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

        時間:2022-07-25 18:05:46 文言文 我要投稿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大全

          在平日的學習中,大家一定沒少背過文言文吧?文言文是指用文章語言,而不是日常語言寫的文章。你還記得哪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文言文通假字復習,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大全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

          (一)通假字是中國古書的用字現(xiàn)象之一

          “通假”就是“通用、借代”,即用讀音相同或者相近的字代替本字。通假字,有廣義、狹義之分。

          廣義通假字,包括古今字、異體字和狹義的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為長期工。如蘇東坡的《石鐘山記》中的“莫”,為“暮”之古字,被“借”為否定副詞“不”、“沒有誰”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異體字:同一個意思,不同的寫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來一用。借來的字只能作為臨時工。如“說”與“悅”;如“蚤”與“早”;如“當”與“倘”。其特點是“因音通假”。

          通假又叫通借,前人也稱為假借,是古人用字寫詞時本有其字而不用,卻用一個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的現(xiàn)象。原本當用的字叫本字,臨時用來替代本字的那個字叫通假字或通借字(簡稱借字)。例如:

          ① 莊公寤生,驚姜氏。(《鄭伯克段于鄢》)

         、 舉錯不可不察也。(《張釋之傳》)

         、 往者屈也,來者信也,屈信相感而利生焉。(《系辭下》)

          十分明顯,例①的寤本應用牾,牾訓逆,牾生即逆生;例②的錯本應用措,放置的意思;例③的信與屈相對,本應用伸,意思才能通暢。然而這些文句的作者沒有用本來該用的字,而用了意思毫不相干只是音同音近的字來代替。這就是古書中的所謂通假現(xiàn)象。這里的寤、錯、信三字是通假(借字),牾、措、伸則分別為它們的本字。

          通借雖然前人也謂之假借,也是“依聲托事”而借音表義,但是它與六書之一的“假借”是不同的。六書中的假借是造字的一種法則,是不給某些詞造專門書寫符號而借用他詞書寫符事情來替代的法則,是“本無其字”的“依聲托事”,沒有所謂本字可言(后世再造本字者除外);通借則是古人用字的一種變通現(xiàn)象,即放著本字不用而臨時借用音同音近的他字來替代,是“本有其字”的“依聲托事”。

          為什么會產(chǎn)生本有其字而不用的通假現(xiàn)象呢?原因很多。從根本上說,漢字雖然是以象形、象意為基礎發(fā)展起來的表意文字體系,但是由于種種原因,它并不能實現(xiàn)形與義的完全統(tǒng)一,因而在造字之初便有了假借。這說明漢字作為記錄漢語的符號,本來就是允許和存在著借音表義的。用字的通假和造字的假借雖有不同,但在借音表義這一點上并沒有本質(zhì)的區(qū)別。只要在使用過程中能做到約定俗成、得到社會的公認就不會造成交際的障礙。因此,某些通假現(xiàn)象在某個時代通行,當時的人們習以為常,并不以之為怪。在沒有正字法、也沒有能促進用字規(guī)范化的工具書的古代,人們用字不像后世那樣嚴格。另外,漢字在隸變之后,字形的直觀表義功能已不復存在,音同音近的字又多,形體也難記,人們在倉猝下筆之際不及熟計,也自然易寫“別字”,正如鄭玄所說的:“其始書也,倉卒無其字,或以聲類比方假借為之,趣于近之而已!敝劣谟械牡浼畷淹鲐,后來只能根據(jù)某人的口授再筆錄流傳,筆錄之時,也容易注重聲而忽視字形。某些“別字”流傳久了,也就漸漸相沿成了習慣,所以古書中的許多通假字與其本字之間的對應關系(即某通某)是相當固定的。

          古書中大量使用通假字,是造成古書難讀的原因之一。碰到通假字定要打破其字表的束縛,“以聲求義”,找同它的本義,不能望文生義而“硬解”。清代學者王念孫說得好:“字之聲同聲近者,經(jīng)傳往往假借。學者以聲求義,破其假借之字而讀之以本字,則渙然冰釋;如其假借之字而強為解,則詰為病矣。”前人將上面所舉例①“莊公寤生”的“寤”即如其字面解為“寐寤”,“謂武姜寐時生莊公,至寤時始覺其生。”一覺醒來孩子已生下,又何“驚”之有?所以這樣的解釋是“以文害辭”,可見明通假對閱讀古書的重要。

          (二) 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的關系

          古書用字的通假現(xiàn)象是復雜的。從不同的角度觀察,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之間具有不同的關系。主要有:

          1. 從聲音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具有或同音、或雙聲、或迭韻的關系。例如:

          ① 信以結(jié)之,則民不倍。(《禮記·緇衣》)

          ② 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孟子·公孫丑》)

         、 故九萬里則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風。(《莊子·逍遙游》)

         、 沒死以聞。(《戰(zhàn)國策·趙策》)

         、 登是南邦。(《詩經(jīng)·大雅·云漢》)

         、 從弟子十人所。(《史記·滑稽列傳補》)

          例① 的“倍”和例②的“畔”分別是“背”和“叛”的借字,倍與背、畔與判同音;例③的“培”和例④的“沒”分別是“憑”和“冒”的借字,培與憑、沒與冒是雙聲;例⑤的“登”和例⑥的“所”分別是“成”和“許”的借字,登與成、所與許迭韻。

          2.從字形上看,通假字或被通假字如果是形聲字的話,則多具有相同的聲符。由于漢字中形聲字占的比例極大,通假以音同音近為前提,所以通假多見于形聲字,而于形聲字中又特以具有相同聲符者居多。例如:財—材、涂—途、!獓L、倡—唱、底—砥、鄂—愕、匪—斐、靜—凈、僇—戳、說—脫、訟—頌、廩—懔、錫—賜、刑—形、政—征、悟—晤,等等。當然,聲音相同相近的字并不限于聲符相同的形聲字,因而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也并非都如此,比如:由—猶、時—伺、趣—促等,則是另外的情形,只是所占的'比例交小罷了。

          3.從借代關系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有單借和互借之別。所謂單借,是指甲能借乙,乙卻不能借甲。比如:屈伸的伸能借用誠信的信來替代,而誠信的信卻不能借用伸字來替代;背棄的背能借用倍婁的倍來替代,而倍數(shù)的倍卻不能借用背棄的背來替字和乙字可以互替代,即甲為本字時乙為借字,乙為本字時則為借字。例如:

         、 及以至是,言不辱者,所謂強顏耳,曷是貴乎?(《報任安書》)

         、 年八十已上,賜米人月一石,肉二十年,酒五斗。(《漢書·文帝紀》)

         、 安有為天下阽危者若是而上不驚者?(《論積貯疏》)

          ④ 江河以濯之,秋陽以暴之,皓皓乎不可尚乎。(《許行》)

          例①“以”是借字,“已”為其本字;例②“已”為借字,“以”為其本字!耙浴迸c“已”互為通假。例③“上”是借字,“尚”為其本字;例④“尚”為借字,“上”為其本字。“尚”與“上”互為通假。類似的例字還有:愛—哀、才—裁、故—固等。古書用字的通假現(xiàn)象以單借為多,互借較少。

          4.從對應字數(shù)上看,通假字與被通假字一般是一對一的關系,即一個字僅被另一個字借用,但也有不少的字可被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字借用,形成一對幾的關系。例如“辨”字:

          ① 主齊盟者,誰能辨焉?(《左傳·昭公元年》)

          ②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氣之辨以游無窮者,彼且惡乎待哉?(《逍遙游》)

         、 望于山川,辨于眾神。(《史記·五帝紀》)

         、 其于宗廟朝,辨辨言,唯謹爾。(《史記·孔子世家》)

          例① 杜預注云:“辯,治也!敝无k之意,即借為“辦”;例②郭慶藩《集釋》云:“辨,讀為變”;③今《尚書·舜典》“辯”作“徧”(遍);例④《論語·鄉(xiāng)黨》“辯辨”作“便便”。是“辯”可被辦、變、徧(遍)、便等幾個字共同借用。此外,距通柜、詎、巨;可通嫠、來、賚、僖;適、謫、敵、啻;能可通耐、乃、昵、而等,都屬于這一類。

         。ㄈ 通假字的辨識

          前面說過,通假是借音表義,以音同音近為前提,所以辨識通假字主要是以聲音為線索。閱讀中遇到某一個字不能用其本義或引申義去解釋時,就應考慮到是否存在通假的問題。例如《論語·陽貨》:“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歸孔子豚!边@一句中的“歸”字當作何解釋呢?若依《說文》,歸的本義是指女子出嫁,這用在本句顯然不通;若有歸的引申義“歸還”似乎可通,但孔子并未借給陽貨豚,又何以言歸還?聯(lián)系上下文意,是陽貨想通過送豚給孔子,好讓孔子依禮回拜時見到孔子,句中歸字歸是贈送的意思。然而歸字的本義和引申義中都沒有贈送這一義項,可見古有贈送食物的專字“饋”與“歸”音近,意思又正好吻合,于是可以初步斷定歸是饋的錯字。查同書《微子》,又有“齊人歸女樂,季桓子受之,三日不朝”之語,歸同樣當借為饋(意思是說齊國像饋贈美味一樣將女樂聲送給魯國)。再查別的古書,還有同類例證。這說明歸借為饋,已沿用成習,并非偶然。這是同類例證。另外,古書中往往有不同的書同記一事而用字互異的情況,這也是我們弄清通假現(xiàn)象的好材料!癧陽貨]歸孔子豚”一句,鄭玄注本即“歸作饋”。這是異文例證。有了這些同類例證和例異文例證,歸為饋的借字就可以確定無疑了。

          在辨識通假字時要注意兩點:

         。ㄒ唬┮泄乓繇嵉某WR。所謂音同音近是就古音而言的,不是指的今音。古今語音變化很大,古代音近的字,到現(xiàn)在不都還音同音近,有的可能變得完全不同近了;而原本讀音不同不近的字,又有可能變得相同相近。所以當我們以聲音為線索去辨認通假時,千萬不可只據(jù)今音作準則。

         。ǘ┰跊]有別的例證時,不可只據(jù)音同音近而輕言通假。判定某字借用為某,一定要有充分的證據(jù)和理由。有的學者過分強調(diào)“以聲求義”,把根本不是通借武斷為通借而將古書解錯的例子不少,我們應引以為戒。對于古書中常見的通假字,古今注文中多有注明,《辭源》、《辭海》一類普通字書中也有釋例,初學者應該通過閱讀和勤查工具書去掌握一批常用的通假字。

          初中文言文通假字大全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論語十則》)說(yuè):通“悅”,愉快。

          2、誨女知之乎?……是知也。(《論語十則》)

          女:通“汝”,你。知:通“智”,聰明。

          3、扁鵲望桓侯而還走。(扁鵲見蔡桓公))還:通“旋”,回轉(zhuǎn),掉轉(zhuǎn)。

          4、在腸胃,火齊之所及也。(《扁鵲見蔡桓公》)齊:通“劑”。

          5、擔中肉盡,止有剩骨。(《狼》)止:通“只”。

          6、日之其所亡。(《樂羊子妻》)亡:通“無”。

          河曲智叟亡以應。(《愚公移山》)亡:通“無”。

          7、屏棄而不用,其與昏與庸無以異也。(《為學》)屏:通“摒”。

          8、對鏡帖花黃!鸢榻泽@忙。(《木蘭詩》)帖:通“貼”。火:通“伙”。

          9、無他,但手熟爾。(《買油翁》)爾:通“耳”,相當于“罷了”。

          10、爭渡,爭渡,驚起一灘鷗鷺。(《如夢令》李清照)爭:通“怎”。

          11、路轉(zhuǎn)溪頭忽見。(《西江月》辛棄疾)見,通“現(xiàn)”。

          才美不外見……(《馬說》)見:通“現(xiàn)”。

          何時眼前突兀見此屋。(《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見:通“現(xiàn)”。

          12、滿坐寂然,無敢嘩者。(《口技》)坐:通“座”。

          13、日扳仲永環(huán)謁于邑人。(《傷仲永》)扳:通“攀”,牽,引。

          14、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反:通“返”。

          15、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惠:通“慧”,聰明。

          16、一厝逆東,一厝雍南。(《愚公移山》)厝:通“措”,放置。

          17、問渠那得清如許。(《觀書有感》)那:通“哪”,怎么。

          18、兩岸連山,略無闕處。(《三峽》)闕:通“缺”。

          19、昂首觀之,項為之強。(《閑情記趣》)強:通“僵”,僵硬。

          20、儐者更道,從大門入。(《晏子故事兩篇》)道:通“導”,引導。

          21、縛者曷為者也?(《晏子故事兩篇》)曷:通“何”。

          22、圣人非所與熙也。(《晏子故事兩篇》)熙:通“嬉”,開玩笑。

          23、飾以玫瑰,輯以翡翠。(《買櫝還珠》)輯:通“緝”,連綴。

          24、此何遽不為福乎?(《塞翁失馬》)遽:通“詎”,豈。

          25、……子黑子九距之。(《公輸》)距:通“拒”,擋。

          26、公輸盤詘,而曰……(《公輸》)詘:通

          27、舟首尾長約八分有奇。(《核舟有:通“又”。

          28、左手倚一衡木。(《核舟記》)衡:通“橫”。

          困于心,衡于慮。(《生于憂患,死于安樂》)衡:通“橫”,梗塞,這里指不順。

          29、虞山王毅叔遠甫刻。(《核舟記》)甫:通“父”。

          30、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核舟記》)簡:通“揀”,挑選。

          31、以君為長者,故不錯意也。(《唐雎不辱使命》)錯:通“措”。

          32、要離之刺慶忌也,倉鷹擊于殿上。(《唐雎不辱使命》)倉:通“蒼”。

          33、數(shù)至八層,裁如星點。(《山市》)裁:通“才”,僅僅。

          34、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陳涉世家》)適:通“謫”。

          35、為天下唱,宜多應者。(《陳涉世家》)唱:通“倡”,倡導。

          36、得魚腹中書,固以怪之矣。(《陳涉世家》)以:通“已”。

          37、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陳涉世家》)被:通“披”。

          同舍生皆被綺繡。(《送東陽馬生序》)被:通“披”。

          3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馬說》)食:通“飼”,喂。

          39、食之不能盡其材。(《馬說》)材:通“才”。

          40、其真無馬邪?(《馬說》)邪:通“耶”,表示疑問,相當于“嗎”。

          41、自余為僇人,……(《始得西山宴游記》)僇:通“戮”,遭到貶謫。

          42、而游者皆暴日中。(《峽江寺飛泉亭記》)暴:通“曝”。

          43、寡助之至,親戚畔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畔:通“叛”。

          44、曾益其所不能。(《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曾:通“增”。

          45、入則無法家拂士。(《生于憂患,死于安樂》)拂:通“弼”,輔佐。

          46、政通人和,百廢具興。(《岳陽樓記》)具:通“俱”,全,皆。

          47、屬予作文以記之。(《岳陽樓記》)屬:通“囑”。

          48、饌酒食,持其貲去。(《越巫》)貲:通“資”,資財,錢財。

          49、客問元方:“尊君在不?”(《陳太丘與友期》)不:通“否”。

          50、玉盤珍饈直萬錢。(《行路難》其一)直:通“值”。

          51、故患有所不辟也。(《魚我所欲也》)辟:通“避”,躲避。

          52、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魚我所欲也》)辯:通“辨”,辨別。

          53、所識窮乏者得我與?(《魚我所欲也》)得:通“德”,恩惠,這里是感激。 與:通“歟”,語氣詞。

          54、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魚我所欲也》)鄉(xiāng):通“向”,從前。

          55、欲信大義于天下。(《隆中對》)信:通“伸”。

          56、自董卓已來……(《隆中對》)已:通“以”。

          57、小惠未徧,民弗從也。(《曹劌論戰(zhàn)》)徧:通“遍”,遍及,普及。

          58、四支僵硬不能動。(《送東陽馬生序》)支:通“肢”。

          2、不亦說乎 “說”(yuè) 通“悅” 《〈論語〉十則》

          3、誨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論語〉十則》

          4、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 《〈論語〉十則》

          5、路轉(zhuǎn)溪頭忽見 “見”(xiàn) 通“現(xiàn)” 《西江月》

          6、一切烏有 “烏”(wū) 同“無” 《山市》

          7、裁如星點 “裁”(cái) 同“才” 《山市》

          10、賢于材人遠矣 “材”(cái) 通“才” 《傷仲永》

          11、對鏡帖花環(huán) “帖”(tiē) 通“貼” 《木蘭詩》

          12、孤豈欲卿治經(jīng)為博士邪 “邪”(yé) 通“耶” 《孫權勸學》

          13、孰為汝多知乎 “知”(zhì) 通“智” 《兩小兒辯日》

          14、滿坐寂然 “坐”(zu) 通“座” 《口技》

          17、身首尾長約八分有奇 “有”(yǒu) 同“又” 《核舟記》

          18、詘右臂支船 “詘”(qū) 通“屈” 《核舟記》

          19、虞山王毅書遠甫刻 “甫”(fǔ) 通“父” 《核舟記》

          20、左手倚一衡木 “衡”(héng) 同“橫” 《核舟記》

          21、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 “簡”(jiǎn) 通“揀” 《核舟記》

          22、選賢與能 “與”(jǔ) 通“舉” 《大道之行也》

          23、矜、寡、孤、獨 “矜”(guāng) 通“鰥” 《大道之行也》

          24、蕩胸生曾云 “曾”(céng) 通“層” 《望岳》

          27、窺谷忘反 “反”(fǎn) 通“返” 《與朱元思書》

          28、食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食”(sì) 通“飼” 《馬說》

          29、才美不外見 “見”(xiàn) 通“現(xiàn)” 《馬說》

          30、食之不能盡其材 “材”(cái) 通“才” 《馬說》

          31、其真無馬邪 “邪”(yé) 通“耶” 《馬說》

          32、四支僵勁不能動 “支”(zhī) 通“肢” 《送東陽馬生序》

          33、同舍生皆被綺繡 “被”(pī) 通“披” 《送東陽馬生序》

          34、百廢具興 “具”(jù) 通“俱” 《岳陽樓記》

          35、屬予作文以記之 “屬”(zhǔ) 通“囑” 《岳陽樓記》

          36、玉盤珍羞直萬錢 “羞”(xiū) 同“饈” 《行路難》

          38、發(fā)閭左適戍漁陽九百人 “適”(zhé) 通“謫” 《陳涉世家》

          39、為天下唱 “唱”(chàng) 通“倡” 《陳涉世家》

          40、固以怪之矣 “以”(yǐ) 通“已” 《陳涉世家》

          41、將軍身被堅執(zhí)銳 “被”(pī) 通“披” 《陳涉世家》

          42、故不錯意也 “錯”(cu) 通“措” 《唐睢不辱使命》

          43、倉鷹擊于地上 “倉”(chāng) 通“蒼” 《唐睢不辱使命》

          44、欲信大義于天下 “信”(xìn) 通“伸” 《隆中對》

          45、自董卓已來 “已”(yǐ) 通“以” 《隆中對》

          46、是以先帝簡拔以 “簡”(jiǎn) 通“揀” 《出師表》

          49、子墨子九距之 “距”(jù) 通“拒” 《公輸》

          50、子墨子之守圉有余 “圉”(yù) 通“御” 《公輸》

          51、公輸盤詘 “詘”(qū) 通“屈” 《公輸》

          52、親戚畔之 “畔”(pàn) 通“叛” 《得道多助 失道寡助》

          53、曾益其所不能 “曾”(cēng) 通“增”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

          54、困于心,衡于慮 “衡”(héng) 通“橫”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55、入則無法家拂士 “拂”(bì) 通“弼” 《生于憂患 死于安樂》

          56、故患有所不辟也 “辟”(bì) 通“避” 《魚我所欲也》

          57、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 “辯”(biàn) 通“辨” 《魚我所欲也》

          58、所識窮乏者得我歟 “得”(dé) 通“德” 《魚我所欲也》

          59、鄉(xiāng)為身死而不受 “鄉(xiāng)”(xiāng) 通“向” 《魚我所欲也》

          60、小惠未徧 “徧”(biàn) 通“遍” 《曹劌論戰(zhàn)》

          61、始一反焉 “反”(fǎn) 通“返” 《愚公移山》

          62、汝之不惠 “惠”(huì) 通“慧” 《愚公移山》

          63、河曲智叟亡以應 “亡”(wǘ) 通“無” 《愚公移山》

          64、一厝朔東 “厝”(cu) 通“措” 《愚公移山》

          高考文言文通假字整理

          案:同“按”;審察,察看。動詞。“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

          罷:通“!保黄。形容詞!傲T夫贏老易于而咬其骨!

          頒:通“班”;“斑”;頭發(fā)花白。形容詞!邦C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板:同“版”;字版。名詞!鞍逵迫松形词橹。”

          蜯:同“蚌”;河蚌!懊袷彻麚p蜯蛤。

          暴:“同曝”曬。動詞!半m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八钾氏茸娓福┧,”

          暴:同“曝”;暴露,顯露。動詞!爸伊x暴于朝廷!

          暴:同“曝”;曬。動詞!笆⑾牧ψ鳎F冬暴露,”

          桮:同“杯”;酒器。名詞!芭婀粍贄G杓,不能辭!

          倍:通“背”,背叛,忘記。動詞!霸覆哐猿贾桓冶兜乱。”

          倍:同“背”背叛,違背。動詞!氨兜蓝,則天不能使之吉!

          被:通“被”;頂。動詞!氨幻髟沦猥槍氳础!

          被:同“披”;穿著。動詞“聞妻言,如被冰雪。”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同金生皆被綺繡,”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廉頗為之一飯斗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

          被:同披;覆蓋在肩背上。動詞!扒劣诮瓰I,被發(fā)行吟澤畔,”

          俾倪:同“睥睨”;斜著眼看。形容詞!耙娖淇椭旌,俾倪.”

          辟:通"避”;躲避,逃避。動詞!皬呐_上彈人,而觀其辟丸也。”

          辟:通“避”;躲避。動詞!捌浔绷辏耐跛亠L雨也!

          辟:通“僻”;行為不正。形容詞!胺疟傩俺,無不為已!

          弊:通“敝”;困頓,失敗。形容詞!扒赜杏嗔Χ破浔,”

          弊:通“敝”;疲憊,衰敗!奥势1字,將數(shù)百之眾,轉(zhuǎn)而攻秦;”

          弊:通“敝”;疲憊,衰敗。形容詞!敖裉煜氯郑嬷萜1!

          徧:同“遍”遍及,普遍。動詞。“小惠末徧,民弗從也!

          賓:同“儐”;迎接客人的人。名詞“設九賓于廷,臣乃敢上璧。”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大全

          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輮:同煣,以火烘木,使其彎曲。)

          2、雖有其槁暴,不復挺者。(有:同又。 暴:同曝,曬干。)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知:同智,智慧)

          4、君子生非異也。(生:同性, 天賦,資質(zhì)。)

          5、師者,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受:同授,教授。)

          6、或師焉,或不焉。(不:同否。)

          7、浩浩乎如馮虛御風。(馮:同憑。)

          8、山川相繆。(繆:同繚,連結(jié),盤繞。)

          9、舉匏尊以相屬。(尊:同樽,酒杯。)

          10、自余為僇人。(僇:同戮,刑辱。)

          11、意有所極,夢亦同趣。(趣:同趨,往,赴。)

          13、暴秦之欲無厭。(同饜,滿足)

          14、當與秦相較。(同倘,如果)

          15、萬幾宸翰之寶。(同機)

          16、肇錫余以嘉名(同賜)

          17、扈江離與辟芷兮(同僻)

          18、縉紳、大夫、士萃于左丞相府(同搢,插。)

          19、幾為巡徼所陵迫死(同凌,欺侮)

          20、主辱,臣死有余僇(同戮,罪)

          21、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同只,不過,僅僅;同又)

          22、獨五人之皦皦 (同皎皎,光明顯耀的樣子)

          23、斂貲財以送其行(同資)

          24、亦曷故哉(同何,疑問代詞)

          25、共其乏困(同供,供給)

          26、夫晉,何厭之有(同饜,滿足)

          27、秦伯說,與鄭人盟(同悅,高興)

          28、失其所與,不知(同智,明智)

          29、肉袒伏斧質(zhì)(同锧,承斧的砧板)

          30、可予不(同否)

          31、拜送書于庭(同廷,朝堂)

          32、召有司案圖(同按)

          33、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同佯,假裝)

          34、設九賓于廷(同儐)

          35、秦自繆公以來二十 余君(同穆)

          36、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同熟,仔細)

          37、請奏盆缻秦王(同缶)

          38、距關,毋內(nèi)諸侯(同拒,據(jù)守;同納,納入)

          39、要項伯(同邀,邀請)

          40、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同背,違背)

          41、旦日不可不蚤自來謝項王(同早,早上)

          42、令將軍與臣有郤(同隙,隔閡,嫌隙)

          43、因擊沛公于坐(同座,座位)

          44、拔劍切而啗之(同啖,吃)

          45、秋豪不敢有所近(同毫,絲毫)

          46、涇流之大(同徑,直)

          47、不辯牛馬(同辨,分辨、辨別)

          48、其不仁茲甚(同滋,更加)

          49、又或有紀載而語焉不詳(通記,記述)

          50、而予三十年前所主唱之三民主義 (通倡,倡導)

          51、無乃爾是過與 (與通歟,表揣測的句末語氣)

          52、儼驂騑于上路(儼通嚴,整治,有此一說)

          53、云銷雨霽(銷通消,消散)

          54、青雀黃龍之軸(軸通舳,船)

          55、忽奔騰而砰湃(砰湃通澎湃,波濤洶涌的聲音)

          56、夙遭閔兇(通憫,憐憫)

          57、零丁孤苦(通伶仃,孤獨的樣子)

          58、常在床蓐(通褥,草席)

          59、四十有四(通又)

          60、五尺之僮(通童,童仆)

        【文言文通假字復習】相關文章:

        通假字文言文復習知識點總結(jié)03-28

        文言文通假字精選06-11

        文言文通假字05-25

        中考語文文言文通假字復習資料03-27

        高考語文文言文復習之必備通假字總結(jié)03-29

        文言文通假字大全03-18

        文言文通假字整理05-17

        文言文通假字的識別05-27

        文言文中的通假字論文01-25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