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家庭教育文章14篇
家庭教育文章 篇1
最近在和家長課后溝通的時候,很多爸爸媽媽對我說去參加一些有名的育兒講座和培訓班,有些爸爸媽媽們在我們自由繪畫樂園的家長等待區(qū)還進行了相互交流,甚至有些還約定要在某個時間一起去參加某場講座?蛇@些看似熱烈興奮的學習熱情與實際的應用效果卻相差甚遠。
在這周和思思媽媽溝通的時候,我們也談到了相關的問題,“我本來覺得通過聽育兒講座,很多育兒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但是回到家思思出現(xiàn)類似問題行為時,我也按照講座的方法做了,仍然無法解決。我現(xiàn)在特別困惑應該如何去教育我的孩子?”思思媽媽的'疑惑,可能很多爸爸媽媽都遇到過或者是現(xiàn)在正在面臨的苦惱。那么在家庭教育中,你如何避免看熱鬧呢?
一、家庭教育中你在看熱鬧么——家庭教育要對癥下藥
我們經常說成功沒有捷徑,實際上成功的家庭教育也沒有捷徑。家庭教育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媽媽對孩子的教育和引導。任何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引導方式,最終的目的都是為了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采用最利于孩子成長的方式來進行引導。
在家庭教育中,采取某種科學教育方式的前提是,當孩子出現(xiàn)某種問題時,這種解決方法對孩子是否真正有效。這就好像我們在沙漠中遇到了一位渴得要命的人,我們給了他最美味的食物,最好的防曬設備,最強壯的駱駝,但是卻沒有給他最需要的水!家庭教育要對癥下藥,才能真正的幫助孩子成長。
二、家庭教育中你在看熱鬧么——心動不如行動
我們都知道,只有把學到的知識付諸于實踐,才會發(fā)現(xiàn)其中遇到的實際問題,學會如何恰當?shù)娜眠@些知識,才有可能真正了解這些知識。
很多爸爸媽媽在參加完一些相關的教育培訓和講座之后,對這些教育方法極為認同,但是在家庭教育中并沒有真正的行動。例如:在家庭教育中需要先處理自己的消極情緒,在引導孩子時,避免用自己的消極情緒來教育孩子。這可能是很多家長都認可的理念,但是有多少爸爸媽媽沒有壓得住自己的火氣,對孩子大吼甚至給孩子來一頓竹板炒肉。在家庭教育中心動不如行動,不管你自己多么認可的教育理念,都需要在實際應用中起到最好的效果。
家庭教育中爸爸媽媽和孩子都是直接參與者,尤其是爸爸媽媽們在教育中處于主導地位。父母要引導孩子朝著健康方向的成長,拒絕做家庭教育的旁觀者,積極對科學的教育方法進行實踐,在實踐中和孩子共同成長!
家庭教育文章 篇2
為了子女的錦繡前程,每一個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所致。其實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拋開“神童”情結
許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帶有嚴重的'“神童”情結,結果忽略了對孩子健康人格的構建。其實培養(yǎng)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狠心”——讓孩子經歷磨難
很多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了一個溫柔的陷阱,掉進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剝奪了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驗人、教育人、鍛煉人,使人學到許多終生有益的東西,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們沒有自我奮斗的意識,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精心”——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性格著色的第一個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了整張白紙。所以為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求孩子學有所成,最后教育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所以,為了孩子明天的燦爛,父母要精心描繪著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筆一畫。
家庭教育文章 篇3
俗話說:“可憐天下父母心!逼仗煜碌母改付紵崆械赝映升垼渗P,如果教育方法不當,結果往往令人失望,令人痛心。那么我們如何真正去關心愛護兒女,對孩子的一生負責呢?這就需要我們掌握科學的教育方法,給孩子一個成長的支點。下面是小編為您帶來的是家庭教育論文1000字,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所謂“觀果而思因”就是觀其結果而想到它的原因;或者說是預知其結果而要思考其原因。反言之,因為有了其原因才導致其結果的產生。
縱觀中國現(xiàn)今教育,為什么至今仍無得到很好的改善?大學生為什么在畢業(yè)后仍很難找到好工作、自己喜歡的工作?其原因在于中國的孩子從小就受到中國傳統(tǒng)教育方式與受到家庭教育這兩大社會因素所影響,從而導致了缺乏實踐經驗、缺乏創(chuàng)造力和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必然的結果就是找不到好工作、得不到公司的賞識。
在北京,每到招聘時節(jié),各大人才市場就人山人海。左看是個大學生、右看也是大學生,可謂是大學生泛濫。因為這樣各公司選擇人才的目標也就多了,就算某個大學生好不容易被某公司選中,可是當面試時也縷縷落下,被打道回俯。現(xiàn)在中國的學校都因傳統(tǒng)教育的影響,注重的都只是學習成績,而沒有更好地教學生如何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踐工作相結合,導致了學生就只有天天想著如何去把學習成績搞好,成天埋在書堆里“啃”書,而不知道怎么去運用這些知識,這是他們最終在競爭激烈的社會中落敗的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也在于家庭教育。在中國的家庭中,父母對子女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已屢見不鮮。孩子從小就在父母的強迫下學音樂、學畫畫、學體育等等,很多父母從來就沒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在現(xiàn)在學習負擔如此重、壓力如此的大的情況下,想不想再去學這些東西;加上父母對孩子的膩愛,不讓他們做這,不讓他們做那,父母每樣都幫他們完成,也導致中國的孩子從小就產生了依賴心理,這樣就養(yǎng)成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壞習慣。從而使得中國孩子的失去了自己應該有的天性,失去了自由……
我在《讀者》雜志上讀到一篇文章,講的是一個國外的老師因為喜歡杭州而來到杭州在一所中學校里當英語老師。在最初的一年里,這名國外來的老師用自己在西方的教育理念來教導學生如何把英語學得更好,這在學生當中起到了相當好的效果,學生的口語說得越來越好,英語成績也有所提高?墒菍W校和家長確認為這位外國老師的教書方法不對,因為他們發(fā)現(xiàn),每當這位老師上課時,她的課堂是非常嘈雜的,他們的話來說是很“亂”的,這不像一個課堂,而像一個“菜市場”,家長給校方提出換老師,校方就找這位外教談,說能不能讓她改變一下她對學生的教育方式?外教對校方的回答是“那我辭職”!校方聽了,問她:“為什么?你不是很喜歡杭州嗎?為什么要離開這個你喜歡的城市?”這位外教說:“我確實很喜歡這座城市,但是我的教育理念在這里得不到施行!”就這樣那位外教老師離開了這座她所熱愛的城市,原因確實教育理念的不同……
另外,中國的動畫產業(yè)一直以來都得不到提高,做出的'片子也只局限于兒童,而沒有適合于大眾的動畫片。一些動畫師也一謂模仿日本、韓國、美國等一些國外的動畫制作。先天想象力的喪失、創(chuàng)造力缺乏、創(chuàng)造思維淡薄,是導致中國只看他國的動畫片,而不去關注國內動畫,使得中國動畫產業(yè)遲遲得不到提高的直接原因。
這幾則例子都說明了中國的傳統(tǒng)教育和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太深。其實我們并是要求我們要放棄中國的傳統(tǒng)、不去學習西方文化教育。而是希望找出起為什么發(fā)展不起來的根本原因,讓他們有效的結合在一起,發(fā)揮最好的作用,這樣我們才能看到最好的結果。
家庭教育文章 篇4
在家庭教育過程中,隨著孩子漸漸開始長大,家長們會發(fā)現(xiàn)孩子開始不聽話了。面對孩子不聽話的問題,家長們都很煩惱。
其實,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其心理是不斷變化的。隨著孩子不斷地學習、成長,孩子也開始把學到的知識運用到與家長的相處當中。有時候家長會發(fā)現(xiàn)自己的孩子開始不同意自己的觀點了,開始跟自己講起了道理。從兒童心理的角度看,這是孩子希望自己被認同的.一種自我意識的表現(xiàn)。家長在與孩子相處的過程,應該學會解讀孩子的心理,只有這樣才能在家庭教育中少走彎路。
孩子如果與家長頂嘴,家長會覺得很生氣。在孩子沒有收拾好玩具的時候,作為家長通常會拿不許看電視作為威脅。孩子不但不聽話還說他自己有權決定做什么。如果家長關掉電視不讓他看,他就叫起來:“你這是在干涉我的自由!贝死⒆拥脑挘梢哉f每句都在理,且能夠維護自己的權利,他的行為本質沒有錯。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沒有尊重他。這個時候父母可以不再言語,事后與孩子討論: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他是否應該接受?他希望什么時候收拾玩具,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
孩子到了叛逆期,會用行動來表現(xiàn)自己的不開心和不接受,讓家長生氣。孩子的模仿能力強、對人際關系也很敏感。若處在良好家庭人際環(huán)境中,孩子就能發(fā)展出好的人際關系。父母忽視家庭人際(夫妻之間、長輩之間等)溝通或大人之間戲謔、嗔怪的行為,年幼孩子看到的是表面,而孩子的模仿性很強,就學會了。成人之間多進行交流,互相理解,多做正向溝通。孩子將很快學會并反饋給你,令你欣喜萬分。
還有更加令父母煩躁的情緒就是大哭大鬧,特別是在公共場合,讓父母受不了。傾聽孩子并適當滿足他。超市不是天天去的場所,帶孩子去一趟,給他買塊巧克力也不算過分。若肯定不能滿足他,就不要帶他去超市。面對超市琳瑯滿目的誘惑,孩子若什么都不要,也非正,F(xiàn)象。
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不同的年齡段會表現(xiàn)出不同的特點。家長在家庭教育中要多了解孩子的心理特點,學會解讀孩子的心理,這樣在與孩子相處過程才能游刃有余。作為家長,關鍵是清楚孩子心理的需要,然后才能對癥下藥,如果家長對孩子的心理特點不夠了解,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往往會激起孩子的反感。
家庭教育文章 篇5
主持:作為母親,最大的成就在哪里?多數(shù)人第一個答案是“孩子”。不過現(xiàn)代媽媽在顧家、顧孩子的同時,還渴望自己保有傳統(tǒng)角色的美好,并跟得上時代的腳步,希望自己是媽媽、妻子、職員,更是一個完完整整的人。
本期,來自寧波的媽媽們,向我們展現(xiàn)對媽媽角色的省思。
觀點一:現(xiàn)代媽媽要做有效率的生活規(guī)劃
作為年輕的職業(yè)女性,既希望自己熱愛的工作和事業(yè)能有所發(fā)展,又希望自己是個好媽媽、好妻子。兼顧事業(yè)與家庭確實不易,因此,如何妥善分配時間、工作內容就顯得特別重要。生活中,我總是先列出所有工作項目,然后判斷哪些是必須自己做的,哪些可請人代勞,如一些需要跑腿的雜事、打掃家庭衛(wèi)生等,可請家政公司代勞,自己可擠出時間和兒子玩。因為幼兒期的孩子,每天都要有和父母相處的時間。
我的體會是忙祿的上班媽媽,一定要做個有效率的規(guī)劃,否則會陷入無頭蒼蠅般的瞎忙,最后落得事倍功半。
我還有個經驗要和媽媽們分享,我隨身攜帶一個印有日、周、月計劃的筆記本,及時提醒自己,每天有條不紊地生活。這樣做,使我有深刻的體會:媽媽若在工作上得以發(fā)揮并獲得成就感,就會讓自己有更愉悅的心情和孩子相處,連帶著親子之間互動的質量都會更高。
觀點二:要更重視與孩子相處的質量
記得我小時候,每天放學回家,總能看到在廚房忙碌的媽媽,桌上還有媽媽涼好的茶水,F(xiàn)代社會,職業(yè)媽媽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壓力肯定比傳統(tǒng)媽媽大,相對地,能和孩子相處的時間也少許多?杉词姑刻煸绯鐾須w工作,我也不愿把女兒扔給祖輩事。我的做法是,沒辦法增加陪伴女兒的時間,就關注和女兒相處時的質量。比如,我會預先調整好情緒,安排好內容,以便能專心地在特定時段與女兒談心、溝通、玩耍,這樣做,遠勝于時間雖多卻漫不經心的親子互動。
我看到過一個研究結果,說是幼兒階段的親子互動質量越好,對孩子的語言發(fā)展、認知能力提高影響也越大。當然,我這樣重視和女兒相處的質量,還有一個原因,就是害怕如果現(xiàn)在我以忙為借口,忽略與女兒相處,女兒長大后也許會說:“我的人生剛開始,而你開始享受人生。我很忙,沒法管你!边@不是危言聳聽,將來你要孩子陪的渴望,就是孩子現(xiàn)在要你陪的渴望。
觀點三:努力尋找生活的平衡點
現(xiàn)代媽媽壓力大是公認的,我想,媽媽們要懂得在生活中找平衡點,只有讓自己獲得足夠的滿意度,才有力量去付出。
當好媽媽是需要智慧的,這種智慧是知道如何調整自己和找出適合的家庭教育方法。我的體驗是,除把兒子照料好外,還要解自己的興趣,清楚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并著手行動,F(xiàn)代女性不應該心里除孩子什么都沒有,至少要跟得上社會的節(jié)奏,隨時保持一顆愛學習、能進取的心,這樣才不致于日子過得太松散。
事實上,家庭瑣事永遠忙不完,而且我也希望能過自己想要的有規(guī)律、優(yōu)雅的生活,所以,我總在尋找生活的平衡點。比如某段時間工作特別忙,我就臨時請家政人員代勞家務,請祖輩幫忙照料兒子。忙過這陣后,我就“回歸”家庭,多花時間和兒子玩,親自動手為全家做美食?傊,我不愿意使自己永遠陷在忙碌的工作和繁重的家務之中而蠟燭兩頭燒,讓生活變得沒有品質,自己也變成怨婦。
觀點四:現(xiàn)代媽媽應擴大生活圈
我是我們公司第三個在有孩子后辭職當全職媽媽的。在陪伴兒子成長的兩年多時間里,我有很多感想:我不只是“在家?guī)『ⅰ钡,而是“和孩子一起走進社會”的媽媽!霸诩?guī)『ⅰ钡膫鹘y(tǒng)的全職媽媽,已不適用現(xiàn)代社會,現(xiàn)代全職媽媽應懂得走出去,增進人際互動,并適時調整自己的腳步。有快樂的媽媽,才有快樂的孩子,媽媽在成長,孩子才會有成長。現(xiàn)在,我會留意并參與報紙、網絡上的一些可供媽媽參與的.教養(yǎng)講座、親子讀書會、社區(qū)學校、自愿者行動等活動。這些實踐讓我明白,現(xiàn)代媽媽應發(fā)展自己興趣,有興趣才會投入,投入才能獲得更大的喜悅。我最近參與媽媽讀書會,這是個自愿者活動,這個活動除可幫助自己成長,同時還能結交到一些志向相同、可互相交流教子方式的媽媽朋友。
其實,不管媽媽們有沒有上班,只要有心就一定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只要融入社會,必定會有收獲。
觀點五:善用臨托服務緩解壓力
一個很現(xiàn)實的問題,在媽媽追求自我價值的同時,也會出現(xiàn)孩子沒人帶的困境。比如,我的職業(yè)是護士,而家中老人都在外地,雖然很想有自己的空間,同時工作家庭兩不誤,但要做到卻不容易。誰都知道護士工作辛苦,拖著走一整天的腳跨進家門,看到的是上頓沒洗的碗和亂糟糟的家,要是碰到女兒“發(fā)飆”,真的有種生活在地獄的感覺。哪還有心情當個好媽媽。面對這一切,自己不調整,沒人能救我。最近,我發(fā)現(xiàn)社區(qū)有個臨時托兒中心,最長能管孩子3個小時,收費也合理。我把女兒送去后,抽空辦自己的事,洗個頭、逛逛街、看場電影、游次泳、跳場有氧舞蹈,或聽聽演講、和朋友喝個下午茶,就當是犒賞自己,從整天被工作和孩子“綁住”的狀態(tài)中解脫一會。然后,再以快樂的心情面對孩子。
同時,女兒也有機會認識其他朋友。只是選擇臨時托幼時,要選固定、可靠的機構。比如,我還會給女兒報困難班(幼兒園附設的服務),可比平時晚接一兩個小時,這樣孩子會有安全感,不會覺得自己被送來送去。我覺得臨時托人照料一下孩子,對我們這樣的家庭,可說是兩全其美。孩子玩得開心,媽媽也能輕松一會兒。這在現(xiàn)今緊張忙碌、壓力重重的社會中,不但是生活上的必需,也是心情上的必需。
觀點六:從孩子的世界看人生
我覺得,當媽媽最大的喜悅是,孩子能讓自己童心復蘇,接觸到和現(xiàn)實世界不同的另一面。我常為自己因兒子而感受到新世界、能重回童年而感動。如,有一次帶兒子去兜風,他把車窗戶打開用力地吸一口氣,說: “我在吃風!眱鹤酉矚g坐在陽臺上,問他做什么,他說:“我在和風爺爺講話!焙⒆拥南胂罅φ尕S富。
我覺得現(xiàn)代媽媽,要用心和孩子相處、細細欣賞與品味,就會發(fā)現(xiàn)童心童語,是取之不盡的寶藏,總讓人驚喜不斷,學習不完。
主持/ 無論如何,當媽媽雖有其辛苦的一面,也總有其快樂的一面。相信只要有能堅持不斷學習的心,積極而有自信,并懂得欣賞與享受親子相處的過程,您也會是一個優(yōu)秀而快樂的現(xiàn)代媽媽。
家庭教育文章 篇6
幼兒——今天是祖國的幼苗,明天便是參天的棟梁;今天是稚嫩的童心,明天便是民族的驕傲,小析家庭教育。用人類的千年的燦爛文明和現(xiàn)代人的智慧結晶,哺育幼兒茁壯成長,是每個成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人,一降生,家庭就是第一個歸屬的群體,父母就是第一任老師,所以更是父母責無旁貸的義務。陶行知先生說過:“幼兒比如幼苗,必須培養(yǎng)得宜,方能發(fā)芽滋長,否則幼年受了損傷,即不夭折,也難成長。”這說明重視幼兒時期的精心培育是何等重要!
幼兒期是一個人道德品質,行為習慣和個性開始形成的重要時期,因此從小抓好品德教育,將為培養(yǎng)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位新人打下堅定的基礎。家庭是兒童生活的第一個環(huán)境,對孩子的影響最為深刻。前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指出:“家庭是最重要的地方,在家庭里,人初次向社會生活邁進。”
在報紙上,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有關不良少年滋事的消息,以為因犯案被送去管教的孩子們父母的話。這些父母總說:“我們平時就千叮嚀萬囑咐,引導孩子,沒想到他還會……”
愛子與父母離心離德,在外為非作歹,那種悲哀心情絕非局外人所能體會。相信那些家長都在無以言喻的痛苦中,想盡辦法在為挽回孩子的心而努力著。
但是,每當聽到不良少年的父母說這些話時,我們不禁要問:在那些不良少年的嬰兒時期兒父母究竟是怎樣跟孩子一起渡過的?
很可能,從那時起到現(xiàn)在,他們忽略了“子女是看著父母的背影長大的”這回事吧!家庭教育對孩子的影響,不是暴風驟雨式的,而是潛移默化地產生的。幼兒知識經驗貧乏,可塑性大,模仿力強,在和父母的朝夕相處中,會自然而然地受到父母言談舉止的熏陶,打上父母的“烙印”,成為父母的影子,家長之友《小析家庭教育》。家長的言行對幼兒起著言傳身教和人格示范的作用,這是一種直觀、形象的教育。幼兒對父母生活、經濟上的依賴關系,情感上的依戀關系,使幼兒常以父母為自己的榜樣,因而這種教育又是最富有情感的。幼兒最初的道德概念、是非標準都來自于家長對他的教育。父母是幼兒最直接的榜樣。
因此,家長的教育素質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成長與發(fā)展,合理的教育素質結構有益于幼兒的發(fā)展,而不合理的教育素質結構則會妨礙幼兒的發(fā)展。
1、家長合理的教育素質結構有利于幼兒的發(fā)展
家長具有較高的修養(yǎng)、豐富的知識、教育義務感、威信、理智,就能對孩子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導之以行,促進孩子的發(fā)展。幼兒家庭教育證明,家長具備較好的修養(yǎng)和較高的威信,就能對孩子產生巨大的無形的影響。
有個小女孩,在幼兒園里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時,后面一個男生把她衣背的“草莓花”抓下來了,她把“草莓花”撿起來,裝在衣服的袋里,繼續(xù)玩:帶班的`老師問她:“為什么不報告老師?”她平淡地說:“王聰不是故意的,我在這里早已原諒了他,回家我叫媽媽幫我縫一下,不就好了嗎?”孩子的寬容和家長生活中的榜樣是分不開的。據(jù)帶班的老師反映,這個小女孩的母親是個售票員,在單位里,總是節(jié)假日上班的時間最多,任勞任怨。母親良好的作風和人品,對孩子產生了潛移默化的影響。
幼兒家庭教育的實驗研究也證明,父母具有豐富的知識、教育義務感和理智,就會對孩子提出的不合理要求加以拒絕,對孩子提出的合理要求也不馬上答應,而是延遲答應,以培養(yǎng)孩子的耐心等待的品質,使孩子成為社會需要的人。據(jù)美國哥倫比亞大學一位心理學家做過的一個實驗證明:耐心等待的孩子比同齡人更穩(wěn)重、可靠、聰明、自信,更受同齡人的歡迎。
2、家長教育素質結構的偏差會阻礙幼兒的發(fā)展
家長自身修養(yǎng)差或知識貧乏、教育義務感不強、沒有威信、不夠理智,就會從不同的方面,制約幼兒的發(fā)展。比如,家長修養(yǎng)差,自私自利、好貪小便宜,并唆使孩子在幼兒園挑好的玩,揀好的吃,表面能看是為孩子好,實際上則不利于幼兒的發(fā)展。
家長教育義務感不強,特別是父親不能很好地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則對幼兒的發(fā)展極為不利。國外研究證明,在幼兒成長的過程中,你有母親的贊揚是遠遠不夠的,父親對孩子的贊賞有更大的效果,父親如果不參與到家庭教育中來,則不能為男孩樹立一個母親之外的大人形象,僅讓孩子感受異性的談吐、舉止、容易導致人格的扭曲,并給孩子未來的發(fā)展埋下隱患。
家庭教育是幼兒人格成長的搖籃,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個環(huán)境,家庭環(huán)境會給孩子人格的形成打下難以磨滅的烙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也是孩子的終身教授,父母的人格力量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深遠的意義。俗話說:“孩子的行為表現(xiàn)的是父母行為的一面鏡子。”著名文學家老舍曾飽含深情地說:“從私塾到小學到中學,我經過起碼有百位老師吧,其中有給我很大影響的,也有毫無影響的,但是我的真正老師把性格傳給我的是我的母親,所以并不識字,她給我的是生命的教育!笨梢姼改冈诤⒆有哪恐械牡匚。因此父母時刻要注意自己的言行。生活中相互尊重、相互謙讓,與鄰里友好相處、關心別人,為孩子營造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氛圍,為幼兒做出榜樣。
家庭教育文章 篇7
瓣上曾有一個小組叫“父母皆禍害”,由于使用了全稱判斷,引起很大爭議。但如果修改一下措辭,說“有的父母是禍害”,就沒問題了。比如那些家暴的父母,那些把孩子送進暴力戒網癮學校的父母,稱之“禍害”不冤。
有一對父母刷新了“禍害”的底線。他們利用兒子“碰瓷”,一次次地強迫兒子在三輪車拐彎或快速行駛時摔出,借此敲詐三輪司機。最近警方抓獲了這對父母,這個冷血超出尋常想象的故事,才得以被挖出。
盧勇、文麗是從四川山區(qū)到浙江務工的夫妻,帶著一雙兒女,小金就是那個倒霉的兒子(三人皆化名)。根據(jù)文麗的介紹,小金原本是一名留守兒童,后來成為一個“成績倒數(shù)、打架斗毆、不服管教”的問題少年。對自身生存現(xiàn)狀的不滿,加之孩子的“不聽話”,疊加起來就成了這對夫妻“逼子碰瓷”的最好理由。
殊不知,這種理所當然也鑄就了兩人在法理上的最大錯誤:無論何種境地,孩子都不是父母犯罪工具的工具。這是毋庸置疑的,是原則問題。
他們最大的.惡,是以身處社會底層的弱勢群體身份,卻把“刀”伸向更弱者。
首先是孩子。無獨立生存能力、無實際反抗能力,這些在別的家長看來是孩子需要格外關愛的原因,在這對父母看來,恰是要挾孩子就范的資本。當兒子因為碰瓷枕骨骨折時,他們的反應是“趁現(xiàn)在骨折,我們多做幾次。”正如小金說的,“他們像吸毒一樣上癮了! 如此行徑,真是對“父母”稱謂的諷刺。
“碰瓷”的對象也是更弱的群體。他們挑選的三輪車車夫十有八九是殘疾人,這些殘疾人開三輪只為維持溫飽,但又因為沒有營運證所以害怕事故和報警。這對父母別出心裁地從中發(fā)現(xiàn)了“商機”。兒子不忍,母親卻說,“不騙他們騙哪個?開汽車的嗎?我們能敲到竹杠?” 其殘酷冷血,可見一斑。
這對冷血父母雖然聲稱生活壓力讓他們“變壞”,但絲毫不值得同情,只有孩子是無辜的。而無奈的是,警方已查明他們的惡行,卻還是準備為文麗辦理取保候審,原因是“至少讓兩個孩子能有母親照顧!边@種兩難的局面也反映出眼下社會保障,尤其是對違反犯罪者子女保障的不足。
每有類似父母出現(xiàn),總有人主張剝奪監(jiān)護權。理論上沒有疑問,但現(xiàn)實中總行不通。最大的問題就在于,剝奪監(jiān)護權之后孩子去哪兒?
我國目前還缺乏成熟的未成年人救助機構與完善的救助機制。一些不法分子“深諳此道”,故意帶著孩子作案,一旦被抓就拿“孩子沒人照顧”為由企圖逃避法律制裁。
一個孩子出生在什么家庭,攤上什么父母,自己沒有選擇權。但現(xiàn)代社會里,保護孩子不只是家庭的義務,也是社會與國家的義務。當監(jiān)護人嚴重失職時,社會不僅要迅速把孩子解救出來,更要有能力、有條件把孩子安置好。說到底,孩子的命運不該由出生決定。“逼子碰瓷”,為我們揭開了原生家庭無力撫養(yǎng)與教育的情況下,未成年人成長之困境。
家庭教育文章 篇8
1.看看書架上有幾本書
現(xiàn)在多數(shù)家長都非常關心孩子的學習成績,也想方設法地讓孩子上各種培訓班、補習班,看不到效果的也很多。
前年到侄子家去,侄子的兒子因為學習不好,沒少挨揍?幢樗依锶,只在他兒子的書桌上發(fā)現(xiàn)了基本課堂上學習用的書。多數(shù)學習成績不好的孩子家庭都是這樣。父母沒有從學習中找到樂趣,也沒有從學習中看到對未來生活的希望,孩子憑什么要對學習有興趣呢?幾句說教能起到作用嗎?
也有不識字的父母培養(yǎng)出優(yōu)秀的孩子,但那一定是愛書如命的父母,他們不會把孩子讀過的書當廢品賣掉。
孩子是天生就喜歡去學習、去嘗試的。沒有了學習興趣,一定能從父母那里找到根源。
2.學習成績
決定成績好壞的是有效學習時間!
以前也總想讓孩子考第一,但有隱約覺得不妥。長遠來看,考第一的孩子并不比別的孩子強。
書本上的、可以表達出來的是顯性知識,考試第一只能說明顯性知識掌握得好。顯性知識以外還有大量的隱性知識,有人估計到目前顯性知識只占到人類總知識的10%左右。工作、生活中用到的很多是隱性知識(情商、膽商等等),這些是孩子在生活、社會交往、活動、運動、甚至是游戲中學習的。有很多文章比較中美教育的差別,中美教育的`最大差別也在這里。
3.機會成本
有一得,必有一失,所謂魚翅與熊掌不可兼得。亞當·斯密曾經說過:國王會羨慕在路邊曬太陽的農夫,因為農夫有著國王永遠不會有的安全感。而要有農夫那樣的安全感就不能有國王的權勢。
當選擇做一件事的時候,必然會放棄另外一件,那個被放棄的所帶來的收益就是機會成本。
通過自己勤奮努力積累了大量的資源,取得了一定成就,但是,回頭看或與周圍的人比較時卻發(fā)現(xiàn)自己失去了太多。在一條路上走的越遠,機會成本越高,重新選擇的難度就會越大。
孩子要走的路,不一定是父母指定的路。
4.愿景
剛接觸這個詞時,我總把它當著“遠景”。愿景是對未來的愿望;發(fā)展前景;希望、愿意看到的景象,與“愿望”是近義詞。
愿景是永遠為之奮斗希望達到的圖景,是一種意愿的表達,是未來的目標、使命及核心價值。
愿景可以激勵孩子;
愿景是在困難時或不斷變化時代的方向舵;
愿景是在競爭中取勝的有力武器;
愿景能夠把父母和孩子凝聚成一個共同體。
5.使命、責任、危機
開博一段時間后,家庭教育的理念掌握了,教育技能也嫻熟了,但卻覺得自己過得越來越單調,越來越瑣碎,腦子里空蕩蕩的,像一部被人操縱著的機器,再加上很少得到團隊領導、博友們的肯定和表揚,這樣就很容易產生一種莫名的無助感,找不到自己這種所謂“單一”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所在。
教育孩子就是長期、單調、重復的工作,作為家長應該有一種使命感。
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只小鳥正在飛往南方過冬的途中,由于天氣太冷,小鳥凍僵了,從空中掉在一片農田里。一只母牛走了過來,在它身上拉了一泡屎。凍僵的小鳥躲在牛屎里,覺得牛糞真是太溫暖了。牛糞讓它慢慢緩過勁兒來。它蜷在牛糞里,暖和得忘乎所以,情不自禁地唱起歌來了。這時,正巧一只路過的貓聽到了小鳥的歌聲,走過來查個究竟。順著聲音,貓發(fā)現(xiàn)了躲在牛糞中的小鳥,非常敏捷地將它刨了出來,可憐的小鳥于是成了貓的口中美食。
這則寓言告訴我們,“惡劣”的環(huán)境充滿危機,固然是壞事,但“溫暖”的環(huán)境也未必不是壞事,因為它同樣也暗藏著危機。如果不居安思危,反而得意忘形,悠然自得,那么遲早會像那只被牛糞溫暖得忘乎所以的小鳥,成為貓的一頓美餐。
家庭教育文章 篇9
我的世界你懂嗎
這是一個美國孩子寫給父母的信:我的手很小,無論做什么事,請不要要求我十全十美。我的腳很短,請慢些走,以便我能跟得上您。
我的眼睛不像您那樣見過世面,請讓我自己慢慢觀察一切事物,并希望您不要過多地對我加以限制。
家務事是繁多的,而我的童年是短暫的,請花些時間給我講一點世界上的奇聞,不要只把我當成取樂的玩具。
我的感情是脆弱的`,請對我的反應敏感些,不要整天責罵不休。對待我應像對待您自己一樣。
我需要您不斷鼓勵,不要經常嚴厲地批評、威嚇我。您可以批評我做錯的事情,但不要責罵我本人。
請給我一些自由,讓我自己決定一些事情,允許我不成功,以便我從不成功中吸取教訓,總有一天,我會自己決定自己的生活道路。
請讓我和您一起娛樂。孩子需要從父母那里得到愉快,正像父母需要從孩子那里得到歡樂一樣。
河南七色花福利幼兒園園長蔡蕾說,每個大人都曾經是孩子,也都有一顆隱藏著的童心,種種生活讓大人們失去童心,又找不到開啟孩子童心的鑰匙。父母要跟上孩子的發(fā)展變化,解孩子不同時期的心理特點,解孩子的興趣、愛好、性格的變化,理解孩子的歡樂和苦惱,這是保持童心,縮短與孩子之間的距離,心靈接近、心理相通的基礎。
家長的忽視 會使孩子“感情阻滯”
3歲男孩楠楠從幼兒園回到家時,高興得手舞足蹈,纏著媽媽給他講故事。當時,恰恰碰上媽媽為工作的事煩心!叭ァ⑷、去,一邊玩去。煩人!”媽媽大聲訓斥楠楠,楠楠不知自己犯什么錯誤,嚇得躲在一邊不吭聲。
樂樂的媽媽對孩子的管教十分嚴厲,5歲的樂樂變得十分內向,說話很少,在陌生人面前顯得膽怯。在媽媽面前,樂樂不敢哭,笑的時候也顯得勉強,其實樂樂心里有許多想法,但他很少對媽媽說。因為,媽媽個性強,樂樂沒有機會和媽媽談心。
金水區(qū)新建幼兒園園長陰鳳云說,好多父母忽視孩子感情上的需求。孩子的氣憤、痛苦、委屈或者愉快、興奮、得意統(tǒng)統(tǒng)藏在自己心里,不愿坦率表達出來。孩子若是長期處于這樣一種“感情阻滯”狀態(tài)中,會認為無人同情他,無人理解他,漸漸對親人失去信任,等父母發(fā)現(xiàn)問題的嚴重性后,已經無法與孩子溝通。
孩子執(zhí)拗 家長不妨冷處理
媽媽:“寶寶,今天的天氣太冷,你要穿褲子,不然會感冒的!
寶寶:“不,我就要穿裙子,我不怕冷。”
媽媽:“不行,等天氣好再穿。”
寶寶:“不,我不穿褲子!
……
3歲女孩佳佳最近一段時間不知怎么,經常和媽媽頂牛。一向聽話的佳佳突然變得固執(zhí)、認死理、軟硬不吃,你讓她干嗎,她就偏不,跟你對著干,要么就大哭大鬧。
鄭州市金拇指幼兒園孫園園老師分析,兩歲以后的孩子,突然變得任性、固執(zhí)、不聽話、愛發(fā)脾氣,這是正常的心理發(fā)展表現(xiàn)。因為兩歲之后的孩子自我意識逐漸明確,“我”的概念逐漸清晰,如果成人的語言或行為妨礙孩子獨立的發(fā)展需要,孩子就會哭鬧、焦慮、反抗,這一時期稱為“第一執(zhí)拗期”。
孫園園提醒家長,對待“執(zhí)拗期”的孩子,成人不能因為圖清靜一味地順從、遷就孩子,或是不耐煩、壓制甚至用武力使孩子妥協(xié)聽話。相反,家長應該以一顆平常心來對待孩子的變化,理解孩子;對孩子的任性要耐心調教、善于等待,因為當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時,有自我反省的能力。當孩子不可理喻時,家長不要和孩子對著干或是用武力,可以采取“冷處理”的做法,等自身的情緒穩(wěn)定下來后,再和孩子溝通。
多傾聽孩子心聲
怎樣才能有效地約束孩子的盲目任性,又不委屈孩子,不致讓他陷入感情阻滯狀態(tài)中呢?陰鳳云園長介紹這樣一些方法:
一是要區(qū)分孩子的行動與感覺。孩子在馬路上亂跑,動不動打人,亂扔東西,這屬于孩子的不良行為,要告訴他這樣不好,及時糾正這些錯誤;孩子興奮、苦惱,或喜或怒,或恐懼或害羞,這屬于孩子的感覺,父母不要壓抑或控制這些感情的流露。
二是要培養(yǎng)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即使是咿呀學語的孩子,也想說出內心的感受和愿望。孩子長大,有時多嘴多舌,問這問那。對此父母不可厭煩,絕對不要把他們的話當作取樂的笑料。要解孩子的心理需求,耐心地傾聽孩子。
家庭教育文章 篇10
有一些爸媽在教育孩子的時候, 都不知道如何拒絕孩子,加上現(xiàn)在很多孩子都是獨生子女,其實三種拒絕孩子的方式,學會后,孩子將會來感謝你!
相信每一個寶爸寶媽在帶孩子的時候,多多少少都會有拒絕孩子的時候,雖然很多時候只是拒絕一件小事,對孩子也造成不了多大的影響,但如果長期這樣不在意的話,多多少少是肯定會對孩子的教育和心理造成一定的影響和創(chuàng)傷的!那么到底該怎么拒絕孩子呢?啟蒙小哥教各位寶媽四個妙招吧!
第一: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
讓孩子學會自己做主的目的,并不是讓還學會自立,而是要讓孩子學會自己承擔責任!到點不愿意吃飯,沒問題啊,你要承擔因為不吃飯所帶來的餓肚子的后果!舉個簡單例子各位寶媽就知道了。當孩子想要看電視,但又到了睡覺時間的時候,你可以試試這么說,你現(xiàn)在要睡覺了,你現(xiàn)在睡覺還能聽得到鬧鐘叫你起床,我但是如果你繼續(xù)看電視,你明天上學就要遲到了!你自己決定吧!媽媽也很累,也沒時間教你起床哦!就算孩子看了電視,那么他第二天遲到了,也會遭到老師的責罵,自然就會吸取教訓以后不再敢那么晚看電視了!
第二: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
孩子多多少少都會喜歡鬧,喜歡鬧著要買東西!這個時候最好的回答是先委婉拒絕,如果孩子還繼續(xù)鬧,那就直接說:這個話題結束了!我已經回答了你的問題了!如果孩子還繼續(xù)糾纏,那么也不要心軟!事后更要跟孩子說清楚,這鬧脾氣買東西是非常不正確的`,是很糟糕的!
第三:媽媽不喜歡你這么做
不管孩子多么頑皮,在她的心理都是愛媽媽的!所有善用這一點,就可以更好的教育好孩子,當孩子鬧脾氣的時候,你可以說,雖然媽媽愛你,但并不喜歡你這么做!這么說話可是有大好處的,不但可以讓孩子停止他的行為,也會讓他知道媽媽愛他,媽媽并不會因為他的行為而覺得他很糟糕!
家庭教育文章 篇11
為子女的錦繡前程,每一個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結果常常不盡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確所致。其實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拋開“神童”情結
許多父母比較重視孩子的分數(shù),帶有嚴重的“神童”情結,結果忽略對孩子健康人格的構建。其實培養(yǎng)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記得一位教育專家說過“一個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卻是人格因素”。
“狠心”——讓孩子經歷磨難
很多父母總是千方百計為孩子遮風擋雨,以為這是對孩子最大的關心和愛護,殊不知,這樣等于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挖一個溫柔的陷阱,掉進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剝奪失敗和挫折的機會,不會犯錯誤也不懂得改正錯誤,自然也得不到經驗和教訓,因而永遠不會學到過硬的本領。失敗和挫折是人生的'學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驗人、教育人、鍛煉人,使人學到許多終生有益的東西,所以對孩子的過度保護,只會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們沒有自我奮斗的意識,喪失獨立生活的能力而無法在社會上立足。
“精心”——樹立良好的榜樣
家庭是孩子性格著色的第一個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為塑造的第一任教師,孩子通過觀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學會生活,有時父母不經意的一筆,往往會出現(xiàn)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寫意的潑墨畫,或是污染整張白紙。所以為人父母言傳身教尤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揮霍浪費,卻要求孩子艱苦樸素、勤儉節(jié)約;自己看不起讀書人,卻要求孩子學有所成,最后教育結果往往事與愿違。所以,為孩子明天的燦爛,父母要精心描繪著自己言行舉止的一筆一畫。
家庭教育文章 篇12
母蟹對小蟹說:“孩子,你怎么老是橫著爬,為什么不能直著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媽媽,我是照著您的樣子走的呀!边@是說,母親必須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確引導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請不要把我同貴族、名流、富豪們葬在一起,請把我埋在普通的猶太工人、老百姓中間,讓我的墓碑能夠點綴周圍普通的石碑,也讓他們裝飾我的墓碑。”這遺囑出自俄國籍猶太作家肖洛姆·阿萊汗姆的手筆。與這份遺囑一起留給后世的,還有一個厚厚的筆記本,記滿尖酸刻薄、謾罵詛咒的語言。例如:“吃——讓蛆蟲把你吃掉!”“叫——讓你牙疼得叫起來!”“縫——讓縫衣針扎死你!”……
原來,肖洛姆幼年失去母親,父親給他娶個心腸毒、脾氣壞的繼母。繼母經常用惡毒的語言謾罵他。肖洛姆從不頂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繼母嘴巴里“吐”出的詞語,記錄在筆記本上。后來,他成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許多咒罵和尖酸刻薄的詞語,都是從繼母那里“借”來的`。
事實證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覺影響著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鏡子”,想孩子成為怎樣的人,父母首先應是那樣的人。
家庭教育文章 篇13
當女兒蹣跚學步,牙牙學語的日子還記憶猶新;轉眼已成為亭亭玉立,聰慧可愛的少女?粗凉u漸成人,健康快樂地生活,我感到非常欣慰,也不禁感嘆日月如梭,歲月如流!
女兒的成長離不開學校的培養(yǎng),離不開老師的教育,同時也傾注了我們家長的一片愛心,都說“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孩子是父母的影子”家長的言傳身教,以及家長本人的個性特點,對孩子的心理發(fā)展和個性的形成,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
一、重視孩子健康成長,培養(yǎng)優(yōu)良習慣道德
家是孩子們主要的活動場所,家庭氛圍的好壞直接影響著孩子的身心健康,創(chuàng)建一個舒適、溫暖的家庭氛圍,是教育子女的第一步,使子女感受到親情的溫暖,培養(yǎng)子女的健康心理。
學習固然重要,孩子的心理健康更為重要。千萬不能讓孩子沾染不良的學習和生活習慣。在生活上,不要一味地攀比,穿名牌。要把這攀比的心理放在學習和成績上。今天,誰的成績好,我要努力的向他學習,勇于超越,這樣就有著你追我趕得學習氛圍。
孩子的道德品質是至關重要的,然而,要培養(yǎng)孩子的道德品質,首先要讓孩子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葉圣陶說:“什么是教育?簡單一句話,就是要養(yǎng)成習慣”。習慣的養(yǎng)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養(yǎng)成了壞習慣,就會使你受害終生;相反,養(yǎng)成了一個良好的習慣也會使你受益終生。因此,一個好習慣的養(yǎng)成,不是靠偶爾的敲敲打打形成的,必須經過長期的強化訓練逐步形成。這就需要我們同教師等多方面的力量聯(lián)合起來,共同督促,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解決,不讓不良習慣有滋生的營地。
養(yǎng)成教育是培養(yǎng)好習慣的教育,是管一輩子的教育。我們知道:“思想決定行為,行為決定習慣,習慣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命運決定人生!”習慣的力量是一種頑強而巨大的力量。習慣一旦形成之后,沒有十倍百倍力量,很難加以改變。許多人的習慣,終身也無法改變。
同時,作為父母自己的言談舉止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孩子會在潛移默化中受其影響,所以我們要克服自己的不良習慣。教育孩子們尊老愛幼、尊師重德、誠實守信,培養(yǎng)他們樂于助人、關心集體、團結合作的精神。當汶川、云南發(fā)生災情時,女兒積極參與募捐活動;在社區(qū)的活動中,我和女兒一起慰問社區(qū)老人,打掃衛(wèi)生。這些活動使女兒覺得為別人獻出一點愛心,非常有意義,自己也收獲了一份快樂。
二、培養(yǎng)孩子獨立自信,少份壓力多份輕松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這是為人父母的期望。但如果這種期望超過了孩子所能承受的,就變成孩子的負擔,就妨礙孩子的幸福健康成長。作為父母也不希望孩子為自己的期望而活著。讓孩子自由發(fā)展并不等于放任自流。孩子面臨的學習壓力很大,我不過分要求爭前幾名,但我一定要求她制定目標,力求上進?荚嚦煽兒团琶肋h是家長最關心的事情。對于考試考好的時候,我會很高興地祝賀她,并叮囑她再接再厲,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如果考試考砸的時候,我不會一味地指責,鼓勵她,輔助她一起分析問題,及時改正,一般不外乎不懂和粗心。不懂,一定要讓她訂正,直至弄懂為止;粗心毛病只能經常督促。然后,粗心的毛病最重要的只能靠她自己去改正。
一次考試說明不了什么問題,人生沒有一帆風順,總有起起落落,適時地敲一下警鐘,告訴她:‘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以更飽滿的狀態(tài)迎接下一次的挑戰(zhàn)!”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老師和父母都是孩子的領航員。在她不自覺的時候,我們應嚴格按照老師的要求進行檢查督促;在她遇到困難的時候,我們進行指導。同時,我們注重發(fā)現(xiàn)她的不足、特長和興趣,有針對性展開引導。我們的目的不是為了她成名成家,我們只希望在她今后的生活中因為有能力而更自信,更多地體味生活的樂趣!
孩子的心是敏感的,灑下什么樣的種子就會開出什么的花果,就會有什么樣的收獲。因此,我真誠地希望家長們撒下的是美麗、善良、友愛的種子。讓美麗、善良、友愛的花開滿孩子的心田,不要讓“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理變成孩子的壓力,順其自然,因材施教,讓孩子輕輕松松學習,要相信:是金子總會發(fā)光的!
三、建立友好信任的關系,引導孩子發(fā)現(xiàn)生活美
和孩子成為朋友,播放她們喜歡的音樂,看她們喜歡的電視,聊她們喜歡的話題。尊重她們,聽她們的心聲,打開孩子們的心扉。讓她在校內發(fā)生的事情,愿意與我們分享,思想上沒有隔閡。
在學習之余,要注意讓孩子適當放松,周末晚上抽出一小時,與孩子一起散步、慢跑,并利用這一段時間,了解孩子的精神需要,并經常與孩子談談心,隨時觀察其身心的變化,因為孩子已經十五六歲,正處在青春期、叛逆期。這一階段的.孩子不會再像小時候那樣對父母言聽計從,對我們家長說的話,會嫌嘮叨、感到厭煩,會和我們家長的交流已經越來越少,常常一個人呆在房間內玩電腦、看書。所以在交流中,我們應尊重孩子的正確意見,有事同他們商量,逐漸給他們更多的獨立權利,同時對他們提出更高的要求。但有一點要牢記:家長在某些事情上有“絕對權利”,平等只是相對的,要讓孩子知曉不可違反的原則和不可逾越的界限。
當然,我們要善于利用生活的小事,敞開心扉,學會用欣賞的目光看待自己的孩子,善于捕捉她身上的閃光點,不要將子女與別人的孩子相比,將子女的現(xiàn)在和過去進行比較,縱向看進步,及時發(fā)現(xiàn)和肯定自己孩子所獲得的任何一點成績,使孩子感受到我們的贊美和鼓勵,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學習習慣。
塑造孩子的身心健康,培養(yǎng)堅強意志,一直是我們的教育重點,只有身心健康的人才能經得住生活的各種考驗。發(fā)現(xiàn)美,愛上美,對培養(yǎng)青少年的高尚情操大有裨益。音樂、閱讀、旅游等方式都能促使一個人心靈成長的好途徑。學習樂器的這一過程中,能使孩子養(yǎng)成持之以恒的態(tài)度,更重要的是把孩子領進了藝術的殿堂,感受到藝術的魅力。閱讀——在揣摩鮮活的文字的過程中跟隨作者進行精神之旅。在旅游的過程中,不但感受到了不同的人事風俗,更重要的是開闊了孩子的視野、胸襟。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孩子的成長是個漫長的過程,其實,說出長不長,說慢不慢!按悍N秋收”,作為家長的我們應有足夠的耐心、愛心等待孩子慢慢成長,相信等待的過程也是我們一起成長的過程。與愛同行,我們勇敢出發(fā)!
家庭教育文章 篇14
在日常生活中,有一些家長讓孩子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可有些家長一點活也不讓孩子干,說是只要讓孩子管好怎樣學習就行了,讀書才是最重要的。這一觀點我很不贊同。
孩子讀書到底為的是啥?還不是為了將來投身于社會能夠立足罷了。那你沒有能力咋混呢?我們也應該掌握一些基本的社會能力需求。首先,應從社會實踐和勞動中汲取經驗。但也得讀好書,才能更好的掌握。讀書不能讀“傻”書,要將從書本中的知識靈活的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去。所以這些都是互相循環(huán)的,相輔相成。從勞動中,體會快樂和樂趣,F(xiàn)在的中國家長就是太過于重視學習和溺愛自己的孩子,而輕視于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溺愛不等于愛。
在現(xiàn)代社會里,大多數(shù)家庭都只有一個小孩。這樣父母的愛就都獻給了這個孩子。對這個孩子過分地疼愛。
一次在大街上走,我看到一個小孩在路上摔了一跤,他只是被一塊小石頭拌拉一下,這件事本是一件再也普通不過的事啦,就是小事一樁,小孩子摔一跤有什么大不了的。可就是這么一件小事,卻讓我想到了如今的中國家長。當這個小孩子摔跤了以后,他的父母必會百般呵護地說:“我的小寶貝兒,沒事吧,疼吧?”有些家長甚至會帶孩子全面調查一下。這是不是離譜了些,本是一件極普通的事在中國家長的眼里是都么重要的一件事呀!這不是愛,是溺愛!這反而會使孩子失去自主能力和缺乏自立心理,最終全面的依賴父母!按煺墼杏晒Α币牒⒆映蔀橐活w小苗,那不經風雨怎能在這多面的社會圈子中,茁壯成長。
我覺得還是讓孩子多干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但也要抓住學習。這樣孩子在將來的生活中再會很輕松。這樣不僅可以讓孩子養(yǎng)成熱愛勞動的好習慣,還可以讓孩子體會到父母的辛勞。只有從小培養(yǎng)孩子的勞動能力,長大了才能讓父母少操點心,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如果家長不讓孩子勞動,把所有事情都包下來,那對孩子的成長帶來一些缺陷。像這樣慣養(yǎng)他們,長大了只會做“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廢物。
我同樣生活在一個充滿愛的家庭,可我的父母從來就嚴格地要求我,多做一下家務活。我的能力也慢慢地得到了培養(yǎng)。暑假的中午,父母不在家。我也只好自己為自己做飯,時間長了我也便學會了。甚至還能為大家露一手瞧瞧。勞動并不難,不知你愿否?
在現(xiàn)在激勵斗爭的社會中,有許多有能力的人,但你是否有本事與勇氣和他們競爭。個人的能力在于培養(yǎng)。在一次次失敗和成功之間積累經驗,這樣你才會越走越遠。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只要你愿意不斷磨練自己,就一定會取得最后的勝利!
【家庭教育文章】相關文章:
家庭教育文章12-17
家庭教育文章08-14
家庭教育文章[精選]11-17
家庭教育孩子的文章03-14
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精選)07-21
家庭教育文章15篇03-13
家庭教育文章(精選28篇)10-13
[通用]關于家庭教育的文章07-20
家庭教育文章必備【15篇】08-15
家庭教育文章優(yōu)選12篇1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