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國風·曹風·候人
原文: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注釋:
1、候人:擔任在國境和道路上守望及迎送賓客職務的人,總數(shù)有一百多人,除少數(shù)低級官僚外都屬普通兵卒。本詩中的候人是指一般供役的兵卒。何:即“荷”,肩負。祋(兌duì):兵器名,杖類,即殳(書shū)。
2、彼:指曹國朝廷。其(記jì):語助詞。之子:指下文“三百赤芾”、“不稱其服”的那些人。赤芾(扶fú):紅色熟牛皮所制的蔽膝,即“韠(閉bì)”,卿大夫朝服的一部分。曹是小國,而朝中高官厚祿者多至三百人。
3、鵜(啼tí):水鳥名,即鵜鶘,食魚。梁:魚梁,即攔魚壩。濡:濕。鵜鶘以魚為食卻不曾濡濕翅膀,說明不曾下水。這兩句是比喻,如果是比朝中的貴人,就是說這些人不是自己求食,而是高高在上,靠別人供養(yǎng);如是比候人自己,就是說候人值勤辛苦,連吃飯都顧不上。第一章上二句寫候人,下二句寫朝中貴人,這里也以上二句指候人較順。下章同此。
4、服:指赤芾。這句說“三百”著“赤芾”的人才德和地位不相稱。
5、咮(皺zhòu):鳥嘴。這句和“不濡其翼”比喻的意思相同。
6、遂:和“對”古同音互訓,“不對”也就是“不稱”的意思。媾:讀為遘(夠gòu),厚待,寵愛。這句也是說才德和地位不相稱。
7、薈(會huì)、蔚(未wèi):都是聚集的意思,這里指云彩濃密。隮(霽jī):出現(xiàn)在西方的虹。這兩句說南山早晨有濃云升起。
8、婉孌:形容女孩子嬌好之詞。季(稚)女:幼小的女兒。這一章寫候人值勤到天明,看見南山朝云,惦記小女兒在家沒有早飯吃。
譯文:
那位候人小官哪,荷著戈扛著祋。那些平庸官僚哪,卻是穿赤芾的三百人之一。
鵜鶘停在水壩上,翅膀干干滴水不沾身。那些平庸官僚哪,與所穿的衣服不相稱。
鵜鶘停在水壩上,尖嘴也干干的不沾滴水。那些平庸官僚哪,不能始終如一忠于婚配。
天色陰沉昏暗,這是南山早上云升霧蓋。年輕貌美的少女呀,是這樣的饑餓難耐。
詩經故事:
曹共公手下有三百多大夫,共使去迎送站崗的有一百多候人。
候人們是很忙的,整天背著根長棍在朝堂外站崗,若是去外面迎送,那就要換成長戈明晃晃的好看、漂亮。
侯人們覺得大夫們閑,大夫們看著候人們賤,在那一國,都是一樣。
曹固成是一個候人,整日在廟堂前站班,見多了那些大夫們的嘴臉了,因此打心眼里就瞧不起一些大夫的為人;冬天分祭肉時,大夫們曾在廟堂上打過一架,起因就是那掌刀的分得不正不均;夏日朝會時,那些大夫們都赤身露體,在朝堂上嚷著:熱死人了!熱死人了!你再看看曹共公,也裸著個大肚皮。春社秋社時,各大夫都帶著一串串的小老婆,吵吵嚷嚷,經常鬧的是不亦樂乎的,你在瞅臺上,曹共公正摟著他心愛的妃子說笑呢。
本見慣了,不足為奇的,可重耳一行過曹國時的言行舉止,讓曹固成們看見了,看見后就有了對比,一對比,在候人們的眼里,曹共公的那些大夫們就顯得豬狗不如了。
曹固成是去了齊曹邊界上迎的重耳,一路走就一路觀察著重耳一行的舉止,看他們雖是在流亡途中,卻君顯熟思精慮,很少言語,臣顯多思敏捷,策多語妙,更難得的是雖上下有序,卻和和融融,對下人也周到有禮。
重耳手下的臣子也私下里評價著去迎接他們的官和吏,那日過小河時,一只鵜鶘待在魚梁上一動不動的,張著大嘴,等那魚兒跳入口中,幾只燕子卻上下翻飛,捉住蟲子后就急急朝窩中飛去。咎犯笑著對趙衰說:“呵呵,等回到晉國后,你就是大夫了,大夫就和那鵜鶘一樣。”“哈哈哈俁,就這么死著等啊,我還是不作它罷了,那你說那燕像誰?”趙衰指著空中忙碌的燕問道。“我看像跟著我們的這幾位候人呢。”
曹固成是聽見了的,也聽懂了的,因此從內心中對這一幫子人心生敬重和好感。
曹共公的小愛妃聽說重耳的肋骨是一排整的,就纏著要曹共公叫重耳來了脫衣看看,那曹共公還真的答應了;當重耳去拜見曹共公時,共公竟叫來好幾個愛妃一同見他,嘻嘻哈哈的說三道四,重耳強忍著心中的不快,和顏的與共公寒喧了幾句就想告辭,共公忙留著說:“我說重耳啊,我家?guī)讉美人聽說你的肋骨是一整排呢,都想摸摸看看的,你把衣服脫下讓我的美人摸措吧,這可也是對你的榮幸呢,放別人,我才不讓美人沾男人的身子呢。呵呵,快脫了吧!”重耳一氣站起了身,站臺票的猛了點,把身前的席宴掀翻了:“君侯喝醉了,請贖重耳不再相陪。”重耳拱了拱手,一轉身昂頭走了。
共公氣得大罵道:“你一個流亡的公子有什么神氣的?看的起你才讓我的美人摸你呢。”說著對候人們下令,不許任何人給重耳一行提供食物,讓他們離開曹國去。
重耳一行困在了館驛中,沒了吃喝,只好等著第二天上路離開曹國。
曹固成是看見了這一切的,他為重耳一行操心了呢,回到家中,見小女兒還在等他回家一塊吃飯,鍋里是女兒剛煮好的一鍋白米飯,曹固成對女兒簡單的說了下共公要餓著重耳一行的事,那姑娘把飯起出了鍋,用一塊白布包上,讓他快送館驛中去呢。
一大早重耳一行就上路了,還是由曹固成送呢,這一送要送至楚國的界中,曹固成看了看天邊云霞,見南山上正悠悠的起嵐了,心想,雖說是能遮住日頭了,可也擔心半道上有雨呢,擔心著、擔心著,就想起了在家里餓了一夜的小女來。
維鵜在梁,不濡其翼。彼其之子,不稱其服。
薈兮蔚兮,南山朝隮(ji)。婉兮孌兮,季女斯饑。
鑒賞:
這是一首對好人沉下僚,庸才居高位的現(xiàn)實進行譏刺的歌詩。
詩的第一章是用賦的手法,將兩種不同的人兩種不同的遭際進行了對比。前兩句寫“候人”,后兩句寫“彼子”。
“候人”的形象是扛著戈扛著祋。顯示出這位小吏,扛著武器,在道路上執(zhí)勤的辛苦情貌。
“彼子”的形象是佩戴著三百赤芾。“彼其之子”鄭箋解為“是子也”,用現(xiàn)代漢語說,即“那個(些)人”,或更輕蔑一些呼為“他那(他們那些)小子”。“三百赤芾”如作為三百副赤芾解,則極言其官位高、排場大、生活奢靡。如真是有三百副赤芾的人,則其人(“彼子”)不是一般的大官,而是統(tǒng)率大官的頭頭,即國君!蹲髠·僖公二十八年》記晉文公入曹云:“三月丙午入曹,數(shù)之,以其不用僖負羈而乘軒者三百人也。”杜預注曰:“軒,大夫車。言其無德居位者多。”乘軒、赤芾是同一級別的待遇,故言乘軒者三百,即三百赤芾也。而晉文入曹正是曹共公時,所以《毛序》說此詩是刺曹共公,因其“遠君子而好近小人”。如以此章而言,刺共公之說較為貼切;但從下幾章內容看,則又是指一般的權要顯貴更為貫順統(tǒng)一。
這四句沒有作者的直接評語以明其愛憎,然愛憎之情已蘊于敘述之中。“何戈與祋”,顯出其職微官小、勤勞辛苦,寄予一片同情;“三百赤芾”,則無功受祿位、無能得顯貴,譴責、不滿之情已溢于言表。此章可以說是全篇的總綱,下面諸章就在此基礎上展開,進一步抒發(fā)感慨,以刺“彼子”為主。
第二、三章改用“比”法;前二句是比喻,后兩句是主體,是正意所在處。
鵜鶘站在魚梁上,只須頸一伸、喙一啄就可以吃到魚,不必入水,不必沾濕翅膀。所以然者,是由于地位特殊,近水魚梁乃可不勞而獲。后兩句直指“彼子”,言其“不稱其服”。服者,官階的標志也。身服高品赤芾,享受種種特權,但無才無能,無功受祿,無勞顯榮,與鵜鶘站在魚梁上伸脖子吃魚相類。
第三章再深一層:說鵜鶘不僅不沾濕翅膀,甚至連喙也可以不沾濕就可以吃到魚。因為有的魚有時會躍出水面,有的魚會跳到壩上。這樣站在壩上的鵜鶘就可連喙都不濕,輕易地攫取到魚兒。而后兩句寫到“彼子”也深一層,不僅不勞而獲,無功受祿,在男女婚姻上也毫不負責,違背社會公認的倫理準則,任意拋棄他的妻妾。
第二章“不稱其服”,從表里不一,才位不配上著筆譏刺;第三章“不遂其媾”則深入到內里,從品性上進行揭露譴責。
第四章又改用起興手法。前兩句以寫景起興——天色灰蒙陰暗,這是南山上朝云升騰。這句起興與后面的敘事有著某種氛圍或情緒上的聯(lián)系:一個美貌的少女競被遺棄在外受饑挨餓,如此慘象,目不忍睹,天地昏沉,無處尋找光明。“季女斯饑”與“薈兮蔚兮”正相映相襯。“婉”、“孌”都是美的褒贊,與“斯饑”形成強烈的反差,引起人們的同情。反過來也對造成這悲劇、慘景的惡勢力表示強烈的憎惡。有人認為這“季女”就是前邊“候人”之女,被強占又被拋棄。就全篇上下貫連的角度看,似乎不能說一點道理也沒有。
但對這第四章還有別解。王夫之《詩廣傳》云:“奚為薈蔚也?欺然而興,皴然而止,初終不相踐而面相欺也;歘(xū,即欻)然而合,欻然而離,情窮于達旦而不能固也;翳乎其相蔽而困我之視聽也,棘乎其相逼而行相奪也。”“奚以為婉孌也?詞有切而不暴也,言色違而勿能舍也,約身自束而不逾分以相奪也。合則喜、離則憂,專一其依而唯恐不相獲也。”這里把“薈”、“蔚”、“婉”、“孌”都作為人品的比喻語。“薈”、“蔚”是比忽興、忽止,忽合、忽離,無堅定操守,專以蒙騙取得信任,巧取豪奪這類行為。“婉”、“孌”是比言辭急切而不凌弱,自我約束而去取不逾越本分,嚴于操守、感情專一這類行為。前者比昏君佞臣,后者比英主賢臣。所以最后又說: “有薈蔚之主,則必親薈蔚之臣,才相近而弗論其情也。詧(chá,即察)魏征之娬媚,念褚遂良之依人,匪太宗才有大過人者,征與遂良惡能與薈蔚之子爭一朝之饑飽哉!”這是將薈蔚婉孌當作“比”法去理解。這與《毛序》所說刺曹共公“遠君子而好近小人”的觀點是一致的,故可備一說。
這四章賦比興手法全用上,由表及里,以形象顯示內涵,同情候人、季女,憎惡無德而尊、無才而貴的當權官僚;對高才沉下僚,庸俗居高位的現(xiàn)實盡情地揭露譴責。陳震《讀詩識小錄》云:“三章逐漸說來,如造七級之塔,下一章則其千絲鐵網八寶流蘇也。”評論可以說很貼切。
【詩經·國風·曹風·候人】相關文章:
詩經《國風·曹風·候人》原文賞析08-08
詩經·國風·衛(wèi)風·碩人12-07
詩經:候人11-08
詩經國風衛(wèi)風碩人08-26
詩經·國風·邶風·終風04-15
詩經·國風·衛(wèi)風·碩人原文賞析12-02
《詩經》國風·王風全文06-16
詩經·國風·邶風·綠衣10-23
詩經·國風·邶風·日月04-10
詩經·國風·邶風·谷風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