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秋水文言文知識點匯總
在平日的學習中,相信大家一定都接觸過知識點吧!知識點也可以通俗的理解為重要的內容。還在為沒有系統(tǒng)的知識點而發(fā)愁嗎?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高中語文秋水文言文知識點匯總,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一、掌握下列重點詞語
1、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欣然:樂滋滋的)
2、以天下之美盡在已(美:美景)
3、至于北海。(北海:北方的大海)
4、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旋:掉轉)
5、望洋而若有嘆曰(望洋:仰視的樣子)
6、今我睹子之難窮也(窮:盡)
7、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殆:危險)
二、通假字
1、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涇:徑,直流的水波;辯:辨,清楚)
三、古今異義
1、于是: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古義:在這時候。今義:表承接的連詞。)
2、面目:于是焉河伯旋其面目(古義:面部。今義:面貌)
3、大方: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古義:修養(yǎng)很高、見識很廣。今義:言行舉止得體莊重)
四、詞類活用
1、時:秋水時至(名作狀,在這個時候)
2、東:順流而東行;東面而視之(名作狀,向東)
3、少: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形作動,小看)
4、輕:而輕伯夷之義者(形作動,輕視)
五、句式
1、以為莫己若者(賓語前置)
2、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賓語前置)
3、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被動句)
六、難句翻譯
1、 吾長見笑于大方之家
譯:我將長久地被見識廣的人取笑。
2、吾非至于子之門,則殆矣。
譯:我要不是到達你的門前,就危險了。
拓展:《莊子·秋水》翻譯
秋天來了,大雨應時而至,很多小河的水都匯集到黃河里面,水流沖擊河里的小洲,激起奔騰的浪花,在兩岸看去,分不清是牛還是馬的形狀。黃河的河神河伯看到這種畫面,洋洋自得,非常高興,以為天下最美的東西都在自己這里了。他順著黃河向東游行,到了北海,再向東一看,看不見水的邊際。于是河伯羞愧地轉過臉來,抬頭看著北海的海神若,嘆口氣說:“鄉(xiāng)間有人常說:‘聽了一百種道理,覺得都不如自己’,說的就是我這種人啊。我還曾聽說有一種人,在他們看來,孔子的見識也很短淺,伯夷的道德也不高尚。一開始我并不相信有這樣的高人,現在我見到你(所管轄的北海)一眼望不到頭,(才知道你就是這樣的高人)。我若是不到你這里來,思想就會很狹隘很危險了,就會經常被通曉大道的高人笑話了!
北海之神若回答說:“井里的青蛙,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大海,是因為生活空間的限制;夏天的蟲子,不可能跟它們談論冰凍,是因為生命長短的限制;鄉(xiāng)間的百姓,不可能跟他們談論大道,是因為所受教養(yǎng)的制約。如今你從河岸邊出來,看到了大海,(一下子就)認識到自己的鄙陋,那就可以和你討論大道了。天下的水面,沒有什么比海更大的,千萬條大河流歸大海,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歇,但是大海卻從不會滿溢;海水不斷從海底的尾閭流出,不知道什么時候才會停止,但是大海卻永遠不會干涸;無論春天還是秋天,水澇還是干旱,都不會感覺到海水的變化。從這點來看,大海遠遠超過了江河的水流,是不能夠用數量來計算的?墒俏覐牟辉虼硕詽M,我知道自己受形于天地,得氣于陰陽,我在天地之間,就好像一塊石子、一棵小草在大山之中。我正在反省自己是不是太渺小,又哪里會因此自滿自足呢?想一想看,四海存在于天地之間,不也像大澤之中小小的螞蟻洞嗎?再想一想,中原大地存在于四海之內,不也像巨大的糧倉之中細碎的米粒嗎?世間的事物有千萬種,人類只是萬物中的一種;中國九州中生存著很多人,糧食在這里生長,舟車在這里通行,而個人只是眾多人群中的一員。個人與萬物相比,不就像是一根羽毛的尖兒和一匹大馬相比嗎?五帝相承的事業(yè),三王爭奪的土地,仁人所憂患的道德,能人所操勞的細事,全都像羽毛的尖兒一樣微不足道。伯夷摒棄世俗的東西,以此追求高尚的名譽;孔子談論世俗的'東西,以此追求博學的聲望,這些都是自大自滿的表現,不正像你原來以為自己河里的水是最多的一樣嗎?”
河伯說:“那么,我把天地當作最大的事物,把羽毛尖兒當作做小的事物,可以嗎?”
北海若說:“不可以。對于世間萬物來說,大小是沒有窮盡的,世間是沒有盡頭的,時運好壞是不可預測的,什么時候開始,什么時候結束,也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所以真正有智慧的圣人,能于最貼近的事物中體察最玄遠的道理,所以面對小的事物,也不自以為小;面對大的事物,也不自以為多,因為他知道,事物的大小是相對的,是沒有窮盡的。他能認識到現在與過去并無差別,所以長壽也不悶悶厭生,短命也不企求長壽,因為他知道,世間是沒有盡頭的。他能認清由滿到缺的變化,所以得到了什么也不高興,失去了什么也不傷心,因為他知道時運本來就是不可測的。他明白大道循環(huán)的道理,所以活著也不是特別開心,也不把死亡當作一件壞事,因為他知道,開始與結束(生與死)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規(guī)律。想一想算一算,一個人知道的事情,永遠沒有他不知道的事情多;他活著的時間,絕對沒有他出生之前的時間長。憑借自己有限的智力,想要去認識至大無窮的世界,所以才會讓自己智力盡喪,惑亂不解,也不會有所得。從這個角度來說,又怎么能知道羽毛尖兒就可以定義最小的邊界呢?又怎么能知道天地就可以窮盡最大的境界呢?”
屈原被放逐以后,來往於江潭之間,在水邊且走且嘆息,看起來憔悴枯瘦,一副病態(tài)愁容。漁夫看到了就問他:你不是三閭大夫嗎?為什麼會流落到這個地方來呢?屈原回答說:全天下的人都污濁了,只有我是清白的,所有的人都昏醉了,只有我是清醒的。所以就被放逐了。漁夫說:一個才德兼?zhèn)涞娜耸遣粫䦂?zhí)著拘泥於外物的,而且能夠配合時局轉變作為。全天下都污濁了,為什麼不跟著同流合污呢?所有人都昏醉了,為什麼不跟著飲酒享樂呢?為什麼要思慮得那麼深遠,表現得那麼清高,而使自己遭到放逐呢?屈原回答說:我聽說剛洗過頭的人一定要把帽子拍乾凈才戴上;剛洗過澡的人,一定要把衣服抖乾凈才穿上。怎麼可以用潔凈的身體去承受污穢的東西呢?寧可投身到湘江的流水中,葬身在江中的魚肚里;怎麼可以用清白的人格,去蒙受人世間的塵土呢?漁夫微微一笑,敲擊著船板要離開了,一面唱著歌說:滄浪的水清澈的話啊,可用來洗我的帽帶,滄浪的水污濁的話啊,可用來洗我的雙腳!然后就離去了,不再和屈原說話。
注:滄浪之歌復見於《孟子.離婁》,講述孔子聽孺子唱出滄浪之歌,便引之以告誡弟子,明白儒者自取(自由選擇)之道。水清只是清水,水濁僅是濁流,濯纓濯足皆憑自決,但這是逆解發(fā)揮,若順取發(fā)揮,應是漁父誦歌之意,勸儒者改行道家之路:說眾人皆醉我獨醒,應有倒過來說眾人皆醒我獨醉之胸襟;由是隨波逐浪,或能潛移默化,縱無前景,也樂得逍遙(此逍遙自當與個人快樂或縮頭烏龜式的安逸詳細分辨)。
士之讀書治學,其目的正是為了使自己脫離世俗觀念的束縛,真理也正因此而才能夠得以發(fā)揚廣大。思想而不自己,則不如去死,這是古今圣賢共同追求的理想,那些平庸鄙瑣的人哪里能理解得了呢(此句我理解不了,在此妄斷之)。先生以一死來彰顯他獨立自己的理想,并不是如人們所說,是為了個人的恩怨,國家的滅亡。唉,立塊石頭在這學校,表達一些哀思,讓人們記住他。以表彰哲人之奇節(jié),彰顯真理的無窮光輝(此句也理解不了。亦妄斷)。將來的事情難于預測,先生之著述,其影響可能會隨時代之不同變化,先生之學說,將來也可能有需要修正的地方。只有這獨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即使經過千百萬年,也會與天地一樣長久,和日月一樣永遠閃光。
【高中語文秋水文言文知識點】相關文章:
《秋水》文言文知識點歸納06-13
高考語文重點文言文秋水知識點06-11
高中語文文言文的知識點06-13
高中語文的文言文知識點歸納06-14
高中語文文言文知識點03-18
秋水文言文翻譯04-08
文言文秋水翻譯及原文03-21
高中語文文言文閱讀知識點06-11
高中語文文言文實詞知識點0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