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齡和李林甫
引導語:張九齡與李林甫同為開元后期之宰相。張在前,李繼后。唐玄宗每贊九齡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唐朝這兩位宰相的故事。
張九齡與李林甫大唐氣象
張九齡,又名博物,字子壽,韶州曲江人,進士出身,才華橫溢。唐玄宗曾贊許說:“張九齡文章,自有唐名公弗如也。朕終身師之,不得其一二。此人真文場之元帥也。”(《開元天寶逸事》)他剛直不阿,敢于進諫。
《新唐書》評價他“議論必極言得失,所推引皆正人。”《舊唐書》稱贊他“文學、政事,咸有所稱,一時之選也”。他在擔任宰相的三年時間里,忠心耿耿地輔佐玄宗皇帝治理江山,為百姓做了一些好事,對國家有所貢獻,在歷史上是值得稱道的賢相。
張九齡的助手——副宰相李林甫,則是歷史上有名的奸相。他不學無術,卻又妒賢嫉能。每當他單獨向玄宗奏事時,總是陷害朝中那些忠正之士,人們稱他為“肉腰刀”。李林甫陰險、狡詐,他經(jīng)常用甜蜜的語言引誘他人說出自己的過錯,然后就向皇帝密報。朝中大臣都說:“李公雖面有笑容,而肚中鑄劍也。”這就是“口蜜腹劍”這一成語的由來。李林甫的高明之處在于,他只使玄宗一人不知道他的奸詐。李林甫善于阿諛奉承,對于握有實權的人,或自己用得著的人,尤其是對明皇及其愛妃、宮女、宦官,他都千方百計地去諂媚討好。這樣做,既騙取了玄宗的信任,又在玄宗周圍安排了自己的密探,為實現(xiàn)當宰相的野心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張九齡賢直忠正,李林甫陰險、奸詐,兩個人在一起共事,矛盾是不可避免的。玄宗把李林甫任命為副宰相之后,才召見張九齡征求他的意見。張九齡深知李林甫的底細,也不管明皇是否高興,就直言不諱地說:“宰相的好壞,關系到國家的前途命運。如果用人不當,國家就會遭殃。像李林甫這樣寡德少才的人當宰相。我擔心今后國家會因此而遭殃。”明皇本以為張九齡能贊同自己的做法,沒想到卻聽到了這樣一番話,心里很不高興。
還有一次,唐玄宗請幾位近臣到御花園赴宴游賞,玄宗指著欄桿前面池塘里的魚,對同行的張九齡、李林甫等人說:“欄前盆池中所養(yǎng)的那幾條小魚,多么活潑可愛。”李林甫馬上諂媚地笑著說:“那些魚兒也是沐浴著陛下的恩波啊。”張九齡在一旁接著說:“盆池中的魚就好像陛下所任用的.人,他只能裝點風景而已,沒有更多的用途。”玄宗聽了,感到非常掃興。當時的人都贊美張九齡的忠直。
自從李林甫被張九齡當眾譏諷以后,他在公開場合輕易不發(fā)言。而是偷偷地單獨向玄宗奏事。開元二十四年(736)的秋天,玄宗住在東都洛陽。有一天晚上,洛陽的宮中發(fā)現(xiàn)了“怪”,玄宗對此很迷信,以為要有不測之災降臨,不愿再住下去,打算西還長安。第二天,便招集三位宰相來商議回長安的事。張九齡和裴耀卿極力規(guī)勸說:“現(xiàn)在農(nóng)民正忙于收獲,陛下最好等到入冬農(nóng)閑時再走吧。”李林甫在一旁只顧觀察玄宗的臉色,卻不發(fā)言。等到張九齡和裴耀卿往外走時,李林甫則一瘸一拐地跟在后面走。玄宗見狀就把他叫住了,很關心地問:“你的腳怎么了?”李林甫見張九齡走遠了,便笑著說:“我的腳并沒有什么毛病,剛才我是故意裝的,我想借機單獨奏事。”接著又說道:“洛陽、長安,是陛下的東西宮,愿意什么時候住就什么時候住,何必挑選時間。如果怕影響農(nóng)民收獲,只要減免沿途州縣的租稅就行了。請讓我安排各部門準備有關事宜,馬上回長安。”這番話正合玄宗心意,高興得立刻下令西還。
張九齡和李林甫的矛盾還表現(xiàn)在人事任用上。牛仙客任涼州都督時,開源節(jié)流,積累一些資財,倉庫也很充實。玄宗知道了,對他很賞識,想要提拔他做尚書。張九齡勸阻說:“不能這么辦。尚書,自本朝以來,大多用舊相,或者才華出眾、品德優(yōu)良。有較高威信的人來擔任。牛仙客只不過是一個沙湟地區(qū)的小官,現(xiàn)在一下子提升到尚書,天下人對這件事是不能服氣的。”提升不成,玄宗便想實封他。張九齡又反對說:“實封是用來獎賞有功之臣的。牛仙客做的是份內(nèi)之事,不能算是有功,陛下考慮到他的功勞,賞給他黃金、玉帛就可以了,怎么能輕易實封他呢?”玄宗氣憤地責問張九齡:“你是不是因為牛仙客出身寒微而嫌棄他?你看看你自己出身什么門第?”張九齡知道皇帝動了怒,連忙叩頭謝罪,但仍堅持說:“我雖出身寒微,但我考中過進士,在京城為官多年;而牛仙客不過是一個邊疆的小官,不認得幾個字,如果這樣的人都當上了大官,對那些有才華的人不是一種打擊嗎?”唐玄宗被張九齡的一番話說得啞口無言,心里很不高興,李林甫探知皇帝的心意后,背著張九齡對玄宗說:“牛仙客是當宰相的材料,何況做尚書呢?張九齡是個書呆子,只會照本本辦事。
牛仙客雖然文化低點,但是才能出眾,陛下慧眼識英才,提拔他有什么不行的?”玄宗聽了這段奉承話,心里很高興,便聽從了李林甫的意見,在當年秋天命高力士拿白羽扇賞賜牛仙客。張九齡對此很后怕,為此特地作了一篇賦,又寫了一首《歸燕》詩送給李林甫。詩中寫到:“海燕何微渺,乘春亦蹇來。豈知泥滓賤,只見玉堂開。繡戶時雙人,華軒日幾回?無心與物競,鷹隼莫相猜。”由此可見,張九齡已萌生退意,也表明他對陰險、狡詐的李林甫有些懼怕。李林甫看后,知道張九齡不久將退位。對他的怒氣才稍解一點。這使他更加猖狂,在皇帝面前肆無忌憚地說張九齡的壞話,使皇帝對張九齡越來越反感。
開元二十四年(736)十一月,張九齡和裴耀卿罷相,李林甫做了正宰相。李林甫則提拔牛仙客做副宰相。張九齡被罷相。雖與李林甫的排擠有一定關系,但決定因素還在玄宗。此時的唐玄宗已不再是胸懷大志、選賢任能、勇于納諫,創(chuàng)造“開元盛世”的賢君,而是一位驕傲自滿、故步自封、窮奢極欲,只愿聽順耳的奉承話,而不愿聽逆耳之忠言的昏君。他排斥忠良,寵信奸臣,最終釀成“安史之亂”,使唐朝走向衰落。
張九齡與李林甫
張九齡與李林甫同為開元后期之宰相。張在前,李繼后。唐玄宗每贊九齡文章“自有唐名公皆弗如也”,且言:朕終身師 之,不得其一、二。此真文場之元帥也。張九齡善談論,每與賓客議論,“滔滔不竭如下坂走丸”。玄宗以林甫為相,后因召張九齡問可否?九齡說:宰相之職若任人不當,則國受其殃,只如林甫為相“臣恐他日之后禍延宗社。”帝意不悅。
李林甫嫉賢妒能,不協(xié)群議,每奏議之際,多所陷人。眾謂林甫為肉腰刀。林甫嘗以甘言誘人之過,譖于上前,時人謂林甫“口蜜腹劍”。李每與同僚議及公直之事,則如癡醉之人,未嘗問答。張九齡常謂賓客曰:李林甫議事如“醉漢腦語也,不足可言”。
最后,張還是被李林甫這個肉腰刀斬殺下宰相之位。此后,由姚宋、九齡輔佐下開創(chuàng)的開元盛世被林甫、楊國忠等毀于一旦,遂有安史之亂,唐王朝自此一蹶不振。
但歷史是尊重事實的,最終李林甫被人們留下千載罵名,而張相則被同時代和后輩的人們懷念。杜甫就稱贊張九齡“詩罷地有余”使人讀后有思想的余暇和聯(lián)想。在張九齡的故鄉(xiāng)廣東韶關還有紀念他的“曲江風度”的風度大道。
【張九齡和李林甫】相關文章:
李林甫與張九齡之爭11-26
淺談唐朝宰相張九齡是如何被李林甫構陷扳倒11-19
張九齡和梅關古道的淵源11-09
張九齡簡史11-19
感遇張九齡07-11
張九齡生平05-08
張九齡事跡11-27
張九齡世家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