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以及答案

        時間:2024-10-15 00:16:45 閱讀答案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以及答案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以及答案

          我曾經(jīng)把文化分為兩類:狹義的文化和廣義的文化。狹義指的是哲學、宗教、文學、藝術、政治、經(jīng)濟、倫理、道德等等。廣義指的是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質(zhì)文明所創(chuàng)造的一切東西,連汽車、飛機等等當然都包括在內(nèi)。

          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狹義的、廣義的、深義的。對于深義的文化,周先生有自己的看法。他說:在狹義文化的某幾個不同領域,或者在狹義和廣義文化的某些互不相干的領域中,進一步綜合、概括、集中、提煉、抽象、升華,得出一種較普遍地存在于這許多領域中的共同東西。這種東西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亦即一個民族文化中最為本質(zhì)或最具特征的東西。他舉日本文化為例,他認為日本深義的文化的特質(zhì)是苦澀、閑寂。具體表現(xiàn)是簡單、質(zhì)樸、纖細、含蓄、古雅、引而不發(fā)、不事雕飾等。

          我不想從民族心態(tài)上來探索,我想換一個角度,同樣也能顯示出中華文化的深層結(jié)構(gòu)或者內(nèi)涵。

          中國哲學同外國哲學不同之處極多,其中最主要的差別之一就是,中國哲學喜歡談論知行問題。我想按照知和行兩個范疇,把中國文化分為兩部分:一部分是認識、理解、欣賞等等,這屬于知的范疇;一部分是綱紀倫常、社會道德等等,這屬于行的范疇。在這兩部分的后面存在著一個最為本質(zhì)、最具有特征的深義的中華文化。

          寅恪先生論中國思想史時指出:南北朝時,即有儒釋道三教之目。故自晉至今,言中國之思想,可以儒釋道三教代表之。此雖通俗之談,然稽之舊史之事實,驗以今世之人情,則三教之說,要為不易之論。故兩千年來華夏民族所受儒家學說之影響,最深最巨者,實在制度法律公私生活之方面,而關于學說思想之方面,或轉(zhuǎn)有不如佛道二教者。

          對中國思想史仔細分析,則不難發(fā)現(xiàn),在行的方面產(chǎn)生影響的主要是儒家,而在知的方面起決定作用的則是佛道二家。潛存于這二者背后那一個最具中國特色的深義文化是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

          專就佛教而言,它的學說與實踐也有知行兩個方面。原始佛教最根本的教義,如無常、無我、苦以及十二因緣等等,都屬于知的方面。八正道、四圣諦等,則介于知行之間,其中既有知的因素,也有行的成分。與知密切聯(lián)系的行,比如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輪回,則完全沒有倫理的色彩。傳到中國以后,它那種無父無君的主張,與中國的三綱六紀等等,完全是對立的東西。在與中國文化的劇烈沖擊中,佛教如果不能適應現(xiàn)實情況,必然不能在中國立定腳跟,于是佛教只能做出某一些偽裝,以求得生存。早期佛典中有些地方特別強調(diào)孝字,就是歪曲原文含義以適應中國具有濃厚綱紀色彩文化的要求。由此也可見中國深義文化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了。

          這一點,中國的學者是感覺到了的。

          馮友蘭先生說:基督教文化重的是天,講的是天學;佛教講的大部分是人死后的事。如地獄、輪回等。這是鬼學,講的是鬼;中國的文化講的是人學,注重的是人。

          事實上,孔子就是這種意見的代表者。子不語怪、力、亂、神,就是證明。他自己還說過:未知生,焉知死。

          我認為,中國文化的特性最明顯地表現(xiàn)在或者可以稱為深義的文化上,這就是它的倫理色彩,它所張揚的三綱六紀以及解決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的精神。(節(jié)選自季羨林《陳寅恪先生的道德文章》)

          1.下列對文章內(nèi)容的分析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

          A.狹義的文化包含于廣義的文化中,深義的文化則是普遍地存在于狹義和廣義文化的領域中的共同的東西。

          B.簡單、質(zhì)樸、纖細、含蓄、古雅、引而不發(fā)、不事雕飾等民族文化中最本質(zhì)的東西,正是日本深義文化的特質(zhì)。

          C.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可以從民族心態(tài)或哲學范疇去探究,作者認為深義的中華文化存在于知與行兩部分文化的后面。

          D.最具中國特色的深義文化是潛存于佛道二家背后的三綱六紀等倫理道德方面的東西。

          2.下列對佛教文化所作的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

          A.佛教文化中也有知與行兩個方面,其中修行、膜拜,以及涅槃、跳出輪回等是與知密切聯(lián)系的行,這些行不帶倫理色彩。

          B.佛教雖然講的大多是地獄、輪回等所謂的鬼學,但自古以來對中國百姓日常生活的影響絕不亞于傳統(tǒng)的儒學。

          C.佛教文化傳入中國后為求生存而做出某些偽裝,披上倫理的外衣,這顯示了中國綱紀倫常等傳統(tǒng)道德的力量之大,之不可抗御。

          D.原始佛教并不強調(diào)孝,而是特別強調(diào)無常、無我、苦以及十二因緣等等教義,而后在中國綱紀文化沖擊下,不得不歪曲原義以求得生存。

          3.大量的引用是本文的特色,請簡要說明引用周一良的論述所起的作用。(2分)

          4.本文題為《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請結(jié)合全文,概括作者關于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的觀點。(4分)

          答案:

          1.C(A錯在后半句與原意不符,B錯在將具體表現(xiàn)等同于特質(zhì) ,D錯在佛道二家應是知行兩者)

          2.B(不亞于儒學的是學說思想方面)

          3.引用周一良的論述,是為了借用深義的文化這個概念,引出本文觀察中國文化的視角。(2分,答周一良先生曾把文化分為三個層次,狹義的、廣義的,深義的,作者想換個角度,同樣顯示出中華文化的深層結(jié)構(gòu)或者內(nèi)涵1分)

          4. 中國文化由知和行兩方面構(gòu)成,最具有中國文化特性的深義文化是知與行背后的倫理道德(三綱六紀)。

        【中國文化的內(nèi)涵閱讀以及答案】相關文章:

        浣溪沙閱讀以及答案08-22

        鮮花閱讀以及答案08-24

        回聲閱讀以及答案12-02

        大明湖閱讀以及答案閱讀答案05-22

        《小巷深處》閱讀以及答案06-14

        成全善良閱讀以及答案08-07

        難忘的啟蒙閱讀以及答案04-22

        舊唐書的閱讀題以及答案10-04

        春雨的閱讀題以及答案03-10

        秋葉的思念閱讀以及答案10-1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