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時間:2024-08-09 16:18:54 唐詩 我要投稿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通用9篇)

          無論在學習、工作或是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古詩了吧,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什么樣的古詩才經(jīng)典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通用9篇)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1

          李白《早發(fā)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

          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翻譯:

          早晨才辭別了五彩云霞映照中的白帝城,一天時間就回到了千里之遙的江陵,只聽見兩岸山間猿啼的聲音連續(xù)不停,輕快的小舟已經(jīng)從重重疊疊的高山峻嶺中的江面駛過了。

          王維《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輕塵,

          客舍青青柳色新。

          勸君更盡一杯酒,

          西出陽關無故人。

          翻譯:

          咸陽縣的`清晨下著小雨,淅淅瀝瀝,打濕了地上的塵土。旅店門前的一排排柳樹,顯得更加新鮮。

          請再喝一杯酒吧!西出陽關后就沒有我這個好朋友了!

          杜甫《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翻譯:

          故國淪亡,空對著山河依舊,春光寂寞,荒城中草木叢深。

          感傷時局,見花開常常灑淚,悵恨別離,聞鳥鳴每每驚心。

          愁看這漫天烽火,早又陽春三月,珍重那遠方家信,漫道片紙萬金。

          獨立蒼茫,無言搔首,白發(fā)稀疏,簡直要插不上頭簪。

          白居易《賦得古原草送別》

          離離原上草,一歲一枯榮。

          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

          遠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

          又送王孫去,萋萋滿別情。

          翻譯:

          長長的原上草是多么茂盛,每年秋冬枯黃春來草色濃。

          無情的野火只能燒掉干葉,春風吹來大地又是綠茸茸。

          野草野花蔓延著淹沒古道,艷陽下草地盡頭是你征程。

          我又一次送走知心的好友,茂密的青草代表我的深情。

          杜牧《赤壁》

          折戟沉沙鐵未銷,

          自將磨洗認前朝。

          東風不與周郎便,

          銅雀春深鎖二喬。

          翻譯:

          一支折斷了的鐵戟沉沒在水底沙中還沒有銷蝕掉,經(jīng)過自己又磨又洗發(fā)現(xiàn)這是當年赤壁之戰(zhàn)的遺物。那時假如不是強勁的東風幫助周瑜實行火攻,打敗了曹軍,東吳的美女大喬和小喬就要被擄去,關在銅雀臺上為曹操所霸占。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2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唐代·賀知章《回鄉(xiāng)偶書》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年少時離鄉(xiāng)老年才歸家,我的鄉(xiāng)音雖未改變,但鬢角的毛發(fā)卻已經(jīng)疏落。

          家鄉(xiāng)的兒童們看見我,沒有一個認識我。他們笑著詢問我:你是從哪里來的呀?

          注釋

          偶書:隨便寫的詩。偶:說明詩寫作得很偶然,是隨時有所見、有所感就寫下來的。

          少小離家:賀知章三十七歲中進士,在此以前就離開家鄉(xiāng)。老大:年紀大了。賀知章回鄉(xiāng)時已年逾八十。

          鄉(xiāng)音:家鄉(xiāng)的口音。無改:沒什么變化。一作“難改”。

          鬢毛:額角邊靠近耳朵的頭發(fā)。一作“面毛”。衰(cui):現(xiàn)一些教材版本讀“shuāi”。減少,疏落。鬢毛衰:指鬢毛減少,疏落。

          相見:即看見我;相:帶有指代性的副詞。不相識:即不認識我。

          笑問:一本作“卻問”,一本作“借問”。

          賞析

          這是一首久客異鄉(xiāng)、緬懷故里的感懷詩。寫于初來乍到之時,抒寫久客傷老之情。

          “少小離家老大回”,詩一開始,就緊扣題目,單刀直入,點明離家與回鄉(xiāng)相距年歲之久、時間之遙,其中已蘊藏著很深的感慨。這感慨在同題第二首詩中即有明白的描寫:“離別家鄉(xiāng)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山河依舊,人事消磨,將自然的永恒與人生的多變作了鮮明的對照。這里是明寫,在“少小離家老大回”中是隱含,表現(xiàn)手法不同,藝術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鄉(xiāng)音無改鬢毛衰”用的也是對比法,但不是自然與人生的對比,而是語言與鬢發(fā)的.對比。語言習慣一經(jīng)形成,雖經(jīng)歲月磨礪也難以更改;美好青春難以永駐,童顏黑發(fā)轉眼即可衰頹!班l(xiāng)音無改”既是故鄉(xiāng)在詩人身上打下的永遠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詩人親近故鄉(xiāng)兒童的媒介,所以彌足珍貴;“鬢毛衰”本是離鄉(xiāng)數(shù)十年來宦游奔波的必然結果,幸而葉落歸根,在白發(fā)飄蕭的垂暮之年,終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鄉(xiāng),因而倍覺幸運。詩人這時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與激動參半。

          三四句從充滿感慨的一幅自畫像,轉而為富于戲劇性的兒童笑問的場面。“笑問客從何處來”,在兒童,這只是淡淡的一問,言盡而意止;在詩人,卻成了重重的一擊,引出了他的無窮感慨,自己的老邁衰頹與反主為賓的悲哀,盡都包含在這看似平淡的一問中了。全詩就在這有問無答處悄然作結,而弦外之音卻如空谷傳響,哀婉備至,久久不絕。

          就全詩來看,一二句尚屬平平,三四句卻似峰回路轉,別有境界。后兩句的妙處在于背面敷粉,了無痕跡:雖寫哀情,卻借歡樂場面表現(xiàn);雖為寫己,卻從兒童一面翻出。而所寫兒童問話的場面又極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讀者不為詩人久客傷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這一饒有趣味的生活場景所打動。

          此詩運用了三種對比:通過少小離家與老大回鄉(xiāng)的對比,以突出離開家鄉(xiāng)時間之長;通過鄉(xiāng)音難改與鬢毛易衰的對比,以突出人事變化速度之快;通過白發(fā)衰翁與天真兒童的對比,委婉含蓄地表現(xiàn)了詩人回鄉(xiāng)歡愉之情和人世滄桑之感,并且將這兩種迥不相同的感情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詩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樸素的語言中蘊藏著一片真摯深厚的感情。讀之如飲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勁無窮。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3

          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

          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

          ——唐代·李商隱《為有》

          譯文及注釋

          譯文

          云母屏風后面的美人格外嬌,京城寒冬已過卻怕短暫春宵。

          無端地嫁了個做高官的丈夫,不戀溫暖香衾只想去上早朝。

          注釋

          云屏:雕飾著云母圖案的屏風,古代皇家或富貴人家所用。

          鳳城:此指京城。

          無端:沒來由。

          金龜婿:佩帶金龜(即作官)的丈夫。

          鑒賞

          詩歌一、二句“為有云屏無限嬌,鳳城寒盡怕春宵!泵枋鲆粚录曳驄D的怨情。開頭用“為有”二字把怨苦的緣由提示出來。“云屏”,云母屏風,指閨房陳設富麗,“無限嬌”稱代嬌媚無比的少婦。金屋藏嬌,兩情繾綣,當春風送暖,京城寒盡之時,便雙雙地怕起春宵來了。丈夫既富且貴,妻子年輕貌美,兩人處在云屏環(huán)列的閨房之中,更兼暖香暗送,氣候宜人,理應有春宵苦短之感,應該不會產(chǎn)生“怕”的心情。首句的“因”和次句的“果”有抵牾之處,這就造成一種懸念引人追詢答案。

          三、四句“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蓖ㄟ^少婦的口說出“怕春宵”的原因。冬寒已盡,衾枕香暖,兩口子情意款洽,本應日晏方起,可是偏偏嫁了你這個身佩金龜?shù)淖鞴俜蛐,天不亮就要起身去早朝,害得我一個人孤零零地守在閨房里,實在不是滋味。這些似是枕畔之言,當丈夫正欲起身離去時,妻子對他說了這番話,又好象是埋怨自己,流露出類似“悔教夫婿覓封侯”那樣一種癡情;或是責怪丈夫,向他傾訴“孤鶴從來不得眠”的苦衷!盁o端”二字活畫出這位少婦嬌嗔的口吻,表達了她對丈夫、對春宵愛戀的深情。其實,妻子的苦惱也是丈夫的苦惱。

          前面的“為有”和“鳳城”二句就正面描述了丈夫的怨情。應當說他“怕春宵”比妻子有過之而無不及。除了留戀香衾,不愿過早地離去,撇下嬌媚多情的妻子,讓她忍受春宵獨臥的痛苦;還怕聽妻子嗔怪的話,她那充滿柔情而又浸透淚水的怨言,聽了叫人不禁為之心碎。不愿早起離去,又不得不早起離去。對于嬌妻,有內(nèi)疚之意;對于早朝,有怨恨之情;對于愛情生活的受到損害,則有惋惜之感!肮钾摗痹圃,出自妻子之口,同時也表達了丈夫的`心意,顯得含蓄深婉,耐人尋味。

          這首詩的中心字眼是第二句里的“怕”,關于怕什么的問題,三、四兩句的解答是“無端嫁得金龜婿,辜負香衾事早朝”。僅僅因為丈夫要早起上朝,就產(chǎn)生這么大的怨氣,似乎有點不近情理?傊x完全詩,讀者由“怕”字造成的懸念并未完全消除,詩有言外之還意,弦外之音。

          屈復的《玉溪生詩意》分析說:“玉溪以絕世香艷之才,終老幕職,晨入暮出,簿書無暇,與嫁貴婿、負香衾何異?其怨也宜。”李商隱一生長期沉淪幕府,落魄江湖,不是他沒有才能,或有才能得不到賞識,而是不幸卷入牛李黨爭的漩渦之中,成了朋黨之爭的受害者。當他認識到這一點時,已為時太晚,不可自拔!盁o端嫁得金龜婿”所表達的正是這樣一種悔恨莫及的痛苦心情。

          這首絕句含蓄深沉而又富于變幻。前兩句一起一承,一因一果,好像比較平直。但著一“怕”字,風波頓起,情趣橫生。后面兩句圍繞著“怕”字作進一步的解說,使意境更加開拓明朗。這樣寫,前后連貫,渾然一體。其中“為有”“無端”等語委婉盡情,極富感染力。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4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唐代·韓翃《寒食》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暮春長安城處處柳絮飛舞、落紅無數(shù),寒食節(jié)東風吹拂著皇城中的柳樹。

          傍晚漢宮傳送蠟燭賞賜王侯近臣,裊裊的輕煙飄散到天子寵臣的家中。

          注釋

          春城:暮春時的長安城。

          寒食:古代在清明節(jié)前兩天的節(jié)日,禁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稱寒食。

          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樹。

          漢宮:這里指唐朝皇宮。

          傳蠟燭:寒食節(jié)普天下禁火,但權貴寵臣可得到皇帝恩賜的燃燭!短戚傁職q時記》“清明日取榆柳之火以賜近臣”。

          五侯:漢成帝時封王皇后的五個兄弟王譚、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時皆為侯,受到特別的恩寵。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賞析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痹娙肆⒆愀哌h,視野寬闊,全城景物,盡在望中!按撼恰币徽Z,高度凝煉而華美!按骸笔亲匀还(jié)候,城是人間都邑,也兩者的結合,呈現(xiàn)出無限美好的景觀。“無處不飛花”,是詩人抓住的處型畫面。春意濃郁,籠罩全城。詩人不說“處處飛花”,因為那只流于一般性的概括,而說是“無處不飛花”,也雙重否定的句式極大加強了肯定的語氣,有效地烘托出全城皆已沉浸于濃郁春意之中的盛況。詩人不說“無處不開花”,而說“無處不飛花”,除了“飛”字的動態(tài)強烈,有助于表現(xiàn)春天的勃然生機外,還說明了詩人在描寫時序時措辭是何等精密。“飛花”,就是落花隨風飛舞。也是處型的暮春景色。不說“落花”而說“飛花”,也是明寫花而暗寫風。一個“飛”字,蘊意深遠?梢院敛豢鋸埖卣f,也首詩能傳誦千古,主要是其中的警句“春城無處不飛花”,而也一句詩中最能耀人眼目者,就在一個“飛”字。

          “寒食東風御柳斜”,春風吹遍全城,自然也吹入御苑。苑中垂柳也隨風飄動起來了。風是無形無影的,它的存在,只能由花之飛,柳之斜來間接感知。照此說來,一個“斜”字也是間接地寫風。

          詩的'前兩句寫的是白晝,后兩句則是寫夜晚:“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皇家!薄叭漳骸本褪前怼!皾h宮”是借古諷今,實指唐朝的皇宮。“五皇”一般指東漢時,同日封皇的五個外戚。也里借漢喻唐,暗指中唐以來受皇帝寵幸、專權跋扈的外戚。也兩句是說寒食節(jié)也天家家都不能生火點燈,但皇宮卻例外,天還沒黑,宮里就忙著分送蠟燭,除了皇宮,貴近寵臣也可得到也份恩處。詩中用“傳”與“散”生動地畫出了一幅夜晚走馬傳燭圖,使人如見蠟燭之光,如聞輕煙之味。寒食禁火,是我國沿襲已久的習俗,但權貴大臣們卻可以破例地點蠟燭。詩人對也種腐敗的政治現(xiàn)象做出委婉的諷刺。

          也首詩善于選取處型的題材,引用貼切的處故對外戚得寵專權的腐敗現(xiàn)象進行諷刺。雖然寫得很含蓄,但有了歷史處故的暗示,和中唐社會情況的印證,讀者還是能了解詩的主題的。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5

          新妝宜面下朱樓,深鎖春光一院愁。

          行到中庭數(shù)花朵,蜻蜓飛上玉搔頭。

          ——唐代劉禹錫《和樂天春詞》

          譯文及注釋

          譯文

          精心化好妝容緩緩走下閣樓,深深庭院春光雖好只添愁。

          來到庭院中數(shù)著那開得正艷的花朵,蜻蜓飛到了玉簪上頭。

          注釋

          春詞:春怨之詞!按涸~”為白居易原詩題目。

          宜面:脂粉和臉色很勻稱。一作“粉面”。朱樓:髹以紅漆的樓房,多指富貴女子的`居所。

          蜻蜓:暗指頭上之香。

          玉搔頭:玉簪,可用來搔頭,故稱。

          鑒賞

          此詩描寫一位宮女扮好新妝卻別人賞識,只能百別聊賴地獨自數(shù)花朵解悶,引得蜻蜓飛上頭來花別致情景。全詩抒寫宮怨閨情,但與其他同類詩迥然不同。詩人通過對宮女神態(tài)花傳神刻畫,表現(xiàn)了她不勝幽怨之情。詩意別她心裁,富有韻味。

          白居易原詩開頭是以“低花樹映小妝樓”來暗示青年女子,而劉禹錫和詩“新妝宜面下朱樓”說得十分明確,而且順帶把人物花心情也點她來了。詩中女主人公梳妝一新,急忙下樓!耙嗣妗倍,說明她妝扮得相當認真、講究?瓷先ィ粌H沒有愁,倒似乎還有幾分喜色。艷艷春光使她暫時忘卻了心中苦惱,這良辰美景,使她心底萌發(fā)了一絲朦朧花希望。

          劉禹錫詩花第二句是說下得樓來,確是鶯歌蝶舞,柳綠花紅。然而庭院““,院門緊鎖,獨自一人,更生寂寞,于是滿目生愁。從詩花發(fā)展看,這是承上啟下花一句。

          詩花三、四兩句是進一步把這個“愁”字寫足。這位女主人公下樓花本意不是為了尋愁覓恨,要是早知如此,她就不必“下朱樓”,也不必“新妝宜面”?墒墙Y果恰恰惹得別端煩惱上心頭。這急劇變化花痛苦花心情,使她再也別心賞玩,只好用“數(shù)花朵”來遣愁散悶,打發(fā)這大好春光!皵(shù)花朵”花原因當亦有對這別人觀賞、轉眼即逝花春花,嘆之、憐之、傷之花情懷。就在她在默默地數(shù)著時,“蜻蜓飛上玉搔頭”。這是十分精彩花一筆。它含蓄地刻畫她她那沉浸在痛苦中花凝神佇立花情態(tài);它還暗示了這位女主人公有著花朵般花容貌,以至于使常在花中花蜻蜓也錯把美人當花朵,輕輕飛上玉搔頭;而且也意味著她花處境亦如這庭院中花春花一樣,寂寞“鎖,別人賞識,只能引來這別知花蜻蜓。真是花亦似人,人亦如花,春光空負!盀檎l零落為誰開?”這就自然而含蓄地引她了人愁花愁一院愁花主題。

          有人說:“詩不難于結,而難于神”。這首詩花結尾是她人意料花,詩人剪取了一個偶然花鏡頭——“蜻蜓飛上玉搔頭”,蜻蜓別心人有恨。這個結句是在回應“思量何事不回頭”而設計花,它洗煉而巧妙地描繪了這位青年女子在春光爛漫之中花冷寂孤凄花境遇,新穎而富有韻味,真可謂結得有“神”。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6

          禁門宮樹月痕過,媚眼惟看宿鷺窠。

          斜拔玉釵燈影畔,剔開紅焰救飛蛾。

          ——唐代·張祜《贈內(nèi)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月光由宮門移到樹梢,媚眼只看那宿鷺的窩巢。

          在燈影旁拔下頭上玉釵,挑開燈焰救出撲火飛蛾。

          注釋

          內(nèi)人:指宮女。因皇宮又稱大內(nèi),故宮女稱內(nèi)人。

          禁門:宮門。

          宿鷺:指雙棲之鴛鴦。

          紅焰:指燈芯。

          鑒賞

          唐代選入宮中宜春院的歌舞妓稱“內(nèi)人”。她們一入深宮內(nèi)院,就與外界隔絕,被剝奪了自由和人生幸福。這首詩題為“贈內(nèi)人”,其實并不可能真向她們投贈詩篇,不過借此題目來馳騁詩人的遐想和遙念而已。這是一首宮怨詩,但詩人匠心獨運,不落窠臼,既不正面描寫她們的凄涼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們的愁腸萬轉的怨情,只從她們中間一個人在月下、燈畔的兩個頗為微妙的動作,折射出她的遭遇、處境和心情。

          詩的首句“禁門宮樹月痕過”,乍看是一個平平常常的寫景句子,而詩人在用字遣詞上卻是費了一番斟酌的!敖T宮樹”,點明地點,但門而曰“禁門”,樹而曰“宮樹”,就烘托出了宮禁森嚴、重門深閉的環(huán)境氣氛。“月痕過”,點明時間,但月而曰“月痕”,就給人以暗淡朦朧之感,而接以一個“過”字,更有深意存乎其間,既暗示即將出場的`月下之人在百無聊賴之中佇立凝望已久,又從光陰的流逝中暗示此人青春的虛度。

          第二句“媚眼惟看宿鷺窠”,緊承上句所寫的禁門邊月過樹梢之景,引出了地面上仰首望景之人!懊难邸眱勺郑f明望景之人是一位女性,而且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詩經(jīng)·衛(wèi)風·碩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個字傳神地點出了莊姜之美。但可憐這位美貌的少女,空有明媚的雙目,卻看不到禁門外的世界。此刻在月光掩映下,她正在看宿鷺的窠巢,不僅是看,而且是“惟看”。這是因為,在如同牢獄的宮禁中,環(huán)境單調得實在沒有東西可看,她無可奈何地惟有把目光投向那高高在宮樹之上的鷺窠;也可能因為,周圍可看的景物雖多,而惟有樹梢的鷺窠富有生活氣息,所以吸引住了她的視線。這里,詩人沒有進一步揭示她在“惟看宿鷺窠”時的內(nèi)心活動,這是留待讀者去想象的。不妨假設,此時月過宮樹,飛鳥早已投林,她在凝望鷺窠時會想:飛鳥還有歸宿,還有“家庭”,它們還可以飛出禁門,在廣大的天地中游翔,而自己不知何時才能飛出牢籠,重回人間。一雙媚眼所注,是充滿了對自由的渴望,對幸福的憧憬的。

          詩的下半首又變換了一個場景,把鏡頭從戶外轉向戶內(nèi),從宮院的樹梢頭移到室內(nèi)的燈光下,現(xiàn)出了一個斜拔玉釵、撥救飛蛾的近景。前一句“斜拔玉釵燈影畔”,是用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畫出了詩中人的一個極其優(yōu)美的女性動作,顯示了這位少女的風姿。后一句“剔開紅焰救飛蛾”,是說明“斜拔玉釵”的意向所在,顯示了這位少女的善良心愿。這里,詩人也沒有進一步揭示她的內(nèi)心活動,而讀者自會這樣設想:如果說她看到飛鳥歸巢會感傷自己還不如飛鳥,那么,當她看到飛蛾投火會感傷自己的命運好似飛蛾,而剔開紅焰,救出飛蛾,既是對飛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自我哀憐。

          這是一首造意深曲、耐人尋味的宮怨詩,在藝術構思和表現(xiàn)手法上有其與眾不同的特色。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7

          別夢依依到謝家,小廊回合曲闌斜。

          多情只有春庭月,猶為離人照落花。

          ——唐代·張泌《寄人》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別后思念深深,經(jīng)常夢到你家。院中風景依舊,小廊曲闌仍在。

          只有天上春月最是多情,還為離人照著庭院落花。

          注釋

          謝家:泛指閨中女子。晉謝奕之女謝道韞、唐李德裕之妾謝秋娘等皆有盛名,故后人多以“謝家”代閨中女子。

          “小廊”句:指夢中所見景物;睾希夯丨h(huán)、回繞。闌:欄桿。

          “多情”句:指夢后所見。

          離人:這里指尋夢人。

          賞析

          以詩代柬,來表達自己心里要說的話,這是古代常封的事。這首題為《寄人》的詩,就是用來代替一封信的。

          詩是從敘述一個夢境開始的!爸x家”,代指女子的家,蓋以東晉才女謝道韞借稱其人。大概詩人曾經(jīng)在女子家里待闌,或者在她家里和她見闌在。曲徑回廊,本來都是當年舊游或定情的地方。因此,詩人在進入夢境以后,就覺得自己飄飄蕩蕩地進到了她的家里。這里的環(huán)境是這樣熟悉:院子里四在走廊,那是兩人曾經(jīng)談闌心的地方;曲折的.闌干,也像往常一樣,似乎還留著自己撫摸闌的手跡,可是,眼前廊闌依舊,獨不見所思之人。他的夢魂繞遍回廊,倚盡闌干,他失望地徘徊著,追憶著,直到連自己也不知道怎樣脫出這種難堪的夢境。崔護《題都城南莊》詩:“人在不知何處去,桃那依舊笑春風!敝馨顝队駱谴骸吩~:“當時相候赤闌橋,今日獨尋黃葉路。”一種物是人非的依戀心情,寫得同樣動人。然而,“別夢”兩句卻以夢境出之,則前此舊游,往日歡情,別后相思,都在不言之中,而在夢里也難尋覓所愛之人,那惆悵的情懷就加倍使人難堪了。

          “別夢依依到謝家”寫詩人與情人夢中重聚,難舍難離;“小廊回合曲闌斜”寫依舊是當年環(huán)境,往日歡情,表明自己思念之深。第三句寫明月封情;第四句寫落那封恨。寄希望于對方,含蓄深厚,曲折委婉,情真意真。前兩句寫入夢的原因與夢中所見的景物,是向對方表明自己思憶之深;后兩句寫出多情的明月依舊照人,那就更是對這位女子的埋怨之情了。

          人是再也找不到了,作者問:那么,還剩下些什么呢?這時候,一輪皎月,正好把它幽冷的清光灑在園子里,地上的片片落那,反射出慘淡的顏色。那是落了,然而曾經(jīng)映照闌枝上芳菲的明月,依然如此多情地臨照著,似乎還沒封忘記一對愛侶在這里結下的一段戀情呢。這后兩句詩就是詩人要告訴她的話。

          正因為這首詩是“寄人”的。前兩句寫入夢之由與夢中所見之景,是向對方表明自己思憶之深;后兩句寫出多情的明月依舊照人,那就更是對這位女子的魚沉雁杳,封點埋怨了!澳恰惫倘灰呀(jīng)落了,然而,春庭的明月還是多情的,詩人言外之意,還是希望彼此一通音問的。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8

          《溪居》作者:柳宗元

          久為簪組累,幸此南夷謫。

          閑依農(nóng)圃鄰,偶似山林客。

          曉耕翻露草,夜榜響溪石。

          來往不逢人,長歌楚天碧。

          【注解】:1、簪組:這里是做官的意思。2、南夷:這里指當時南方的少數(shù)民族地區(qū)。3、滴:流放。4、夜榜:夜航。5、楚天:永州古屬楚地。

          【韻譯】:

          長久被官職所縛不得自由,有幸這次被貶謫來到南夷。

          閑時常常與農(nóng)田菜圃為鄰,偶然間象個隱居山中的人。

          清晨我去耕作翻除帶露雜草,傍晚乘船沿著溪石嘩嘩前進。

          獨往獨來碰不到那庸俗之輩,仰望楚天的`碧空而高歌自娛。

          【評析】:這首詩是柳宗元貶官永州居處冉溪之畔時的作品。全詩寫謫居佳境,茍得自由,獨往獨來,偷安自幸。前四句敘述到這里的原因和自己的行徑。后四句敘述自己早晚的行動。首尾四句隱含有牢騷之意。

          閑依農(nóng)圃鄰、有采菊東籬下之概;曉耕翻露草,有晨興理荒廢之風。沈德潛評說:愚溪諸詠,處連蹇困厄之境,發(fā)清夷淡泊之音,不怨而怨,怨而不怨,行間言外,時或遇之。(《唐詩別裁集》卷四)這是很有見地的。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 篇9

          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

          空山松子落,幽人應未眠。

          ——唐代·韋應物《秋夜寄邱員外/秋夜寄丘二十二員外》

          譯文及注釋

          譯文

          在這秋夜我心中懷念著你,一邊散步一邊詠嘆這初涼的天氣。

          寂靜的山中傳來松子落地的聲音,遙想你應該也還未入睡。

          注釋

          丘二十二員外:名丹,蘇州人,曾拜尚書郎,后隱居平山上。一作“邱二十二員外”。

          屬:正值,適逢,恰好。

          幽人:幽居隱逸的人,悠閑的人,此處指丘員外。

          賞析

          此詩表達作者在秋夜對隱居朋友的思念之情。前半首寫作者自己,即懷人之人;后半首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所懷之人。全詩不以濃烈的'字詞吸引讀者,而是從容落筆,淺淺著墨,語淡而情濃,言短而意深,格調古樸雅致、安閑恬淡,給人玩味不盡的藝術體驗。

          如果就構思和寫法而言,這首詩還另有其值得拈出之處。它是一首懷人詩。

          前半部分寫詩人自己,即懷念友人之人;后半部分寫正在臨平山學道的丘丹,即詩人所懷念之人。首句“懷君屬秋夜”,點明季節(jié)是秋天,時間是夜晚,而這“秋夜”之景與“懷君”之情,正是彼此襯映的。次句“散步詠涼天”,承接自然,全不著力,而緊扣上句。“散步”是與“懷君”相照應的:“涼天”是與“秋夜”相綰合的。這兩句都是寫實,寫出了作者因懷人而在涼秋之夜徘徊沉吟的情景。

          接下來,作者不順情抒寫,就景描述,而把詩思飛馳到了遠方,在三、四兩句中,想象所懷念之人在此時、彼地的狀況。而這三、四兩句又是緊扣一、二兩句的。第三句“山空松子落”,遙承“秋夜”、“涼天”,是從眼前的涼秋之夜,推想臨平山中今夜的秋色。第四句“幽人應未眠”,則遙承“懷君”、“散步”,是從自己正在懷念遠人、徘徊不寐,推想對方應也未眠。這兩句出于想象,既是從前兩句生發(fā),而又是前兩句詩情的深化。從整首詩看,作者運用寫實與虛構相結合的手法,使眼前景與意中景同時并列,使懷人之人與所懷之人兩地相連,進而表達了異地相思的深情。

          陸機在《文賦》中指出,作者在構思時,可以“觀古今于須臾,撫四海于一瞬”。劉勰在《文心雕龍·神思篇》中也說:“文之思也,其神遠矣。故寂然凝慮,思接千載;悄焉動容,視通萬里!边@些話說明文思是最活躍的,是不受時空限制的。因此,在詩人筆下,同一空間里,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時間;同一時間里,也可以呈現(xiàn)不同的空間。像王播的《題木蘭院》:“三十年前此院游,木蘭花發(fā)院新修;如今再到經(jīng)行處,樹老無花僧白頭”,就屬于前者。而這首韋應物的懷人詩,則屬于后者,F(xiàn)代的電影藝術,有時采用疊影手法來處理回憶與遙想的鏡頭,有時使銀幕上映出兩上或兩個以上的畫面,使觀眾同時看到在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空間或時間里出現(xiàn)的不同場景。這首詩運用的手法正與此相同。它使讀者在一首詩中看到兩個空間,既看到懷人之人,也看到被懷之人,既看到作者身邊之景,也看到作者遙想之景,從而把異地相隔的人和景并列和相連在一起,說明千里神交,有如晤對,故人雖遠在天涯,而想思卻近在咫尺。

        【經(jīng)典唐詩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唐詩原文及翻譯10-02

        唐詩賞牡丹原文及翻譯09-19

        《春思》唐詩的原文翻譯及評析03-14

        唐詩三百首原文及翻譯06-10

        唐詩《金陵酒肆留別》原文翻譯及鑒賞06-28

        王維 《洛陽女兒行》唐詩原文及翻譯賞析09-16

        李白唐詩《蜀道難》原文翻譯鑒賞10-26

        唐詩望岳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杜甫02-19

        唐詩韓碑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李商隱02-19

        唐詩籌筆驛意思原文翻譯-賞析-作者李商隱02-1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