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院二小松》《小松》閱讀理解答案
書院二小松
李群玉
一雙幽色出凡塵,數(shù)粒秋煙二尺鱗。
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
小 松
杜荀鶴
自小刺頭深草里,而今漸覺出蓬蒿。
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下列對這兩首唐詩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李詩首二句,扣緊題目“二小松”著筆,以“出凡塵”極言小松的神韻,以“秋煙”比況小松初生的稚嫩而翠綠的針葉。
B.“自小刺頭深草里”的“刺”,一字千鈞,不但準確地勾勒出小松外形的特點,而且把小松堅強不屈的性格、勇敢戰(zhàn)斗的精神,活脫脫地勾畫出來了。
C.“而今漸覺出蓬蒿”的“出”字用得精當,不僅顯示了小松由小轉大發(fā)展變化的情景,而且在結構上也起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出”是“刺”的必然結果,也是未來“凌云”的先兆。
D.“時人不識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兩個“凌云”,均指小松。小松尚幼小,和小草一樣貌不驚人。如能識別出它是“凌云木”,而加以愛護、培養(yǎng),那才是有識見、有意義。
2.“松”作為意象內涵豐富。下列詩句沒有表達出詩人高潔品質的兩項是(4分)
A.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風。風聲一何盛,松枝一何勁。冰霜正慘凄,終歲常端正。豈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魏晉·劉楨《贈從第》)
B.十五從軍行,八十始得歸。道逢鄉(xiāng)里人,家中有阿誰?遙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漢樂府《十五從軍行》)
C.修條拂層漢,密葉障天潯。凌風知勁節(jié),負雪見貞心。(梁·范云《詠寒松》)
D.結根生上苑,擢秀邇華池。歲寒無改色,年長有倒枝。露自金盤灑,風從玉樹吹。寄言謝霜雪,貞心自不移。 (隋·李德林《詠松樹》)
E.淵冰厚三尺,素雪覆千里。我心如松柏,君情復何似。
(樂府民歌《子夜四時歌·冬歌》)
3.請簡要賞析李詩的尾聯(lián)“從此靜窗聞細韻,琴聲長伴讀書人”。(5分)
4.在古代詩歌中“煙”是一個有著獨特審美價值的意象!盁煛币云滹h浮、不可捉摸的'靈動感,朦朧、遮蓋的虛無感以及迷茫、凄迷而憂郁的詩意,延引出無限聯(lián)想的神秘味道,使人悟到靈趣和妙趣。在我們學過的古詩文中頻頻出現(xiàn)“煙”的意象,陶淵明《歸園田居》描寫村落的炊煙隨風飄升“①”;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開頭形容大海上煙波渺!阿凇;杜牧《泊秦淮》用“③”來描述淡煙寒水、夜幕朦朧的凄迷景象;范仲淹《蘇幕遮·碧云天》把“水”與“煙”結合起來,表現(xiàn)塞外秋景“④”;王勃《滕王閣序》說“潦水盡而寒潭清,⑤”。這些借助“煙”創(chuàng)設的意境確實值得我們細細品味。(5分)
參考答案:
1.(3分) D
2.(4分)BE
3.(5分)“從此靜窗聞細韻”,是寫庭院里的兩株小松,在微風中細韻輕送!凹氻崱币辉~,在小松的外表、神韻之外,又寫出它特有的聲音,緊扣題旨,而且和“靜窗”動靜對照,交相映發(fā)!扒俾曢L伴讀書人”的“琴聲”緊承第三句的“細韻”,并且將它具象化!伴L伴讀書人”,既充分地抒發(fā)了詩人對小松愛憐、贊美的情感,同時也不著痕跡地補足了題目中的“書院”二字。語言質樸清新,句連意圓,與前面內容結合構成了一個新穎而和諧的藝術整體。
4.(5分)依依墟里煙 煙濤微茫信難求 煙籠寒水月籠沙 波上寒煙翠 煙光凝而暮山紫
【《書院二小松》《小松》閱讀理解答案】相關文章:
《書院二小松》《小松》閱讀答案12-28
書院二小松閱讀答案11-01
《小松》閱讀答案04-24
李群玉《書院二小松》閱讀題答案及賞析06-18
書院二小松詩詞鑒賞07-10
《書院二小松》原文翻譯及賞析06-17
《書院二小松》李群玉唐詩鑒賞10-29
李如松閱讀理解及答案12-29
《小松》文言文閱讀訓練含答案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