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元傳閱讀答案
在社會的各個領域,我們很多時候需要適量地做些閱讀題,就有可能接觸到閱讀答案,閱讀答案是我們解答閱讀題的金鑰匙。你知道什么樣的閱讀答案才算得上好閱讀答案嗎?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張元傳閱讀答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張元,字孝始,河北芮城人也。祖成,假平陽郡守。父延俊,仕州郡,累為功曹主簿。并以純至為鄉(xiāng)里所推。元性謙謹,有孝行,微涉經(jīng)史,然精修釋典。年六歲,其祖以其夏中熱,欲將元就井浴。元固不肯從,謂其貪戲,乃以杖擊其頭曰:“汝何為不肯。俊痹獙υ唬骸耙乱陨w形,為覆其褻。元不能褻露其體于白日之下!弊娈惗嶂。
南鄰有二杏樹,杏熟多落元園中。諸小兒競?cè)《持。元所得者,送還其主。樹陌有狗子為人所棄者,元即收而養(yǎng)之。其叔父怒曰:“何用此為!”將欲更棄之。元對曰:“有生之類,莫不重其性命。若天生天殺,自然之理。今為人所棄而死,非其道也。若見而不收養(yǎng),無仁心也。是以收而養(yǎng)之!笔甯父衅溲,遂許焉。未幾,乃有狗母銜一死兔置元前而去。
。ü(jié)選自《周書》)
注:
①釋典,佛教的經(jīng)典。
【小題1】.解釋下列劃線詞的含義。(2分)
、佟叭旰螢椴豢显 ( )
、谑且允斩B(yǎng)之( )
【小題2】.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3分)
(1)叔父感其言,遂許焉。
譯文:
(2)元不能褻露其體于白日之下。
譯文:
【小題3】.請用簡要的語言概括張元所做的三件事,然后結(jié)合張元所做的事對這個人作簡要評價。(3分)
答案
【小題1】
、贋槭裁
、谝虼
【小題2】
(1)叔父被他的話感動了,于是就同意他收養(yǎng)這條小狗。
(2)我不能猥褻裸露自己的身體在陽光之下。或張元我不能隨便把自己的身體暴露在陽光之下。(關鍵詞語譯出,語句通順,大意正確方可得滿分3分)
【小題3】不在陽光下洗澡(有羞恥之心);送還撿到的杏(拾金不昧不貪小利)收養(yǎng)遺棄的.狗(有仁愛之心)(各1分,共3分)
張元簡介
原為北宋永興軍路華州華陰縣人(今陜西華陰人),本姓張,名不詳,年輕時“以俠自任”、“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才華出眾。在北宋累試不第(一說殿試時被黜落),自視才能難以施展,遂決心叛宋投夏。
大約在宋仁宗景祐年間(1034-1037年),也是元昊建國前的廣運、大慶年間,與好友吳昊(真名不詳,原姓胡)聽說李元昊有立國稱帝大志,就來到西夏,此時才改名為張元,其胡姓好友改姓名為吳昊。二人在一家酒館里,終日飲酒,并用筆在墻壁上寫下:“張元吳昊來飲此樓”。巡邏者見到后,知道他們不是夏人,將他們拿下送予元昊。元昊問他們?yōu)楹斡|犯其名諱?(時元昊尚未改名為曩霄)為何進入夏境?二人大聲說:“姓尚未理會,乃理會名耶”(元昊本姓拓跋,其先人曾先后受唐朝皇帝賜姓李和宋朝皇帝賜姓趙,可謂一人多姓)元昊聽后非常驚奇,就釋放了他們,并且委以重任。
二人投夏后,其家屬被宋羈縻隨州的時候,元昊派間諜矯宋朝的詔令釋放他們,人未有知者,后乃聞西入臨境作樂,迎此二家而去”入夏后頗得信任,元昊稱帝建國后不久,即任命張元為中書令,后來吳昊也被重用。
任官
西夏天授禮法延祚四年(1041年)好水川之戰(zhàn)中張元輔助元昊大敗任福等人率領的宋軍,宋軍僅陣亡就高達一萬多人,望著好水川內(nèi)遍布的宋軍尸體,西夏軍師張元趾高氣昂地在界上寺墻壁上題詩一首:“夏竦何曾聳,韓琦未足奇。滿川龍虎輦,猶自說兵機!币运诬姷氖窖聿┤」γ,自得之意,溢于言表,并在詩后題言譏諷韓琦,署名時寫了一大串官銜:“(西夏)太師、尚書令、兼中書令張元隨大駕至此。”
同年,官至國相。其素懷功名,以滅宋為志,力勸元昊擴大對宋戰(zhàn)爭,攻取陜西關中之地,進而東向中原,同時聯(lián)絡契丹,讓其攻打河北諸路,讓宋朝受到兩面夾擊,勢必陷入困境乃至崩潰。
好水川之戰(zhàn)后,張元建議元昊出兵渭州,待機取長安。元昊采納了他的意見,策劃了定川寨之戰(zhàn)(1042年),元昊那句“朕當親臨渭水,直據(jù)長安”的豪氣干云的通告,也出自張元的手筆。 夏軍深入到渭州境,但該路軍隊遭到宋朝原州(今甘肅鎮(zhèn)原)知州景泰的頑強阻擊,西夏士兵全軍覆滅,西夏直搗關中的計劃最終破滅。張元常勸說元昊:攻取漢地,令漢人守之,這樣才能擴大疆域,財用充足。但元昊還是游牧民族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常是擄掠而還。因此,雖然取得勝利,財用卻越來越困難。
后來,元昊在準備與北宋議和(“慶歷和議”1044年)時,張元力爭不可,但是元昊沒有聽從他的意見,及至西夏與契丹發(fā)生戰(zhàn)事(1044年的賀蘭山之戰(zhàn)),張元知道其理想無法實現(xiàn),于是郁郁不樂,在夏天授禮法延祚七年(1044年)病逝。元昊不知所終。
軼事
1.張元屢試不第后,曾和他的一位姓胡的朋友(即吳昊)趕往邊關,他們雇了幾個人拖著一塊大石板在前面走,石板上刻著他人兩個人嗟嘆懷才不遇的詩句,他們兩個人跟在后面,吟詩大哭,希望以此引起邊關統(tǒng)帥的重視。那位邊關統(tǒng)帥還真接見了他們,引他們?nèi)氪髱ち牧艘魂噧海蟾攀怯X得話不投機,又把這兩人送了回去;氐郊亦l(xiāng)后,不知為什么事,張元被當?shù)氐目h令打過一頓板子。這次侮辱讓他下決心投靠西夏。臨行前,路過項羽廟,“乃竭囊沽酒,對羽極飲,酹酒泥像,又歌‘秦皇草昧,劉項起吞并’之詞,悲歌累日,大慟而遁!笨磥,張元不是毫無忠君愛國觀念的人,但是一個較極端的個人主義者,他認為自己的才干遠高于朝堂之上那些庸碌之輩,有這些人當政,他永無出頭之日。他要尋找一切機會證明自己的優(yōu)秀,為此,不惜叛宋投夏。
2.張元其人因被封建舊時代正統(tǒng)觀念定性為“漢奸”或“民族敗類”,宋以后歷代詩詞選均不收錄其詩,詩文殘篇斷簡及事跡僅存于宋人筆記中,如北宋沈括《夢溪筆談》,南宋洪邁《容齋隨筆》,南宋岳珂(岳飛之孫)《桯史》等筆記中 。
張元《詠雪》“五丁仗劍決云霓,直上天河下帝畿。戰(zhàn)罷玉龍三百萬,敗鱗殘甲滿天飛”。這首《詠雪》詩在歷史上不如唐末“造反英雄”黃巢題《菊花》詩那么有名,其原因是黃巢造反為民族內(nèi)部矛盾,而張元公開造反是幫異族與本國做對,是民族矛盾。張元與黃巢一樣也是因為科場不第,張元其人又因恃才傲物,被知縣打過板子,遂投西夏,鼓動元昊造反,與大宋朝對著干。 文中未有提及張元之名。其實,宋洪邁《容齋隨筆》之《紀張元事》已經(jīng)從這句詩中窺見張元立志攪亂天下的決心。
3.根據(jù)王詠的《燕翼詒謀錄》卷五記載說,正因為張元當年的“走夏州”,即張元叛宋投夏之事,給宋朝以極大震撼與教訓,宋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末尾淘汰的錄取制度,而對凡是中了進士之后的人一律授以進士出身!即使那些科舉成績可能不算太好的,也授以“同進士出身”盡量防止再出現(xiàn)文人叛逃為敵所用之事。
【張元傳閱讀答案】相關文章:
《張元傳》節(jié)選閱讀及答案11-11
《張綱傳》閱讀答案03-14
《張悌傳》閱讀及答案07-13
《張綱傳》閱讀答案11-27
《張復齋傳》閱讀答案03-09
《明史-張春傳》閱讀答案04-26
《宋史張守約傳》閱讀答案06-12
明史張春傳的閱讀答案01-29
張養(yǎng)蒙傳 閱讀答案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