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詩經(jīng)《大雅·泂酌》原文鑒賞
《泂酌》,《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的一篇。為先秦時代華夏族詩歌。全詩三章,每章五句。對這首詩主旨的解說,各家之見頗有差異。《毛詩序》云:“《泂酌》,召康公戒成王也。言皇天親有德,饗有道也。”揚雄《博士箴》(《藝文類聚·職官部》引)云:“公劉挹行潦而濁亂斯清,官操其業(yè),士執(zhí)其經(jīng)。”陳喬樅《魯詩遺說考》以之為魯詩之說。《詩經(jīng)》是中國文學史上第一部詩歌總集。對后代詩歌發(fā)展有深遠的影響。
泂酌
譯文
遠舀路邊積水潭,把這水缸都裝滿,可以蒸菜也蒸飯。君子品德真高尚,好比百姓父母般。
遠舀路邊積水坑,舀來倒進我水缸,可把酒壺洗清爽。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心向往。
遠舀路邊積水洼,舀進水甕抱回家,可以洗滌和抹擦。君子品德真高尚,百姓歸附愛戴他。
注釋
⑴泂(jiǒng):遠。行(háng)潦(lǎo):路邊的積水。
、餴(fēn):蒸。饎(chì):舊訓酒食,非。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云:“宜讀如饎人之饎!吨芄佟(《周禮》)大鄭注:‘饎人,主炊官也。’《儀禮》鄭注:‘炊黍稷為饎。’是也。”今從其說。
、蓉M弟(kǎi tì):即“愷悌”,本義為和樂平易,據(jù)《呂氏春秋·不屈》所載惠子“詩曰:‘愷悌君子,民之父母。’愷者,大也;悌者,長也。君子之德長且大者,則為民父母”數(shù)語,則在此特訓為恩德深長廣大。
⑸罍(léi):古酒器,似壺而大。
、攸:所。歸:歸附。
⑺溉:洗;蛑^通“概”,一種盛酒漆器。王引之《經(jīng)義述聞》:“‘溉’當讀為‘概’。概,漆尊也。”
、塈(xì):毛傳:“塈,息也。”馬瑞辰《毛詩傳箋通釋》:“按:《方言》:‘息,歸也。’‘民之攸塈塈’謂民之所息,即謂民之所歸。”
鑒賞
王先謙《詩三家義集疏》云:“三家以詩為公劉作,蓋以戎狄濁亂之區(qū)而公劉居之,譬如行潦可謂濁矣,公劉挹而注之,則濁者不濁,清者自清。由公劉居豳之后,別田而養(yǎng),立學以教,法度簡易,人民相安,故親之如父母。……其詳則不得而聞矣。”其詳既不得聞,三家詩之說的正誤也就難以稽考了。而《毛詩序》之說,似乎更覺縹緲,此詩的文本自然有勸勉之意,但卻很難講有什么告戒之意。至于陳子展《詩經(jīng)直解》所說“當是奴隸被迫自遠地汲水者所作,此非奴才詩人之歌頌,而似奴隸歌手之諷刺”,似更迂遠。相比較而言,程俊英《詩經(jīng)譯注》所說“這是歌頌統(tǒng)治者能得民心的詩,具體指誰,史無確證”,高亨《詩經(jīng)今注》所說“這是一首為周王或諸侯頌德的詩,集中歌頌他能愛人民,得到人民的擁護”,還是比較圓通的,茲從之。
詩分三章,均從遠處流潦之水起興。流潦之水本來渾濁,且又處于遠方,本來很容易被人棄之不用,但如能“挹彼注茲”,舀過來倒進自己的水缸,就可以用來蒸煮食物,洗濯酒器,成為有用之物。這正如遠土之民,只要君王施以仁義,便自然可以使他們感恩戴德,心悅誠服地前來歸附。這里的關鍵是君王要有高尚敦厚的品德,真正成為“民之父母”。對此,方玉潤有如下發(fā)揮:“此等詩總是欲在上之人當以父母斯民為心,蓋必在上者有慈祥豈弟之念,而后在下者有親附來歸之誠。曰‘攸歸’者,為民所歸往也;日‘攸塈’者,為民所安息也。使君子不以‘父母’自居,外視其赤子,則小民又豈如赤子相依,樂從夫‘父母’?故詞若褒美而意實勸戒。”(《詩經(jīng)原始》)他說的“勸”意是可以感受到的,但他說的“戒”意是否真的存在于詩的文本中,令人懷疑,但從接受美學角度說,他的這種創(chuàng)造性“誤讀”還是很有意思的。
此詩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事物起興,且重章疊句,反覆歌詠,正如方玉潤所指出:“其體近乎風,匪獨不類《大雅),且并不似《小雅》之發(fā)揚蹈厲,剴切直陳。”(《詩經(jīng)原始》)由此也可以看出《國風》對《大雅》藝術上的影響。
【詩經(jīng)《大雅·泂酌》原文鑒賞】相關文章:
詩經(jīng)·大雅·生民之什·泂酌07-14
詩經(jīng)《大雅·生民》原文鑒賞07-25
詩經(jīng)《大雅·文王》原文鑒賞07-29
詩經(jīng)《大雅·靈臺》原文鑒賞07-27
詩經(jīng)《大雅·大明》原文鑒賞09-20
詩經(jīng)《大雅·棫樸》原文鑒賞06-08
詩經(jīng)《大雅》鑒賞1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