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飲酒》原文翻譯及賞析[優(yōu)選]
《飲酒(其五)》原文
結(jié)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飲酒(其五)》注釋
(1)結(jié)廬:建造住宅,這里指居住的意思。
。2)車馬喧:指世俗交往的喧擾。
。3)君:指作者自己。
。4)何能爾:為什么能這樣。 爾:如此、這樣。
(5)悠然:自得的樣子。
(6)見:看見(讀jiàn),動詞。
(7)南山:泛指山峰,一說指廬山。
。8)日夕:傍晚。相與:相交,結(jié)伴。
(9)相與還:結(jié)伴而歸。
《飲酒(其五)》白話譯文
居住在人世間,卻沒有車馬的喧囂。
問我為何能如此,只要心志高遠,自然就會覺得所處地方僻靜了。
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悠然間,那遠處的南山映入眼簾。
山中的氣息與傍晚的景色十分好,有飛鳥,結(jié)著伴兒歸來。
這里面蘊含著人生的真正意義,想要辨識,卻不知怎樣表達。
《飲酒(其五)》賞析
《飲酒》為一組詩,共二十首。詩前有序云:“余閑居寡歡,兼比夜已長,偶有名酒,無夕不飲。顧影獨盡,忽焉復(fù)醉。既醉之后,輒題數(shù)句自娛。紙墨遂多,辭無檢次。聊命故人書之,以為歡笑爾!笨梢娺@一組詩作于歸田閑居之時,都是酒后之作,但并非成于一時。
前四句寫歸田閑居的自我感受。前兩句說居住在人世間,卻無車去馬來的世俗交往的煩擾。意為歸田之后,盡管仍沒有脫離紛紛擾擾的人世,卻擺脫了許多車馬喧囂的煩擾。這種煩擾本來是很難擺脫的,可是作者卻擺脫了,透露出作者對爭名逐利的官場生活的厭惡,對閑居恬靜生活的喜愛。后兩句自問自答,對前兩句所說的情況作了解釋,說明只要內(nèi)心遠遠地擺脫了世俗的束縛,即使處于喧囂的環(huán)境里,也如同居住在僻靜的地方一樣。作者從心理上解釋前四句,認為只要從心理上厭惡世俗的煩擾,任憑世俗如何煩擾,也能夠擺脫而保持括靜悠閑的心境。作者在閑居生活中領(lǐng)悟了這個心理學(xué)的道理,這個道理也包含著深刻的哲理。沒有對世俗的深惡痛絕和對閑居恬靜的喜愛,是很難領(lǐng)悟到的。
接下四句寫閑居的生活和所見的自然之景。秋象征高潔而不隨流俗,愛菊成為作者生活的一個內(nèi)容。他在東籬之下采摘菊花,心里悠然自得。偶然一抬頭,南山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他不注意看山,山卻出現(xiàn)在他的眼前。他熱愛自然,自然景物也隨著他的出現(xiàn)而出現(xiàn)。人到作者喜愛自然已到了與自然渾然為一的境界。時已傍晚,作者用“佳”字寫南山之美,也正是作者熱愛自然心理的反映。山鳥相伴歸林雖是眼前之景,何嘗不是反映作者厭惡官場生活而歸田的心理?可見作者不單是寫自然之景,而且是從寫景中表露出自己歸田閑居的心情。
最后兩句作者說:從這大自然的景色中,領(lǐng)悟到人生的真淹,本來要說明一下這真謗,可是到要說的時候已忘記了該怎么說。那就是說人與自然既然渾然為一,那么人生就聽?wèi){自然吧。言外之意,人生何必去爭名逐利,扭曲自己的本性。
情、景、理結(jié)合是本詩的主要特點。前四句言情,但情中有景。“而無車馬喧”,實際是有喧囂不斷的車馬,只是由于作者“心遠地自偏”而不見不聞而已。而“心遠地自偏”正是作者從厭惡世俗喜愛閑居恬靜的心理中悟出的道理。中間四句主要寫景,而景中有情有理。東籬采菊見出悠然自得之情;“見南山”中傳出熱愛自然之情,“佳”字正是這種心情的表露;而“飛鳥”句更表露了其厭倦官場生活和喜愛歸田的情感。末兩句言“真意”亦從景中而來,其中又包含著理,但作者沒有說出,含蘊而有味。一篇短短詩歌中,既言人情,又寫自然之景,并道人生哲理,實在是精練之極,蘊厚之至,而且三者結(jié)合得渾然一體,水乳交融,見出了其藝術(shù)的純熟和高超。
【陶淵明《飲酒》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陶淵明《飲酒》原文翻譯及賞析09-05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7-15
《飲酒》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推薦]07-24
陶淵明《飲酒》原文及翻譯11-23
飲酒陶淵明原文及翻譯10-11
飲酒陶淵明原文及賞析11-04
《飲酒·其十六》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06-27
《飲酒·其九》陶淵明原文注釋翻譯賞析1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