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六,我有幸聽了徐老師的兩堂精彩的課--《耳朵上的綠星星》。這兩堂課各有各的特色,這對于我來說,有了很大的收獲,但又有了些許迷茫。
第一堂課,徐老師精心組織課堂,精心組織語言,整個教學過程環(huán)環(huán)相扣,顯得流暢、自然;第二堂課,經(jīng)過了專家的指導,屏棄了這種“步步為營”的做法,而提出了一個“綱領式”的開放式的問題:“在你眼中的小松鼠是怎樣的?”然后通過學生的朗讀、批、畫,讓學生自主學習。這種做法,珍視了學生的獨特體驗,滿足了學生主體性的發(fā)展,恢復了知識的“人性化”,具備了“探究本位”、“以學生為中心”的新課程理念。這種轉變,讓我明白了“課該怎樣上”,尤其對于我所任教的高年級學生,怎樣尊重學生的個性,關注學生主體的發(fā)展,作出了實踐上的指導。另外,在檢查生字詞的時候,同桌指認,并且還要說說同桌有什么困難,你是怎樣幫助他的,這個環(huán)節(jié)的設計,更是“人文性”和“主體性”的體現(xiàn),學生教學生,拉近了彼此間的距離,又不著痕跡地進行了德育的滲透,值得我學習。
但與此同時,我不禁疑惑:精心組織的課堂教學到底好不好?對于二年級的學生來說,尤其是像一些鄉(xiāng)村小學的學生,他們的自主性還沒有完全形成,好多自學方法根本不會,他們還習慣于教師的牽引與攙扶,能像片中的學生一樣自覺地去自主探究嗎?我個人看來,可能第一堂課更讓我喜歡,讓我感受到了兒童的“童話”、“童心”、“童趣”;也更受學生的喜歡,因為我看到,他們在課堂上是那么快樂,這種快樂也感染了所有的聽課老師。比如,上課一開始,徐老師就給學生營造了寬松、愉悅的課堂氣氛:“今天我們課堂上來了一位新朋友,看!它第一次到這兒來,有點緊張,誰和它打個招呼?”徐老師充滿童話色彩的語言抓住了學生的心,她的情緒感染了所有的學生,她似乎在告訴學生,這是一堂快樂的語文課。兒童喜歡和小動物交往,愿意做它們的朋友,所以老師從小動物入手切入話題,親切自然,容易激發(fā)興趣,而且非常自然地引出了童話故事的主人公。在指導學生朗讀的時候,徐老師又多次引導孩子體會:“你們小手被針尖刺了一下都會很疼,小花小草被摘該有多疼?”“小松鼠什么都沒摘,它的生日過得怎么樣呢?聽老師繼續(xù)往下講故事!苯處熗挵愕恼Z言,帶著孩子們進入美麗的童話世界,他們的童心得到呵護,課堂洋溢歡樂的童趣,這樣的課堂,怎能說不是一堂好課?
盧梭說:“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我們就會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長得既不豐滿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會腐爛,我們將造成一些年紀輕輕的博士和老態(tài)龍鐘的兒童。”我想,我們每一位老師都要牢記盧梭的這段話,真心理解孩子,認真傾聽孩子,讓他們健康快樂地學習。
對照自己的課堂,我感到了自身的不足,我想,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針對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針對教材的內容來組織教學。我還要多閱讀、多觀摩新課程下的課堂教學,從他人身上學習新的教學理念,不斷完善自我,不斷創(chuàng)新,提高教學水平。希望各位老師多多指導。
[童話童心童趣--聽《耳朵上的綠星星》有感(西師版四年級下冊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3.西師版認識人民幣課件
10.七年級《比較》教案西師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