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易經證釋全易大旨及習易要例
易經,是闡述天地世間萬象變化的古老經典,是博大精深的辯證法哲學書。包括《連山》《歸藏》《周易》三部易書,其中《連山》《歸藏》已經失傳,現(xiàn)存于世的只有《周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易經證釋全易大旨及習易要例,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孔子 《宣圣講義 》
易之為書。傳自上古。伏羲氏始畫八卦。初具規(guī)模。后之圣人。紹述推衍。制卦既備。列爻亦明。唐虞三代。各有演習。分為連山歸藏乾坤之易。文王重加纂序。宏以文章。變其占例。著為典則。周公紹之。詳陳論議。博采遺言。撰為至教。是今傳之易也。
上古無文字。制作文物均極簡陋。伏羲覽河圖洛書而后制卦象。是則文字之所始也。雖當時類無文章。有如圖畫。實則象意之字。猶之鳥官氏之象形字也。字雖傳于鳥官。畫實創(chuàng)于伏羲。其象形之字。會意之文。多取義結繩。制于歷代。非創(chuàng)自鳥官也。以記載無史。傳說難詳。故莫能盡考所自作耳。
而易之卦象。則傳之最久。固昭昭于人耳目。知為伏義之創(chuàng)制焉。其后圣人推其義。宏其用。以為制作之本。典型之由。故尤重之。蓋歷代文物。莫不祖述于易也。易之所作。既因圖書。傳之天然。有非人為。其推衍變化。皆天地自然之序。其運用本末。皆造化自在之則。固非人制之。乃人為明之耳。創(chuàng)之者然。述之者然。紹演變化者亦然。以其本末天道。終始運數(shù)。有定序。有極則。不得有所易也。故易者天道所自見。運數(shù)所由明。而備于人天相合之教者也。
卦象之制。亦本氣數(shù)之盈虛而定。其多少變易。莫非天地自然之物所合者也。卦序之制。雖各易不同。亦本于氣運之往復進止。循環(huán)以成。莫非天地常變之道所孚者也。卦之有本末內外及生成消息之象。爻之有時位變化天地人鬼之象。易之有天地父母萬物萬事之類。占之有吉兇禍福因果感應之類。皆本于天地固有者也。卦序之有先后天之別。卦用之有主客體用之別。易之有門戶槖龠奇偶正反之名。占之有來去變異從違動靜之名。亦皆天道人道固然者也。
蓋易者圣人睹天地之序。測日月之度。明人物之情。達神鬼之德。而推其始終本末生成變化之道。及夫人物事理所宜之類。明夫氣數(shù)消長。時地遷移?以合于人生。立為人道。而教民勿迷者也。易之為道至矣。
天之所授。神之所明。圣人從而演之以告人耳。雖天地末有之前。尚在易中。況天地乎。雖天地難知之道。尚可推知。況人物乎。故易者其德顯。其道微。其用明。其體不可見。其大無外。其細無內。觀其象可盡其義。通其意可孚于神。雖立人道以始終。而歸于天道。雖驗氣數(shù)于既往。而極于末來。是以歷代圣人。莫不諄諄焉。論之以闡其精。廣之以達其神。分合之以窮其變化。微驗之以明其氣數(shù)。唯恐人之未能盡其義理。故象外詳其辭。經外者著其傳。輔以圖序。參以蓍龜。其先覺覺民之心。已可見矣。余于文周之遺。習之既久。卒通其義。不敢負先圣垂教之意。更集其說以筆之書。授于二三子。既承文周之作。道備言審。象當義充。足盡他易之旨。故于連山等略其說。而唯周易是傳焉。然讀斯易。亦可包舉他易。以其為言精。為義廣。讀其一。足盡其余也。若有志者將更求之。亦易達連山歸藏之文矣。今當講周易之先。略述其大旨所闡。以資參究焉。
講易較難于他經。非望文釋義者也。易之始作。既在上古。經歷代圣人敷文陳義。其間增滅已多。欲明作者之心。必略文而求象。然初習者舍文字外。恒不解象之真義。歷代圣人。亦以此故。始推衍其旨。詳述其文。而后卦有卦辭。爻有爻辭。彖象分詮。文言附釋。猶以為末盡。則更敷演其義。博采所聞;蛳翟~;蛘f序。以成傳文。麗于經語。其所陳釋。亦非一人之言。蓋得之師傳。參諸他本。集合其說。序列成章。無非以易道精宏。神用莫極。變化無盡。推測維艱。且以三易有殊。取材致用。不一類。不同科。較彼量此相得必多。去短留長。歸奇于正。而辭有不備。文有難宣;蚵杂诮泟t詳于傳;蛑赜谪詣t輕于爻。意有互參。用有聯(lián)及。則不獨象之宜重。文亦必詳。經之宜求。傳亦必讀。是習易者固當知也。
古人初制象時本以會意。雖文不傳。而畫已具。當視所畫之象為最簡之文。厥后文字既建。言詞漸繁。于原象之下。引申其意。綴為文辭。則文字者既原象之廣義。當視其辭為漸明漸繁之象。不可分為二也。蓋象亦會意之文。文亦釋意之象。千古圣人。后先同揆。作雖異時。義無二致。故讀易者象辭并重。先熟其辭。知象之會意有定義也。后習其象知文之釋意有微旨也。二者通之。無所疑惑。則易道可見。圣人之心可明。而后用之不違。推之能化。神明之德天人之道。蓋莫不盡于象與辭焉。
且易之為用。重在變化。以人之智慧。通天下之故。達神鬼之情。必于變化中得之。象之會意。以象一事一物一時一地者也。而通其變。則必合他象而通參之。辭者釋意以辨類。亦當合他卦爻之辭而通參之。故習易者象外求象。辭中索辭。如審物然。上下四旁內外形狀。必通知之。非據(jù)一面。而能盡其變化也。易之變化。亦有定序。則須合全易之象辭通參之。天道不變。雖雙仍不亂其序。故序者天下之定則也。而易之序則序卦傳為主。此讀易必及之。易卦之序有數(shù)種。其用不同。故所序異。而周易之序。則凡今天下所通行之則。莫不依以變化。后所得者。雖變不止此。尚有待于后圣。然今日之數(shù)。則無違于此。
易之有體用者。亦由序卦之殊。如伏羲之序。異于文王。連山歸藏之易,異于周易。后人始有先后天之名。田先天不變。后天重在變。先天不用。后天重在用。由道言之。先天為主。后天為從。由人事言之。皆在后天。一至先天。無所為矣。故周易之用。為人道也。因時之宜。立道之極。而原始要終之事也。先天之易常靜。后天之易常動。而靜中有動。故先天必生后天。動中有靜。故后天不離先天。二者異途同歸。知其一則通其二。斯文王之圣智。乃能盡其變化。而建立周易之極。以全易之用也。
夫伏羲之時。豈無所用哉。豈不盡其變化以適人事哉。何以必待文王而后明也。是蓋有故焉。上古之時。人事簡略。民習于道。上有所制。下則循之。既無所多需于變化。亦無所窮于用。且以文字未備。傳布難廣。作者心通其用。知者神會其變化。有其體已足矣。
迨文字既成。文物漸備。迄乎三代。其用易已繁。其變化亦多。彼連山歸藏者。即述前人之口傳。會伏羲之本象。而以盡其變化。致其用。而后制之。文王之卦。正猶是也。上依伏羲之本卦。下采連歸之變例。沿其舊制益其新規(guī)。而后周易以成。周易既成。連歸可不復用。于是伏羲與文王二易。一體一用。一本卦。一變例。兩者著明。易道大備。吾故曰易之為易。成于歷代圣人。非一人所作也。伏羲啟之。諸圣紹之。以其本天地自然之序。故作者異而易不異。易序異而易道不異。文王之易固源于歸藏。歸藏源于連山。而莫不出自伏羲。伏羲雖僅傳其體。而用仍紹于周易。則二者合而易以全。更無分于伏羲文王。不過周易傳自文王。今遂名之為周易耳。讀者要當視為一易。不可以其傳述之人不同。而謂有二易也。
夫易之有三者。非三易也。易之三變例也。既有三變。已備天地人之數(shù)。為用已足。雖有他變。終不出乎三者。文王之易。合三者而一之。故言卦之變與易之用。以周易為主。此吾贊易取文王序卦之由也。卦變雖從文王。本卦必溯伏羲。故說卦兼及二者次序。后人不明易之用有正變。不知伏羲文王之卦同異之義。不解連山歸藏不用之由。妝加揣測。不獨易道不明。既易之自出。亦不復曉。或摭拾殘編以爭執(zhí)異辭;虿扇∷滓员鎰e圖序。皆失吾贊易原意者也。要知末有周易。則不得不采用連歸。既有周易。則從周已足。此吾有從周之嘆也。
夏商遺典。固不可考。連山歸藏之易。吾于杞宋猶及見之。初亦以為可取。及參之周易。始知二者已在其中矣。故從周易。易中諸辭。非盡文王之作。多沿二易之舊。今猶在也。而周易之精。不在辭之美備。而在序之精當。以能參天地二道。立人道之極。全變化之用。明始終之義。非如連歸所取義狹而立極有偏也。故合伏羲之旨。盡易之變化者。唯周易為宜。此文王之所以圣者歟。夫易之有異同。既可知矣。而習易之應從周易。又無疑矣。顯后人猶不達者。則以及門之士。末嘗將經傳詳為講釋。以明旨趣。二三子好事者。又竊取連歸之本。授于門人。迨漢之興。言易者遂有同異。雖非乖離不稽之說。究為門戶爭執(zhí)之階。此則易道之不幸也。
然以今傳之本。既無詳解之文。則他山之石?梢怨ビ瘛H∑渌愐宰C其同。亦足以明周易之精美。而直探文王之心矣。易之言讖緯。夸占驗。及其以本宮生變?yōu)樾颉R约{甲合歲為用者。其書雖殊。亦屬古人之遺。參而求之。尤足推廣周易之用。蓋雖近雜。亦非無益。是在讀者知以周易為宗。勿認客作主。則占驗之說。正可為修省之助。而生變之異。又可例易道之宏。其所益于易固自有在焉。
《宗圣講義》
易道至微,包義至廣,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易固具仁智矣而見者則依人而殊,非貫通之,誠不明易之為易。而圣人之教,不得全行于世。雖曰讀易無益也,故必先明易之本義。
夫“易”者:賅象數(shù)以明氣,辨時位以明用,詳變化以明生,測順逆以明吉兇,徵名類以明動靜,驗二五以明終始本末,會天人以明性情道德,其含義無盡,致用不窮,其稱名不一,取類至廣,然有其始終焉。推事物之情,溯天地之道,以人立極,有其道也。故習易者有其例,不明其例,則莫知其旨,而例者指象數(shù)也。
象數(shù)者:圖畫文言之所示也,不先求于圖畫文言,則不明象數(shù),不明象數(shù),則不知易之本體,及其變化,若拘拘于經文,兢兢于名類,此為文藝之事,而非以極深研幾也。如乾者,必先求其圖之所示,何以為 : 必先考其爻之所名,何以為九必先溯其氣之所始,何以為陽,必先察其道之所存,何以為天 皆必徵于象數(shù)而后知之,知之而后可言其德,可名其用,可數(shù)其變化,可質其所分合,可因例而明其爻之所占,文之所釋;而后經文可得而釋也。此凡習易者,均當如此。
夫子韋編三絕,所用心亦如此; 決非徒誦其經,熟其訓詁,即足了事者; 而講易之先,必自例始; 例明而后通貫一切,庶無惑于經文之義; 此為講易第一事。
夫易自伏羲氏以后,象數(shù)卦儀,傳之既久,因其用不同,而取義有異; 故有連山、歸藏、乾坤三易之分; 實以一為三,非有他易也。連山首艮以明人道,夏代承用之,歸藏首坤,以重地道,商承用之,乾坤首乾,以尊天道,周承用之。以所首不同,故取義各異,正與夏正建寅,商正建丑,周正建子;其義一也。非歲序異,歲首異耳; 故明人道者,以人為先;重地道者,以地為先,尊天道者,以天為先,實則易道備天地人,先后雖殊,場道不異,殊其用耳。
周雖重天道,而兼二代之制,故文王重演坎離之卦,以合三為一,而同于乾坤之易; 乾坤之易,伏羲固已立制,而坎離之易,則文王為之紹述者也;后人名之曰:“先天易”、“后天易”,其實一體一用耳。
蓋乾坤易、明位者也; 坎離易、用時者也; 雖次序不同,而其為易也無異。以乾坤之易,不能外坎離,坎離之用,亦不能不本乾坤; 二者相參,而后變化以大,不獨二易以合用,即三易亦由是以同功,此坎離之易,包括乎一切,而為天地既奠以后所不可少者,以其用之廣,而變化之神也; 此習易者必先知之。知其一而求其二與三,則三二皆歸于一,以一概易,名符義當,誠哉圣人之心,足以通天地,并日月矣!
故文周之后,夫子必兢兢焉以祖述之,而為文以著其義; 使伏農暨文周之業(yè),永垂無盡,此則夫子贊易之微志也。夫易有數(shù)義焉,以其至易,本于太一也,故自無始至有始,推之無盡,無不可知,此一義也。
以其不易也,立本于中,致用于極,中極不變,永執(zhí)其中,其道乃久故能行變化而無息,主生成而不測;此一義也。
以其變易也,順天地之消息,應氣數(shù)之盈虛,與時遷移,其道莫窮; 故能握化之鈞,得循環(huán)之道; 唯通以變。因適而宜; 此一義也。
易之為道,有本末始終,有體用內外,包乎萬有,極乎無盡,推之無窮,而無為無不為,此至誠之德,中和之功,天人之所合,事物之所順; 而明乎玄微,探乎繁嘖; 至簡且易,至久且廣者也,此易之名與義也。
至易之為象,上日下月,日月者,陰陽之所昭,而天地之道所見者也,以天之道,由日而明,地之道,由月以見,日月代行,天地不息,此坎離代乾坤為主,而水火成陰陽之用,此在體用既合,情性同見之時,而后知乎天地之道,曲成之妙者也,故明易者,必先明坎離之易,由下溯上,由外及內,由人及天,皆必然之序,不可臘者也。
且日者元陽之象,其體亦太極之象故為、即 、亦中字之形也;太極之體一,為萬有之母,而易自太極始,日者生物之根,凡物不得日之光熱則不生,是日即生物之母,勿者,古文物字,上日下勿,示生生之象, 亦明天下萬物自生之源,其取意固精,而為文卻顯,故知日月為易,則知天地以陰陽而神其變化,亦即知乾坤之易,以坎離而明其功用也。
知為易,則知天下萬物,莫不生于太一,育于元陽,而易之為教,莫外于溯萬有之始終,推萬物之生成長育,更由是以明天道人道之體用,及夫事物變化消息之數(shù)運也。
故易辭雖簡,為義極宏,其道至深,為言必備,茍欲洞明其故,則固不外求之象數(shù)與文辭也;而易之象數(shù),則盡乎形氣之精,易之文辭,則概乎義理之至,不深研而通其趣,則必有所滯,不廣徵而匯其歸,則必有所失;此見仁見智之說,所由來也,習易者可不勉哉!
夫易:明數(shù)者也,而數(shù)本乎氣,氣本于陰陽,陰陽本于太極,故太極為易之始。太極者,一也,其初無名無形,由元氣之凝而為光:光生氣,氣成形,形成質,故物之始生,必先有氣;斯氣也,流行天地之間,分合萬有之體,而不可見。
見其形質焉,因氣之分合多少偏全,而形質不齊,故數(shù)不等而象不一,求其象而后知其數(shù),明其數(shù)而后辨其氣,氣有陰陽,數(shù)有奇偶,因分合而有四五,因偏全而有善惡; 此氣之變化也。因生物之時地有多寡,因境遇之變遷而有大小; 此數(shù)之消長也。因所受之殊,而形質有殊; 因所合之異,而性情有別; 此象之進退也。
蓋氣自太極以下日分,分而仍合;故兩儀、四象、五行、皆以次名,數(shù)自太一以下,亦漸散,而仍復聚,故天一地二、至天九地十、推而五十、六十四、百四十四、二百一十六、而萬一千五百二十之數(shù)以別,象自太極以下,由氣數(shù)之推移變化,而諸物生成,名類日多,反復日眾,以仍循環(huán)終始,故八卦六爻之互相乘除,太陰少陽之互相推化,以成萬物之形,類萬有之情,名萬事之制,而不可窮盡,此皆順乎生化之序,有不期然而然者。
故總而言之:則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分而言之,則太極以下,氣數(shù)與象,各以類別,不可勝紀,以自上而下,則言之如此,如自下溯上,則必就其已見者徵之,此求象為第一步,因象者于外,存于現(xiàn)在,耳之所聞,目之所見,手足之所執(zhí)持者,固易為徵,徵其象:則得其數(shù)與氣,而后因其例,以辨其吉兇福禍; 循其時地,以辨其道德性情,而后行止有方,動定有則,而用乃著,而道乃彰,而后圣人立教之心可見矣!
故習場莫先于象數(shù),明象數(shù)莫先于例易之明例,實習渴之下手處,故講易必自例始,以其已知,求未知也。
夫易自伏羲畫卦,分列陰陽以定其位,重為六爻以明其時; 乾坤為體,易行其中,乾坤成列,易立于中,二者體用之分,時位之辨,相錯以行,相交以變,生生不已,變化無盡。故由八卦而成六十四,六爻而推至三百八十四,皆本一氣循環(huán),二五互用,以成其象,以寓其數(shù),以行其氣。
故太極既立,自生兩儀;卦象既成,自生爻象;自然推衍者也。由乾坤定位之易,而見卦位之序; 由坎離中立之易,而見卦氣之時行,變化雖多,次序不亂,皆二五所生化,順乎天地萬物之次,而相交合五生成者也。
故欲知生化之跡,必列象而觀之,此圖畫為所必重也。故習易必先將易之圖象,觀察明晰,如乾坤定位之圖等,一一列前;審其生化之序,及其推移之數(shù),而后得其卦之由來,此固為第一事也。
子思《述圣講述》
讀易須先明易例:以其敷辭有定,陳象不二,必通其義,而后明其旨,必抉其情,而后達其用。如乾 ,天也、父也、之例,必先熟記之,則卦中有乾象,或通乾象;及其比偶反類之象者,皆有孚于乾之義,即有類于乾之情,則其為象,必同于乾之物;如天也、父也、之類,此易示象之例,有不易者也。又如乾之卦辭; 元享利貞,其六爻之辭各異,而皆有其物與事以象之,則各卦中如有乾之辭,及其爻之辭,或比偶反類之辭,皆與乾通其義;必合對參之,以明其所指,而后知其辭之用,此易辭之例,必通解者也。
習易貴乎通,而用易在乎熟,茍執(zhí)而不通,習而多忘,則何以窮天下之變,盡易道之蘊哉? 蓋易者:以簡御繁,以顯探微者也,因其為用至廣,言文難備;為道至大,事物同賅,則不得不操其本,用其極,以不二之道,成不測之功;以至易之文,成至神之用,此所以僅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而盡天下之事物與變化也。不先明此,則不能窺圣人制易之心,亦不能全易道之用,則雖治易終無益也。故貴在能熟其辭而通其象。
易之為用,有獨用者,有合用者,有對偶者,有推移者;有反逆相成者,有正順相制者,其類不一,其例至多;則可就其象驗之。如各卦各爻,均有獨用之例,而相合亦成其用。其對偶推移,順逆正反,則成其生克變化之用,此當就其成例測之。
蓋乾坤二卦,各獨立而為天地父母;合則如泰否,其用不同,對偶推移,則如復姤遯臨之類;相生克以成變化,則如剝復損益既未濟之類,皆有定例可尋者也。至其比例交錯,由此通彼,由上化下; 則如咸恒之乾坤,益損之離坎,各極其變而成其用,亦自成例;故必列象,觀其分合變化,驗其生克消息,而后得其用焉。
故易有乾坤中立之序圖,有坎離上下之序圖,有其本宮變化之序,有依對偶推移之序,無非為極其用也。必先于其同以求其異,于其異以證其同:而后知其變化由來,生克消息之例也是以習易,非僅釋文義,諳象一變?yōu)榭部搽x上下之序圖,其原因如何?成用如何?而后知圣人易教之本旨,與吾人習易之何為。
易之八卦為綱,其所生化五十六卦為目,而乾坤二卦,又綱之綱,以各卦皆自是出,即萬物生于五行,五行成于二氣也。由其數(shù)言,八卦者生成之數(shù),五十六卦則相生相制之數(shù)也,萬物雖眾,皆包于六十四卦,則一卦之分合變化,所賅者多矣! 故必詳徵于爻,爻者本于乾坤之 、 即數(shù)之九六也,無論何爻,不外 、 ,即言萬物萬事,不出九六之數(shù)與陰陽之氣也。
由其合觀之,則變化無盡; 由其分言之,不過天地所賦之一耳。故乾坤為天下之樞機,而 、 為天下之本氣; 九六為天下之總數(shù),實為生化之所始終者也。雖究其生化,有不可盡,而溯其本始,則不離于是 是即中庸所謂: 天地之道不二,而生物不測也。故易者: 示天地萬物終始者也。無論何物何事,莫不包于易中,即溯無始,以迄天地之滅,皆由易象盡之矣!
如以六十四卦次第列之為圖,即足以示天地世界之終始,即自乾坤以迄既未濟,其推移轉換,實一世界自然之序,而縮言之,即一人終始生化之例,其為變化者,則有方圓圖與歲序圖,及八宮之序,皆與經中次序相證,以互為用:因大數(shù)雖有定例,而變化甚多;必合各圖而后知其變例。如后人京氏之八宮,焦氏之歲序,與邵氏所傳于道家之方圓圖,皆易中自具之例,為推其變化,以與經本次序相證者也。
故大之足以盡宇宙之象,小之足以合歲時之紀,即一人一地一時之事,亦由是足以占之,此則因天地生化自然之例,固如是也,即其變例,亦不出于各圖之序,由正證變,皆如指掌; 故可以明知未來,通達既往,而盡其變化,致其用也。是易之象雖簡,而含義無窮,習易者必詳求之,始全其用; 而其道總不外往復于六十四卦之內也,其變例為圖尚多,此舉其至要而已傅者耳。習易之先,務熟記之。
孟子《亞圣講述》
夫子命將易經要義,先為講釋,俾讀易者深解古圣演易之旨; 文周說易之心,庶明儒教傳易原由,而知堯舜以來歷圣授受之薪傳要義,夫易自文王重演,周公繼之。夫子集其大成; 而經文大明,義理大著; 讀易者宜將系辭、說卦、序卦、雜卦諸章,與全經,俱明解無遺,然后得圣人演易之旨,及吾人習易之用也。
四傳詳于易例,為輔翼易經之文,不讀四傳,不明易之為教也:故夫子于訂易時,特揭之,為易經參解以授弟子,俾明易之為易,故讀易必及四傳; 易象至簡,卦辭亦略; 欲通其用,舍先求之四傳,不能測其端倪,蓋易起于上古,為時久遠,文字未興,雖具其象,亦如河圖、洛書,僅演其點畫而已,經神農軒轅以迄唐虞,代有增易,文字既制,政教益明,于易象之下,均加之演詞以著其義,因初傳于語言,難留久逸,相習固有師授,而易代輒忘,相用固有成規(guī),而易地輒異,以至于夏商二代,各沿所習,各本其制,而有連山之易,歸藏之易,其取用既殊,而為義亦不一矣!
至文王取而重演之,以成今傳之易,因恐后人疑其同異,忘其本來,始詳著其詞,以明其教,此四傅之作固為傳易為教者也。時代既殊,傳述又異;前之易者,徒存其象今之詞者,乃備其文,故易道至周始昭,至夫子始定為經。
夫子本文周之作,加以所習,而擴其義,敷詞具象,以次其序,明變著用,以列其圖而后易之為易,有跡可尋,有文可讀,有圖可驗,有變化可徵;不似前日之奧窈難稽,同異莫辨矣,故易教實成于夫子,而易義則備于四傳之文;欲知易者,必先知此,而后可進而求之也。
易之起源,非乾坤也: 蓋溯乾坤而上,則太極是也,然易有太極,是生兩儀之語,不見于經而見于傅;故必讀傅始知之也。易之為教,非言休咎已也,而在因休咎以悟性命,以道在人為性,易明人道,始于性善,“而繼之者善,成之者性”之語,亦詳傅中。
易之言數(shù),始于圖書; 自天一至地十,皆天地生成本數(shù),而天一地二,大衍之數(shù)五十之語,亦在傳中; 易之為用,以其變也; 變始于錯綜參伍,以生化各卦:而參伍以變,錯綜其數(shù)之義,亦詳傳中。易之同異,在于序圖;以其本末始終,上下內外,各有其用,故有體有用,有同有異; 而天地定位,帝出乎震,各方位序圖之說,亦詳傳中。
易之遞嬗,大別有三: 時代以殊,名類遂異; 如連山、歸藏之易,次序不同,即體用生化之序,與男女之別,消長之象; 其類皆異,其名皆殊; 而本宮變化,與序卦次第,及連山、歸藏之首末位次,亦皆詳傳中,至如易之門戶,八卦之本義,六十四卦之時氣,與天地人所象之名類; 少長老幼之期,上下內外之位 皆自有所合。一歲之遷移,八方之分合; 古今世界之終始,與人事吉兇禍福之占驗; 莫不詳于傅中。若不熟于傳,則中智以下,決不能探天地之妙,測陰陽之神;而以達于性命之源,明于行止動靜之道矣!故傳之作,為教后人之習易也。
人求明易。不先明于傳文。是雖日讀經,恐無益于事;故夫子以其所得,指出其要,而集其義,為傳于經之前后,其循循誘人之心,足千古矣! 雖其言得之先圣,非夫子一人所為,而其編訂之功,實為繼往開來之圣,讀者其毋負夫子之心焉爾。
且卦之象氣與數(shù),必視其變化,而后得其未來,若僅執(zhí)現(xiàn)象,則往復者不可知,將何以窮神知化哉? 故通易必參全易之變化,非就一卦六爻之象,既足得其用也。又易者。因器明道者也,器可見,道不可見,必因有形以溯無形; 有形者現(xiàn)具之象,無形則在無象之中,然棄有以求無,亦不得也: 必求諸有而不執(zhí)其有,方得其無焉,而非經文所盡也,必廣徵于先后天之圖,與本宮之序,及序卦之詞,而后知之,故必徵于傳文也。
如先后天之圖,不見于經; 即就乾坤之序,亦不知其位,唯天地定位一節(jié),言先天八卦之位 帝出乎震一節(jié),言后天八卦之序,皆足以證經文之不及者。如乾坤之序,為今易所定,始于乾,終于未濟,此固讀經可知者。而其本宮之序,則不在經中,又非徵于傳文不可。傳有云:“歸妹,女之終也”乃明本宮之始終。
蓋序卦之次序,本于后天八卦之生化,而為用也: 本宮之次序,則本先天八卦之生化,而為體也; 體靜象坤,故歸妹為坤道之盡,后天用陽,而動象乾,故未濟為乾道之終,二者終始各異,致用亦殊; 而必由傳考之,始得明其故,不特此也,連山首艮,歸藏首坤 六十四卦之序各異,即方圓與歲序圖皆不一; 凡由乾坤變化而生者,皆有定序; 而經但就文王所定者列之,若不徵于傳,則他易圖皆不得知; 不獨不備于用,而經中各爻辭,恒有取前各易之舊者,其義亦難索解,譬之“歸妹女之終也”一語,茍不知八宮次序,終于雷澤歸妹,則其義將不解矣!
以經文次序,明明終于末濟,與歸妹何涉? 是則女終之義,實非取于今易者也,況一曰男,一曰女,對舉而言,即分屬乾坤二者; 乾道成男坤道成女,固有明解,而未濟之男窮,即指乾氣之盡; 歸妹之女終,即指坤氣之盡,然序卦終以未濟,可見本乾道之始終也。本宮則本坤道,斯為不同,而不同者正其同也,由于先后天也,合之則同,分之則異;未有離體用為之者,故異仍同。
人之既生,神形同具,性情兩全,若分則死矣,然性情自別,神形亦殊,又不可混為一談是以言易必廣徵其異,以歸于同,易之序卦為主,余皆為參互之用;以余合一,則異皆同,故易經但取其一,夫子亦仍之; 而恐人之忘其余也,則備述于傳,以為習易之助;俾讀者得會通之,而勿失其宗也。故傳者,習易所必先讀者也。
易之始終,為象天地之氣運數(shù)紀,而有先后天之不同,以先天包無始迄無終,未有物也,后天則自天地既生,萬物皆具生化,有終有始者也故形神各類,有無異名;道器并行,人天別用,非諳其故,不知易之為易也。自太極以下,迄于萬物之終,為一天地,而其象則自乾坤始,以天地之外,難具名也,然雖無物而可象,物以名別,必有形與神,象以氣數(shù)別,故雖無形有神,仍可類以名,辨以義也,人之生也,后于天地,則人事所關,必在后天之中,雖神流太虛,氣通無始,而形限其動,跡循于有,不可外天地以言人事也。
故文王定卦,溯始乾坤;而明易致用,必以后天為主; 然恐人之囿于器而忘道,執(zhí)于有而遺無,遂失所生,不知所歸,故卦詞皆參以先天,更于傳中補著其用,如天火同人水地比,皆先天之名,以后天離坎,即先天乾坤同處一位,故曰同,曰比,不獨以天火地水為同氣也。所有各卦義皆如是,意在使人不忘本來,而有以見道于象也。
夫易之為教,端重人道,而先必明原始要終之義; 不明先天,將何以見其始終?而致其原要之功哉 !故先后天之易,不可偏廢也; 易之有先后天,非二易也,其為用仍一致,猶人之性情神形,不過靜動之間耳。果通其一,則必達其二,如一卦也,但明其后天之象,不足用也,必兼先天之象而一之,方得致其全功。而于人之占驗也亦然,明其所占之卦,此現(xiàn)在事也,必通先天,而后吉兇可徵,變化可見。
蓋后天為一時,先天則概來往,易以知來,數(shù)往為用,不求之先天,將何以成其逆數(shù)之用哉 ?故易者,不能分先后天而為言,文王之易,雖取后天之序,而用則仍本先天,此義后人全不知之,或爭為先,或爭為后。偏而不得其體用之全,辨而不明其變化之道,雖兢兢于文字之學,著龜之數(shù):及其得辭,一無所驗; 反不如街頭賣卜者之偶中,豈易之不可信耶? 人之不明易也。
矧易道以簡易御繁難,必先明其所以簡,所以易,而后可以致其繁與難于目前也,舍合先后天參之,則將不知其所以簡易,以象既窮而辭復盡,何以見其變化哉?簡易云者,言象外也,而能御繁難者,則因有象中象,辭中辭耳。
天地之數(shù),由于氣運,有定序也,因是皆成往復對待之象,易之所占,悉依此律;如乾坤、屯蒙、需訟、咸恒、既末濟之類,無非相偶以進;乾坤也,坎離也,震巽艮兌也,皆成對偶之象; 而以往復參錯為序,如屯蒙需訟,其類相反,而相繼以生化也。
因天地之氣,有生必有死,有合必有分,以生克而后成變化; 此必至之勢也。若不循環(huán),則氣絕矣; 唯其往者必復,生者必化,而成循環(huán)無盡之象,始成天地萬物之序,如一年也,春秋冬夏,皆相對以成歲,而冬盡必春,夏盡必秋,往復循環(huán),萬年不改。易之氣運,正如斯例;其間變化,或稍遲速,或有余不足,則運氣有主客勝復,猶春之溫,夏之熱,秋之涼,冬之寒,或有應否之差,或有反令之災也,其在人事則善惡所感耳,然大致不忒,以其運序定自先天,故不忒也。
一易之變化,以后天為用,則有不能盡知之事合之先天,則無疑矣,蓋后天之事,輒因人之感召而異; 而先天者,則在人事以上; 故先天多靜,后天多動; 合而參之,動靜不失其序; 若偏一象,則不失于此,必迷于彼; 坤之先迷后得,即指此也。習易既通,無復迷矣,故欲窮易之用,必先通乎先后天之象; 精求其變化而不失其中,則何患乎迷。
易之為易,固重在變易,以天地間之物無不變者,有形則變速,不變者必無形之物。故恒存之體必無息,唯至誠能之,息則變矣! 天地之悠久,亦不息耳;人物之生,一息一變,故隨息而生死,不可復續(xù); 此圣智所悲,而必教人以至誠,蘄無息以免于變; 易之為教,其旨如是,故示人以變,而使之有惕于心; 象物隨變以盡,警人之慎其終給,其以卦參伍變化,皆明人物之變化不可免者也。
因氣使然,不復久駐: 隨息以盡,不知歸處: 故示人以生死自來,及身所歸宿,以人道立極而求其誠,以窮理盡性而求其合于天地,雖曰以變言,實盼人之無變也。人異于物,物莫能逃于變; 故生死隨形,人則有其性靈,本含不變之體,茍怵于物之變,而重其性靈,順天地之氣,而存其神; 知氣數(shù)之化,而致其誠,則性命固而神氣永葆,雖在變化中,而不隨其變化,超乎物而與天地共存,則真人以上,不為氣所賊; 是則得道之士,足與言易之教矣!
蓋圣人作易,為憫人之變而不可久,化而不復歸; 生而瞢瞢,死而渺渺;不知所來,不知所往;戾乎氣而不測于順逆,昧乎數(shù)而無擇于吉兇; 雖稟天地之中,而不能葆;雖具性靈之真,而不克全,遂與物同變化,而神形俱盡,實為悖夫生生之則,反乎天地之道,故乃為易以告斯民,指其去來,明其禍福; 象其氣數(shù),示其所宜否,而使有所循,更諄諄以言,墾懇其辭,勸其善而戒其惡,導之存省,以致于誠明,詔之仁義,使盡其性,故其文日:“乾道變化,各正性命。”又曰:“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無非教民知天而立命,修己而合道耳。
其示象,必明指天道如何,人道如何,何者吉,何者兇,何者可違,何者宜從;非徒述其休咎已也。故易者,圣人教民之作也,其以成人之德,為至誠之行,中庸所謂位天地,育萬物者也,夫誠則明,前知之道,必在至誠; 易之知來,固重在“誠”字之一字; 習易致用者其細味斯語。
易經歷史淵源
《易經》是遠古文明的產物,是我國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融為一體的哲理性很強的著作!兑捉洝贩譃槿,天皇氏時代《連山》、《歸藏》,秦漢時期的易書《周易》,一起稱作“三易”(另有一說三本書均作于遠古)。遠古時代人們定天象、法地儀,觀象授時,創(chuàng)制歷法與易書等,文明肇始!洞呵锩鼩v序》:“天地開辟,萬物渾渾,無知無識;陰陽所憑,天體始于北極之野…日月五緯一輪轉;天皇出焉…定天之象,法地之儀,作干支以定日月度!惫湃撕茉玳_始就探索宇宙的奧秘,并由此演繹出了一套完整深奧的觀星文化。遠古時期古人“觀象授時”,并確定天干地支及陰陽五行、八卦原理。八卦與干支時間以及方位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它們同屬一個系統(tǒng)。遠古早已有之的時空、陰陽觀念,發(fā)展成為一個系統(tǒng)的世界觀,用陰陽、乾坤、剛柔的對立統(tǒng)一來解釋宇宙萬物和人類社會的一切變化!哆B山》、《歸藏》是我國遠古時代的文化典籍,有說《連山》與《歸藏》不是失傳了,而是被改了名為先天八卦和后天八卦,又或其它名稱。也有說《連山》與《歸藏》于漢代后下落不明或被儒道吸收作經或亡佚。此二易成為中華文化領域里的千古之謎。
釋義
《易經》認為天地萬物都處在永不停息的發(fā)展之中,其闡述的就是這個“自然而然” 的規(guī)律。這規(guī)律揭示了整個宇宙的特性,囊括了天地間所有事物的屬性。
“易”,一是“變易”、二是“簡易”、三是“不易”。變易,指變化之道,萬事萬物時時刻刻都在變化。簡易,一陰一陽,囊括了萬種事物之理;有天就有地,有上就有下,有前就有后,都是相反相成,對立統(tǒng)一。不易,雖世間的事物錯綜復雜,變化多端,但是有一樣東西永遠不變的,那就是規(guī)律;天地運行,四季輪換,寒暑交替,冬寒夏熱,月盈則虧,日午則偏,物極必反,這便是規(guī)律。萬事萬物的發(fā)展皆有“定數(shù)”與“變數(shù)”,定數(shù)有規(guī)可循而變數(shù)無規(guī)可循;定數(shù)中含有變數(shù),變數(shù)中又含有定數(shù),無論定數(shù)還是變數(shù)其大局皆不變。易有太極,太極生二儀,二儀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因而重之,爻在其中矣;剛柔相推,變在其中矣;系辭焉而命之,動在其中矣。
類別
連山
《連山》是中國最早的易學體系,是三易之首。據(jù)古文獻(宋羅泌《路史·前紀二·天皇紀》)記載,《連山》為盤古開天地后第一代君主天皇氏所創(chuàng)!哆B山》和《歸藏》《周易》并稱為占卜的三易之法。連山是三易之一,屬先天易,以“艮卦”為首。鄭玄在《易贊》中說:“《連山》者,象山之出云,連連不絕。其是以艮卦開始,如山之連綿,故名曰連山!薄哆B山》是以四季六氣為旺衰指引,以六甲值符為吉兇判辨之坐標,以三元九運為時空轉換。不同于用金、木、水、火、土五行生克的客觀論來指導概念論的辯證方法。其先天八卦圖,以艮(山)為首,主要講陰陽卦的對峙。據(jù)記載:《連山易》有八萬言,多佚失。保留的僅有一些卦名,幾個爻名和卦爻辭,象辭,及五十二條諸家論文。
鄭玄于《周禮注》稱:“名曰連山,似山出內氣也”。顧炎武《日知錄三易》:“連山,歸藏非易也。而云易者,后人因易之名以名之也。”相傳連山至漢初時已失佚,桓譚《新論》云:“山(連山)藏于蘭臺”。北宋邵雍認為:“連山蓍用九十七策,以八為揲,正卦一〇一六,互卦一〇一六,變卦三二五〇一二,以數(shù)斷不以辭斷。其吉兇一定不可易”。又一說《連山》即《數(shù)術略》之《夏龜》。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中收有《連山》一卷。
歸藏
《歸藏》是三易之一,東漢學者桓譚在《新論正經》中說:“《連山》八萬言,《歸藏》四千三百言(秦朝精簡本);《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薄吨芏Y·春官》曰:“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連山,二曰歸藏,三曰周易。其經卦皆八,其別皆六十有四!币馑际钦f《連山》《歸藏》《周易》是三種不同的占筮方法,但都是由8個經卦重疊出的64個別卦組成的。相傳《歸藏易》是以坤卦為首,萬物皆歸藏于地。每一象都是以“氣”為主;天氣為歸,地氣為藏,木氣為生,風氣為動,火氣為長,水氣為育,山氣為止,金氣為殺!稓w藏》有四千三百言,多已佚失,保留下來的,只有六十四卦的卦名,爻名!哆B山》《歸藏》是我國古文化的典籍,歷來人們認為它們是《周易》的前身。
一說《歸藏》在漢朝已佚,因為《漢書·藝文志》中沒有著錄,《隋書·經籍志》亦曰:“《歸藏》漢初已亡,晉《中經》有之,唯載卜筮,不似圣人之旨!泵鞒瘲钌饕詾闈h代時《歸藏》未失,“《連山》藏于蘭臺,《歸藏》藏于太卜,見桓譚《新論正經》,則后漢時《連山》《歸藏》猶存,未可以《藝文志》不列其目而疑之!鼻迦酥煲妥鹪疲骸啊稓w藏》隋時尚存,至宋猶有《初經》《齊母》《本蓍》三篇,其見于傳注所引者!
1993年3月,湖北江陵王家臺15號秦墓中出土了一部書,被稱為王家臺秦簡歸藏,重啟研究《歸藏》的熱潮。有人認為“秦簡《易占》不僅是《歸藏》,更準確一點,應當是《歸藏》易中的《鄭母經》”
周易
《周易》內容包括《經》和《傳》兩個部分,但一般認為它是秦漢時期融匯而成的作品!督洝分饕橇呢院腿侔耸呢,卦和爻各有說明(卦辭、爻辭),作為占卜之用!秱鳌钒忉屫赞o和爻辭的七種文辭共十篇,統(tǒng)稱《十翼》,相傳為孔子所撰;一般認為它形成于秦漢時期,并非出自一時一人之手。關于《易傳》為孔子所作的說法,宋代以來學者已有疑議。《周易》占測只屬其中的一大功能,其實《周易》囊括了天文,地理,軍事,科學,文學,農學等豐富的知識內容。
《周易》是一部中國古哲學書籍,是建立在陰陽二元論基礎上對事物運行規(guī)律加以論證和描述的書籍,其對于天地萬物進行性狀歸類,天干地支五行論,甚至精確到可以對事物的未來發(fā)展做出較為準確的預測。也有人直接把《周易》稱為《易經》!吨芤住分饕8卦:乾卦、坤卦、震卦、艮卦、離卦、坎卦、兌卦、巽卦。
《左傳·昭公十二年》,楚靈王稱贊左史倚相:“是良史也,子善視之,是能讀《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吨芤住吩跐h代居于儒家經典之首。從唐代開始,《周易》為“六經”之首的地位從未受到任何挑戰(zhàn)。隨著儒家經典范圍不斷拓展和擴大,從“七經”“九經”“十二經”,再到“十三經”的最終形成,《周易》便自然從“六經”之首轉而升擢為群經之首。
【易經證釋全易大旨及習易要例】相關文章:
易經梅花易數(shù):斷占總訣篇10-19
李清照的易安體10-06
梅易預測精要06-11
《周易》古經疑難詞義釋證05-04
李清照易安不安優(yōu)美散文06-10
李清照“易安體”的藝術特色09-11
蘭亭集序易考句子07-15
蘭亭集序易考句子10-12
蘭亭集序易考的句子09-15
易經的奧秘:易經與家庭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