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guān)于《蒹葭》的閱讀與答案
蒹 葭
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所謂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游從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謂伊人,在水之濉
溯洄從之,道阻且右。溯游從之,宛在水中b。
《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
【注解】①蒹葭:jiānjiā,水邊的蘆葦?shù)戎参;②伊人:那個人(戀人);
③溯洄:沿著曲折的水邊逆流而上;④:xī,干;⑤湄:méi,水邊;
、捃Q:jī,升高,向高處登;⑦坻:chí ,水中的小洲或高地;
、噱ì ,水邊;⑨右:引申為曲折;⑩b:zhǐ ,水中的小洲。
【試題】
1、這首詩歌中運用了景物描寫,這些景物描寫向我們展示了一幅怎樣的畫面?
2、你如何理解這首詩所抒發(fā)的感情?
3、重章疊唱是《詩經(jīng)》典型的藝術(shù)特色,請簡要分析這首詩重章疊唱的表達效果。
。2012年安順市中考語文試題)
《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閱讀答案及全文翻譯賞析《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閱讀答案及全文翻譯賞析
【參考答案】
1、 這首詩向我們展示了一幅蕭瑟、凄清(或冷寂、蕭索、凄涼)的晚秋畫面。
2、對美好愛情(戀人、意中人、幸福生活)的追求、向往或相思之苦。(意對即可)
3、 全詩三章,采用重章疊唱的形式,一唱三嘆,節(jié)奏鮮明,旋律優(yōu)美,而且還顯示了主人公情感的逐層加深,具有強烈的感染力。
二:
。1)這首詩共三章,每章開頭都寫蒹葭茂盛,霜露茫茫,這是《詩經(jīng)》中常見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
。2)為了見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動?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
。3)意中人的蹤跡飄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詩歌營造了什么樣的意境?請簡要分析。
答案及解析:
(1)①托物起興(比興手法)。②描寫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氣氛,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設(shè)置背景。
。2)①他不顧霜露濃重,路途險阻、漫長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尋找意中人。②不怕艱難險阻,勇于追求愛情,感情執(zhí)著專一。
(3)營造了飄渺朦朧的意境,這種意境與蒼蒼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諧調(diào),把主人公迷茫而傷感的情思襯托得生動感人。
三:
1、對這首詩賞析不當?shù)囊豁検牵―)
A 全詩分為三章,每章前兩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興,形成一種沉郁悲涼的氛圍,同時又暗寓了時間的推移。后六句描寫訪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B “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b”是說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環(huán)境,仿佛置身于州島上,可望而不可及。
C “伊人”是詩人訪求的對象,是美的化身,在詩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猶如強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
D 這首詩描寫了“伊人”生活的環(huán)境和詩人在不同時間不懈地尋找“伊人”的過程,因此,從詩的內(nèi)容看,它應(yīng)是一首敘事詩。
2、“蒹葭蒼蒼,白露為霜”屬于什么描寫?有什么作用?
答案:景物描寫,既點明了地點和景物,又點明了時節(jié),渲染了一種蒼涼幽渺的氛圍和色調(diào)。
【題解】
《詩經(jīng)》是我國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6世紀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錄了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葉大約500年間的詩歌共305篇。原名《詩》或《詩三百》,漢以后始稱為《詩經(jīng)》,約編成于春秋中葉,相傳由孔子刪定。全書分為“風(fēng)”、“雅”、“頌”三部分。其中“風(fēng)”包括十五“國風(fēng)”,160篇,是各諸侯國的土風(fēng)歌謠,多為民歌;“雅”分“大雅”、“小雅”,105篇,是周王朝京畿一帶貴族文人所作的樂歌,也有少數(shù)民謠;“頌”分“周頌”、“魯頌”、“商頌”,40篇,是西周及諸侯魯國、宋國統(tǒng)治者祭祀天地宗廟的樂歌。
“國風(fēng)”是《詩經(jīng)》中的精華,是我國古代文藝寶庫中璀璨的明珠!皣L(fēng)”中的民歌以絢麗多彩的畫面,反映了當時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表達了勞動人民對受剝削、受壓迫的處境的不平和爭取美好生活的信念,表達了青年男女對美滿婚姻的向往和追求,是我國現(xiàn)實主義詩歌的源頭。 “雅詩”和“頌詩”都是統(tǒng)治階級在特定場合所用的樂歌,它們在思想內(nèi)容上無法與具有現(xiàn)實主義精神和人民性的“國風(fēng)”相比,但由于它們或多或少地反映了社會生活的某些方面,因此,也具有一定的社會意義和認識價值!对娊(jīng)》是我國文學(xué)光輝的起點,它所表現(xiàn)的“饑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現(xiàn)實主義精神對后世文學(xué)影響最大!对娊(jīng)》在我國乃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極高的地位。
《詩經(jīng)》的表現(xiàn)手法多用賦、比、興;句式以四言為主,間有雜言,四言節(jié)奏鮮明而略顯短促;結(jié)構(gòu)重章疊句,一詠三嘆,回環(huán)往復(fù),節(jié)奏舒卷徐緩;押韻方式多種多樣,常見的是一章之中只用一個韻部,隔句押韻,韻腳在偶句上,這是我國后世詩歌最常見的押韻方式;語言形象生動,豐富多彩,往往能“以少總多”、“ 情貌無遺”(《文心雕龍·物色》)地表達詩人情思。
【譯文】
蘆葦密密又蒼蒼,晶瑩露水結(jié)成霜。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旁。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險阻又太長。順流而下尋她,仿佛就在水中央。
蘆葦茂盛密又繁,晶瑩露水還未干。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道路崎嶇難登攀。順流而下去尋她,仿佛就在水中灘。
《詩經(jīng)國風(fēng)秦風(fēng)蒹葭》閱讀答案及全文翻譯賞析古詩詞鑒賞
蘆葦片片根連根,晶瑩露珠如淚痕。我心中那好人兒,佇立在那河水邊。逆流而上去找她,路途艱險如彎繩。順流而下去尋她,仿佛就在水中洲。
【賞析】
《蒹葭》屬于秦風(fēng)。周孝王時,秦之先祖非子受封于秦谷(今甘肅天水)。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因出兵護送有功,又得到了岐山以西的大片封地。后來秦逐漸東徙,都于雍(今陜西興平)。秦地包括現(xiàn)在陜西關(guān)中到甘肅東南部一帶。秦風(fēng)共十篇,大都是東周時代這個區(qū)域的民歌。
《蒹葭》是《詩經(jīng)》中歷來備受贊賞的一首抒情詩。全詩洋溢著抒情主人公對“伊人”的真誠向往和執(zhí)著追求的`愛戀之情。主人公面對蒼蒼蘆蕩、茫茫秋水,上下求索,苦苦尋覓。雖歷經(jīng)千辛萬苦,但“伊人”始終讓人隔河企望,飄忽不定,可望而不可即。全詩字里行間流露出主人公望穿秋水而
全詩共三章,每章八句。每章開頭二句皆以秋景起興,描繪出一幅水鄉(xiāng)清秋圖;三、四句展示詩的中心意象,點明主題:“伊人”在水一方,主人公隔河企望,追尋“伊人”;后四句描述追尋境況:一是道阻且長,二是幻象迷離,兩者皆以“伊人”不可得為旨歸。
這首詩最主要的藝術(shù)特色是意境朦朧、含蘊不盡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耙寥恕本烤故鞘裁慈,沒有具體所指,甚至是男是女都無從確認,飄忽不定,似近而遠;再加上“宛”字的妙用,使詩的意境顯得空靈朦朧,引人遐想。每章開頭都是寫景,通過蒼涼凄迷的環(huán)境對主人公尋覓無所得的憂傷凄婉的心境起到了很好的襯托作用,達到了情景交融的藝術(shù)境界。另外,詩歌采取重章又追求不得的失望、惆悵之情。疊句的形式,反復(fù)詠嘆,層層推進,步步深化,達到了反復(fù)抒情的目的。
詩的每章開頭都采用了賦中見興的筆法。通過對眼前真景的描寫與贊嘆,繪畫出一個空靈縹緲的意境,籠罩全篇。詩人抓住秋色獨有的特征,不惜用濃墨重彩反復(fù)進行描繪、渲染深秋空寂悲涼的氛圍,以抒寫詩人悵然若失而又熱烈企慕友人的心境。正如《人間詞話》所說:“《詩·蒹葭》一篇,最得風(fēng)人深致!本哂小耙晕矣^物,故物皆著我之色彩”和“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寫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辭脫口而出,無矯揉妝束之態(tài)!
【《蒹葭》的閱讀與答案】相關(guān)文章:
蒹葭閱讀答案07-12
蒹葭的閱讀答案09-13
蒹葭閱讀題及答案03-24
蒹葭閱讀附答案10-02
《蒹葭》閱讀練習(xí)題及答案02-15
蒹葭蒹葭蒹勒個葭高中作文09-20
《蒹葭》原文閱讀及賞析06-04
《蒹葭》11-08
詩經(jīng)蒹葭全文閱讀及譯文08-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