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生活中,我們時常需要做些閱讀題,而與閱讀題如影隨形的則是閱讀答案,通過對照閱讀答案可以有效檢驗我們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那么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能有效幫助到我們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談讀書》的閱讀答案,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1
閱讀《談讀書》選段,按要求回答問題。(共5分,每小題2分)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需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淡而無味。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小題1:請選出對文段分析有錯的一項( )(2分)
A.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這句話指出了粗讀、泛讀、精讀三種不同讀書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方法,使說理更透徹、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運用排比說理,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舉了一系列的例子,從正面指出,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
小題2:以上選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請從中任選一條作為論點,并試著給它配上一個論據(jù)。(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1:論點論據(jù)一致即可。
略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2
、僮x書,一定要讀好書,否則不如不讀。這個世界每天出書何止萬本,一個人的閱讀量在它面前真是滄海一粟。我們沒有義務(wù)用寶貴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國有這么一個讀書人,他的讀書信條是只讀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復研讀他們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學領(lǐng)域,當他用一年時間研讀了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普魯斯特、喬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說:這個世界的文學高峰我總算都攀登過了!
②讀書要忌雜。即使是一流的好書,也切忌雜亂無章地讀。好書需要形成系統(tǒng),需要時間間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蹮o數(shù)事實說明:讀書不在多,而在于一個“精”字,在于有沒有合理的系統(tǒng)和計劃,你的系統(tǒng)和計劃有沒有良好的邏輯聯(lián)系。
④舉例說,假如你讀詩,在一段時間可以專門讀一讀唐詩,而在某段時間則可以專門讀李白,在你精讀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寫點讀后感,再看一看有關(guān)李白的評論文章,強迫自己在高層次上與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對話。
⑤讀書不可強求,應(yīng)該去讀自己喜歡的、“有緣分”的書。一流的好書,如果讀上去頭疼、腦漲、打瞌睡,硬著頭皮也讀不下去,感到無法接受,那就暫時放下它,不要糟蹋了書,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弈阋嘈,世界一流的知識星座漫天閃爍,總有一個星座是與你有緣的,或者說具有某種“同構(gòu)關(guān)系”。你們的生命信息、審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溝通、彼此呼應(yīng)。在這個“波段”上,你們彼此間能產(chǎn)生最大幅度的共鳴。
、吆芏嗳,包括一些學者、教授,都習慣于做讀書卡片,對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來說,我們應(yīng)該讀他們的精髓和神韻,而不是把他們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啵ㄎ覀冏x一本好的書就像在觀賞一朵美麗的花,她應(yīng)該是生長在泥土中隨風搖曳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們“讀”到的、令人陶醉的應(yīng)該是她整體的風韻或者一種神韻。如果將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們還會那么愛她么?這朵花還有什么觀賞價值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讀書不應(yīng)該依賴做卡片。
1、文中是怎樣論證“讀書要忌雜”的?
2、分析下列句中括號內(nèi)詞語的比喻義,體會它們的表達效果。
世界一流的知識星座漫天閃爍,總有一個星座是與你有緣的,或者說具有某種(“同構(gòu)關(guān)系”)。
在這個“波段”上,你們彼此間能產(chǎn)生最大幅度的共鳴。
3、賞析文中帶括號的句子在表達上的妙處。
參考答案:
1、文中是這樣論證“讀書要忌雜”的:“即使是一流的好書,也切忌雜亂無章地讀。好書需要形成系統(tǒng),需要時間間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2、句中的“同構(gòu)關(guān)系”的比喻義指“你的生命信息、審美趣味、接受波段”與一些書“彼此相容、彼此溝通、彼此呼應(yīng)”并且在某一段彼此之間契合度最高的波段“彼此間能產(chǎn)生最大幅度的共鳴”。
其表達效果:形象生動的將每個人能夠找到與自己相適合的書,并閱讀將其中的內(nèi)容轉(zhuǎn)化成自己的知識比喻成”星座“(即“同構(gòu)關(guān)系”),讓讀者能夠比較容易理解。
3、將我們”讀一本好的書“比作”觀賞一朵美麗的花“,將”我們“讀”到的、令人陶醉的“比作”她整體的風韻或者一種神韻“,讓我們能夠清楚的知道,讀一本書,讀的不是它的內(nèi)容,而是書中所要表達的內(nèi)涵或精神或一種信仰;后又連用”如果將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們還會那么愛她么?這朵花還有什么觀賞價值呢?“這兩個問句,不僅僅是作者的自問,同時也是問讀者,我們讀書究竟是否可以把它拆開來讀,分開來讀?答案明顯呼之欲出——”讀書不應(yīng)該依賴做卡片“。所以,讀書要記得一定要統(tǒng)領(lǐng)全篇,領(lǐng)會其真正的“神韻”。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3
、傥覀儸F(xiàn)代人讀書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謂之書”,竹就是竹簡,帛就是縑素。書是稀罕而珍貴的東西?鬃油砟曜x《易》,韋編三絕,用韌皮貫聯(lián)竹筒,翻來翻去以至于韌皮都斷了,那時候讀書多么吃力!后來有了紙,有了毛筆,書的制作比較方便,但在印刷之術(shù)未行以前,書的流傳完全是靠抄寫。我們看看唐人寫經(jīng),以及許多古書的抄本,可以知道一本書得來非易。自從有了印刷術(shù),刻板、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顯微膠片,讀書的方便無以復加。
、谖镆韵橘F。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的智慧的結(jié)晶,經(jīng)驗的寶藏,所以盡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價廉未必貨色差,暢銷未必內(nèi)容好。書的價值在于其內(nèi)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漏了一天則以后追補。《太平御覽》采集群書1600余種,分為55門,歷代典籍盡萃于是,宋太宗日理萬機之暇日覽兩卷,當然可以說是“開卷有益”。如今我們的書太多了,我們讀書要有抉擇,否則不但無益而且浪費時間。
③那么讀什么書呢?這就要看個人的興趣和需要。在學校里,如果能在教師里遇到一兩位有學問的,那是最幸運的事,他能適當?shù)闹更c我們讀書的門徑。離開學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有一個原則也許是值得考慮的:作為一個道地的中國人,有些書是非讀不可的。這與行業(yè)無關(guān)。理工科的、財經(jīng)界的、文法門的,都需要讀一些蔚成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書。經(jīng)書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書也一樣的重要。盲目的讀經(jīng)不可以提倡,意義模糊的所謂“國學”亦不能饜現(xiàn)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書是我們應(yīng)該以現(xiàn)代眼光去了解的。
、茳S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
、菁毼镀溲裕X得似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關(guān)系安在?何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也許是因為讀書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書立說必定是一時才俊,與古人游不知不覺受其熏染,終乃收改變氣質(zhì)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廣,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無以名之,名之曰書卷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反過來說,人不讀書,則所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網(wǎng)塵勞,困厄于名韁利鎖,五燒六蔽,苦惱煩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
1.針對“讀書”這個話題,作者提出了哪些觀點?
2.選文第①段列舉孔子“韋編三絕”的事例有什么作用?
3.選文第②段中加橫線的句子在文章結(jié)構(gòu)上起什么作用?
4.依據(jù)選文,判斷下面說法的正誤。(正確的打“√”,錯誤的打“×”)
(1)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證明他勤于讀書,從書中獲得不少治國之道。( )
(2)作者認為,作為中國人,不管從事什么行業(yè),都應(yīng)讀些反映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書。( )
(3)“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是在說中國人長相丑陋、語言粗俗的人很多。( )
參考答案:
1.①我們現(xiàn)代人讀書真是幸福。②讀書要有抉擇。③讀什么書要看個人的興趣和需要。
2.作為事實論據(jù)意在說明孔子時代讀書是多么吃力,從而強調(diào)了分論點“我們現(xiàn)代人讀書真是幸!,增添了文章的說服力。
3.起承上啟下的過渡作用。
4.(1)√(2)√(3)×(解析:這里指因讀書少,沒有書卷氣而讓人感覺丑陋,而非長得丑陋。)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4
談讀書(節(jié)選)
朱光潛
學問不只是讀書,而讀書是獲得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因為學問不僅是個人的事,而且是全人類的事。每門學問到了現(xiàn)在的階段,是全人類分工努力日積月累所得到的成就,而這成就還沒有被湮沒,全靠書籍記載才流傳下來。書籍是過去人類的精神遺產(chǎn)的寶庫,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學術(shù)前進軌跡上的里程碑。我們就現(xiàn)階段的文化學術(shù)求前進,必定以過去人類已得的成就為出發(fā)點。如果抹煞過去人類已取得的成就,我們說不定要把出發(fā)點移回到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前,縱然能前進,也還是開倒車落伍。讀書是要清算過去人類成就的總賬,把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jīng)驗在短短的幾十年內(nèi)重溫一遍,把過去無數(shù)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集中到讀者一個人身上去受用。有了這種準備,一個人才能在學問途程上作萬里長征,去發(fā)現(xiàn)新的世界。
歷史愈前進,人類的精神遺產(chǎn)愈豐富,書籍愈浩繁,而讀書也就愈不易。書籍固然可貴,卻也是一種拖累,可能變成研究學問的障礙。它至少有兩大流弊。第一,書多易使讀者不專精。我國古代學者因書籍難得,皓首窮年才能治一經(jīng),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口誦心惟,咀嚼得爛熟,透入身心,變成一種精神的原動力,一生受用不盡,F(xiàn)在書籍易得,一個青年學者就可夸口曾過目萬卷,“過目”的雖多,“留心”的卻少,譬如飲食,不消化的東西積得愈多,愈易釀成腸胃病,許多膚淺虛驕的習氣都由耳食膚受所養(yǎng)成。其次,書多易使讀者迷方向。任何一種學問的書籍現(xiàn)在都可裝滿一個圖書館,其中真正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shù)千部甚至于數(shù)部。許多初學者貪多而不務(wù)得,在無足輕重的書籍上浪費時間與精力,就不免把基本要籍耽擱了。比如學哲學的盡管看過無數(shù)種的哲學史和哲學概論,卻沒有看過柏拉圖的《對話集》;學經(jīng)濟學的盡管讀過無數(shù)種的教科書,卻沒有看過亞當?斯密的《原富》。做學問如作戰(zhàn),須攻堅挫銳,占住要塞。目標太多了,掩埋了堅銳所在,只東打一拳,西踢一腳,就成了“消耗戰(zhàn)”。
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足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可以作為每個讀書人的座右銘。讀書原為自己受用,多讀不能算是榮譽,少讀也不能算是羞恥。少讀如果徹底,必能養(yǎng)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yōu)游,以至于變化氣質(zhì);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世間許多人讀書只為裝點門面,如暴發(fā)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選自20xx年4月《社會科學論壇》,有刪改)
1.下列關(guān)于“書籍”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
A.書籍是記載全人類分工努力日積月累所得到的成就,使其不被湮沒的工具。
B.書籍是過去人類的精神遺產(chǎn)的寶庫,也可以說是人類文化學術(shù)前進軌跡上的里程碑。
C.書籍使讀者重溫了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jīng)驗,受用過去無數(shù)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
D.書籍是一種可以幫助人的學習工具,但也可能變成我們研究學問的障礙。
2.下列關(guān)于“學問”和“讀書”的關(guān)系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
A.要獲得學問,不一定只靠讀書,但讀書是獲得學問的一個重要途徑。
B.要想在文化學術(shù)方面求得發(fā)展,就必須研究過去人類已得的學問。
C.一個人通過讀書,可以拓展自己的視野,從而獲得必要的學問。
D.讀書可以幫助人獲得學問,但如果缺少正確方法,也可能阻礙人獲得學問。
3.根據(jù)原文內(nèi)容,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
A.因書籍難得,所以我國古代學者一生只能研究一部經(jīng)書,但由于讀得專而精,因此取得了巨大成就。
B.現(xiàn)在每種學問的書籍都非常多,但必須讀的著作只有幾部,初學者不能貪多求全而放棄了基本要籍。
C.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因此我們必須選擇經(jīng)典作品仔細閱讀并深入研究。
D.書既可以多讀,也可以少讀,不能以讀的數(shù)量的多少來衡量讀書的質(zhì)量。少讀如果徹底,對人的作用也很大。
參考答案:
4.C(文中原句“讀書是要清算過去人類成就的總賬,把幾千年的人類思想經(jīng)驗在短短的幾十年內(nèi)重溫一遍,把過去無數(shù)人辛苦獲來的知識教訓,集中到讀者一個人身上去受用”表述的是“讀書”,而非“書籍”。)
5.B(此項表述的是文化學術(shù)與學問的關(guān)系,而非讀書與學問的關(guān)系。)
6.D(A.原文說的是“皓首窮年才能治一經(jīng),書雖讀得少,讀一部卻就是一部”,并不是一生只研究一部經(jīng)書。B.原文說的是“其中真正不可不讀的基本著作往往不過數(shù)干部甚至于數(shù)部”,并不是說必須讀的著作只有幾部。C.所讀之書要選得精,并不代表一定要選擇經(jīng)典作品閱讀。)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5
漫談讀書
梁實秋
、傥覀儸F(xiàn)代人讀書真是幸福。古者,“著于竹帛謂之書”,竹就是竹簡,帛就是縑素。書是稀罕而珍貴的東西。一個人若能垂于竹帛,便可以不朽。孔子晚年讀《易》,韋編三絕,用韌皮貫聯(lián)竹簡,翻來翻去以至于韌皮都斷了,那時候讀書多么吃力!后來有了紙,有了毛筆,書的制作比較方便,但在印刷之術(shù)未行以前,書的流傳完全是靠抄寫。我們看看唐人寫經(jīng),以及許多古書的鈔本,可以知道一本書得來非易。自從有了印刷術(shù),刻版、活字、石印、影印,乃至于顯微膠片,讀書的方便無以復加。
、谖镆韵橘F。但是書究竟不是普通的貨物。書是人類的智慧的結(jié)晶,經(jīng)驗的寶藏,所以盡管如今滿坑滿谷的都是書,書的價值不是用金錢可以衡量的。 __________, __________。書的價值在于其內(nèi)容的精到。宋太宗每天讀《太平御覽》等書二卷,漏了一天則以后追補,他說:“開卷有益,朕不以為勞也!边@是“開卷有益”一語之由來。《太平御覽》采集群書一千六百余種,分為五十五門,歷代典籍盡萃于是,宋太宗日理萬機之暇日覽兩卷,當然可以說是“開卷有益”。如今我們的書太多了,縱不說粗制濫造,至少是種類繁多,接觸的`方面甚廣。我們讀書要有抉擇,否則不但無益而且浪費時間。
③那么讀什么書呢?這就要看各人的興趣和需要。在學校里,如果能在教師里遇到一兩位有學問的,那是最幸運的事,他能適當指點我們讀書的門徑。離開學校就只有靠自己了。讀書,永遠不恨其晚。晚,比永遠不讀強。有一個原則也許是值得考慮的:作為一個地道的中國人,有些部書是非讀不可的。這與行業(yè)無關(guān)。理工科的、財經(jīng)界的、文法門的,都需要讀一些蔚成中國文化傳統(tǒng)的書。經(jīng)書當然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史書也一樣的重要。盲目地讀經(jīng)不可以提倡,意義模糊的所謂“國學”亦不能饜現(xiàn)代人之望。一系列的古書是我們應(yīng)該以現(xiàn)代眼光去了解的。
、茳S山谷說:“人不讀書,則塵俗生其間,照鏡則面目可憎,對人則語言無味。”細味其言,覺得似有道理。事實上,我們所看到的人,確實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的居多。我曾思索,其中因果關(guān)系安在?何以不讀書便面目可憎語言無味?我想也許是因為讀書等于是尚友古人,而且那些古人著書立說必定是一時才俊,與古人游不知不覺受其熏染,終乃收改變氣質(zhì)之功,境界既高,胸襟既廣,臉上自然透露出一股清醇爽朗之氣,無以名之,名之曰書卷氣。同時在談吐上也自然高遠不俗。反過來說,人不讀書,則所為何事,大概是陷身于世網(wǎng)塵勞,困厄于名韁利鎖,五燒六蔽,苦惱煩心,自然面目可憎,焉能語言有味?
、莓斎,改變氣質(zhì)不一定要靠讀書。例如,藝術(shù)家就另有一種修為!安缹W琴于成連先生,三年不成。成連言吾師方子春今在東海中,能移人情。乃與伯牙偕往,到蓬萊山,留伯牙宿,曰:‘子居習之,吾將迎師!檀ィ畷r不返。伯牙延望無人,但聞海水澒洞崩坼之聲,山林窅冥,群鳥悲號,愴然嘆曰:‘先生將移我情!嗽俣瑁,成連刺船迎之而返。伯牙之琴,遂妙天下!边@一段記載,寫音樂家之被自然改變氣質(zhì),雖然神秘,不是不可理解的。禪宗教外別傳,根本不立文字,靠了頓悟即能明心見性。這究竟是生有異稟的人之超絕的成就。以我們一般人而言,最簡便的修養(yǎng)方法還是讀書。
、迺旧砭陀星槿,可愛,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書,立在架上,放在案頭,擺在枕邊,無往而不宜。好的版本尤其可喜。我對線裝書有一分偏愛。吳稚暉先生曾主張把線裝書一律丟在茅廁坑里,這偏激之言令人聽了不大舒服。如果一定要丟在茅廁坑里,我丟洋裝書,舍不得丟線裝書?上КF(xiàn)在線裝書很少見了,就像穿長袍的人一樣的稀罕。幾十年前我搜求杜詩版本,看到古逸叢書影印宋版蔡孟弼《草堂詩箋》,真是愛玩不忍釋手,想見原本之版面大,刻字精,其紙張墨色亦均屬上選。在校勘上箋注上此書不見得有多少價值,可是這部書本身確是無上的藝術(shù)品。
1.第①段說“(在古代),書是稀罕而珍貴的東西”,其理由是:。(2分)
2.填入第②段空格處恰當?shù)囊豁検牵?)。(3分)
A. 暢銷未必內(nèi)容好,價廉未必貨色差。
B. 內(nèi)容好的不一定暢銷,貨色差的不一定價廉。
C. 價廉未必貨色差 ,暢銷未必內(nèi)容好。
D. 貨色差的不一定價廉,內(nèi)容好的不一定暢銷。
3.第④段加點詞“書卷氣”的含義是:(2分)
4.第⑤段中,為什么要寫有關(guān)“移情”、“頓悟”的內(nèi)容?()。(4分)
5.下列推斷與文章一致的一項是( )(2分)
A.孔子讀《易》,韋編三絕,確實下了一番苦功。
B.所謂“開卷有益”,就是只要讀書,就一定會有收獲。
C.不讀書的人,一定是“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D.作者對“線裝書”的偏愛,正是熱愛傳統(tǒng)文化的表現(xiàn)。
6.關(guān)于讀書,本文的主要觀點有哪些?(4分)
參考答案:
1.(2分)(古人)讀書難,成書難;(1分)唯難而稀罕珍貴。(1分)
2.(3分)C
3.(2分)因讀書而汲取的清醇爽朗之氣,(1分)其表現(xiàn)為境界高,胸襟廣,談吐不俗。(1分)
4.(4分)“移情”、“頓悟”是針對天賦稟異的人而言的,非常人所能及;(2分)就一般人來說,讀書還是最好的修養(yǎng)途徑。(1分)這樣寫,也體現(xiàn)了“漫談”的特征。(1分)
5.(2分)D
6.(4分)⑴現(xiàn)代人讀書是幸福的 ⑵書是人類智慧的結(jié)晶,經(jīng)驗的寶藏 ⑶讀書要有選擇,要看各人的興趣和需要(4)作為中國人,一定要讀經(jīng)書、史書 (5)讀書能改變?nèi)说臍赓|(zhì)(對1點得1分)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6
談讀書
、僮x書,一定要讀好書,否則不如不讀。這個世界每天出書何止萬本,一個人的閱讀量在它面前真是滄海一栗。我們沒有義務(wù)用寶貴而有限的生命去陪伴那些平庸、通俗的文字。英國有這么一個讀書人,他的讀書信條是只讀一流作家的一流作品,并反復研讀他們的代表作。比如在文學領(lǐng)域,當他用一年時間研讀了莎士比亞、巴爾扎克、托爾斯泰、普魯斯特、喬伊斯等大文豪的代表作品后,他就自豪地說:這個世界的文學高峰我總算都攀登過了!
、谧x書要忌雜。( )是一流的好書,(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好書需要形成系統(tǒng),需要時間間隔,需要慢慢咀嚼、消化和回味。
、蹮o數(shù)事實說明:讀書不在多,而在于一個“精”字,在于有沒有合理的系統(tǒng)和計劃,你的系統(tǒng)和計劃有沒有良好的邏輯聯(lián)系。
、芘e例說,假如你讀詩,在一段時間可以專門讀一讀唐詩,而在某段時間則可以專門讀李白,在你精讀了李白的代表作品以后,可以寫點讀后感,再看一看有關(guān)李白的評論文章,強迫自己在高層次上與世界最杰出的人物對話。
、葑x書不可強求,應(yīng)該去讀自己喜歡的、“有緣分”的書。一流的好書,如果讀上去頭疼、腦漲、打瞌睡,硬著頭皮也讀不下去,感到無法接受,那就暫時放下它,不要糟蹋了書,也不要糟蹋了自己。
⑥你要相信,世界一流的知識星座漫天閃爍,總有一個星座是與你有緣的,或者說具有某種“同構(gòu)關(guān)系”。你們的生命信息、審美趣味、接受波段彼此相容、彼此溝通、彼此呼應(yīng)。在這個“波段”上,你們彼此間能產(chǎn)生最大幅度的共鳴。
⑦很多人,包括一些學者、教授,都習慣于做讀書卡片,對此,我有不同看法。就拿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來說,我們應(yīng)該讀他們的精髓和神韻,而不是把他們孤立地分解成一段段警句。
、辔覀冏x一本好的書就像在觀賞一朵美麗的花,她應(yīng)該是生長在泥土中隨風搖曳散發(fā)出沁人心脾的芬芳,我們“讀”到的、令人陶醉的應(yīng)該是她整體的風韻或者一種神韻。如果將這朵花肢解成一片片花瓣,我們還會那么愛她么?這朵花還有什么觀賞價值呢?所以,從這個角度看,讀書不應(yīng)該依賴做卡片。
1、第①段加點詞“滄海一栗”中的錯別字是栗 ,正確的寫法是 粟 。
。、請在第②段畫線句的括號內(nèi)填上一組合適的關(guān)聯(lián)詞語 。
。 哪怕 )是一流的好書,( 也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
或者( 即使)是一流的好書,( 也 )切忌雜亂無章地讀。
。、作者在第④中例舉“如何讀詩”主要是想告訴人們:( D )(選擇最合適的一項)
A、切忌雜亂無章地讀書。
B、好書需要形成系統(tǒng)。
C、讀書不在多,在于一個“精”字。
D、讀書要有存在良好邏輯聯(lián)系的系統(tǒng)和計劃。
。、作者主要圍繞四個方面談了自己對“讀書”的看法,依次是:
。1)讀書一定要讀好書。
。2)讀書忌雜。
。3)讀書不可強求。
。4)讀書不應(yīng)該依賴做卡片。
。、請從課外閱讀中舉出一例,談?wù)勀銓Φ冖薅渭狱c詞“同構(gòu)關(guān)系”的理解。
我向來欽佩那種不憚一切阻礙的勇氣和才智,所以讀《西游記》的時候,特別喜歡孫悟空上天入地,斗妖降魔的故事,故而那部小說,我已讀過三四遍了,《西游記》與我可以說是具有某種“同構(gòu)關(guān)系”。
評分標準:舉出一例課外閱讀的例子1分;關(guān)于“同構(gòu)關(guān)系”的理解:闡述自己與作品的共鳴2分;語言1分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7
閱讀文段,回答問題。
談讀書方法(節(jié)選)
胡維革
科學的讀書方法是達到讀書彼岸的橋梁。無論古今中外,大凡學有所成者,都有一套得心應(yīng)手的方法。在當代學者中,北京大學張岱年教授的方法是“三真”:真情實感,真積日久,真知灼見;山東大學牟世金教授的方法是“三為”:以書為友,以書為敵,以書為師;山東師范大學安作璋教授的方法是“三通”:縱向之通,橫向之通,逐類貫通。這些方法是攀登的足跡,求索的記錄,汗水的結(jié)晶,成功的途徑,對我們有著重要的啟迪作用。借鑒這些方法,我覺得,就是要有“三心”。一是恒心!捌堄泻,何必三更起五更眠;最無益,莫過一日曝十日寒”。在求知問學的征途上,困難與挫折,彎路與失敗,總是難免的。但只要我們拿出耐心,鍥而不舍,就一定能夠繩鋸木斷,水滴石穿。二是專心。“飛瀑之下必有深潭”。飛瀑的可貴之處,就在于它把力量集中到一點。在讀書生活中,只要我們專心致志,心不它騖,耳不旁聞,專它十年八年,必能闖出一條五彩繽紛的路。三是留心。面對知識的海洋,且不可馬馬虎虎,不求甚解,而要有心留心,做到勤讀勤學勤記,多疑多思多問,弄懂弄通弄精,集腋為裘,必成飽學之士。
1、文章開篇提出“科學的讀書方法是達到讀書彼岸的橋梁”的觀點,接著又列了舉了大量事例來加以證明,很有說服力?少F的是作者還用自己的切身體會加以補充,其中不僅談到了讀書要有“三心”,還談到讀書要“三到”。請仿照文中“三心”的寫法,對“三到”作點具體闡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課文《五柳先生》中說:“好讀書,不求甚解;每有會意,便欣然忘食!北疚囊渤霈F(xiàn)了“不求甚解”一詞,兩文中的“不求甚解”的意思是否相同,請回答并簡要說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三到”:一是要口到。通過誦讀感受文章之美,領(lǐng)悟文章之理。二是要心到。讀書不能小和尚念經(jīng),有口無心,要下番分析思考揣摩的功夫。三是要手到。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要養(yǎng)成勤動手的習慣,圈點評劃寫心得,長期堅持必有收獲。(意思對即可)
2、本文中是指讀書只懂個大概,不求甚解,是貶義;而《五柳先生傳》中意思是讀書注重領(lǐng)會要領(lǐng),不在一字一句的理解上過多糾纏,是褒義。(意對即可)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8
談讀書
培根
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其怡情也,最見于獨處幽居之時;其傅彩也,最見于高談闊論之中;其長才也,最見于處世判事之際。練達之士雖能分別處理細事或一一判別枝節(jié),然縱觀統(tǒng)籌,全局策劃,則非好學深思者莫屬。讀書費時過多易惰,文采藻飾太盛則矯,全憑條文斷事乃學究故態(tài)。讀書補天然之不足,經(jīng)驗又補讀書之不足,蓋天生才干猶如自然花草,讀書然后知如何修剪移接;而書中所示,如不以經(jīng)驗范之,則又大而無當。狡黠者鄙讀書,無知者羨讀書,惟明智之士用讀書,然書并不以用處告人,用書之智不在書中,而在書外,全憑觀察得之。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不可盡信書上所言,亦不可尋章摘句,而應(yīng)推敲細思。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需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須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味同嚼蠟矣。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作文使人準確。因此不常作文者須記憶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資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人之才智但有滯礙,無不可讀適當之書使之順暢,一如身體百病,皆可借相宜之運動除之。滾球利睪腎,射箭利胸肺,漫步利腸胃,騎術(shù)利頭腦,諸如此類。如智力不集中,可令讀數(shù)學,蓋演題須全神貫注,稍有分散即須重演;如不能辨異,可令讀經(jīng)院哲學,蓋此輩皆吹毛求疵之人;如不善求同,不善以一物闡證另一物,可令讀律師之案卷。如此頭腦中凡有缺陷,皆有特藥可醫(yī)。
1.給文段劃分層次,并概括每層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論述了讀書的重要,為什么又說“不可盡信書上所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開頭畫線的句子用了什么修辭方法,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二處畫線的句子用了什么論證方法?用自己的話概括出這句的論點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第一層,從開頭到“全憑觀察得之”,闡述讀書的正確目的;
第二層,從“讀書時不可存心詰難作者”到“始能無知而顯有知”,闡述讀書的方法。
第三層,從“讀史使人明智”到結(jié)尾,闡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和彌補精神上的各種缺陷。
2.書上的內(nèi)容,也許對,也許錯;對讀者來說也許有用,也許無用。不加分析,全盤吸收,效果不會好。(意思對即可。)
3.排比;這樣寫,句子整齊,造成一種氣勢,有力的證明了論點。(意思對即可)
4.比喻論證。人的精神上的缺陷,可以用讀書來彌補。(意思對即可)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9
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時間去讀課外書。但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嗎?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斷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常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xiàn)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興趣要在青年時設(shè)法培養(yǎng),過了正常時節(jié),便會萎謝。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后來要發(fā)愿去學,比登天還要難十倍。養(yǎng)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你也許說,在學校里終日念講義看課本不就是讀書嗎?講義課本著意在平均發(fā)展基本知識,固亦不可不讀。但是你如果以為念講義看課本,便盡讀書之能事,就是大錯特錯。學校功課門類雖多,而范圍究極窄狹。比方你的天才也許與學校所有功課都不相近,自己在課外研究,可以發(fā)現(xiàn)自己性之所近的學問。再比方你對于某種功課不感興趣,這也許并非由于性不相近,只是規(guī)定課本不合你的胃口。你如果能自己在課外發(fā)現(xiàn)好書籍,你對于那種功課的興趣也許就因此濃厚起來了;念講義看課本,免不掉若干拘束,想借此培養(yǎng)興趣,頗是難事。比方有一本小說,平時自由拿來消遣,覺得多么有趣,一旦把它拿來當課本讀,用預備考試的方法去讀,便不免索然寡味了。興趣要逍遙自在地不受拘束地發(fā)展,所以為養(yǎng)成讀書興趣起見,應(yīng)該從讀課外書入手。
書是讀不盡的,就是讀盡也是無用,許多書沒有一讀的價值。你多讀一本沒有價值的書,便喪失可讀一本有價值的書的時間和精力,所以你須慎加選擇。我不能告訴你必讀的書,我能告訴你不必讀的書。許多流行的新書只是迎合一時社會心理,實在無甚價值,經(jīng)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存的書才有永久性,才值得讀一遍兩遍以至于無數(shù)遍。我不敢勸你完全不讀新書,我卻希望你特別注意這一點,因為現(xiàn)代青年頗有非新書不讀的風氣。別的事都可以學時髦,唯有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我所指的不必讀的書,是談書的書,是值不得讀第二遍的書。走進一個圖書館,你盡管看見千卷萬卷的紙本子,其中真正能夠稱為書的恐怕還難上十卷百卷。你應(yīng)該讀的只是這樣的書。在這些書中間,你不但可以得到真實的知識,而且可以于無形中吸收大學者治學精神和方法。這些書能撼動你的心靈,激動你的思考。其他像文學大綱、科學大綱及雜志報章上的書評,實在都不能供你受用。
你也許要問我中學生究竟應(yīng)該讀些什么書呢?這個題目可是不易回答。你應(yīng)該去請教你所知的專門學者,請他們各就自己所學范圍以內(nèi)指定三兩種青年可讀的書。同時,你要知道讀書好比探險,也不能全靠別人指導,你自己也須得費些工夫去搜求。我從來沒有聽見有人按照別人替他定的青年必讀書十種或世界名著百種讀下去,便成為一個學者。別人只能介紹,抉擇還要靠你自己。
1.這篇文章談到了要培養(yǎng)讀書的習慣的問題。閱讀原文,回答下面題目。
。1)第②段中,作者說,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尤其要緊,作者這樣說的根據(j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③段中,作者主張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應(yīng)該從讀課外書入手,作者認為讀課外書有哪些好處?
2. 這篇文章還談到了應(yīng)該讀什么書的問題。第④段中寫道:你應(yīng)該讀的只是這樣的書。
(1)這樣的書有什么特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這樣的書有哪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下面的語句,按要求簡要答題。
(1)唯有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為什么讀書做學問不能學時髦?
。2)讀書好比探險。說說這句話在文中的含義。
參考答案:
1.(1)增強抵御惡習慣的能力;長大培養(yǎng)讀書習慣很困難(意思正確即可)
。2)擴大研究范圍;不受講義課本拘束(意思正確即可)
2.(1)經(jīng)過時代淘汰而巍然獨立,值得讀一遍兩遍以至于無數(shù)遍。
(2)可以得到真實的知識,可以吸收大學者的治學精神和方法。
3.(1)許多流行的新書只是迎合一時的社會心理,無太大價值。(意思正確即可)
。2)讀怎樣的書對你成才有幫助,這需要去嘗試去摸索。(意思正確即可)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10
議論文閱讀《談讀書》選段,按要求回答問題。
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換言之,有只需讀其部分者,有只須大體涉獵者,少數(shù)則須全讀,讀時須全神貫注,孜孜不倦。書亦可請人代讀,取其所作摘要,但只限題材較次或價值不高者,否則書經(jīng)提煉猶如水經(jīng)蒸餾,淡而無味。讀書使人充實,討論使人機智,筆記使人準確。因此不常做筆記者須記憶力特強,不常討論者須天生聰穎,不常讀書者須欺世有術(shù),始能無知而顯有知。讀史使人明智,讀詩使人靈秀,數(shù)學使人周密,科學使人深刻,倫理學使人莊重,邏輯修辭之學使人善辯;凡有所學,皆成性格。
小題1:請選出對文段分析有錯的一項( )(3分)
A.“書有可淺嘗者,有可吞食者,少數(shù)則須咀嚼消化。”這句話指出了“粗讀、泛讀、精讀”三種不同讀書方法。
B.文段采用了引用論證、正反對比論證方法,使說理更透徹、更充分、更令人信服。
C.作者運用排比說理,使所說的道理十分顯豁,讀起來富于氣勢,增強了說服力和感染力。
D.作者舉了一系列的例子,從正面指出,目的是論述讀書能塑造人的性格。
小題2:以上選段中有很多名言警句,請從中任選一條作為論點,并試著給它配上一個論據(jù)。(3分)
參考答案:
小題1:B
小題1:略
小題1:本題考查分析文章內(nèi)容的能力。文章沒有運用引用論證的方法。
小題1:本題是一道開放題。論點論據(jù)一致即可。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11
①中學課程很多,你自然沒有許多的時間去讀課外書。但是你試著撫心自問:你每天真抽不出一點鐘或半點鐘的功夫嗎?如果你每天能抽出半點鐘,你每天至少可以讀三四頁,每月可以讀一百頁,到了一年也就可以讀四五本書了。何況你在假期中每天不會只能讀三四頁呢。你能否在課外讀書,不是你有沒有時間的問題,是你有沒有決心的問題。
、谑篱g有許多人【甲】得多。許多人的學問都是在忙中做成的。美國有一位文學家、科學家和革命家富蘭克林,幼時在印刷局里做小工,他的書都是在做工時抽暇讀的。不必遠說,你應(yīng)該還記得孫中山先生,難道你比那一位奔走革命,席不暇暖的人【乙】些嗎?他生平【丙】到什么地步,沒有一天不偷暇讀幾頁書。你只要看他的《建國方略》和《孫文學說》,你便知道他不僅是一個政治家,而且還是一個學者。不讀書而講革命,不知道光的所在只是竄頭亂撞,終難成功。這個道理,孫先生懂得最清楚的,所以他的學說特別重知。
③人類學問逐天進步不止,你不努力跟著跑,便落伍退后,這固不消說。尤其要緊的是養(yǎng)成讀書的習慣,是在學問中尋出一種興趣。你如果沒有一種正當嗜好,沒有一種在閑暇時可以寄托你的心神的東西,將來離開學校去做事,說不定要被惡習慣引誘。你不看見現(xiàn)在許多叉麻雀抽鴉片的官僚們、紳商們乃至教員們,不大半由學生出身嗎?你慢些鄙視他們,臨到你來,再看看你的成就吧!但是你如果在讀書中尋出一種趣味,你將來抵抗引誘的能力比別人定要大些。這種興趣你現(xiàn)在不能尋出,將來永不會尋出的。凡人都越老越麻木,你現(xiàn)在已經(jīng)比不上三五歲的小孩子們那樣好奇,那樣興味淋漓了。你長大一歲,你感覺興味的銳敏力便遲鈍一分。達爾文在《自傳》里曾經(jīng)說過,他幼時頗好文學和音樂,壯時因為研究生物學,把文學和音樂都丟開了,到老來他再想拿詩歌來消遣,便尋不出趣味來了。興味要在青年時設(shè)法培養(yǎng),過了正當時節(jié),便會萎謝。比方打網(wǎng)球,你在中學時喜歡打,你到老都喜歡打。假如你在中學時代錯過機會,后來要發(fā)愿去學,比登天還要難十倍。養(yǎng)成讀書習慣,也是這樣。
20.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
21. 根據(jù)文意,將下面三個語句分別填入文中【甲】【乙】【丙】處(只填序號)。(3分)
①無論忙
、诒饶忝
、圻要忙
【甲】處應(yīng)填:
【乙】處應(yīng)填:
【丙】處應(yīng)填:
22.列舉達爾文的例子證明了什么?作者為什么要舉這個例子?(3分)
答案:
20.答案:人在青少年時期,就要養(yǎng)成愛讀書的好習慣。(共2分。共2個要點,每點1分)
21.答案:【甲】② 【乙】③ 【丙】①(共3分。共3空,每空1分)
22.答案:興趣的培養(yǎng)越早越好。以達爾文的例子強調(diào)讀書的好習慣應(yīng)該盡早培養(yǎng)。
。ü3分。共2問,第一問1分,第二問2分)
《談讀書》的閱讀答案 篇12
談讀書(節(jié)選)
朱光潛
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與其讀十部無關(guān)輕重的書,不如以讀十部書的時間和精力去讀一部真正值得讀的書;與其十部書都只能泛覽一遍,不如取一部書精讀十遍!芭f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這兩句詩值得每個讀書人懸為座右銘。必須養(yǎng)成深思熟慮的習慣,涵泳優(yōu)游,以至于變化氣質(zhì);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世間許多人讀書只是為裝點門面,如暴發(fā)戶炫耀家私,以多為貴。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
10.結(jié)合語境解釋“涵泳優(yōu)游”。
11.“這在治學方面是自欺欺人,在做人方面是趣味低劣”中的“這”指代的是什么?
12.最能表達選段中心的句子是哪一句?
13.選段運用哪些論證方法?各舉一例說明。
答案:
10、意為運用得從容自如、得心應(yīng)手的一種境界。
11、指代讀書只為裝點門面、以多為貴。
12、讀書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選得精、讀得徹底。
13、比喻論證:“多讀而不求甚解,譬如馳騁十里洋場,雖珍奇滿目,徒惹得心花意亂,空手而歸”。引用論證:“舊書不厭百回讀,熟讀深思子自知”。對比論證:“少讀”與“多讀”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