靈明澈的精神境界。(3分)
(2)“鏗然”一詞傳神地描繪出手杖碰撞在石頭上發(fā)出的響亮有力的聲音,與月下東坡的寧靜清幽形成鮮明對比;(3分)聯(lián)系前文對道路坎坷的交代,可使讀者體味到作者堅守信念、樂觀曠達的情懷。(2分)
【關于詩歌特點及鑒賞】相關文章:
關于韋應物的詩歌鑒賞10-17
《望岳》詩歌鑒賞及閱讀練習03-19
王安石詩歌特點06-09
元稹詩歌特點03-29
王維《終南別業(yè)》的詩歌及鑒賞07-24
王維的《不遇詠》原文及詩歌鑒賞04-13
李商隱的《銀河吹笙》原文及詩歌鑒賞11-29
劉禹錫的《秋風引》原文及詩歌鑒賞03-02
詩歌鑒賞 天凈沙08-25
詩歌沁園春鑒賞0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