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之問《渡漢江》注釋和賞析
宋之問是我國初唐的詩人,他創(chuàng)造了七言律詩的新體。他也是律詩的奠基人之一。下面小編給大家?guī)硭沃畣柕摹抖蓾h江》注釋和賞析。
渡漢江
(宋之問)
嶺外音書斷,經冬復歷春。
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
【注釋】
本詩系作者從被貶之地嶺南逃回洛陽,途中漢江時所作。
【翻譯】:
客居嶺外與家里音信斷絕,經過了冬天又到了春天。離故鄉(xiāng)越近心中越膽怯,不敢詢問遇到的家鄉(xiāng)來人。
【賞析】
這是宋之問從瀧州(今廣東羅定縣)貶所逃歸,途經漢江(指襄陽附近的一段漢水)時寫的一首詩。詩人記述了還鄉(xiāng)之情,描寫了一個長期在外,得不到家里的書信的人,回鄉(xiāng)途中擔心家里出事,遇到熟人也不敢相問的情景,主要突出了人物的`心態(tài)。這首詩曲折含蓄,真切細致。
此詩前兩句追敘貶居嶺南的情況。貶斥蠻荒,又和家人音訊隔絕,彼此未卜存亡,又是在這種情況下經冬歷春,挨過漫長的時間。作者依次層遞,逐步加以展示,強化和加深了貶居遐荒期間孤孑、苦悶的感情,和對家鄉(xiāng)、親人的思念。按照常情,后兩句似乎應該寫成“近鄉(xiāng)情更切,急欲問來人”,作者筆下所寫的卻完全出乎常情:“近鄉(xiāng)情更怯,不敢問來人!弊髡哔H居嶺外,又長期接不到家人的任何音訊,一方面固然日夜在思念家人,另一方面又時刻擔心家人的命運,怕他們由于自己的牽累或其他原因遭到不幸。在由貶所逃歸的路上,特別是渡過漢江,接近家鄉(xiāng)之后,有了進一步的戲劇性發(fā)展:原先的擔心、憂慮和模糊的不祥預感,此刻似乎馬上就會被路上所遇到的某個熟人所證實,變成活生生的殘酷現(xiàn)實;而長期來夢寐以求的與家人團聚的愿望則立即會被無情的現(xiàn)實所粉碎。因此,“情更切”變成了“情更怯”“急欲問”變成了“不敢問”。這種抒寫,是真切、富于情致和耐人咀嚼的。
【作者簡介】
宋之問(約656 — 約712),并無顯赫的門第家世。父親宋令文起自鄉(xiāng)閭,矢志于學,交友重義,“比德同道,理閫探索詞源論討!倍嗖哦嗨,不僅“富文辭,且工書,有力絕人,世稱三絕!碧聘咦跁r做到左驍衛(wèi)郎將和校理圖書舊籍的東臺詳正學士,饒著聲譽。在父親的影響下,宋之問和弟弟宋之悌,宋之遜自幼勤奮好學,各得父之一絕;宋之悌驍勇過人,宋之遜精于草隸,宋之問則工專文詞,成當時佳話美談。上元二年(675年),長得身材高昂、儀表堂堂的宋之問進士及第,登臨“龍門”,踏上了仕進正途。武則天時,以文才為宮廷侍臣,頗受恩寵;后因結交張易之獲罪,貶瀧州參軍。中宗景龍中(708年)轉考功員外郎,與杜審言、薛稷等同為修文館學士。又以納賄的罪名貶越州長史。睿宗景云元年(710年)流放欽州。[2] 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賜死。有《宋之問集》
宋之問 字延淸,汾州隰城縣(唐肅宗上元元年,改西河縣,今汾陽市)人,令文長子也,偉貌雄辯。甫冠,武後召,與楊烱分直習藝館,累轉尚方監(jiān)丞、左奉宸丙供奉。景龍中遷考功員外郎,時,韋皐任戶部郎中,善裁決,而之問工詩,稱“一臺二妙”。歴修文館學士,謫汴州長史,改越州死。詩自魏建安後,迄江左,格律屢變,至沈約、庾信,以音韻相婉附,屬對精密,及之問、沈佺期,又加靡麗,回忌聲病,約句準篇,如錦繡成文,學者宗之,號為“沈宋”。
武后嘗游洛南龍門,詔從臣賦詩,左史東方虬詩先成,賜以錦袍。俄,之問詩獻,後覽之嗟賞,更奪錦袍賜之。中宗於正月晦日幸昆明池賦詩,羣臣應制百馀篇。殿前結彩樓,命上官昭容選一篇,為新翻御制曲,從臣悉集其下。須臾,紙落如飛,各認其名懷之,惟沈、宋二詩不下。又移時,一紙墮,競取觀之,乃沈詩也,評曰:“二詩工力悉敵,惟沈詩落句云‘微臣凋朽質,羞觀豫章材’,詞氣已竭。不如宋云“不愁明月盡,自有夜珠來”猶健舉也。沈乃嘆服。
【宋之問《渡漢江》注釋和賞析】相關文章:
《渡漢江》元稹10-25
龍門應制_宋之問的詩原文賞析08-03
《渡漢江》唐詩鑒賞06-23
《渡漢江》詩詞鑒賞12-05
宋之問《靈隱寺》詩詞鑒賞09-27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10-17
溫庭筠《利州南渡》注釋賞析07-13
[宋]李清照《釣臺》原文、注釋、賞析10-19
《明河篇》宋之問唐詩鑒賞11-16
浣溪沙宋蘇軾全文、注釋、賞析2篇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