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蒹葭賞析 推薦度:
- 聽聽那冷雨賞析 推薦度:
- 《瓦爾登湖》讀后感 推薦度:
- 音樂鑒賞心得體會 推薦度:
- 建隊日活動方案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古詩賞析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是辛棄疾的代表作品之一。這首慷慨沉郁的悲歌,唱出了詞人赤心報國的雄心壯志和沸騰的激情,表達(dá)了詞人請纓無路的憤懣怨恨和無限的痛苦。辛棄疾滿懷著愛國的熱忱,活捉叛徒張安國,率耿京義軍的余部渡淮南歸;但是,茍且偷安的南宋小朝廷卻并未對他加以重用,他上給宋孝宗的《美芹十論》和上給宰相虞允文的《九議》也未受到重視。十多年來,他只是擔(dān)任過一些地方官的僚佐。淳熙元年(1170),他應(yīng)葉衡之聘在建康任江東安撫司參議官,登上建康城西下水門城樓上的賞心亭,眺望祖國壯麗的河山,想到報國之志得不到實現(xiàn),感慨唏噓,激情難抑,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名作。(一說作于1169年建康通判任上。)
詞的上片主要是即景抒情。起句破空而來,寫出了天高水長、浩渺寥廓的無邊秋色!俺臁本o扣登臨的地點,“清秋”點出了登臨的時間。楚天千里,浩浩蕩蕩的長江隨著詞人的目光流向遙遠(yuǎn)的天際,境界壯闊,氣勢雄渾。無邊的秋色,空寂蒼涼,一片渺茫。置身于如此浩渺壯闊的境界,即使一般人也會觸發(fā)起一種莫名的宇宙意識,何況滿懷報國激情的詞人呢?那江天無垠的壯景怎不激起詞人滿腔的豪情?那滾滾東去的長江怎不使詞人熱血沸騰?那寥落蒼涼的秋色又怎能不令詞人悲慨高歌、潸然淚下?因此,開頭兩句是實寫眼前之景,卻已蘊蓄著深厚之情。開頭兩句兩用“秋”字,并用“無際”加深“千里”之意,這就使境界和感情得到了進(jìn)一步的強(qiáng)化。建康臨江傍山,所以詞人登臨賞心亭之際,在前兩句寫俯瞰江天之后,接著便寫遙望遠(yuǎn)山。假如說寫江天是壯闊的,那么寫遠(yuǎn)山就是秀麗的了。韓愈在《送桂州嚴(yán)大夫》中說:“江作青羅帶,山如碧玉簪。”以玉簪比喻蒼翠挺拔的青山。皮日休《縹緲峰》:“似將青羅髻,撒在明月中。”則用青羅髻形容碧綠層疊的山巒。辛棄疾借用這兩位詩人的詞語,以“玉簪螺髻”比喻山峰,既符合遠(yuǎn)望的特點,也描寫了遠(yuǎn)山的秀麗?v目遠(yuǎn)望,那千姿百態(tài)的山峰,有的蒼翠高聳如美人的玉簪,有的層層疊疊如美人螺旋形的發(fā)髻,祖國的江山不但有壯闊之美,而且有秀麗之美,這就更加激起了詞人對祖國的無限深情,從而也就觸發(fā)了詞人對中原淪陷、南宋小朝廷不思恢復(fù)的“愁”和“恨”。于是,在上面景中寓情、以景逗情的基礎(chǔ)上,作者便明言其情。但是,為了避免平直,作者不說自己“愁”和“恨”,而是說遠(yuǎn)山“獻(xiàn)愁供恨”。作品用移情之法,把自己的感情移到客觀景物上,由于詞人滿腔愁恨,所以連那秀麗的山峰看起來也不令人愉快,而好像是充滿愁恨了。這樣寫來就更加曲折有味。在以遠(yuǎn)視鏡頭遙觀周圍景物之后,作品又把鏡頭移向了賞心亭上的人。詞人原籍山東歷城,而宦游江南,故稱“江南游子”。家鄉(xiāng)淪陷,國家殘破,而一人獨自徘徊于賞心亭上,就已夠悲傷的了,何況又是“落日樓頭,斷鴻聲里”呢!落日的余暉映照著樓頭,失群的孤雁傳來陣陣的哀鳴,一見一聞,通過日暮景色渲染出一種蒼茫悲涼的氣氛,以有聲有色的景物更進(jìn)一層寫出了詞人的孤寂和悲苦。在這里,作品寫的是實景;同時,那落日殘照又恰好是面臨覆滅的南宋王朝的反映,那失群的孤雁也正好是詞人自身的寫照。情景交融,虛實相兼,形象鮮明,含義豐富深刻。以上“秋無際”從江天中見,“玉簪螺髻”從遠(yuǎn)目中見,“江南游子”從落日斷鴻中見,故陳洵《海綃說詞》謂“純用倒卷之筆”。接著,緊承“江南游子”續(xù)寫,由即景寫情完全轉(zhuǎn)入人事人情。這位感慨萬千的江南游子,并不是一般的登樓懷鄉(xiāng),而是“把吳鉤看了”,他是多么想手持這銳利的吳鉤,馳騁疆場、殺敵報國啊!看吳鉤,正是詞人雄心壯志的表現(xiàn)。然而,他卻不被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詞人滿腔悲憤無處發(fā)泄,只能一邊走動,一邊不斷地拍擊著欄干以泄其情。而詞人這種心情卻并無人能夠理解,這就更增加了他的悲憤。“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詞人的動作和心情是激烈的,那昂揚的斗志和強(qiáng)烈的激情仿佛使人感到它的灼熱和跳動。如果說“落日樓頭,斷鴻聲里,江南游子”是以靜態(tài)的景物寫出了詞人的悲涼和“愁”的話,那么,“把吳鉤看了,欄干拍遍”則是以動態(tài)的人物動作寫出了詞人的激憤和“恨”。在這里,作品不再用即景寫情之法,而是另換一法,以人物動作表現(xiàn)人物的內(nèi)心世界,但同樣都避免了直說。作品所展示給我們的是飽含感情色彩的景物和帶有強(qiáng)烈激情的動作,而感情的具體內(nèi)涵卻需要我們自己去體會。這樣作品便更加深沉渾厚,蘊藉含蓄,具有更加強(qiáng)烈的藝術(shù)魅力。
詞的過片緊承上片結(jié)句已轉(zhuǎn)入的人事人情,進(jìn)一步抒情,但卻又換一法,運用典故,通過古人古事抒寫詞人的雄心壯志和堅持用世的決心!靶菡f鱸魚堪膾,盡西風(fēng),季鷹歸未?”季鷹,即晉人張翰!妒勒f新語·識鑒》載:“張季鷹辟齊王東曹椽,在洛陽見秋風(fēng)起,因思吳中莼菜羹、鱸魚膾,曰:‘人生貴得適意爾,何能羈宦數(shù)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駕便歸。俄而齊王敗,時人皆謂為見機(jī)。”張翰因向往家鄉(xiāng)的莼菜鱸魚、貪圖安逸舒適而棄官歸里,而辛棄疾則不以隱居為然,因而反用此典說:不要說什么鱸魚膾之類的家鄉(xiāng)美味吧,盡管秋天已到,張翰(詞人自指)回家了沒有呢?張翰因見齊王將敗而辭歸,辛棄疾卻并不因南宋面臨的'危機(jī)而隱退。詞人之所以恥于棄官歸隱,是因為他有著報國的雄心壯志。因此接著又用一典加以申說:“求田問舍,怕應(yīng)羞見,劉郎才氣!薄度龂尽の褐尽り惖莻鳌氛f,陳登(元龍)因許汜沒有大志,很看不起他,自己睡大床,叫許汜睡下床。許汜把此事告訴了劉備,劉備說:“如今天下大亂,希望你能憂國忘家,替社會做些事,你卻只管買房置地,假如我是陳登,我將睡在高樓上,叫你睡在地下,豈止是上下床之別!”辛棄疾用這個典故是說,我如果也像許汜那樣只顧買房置地,為個人打算,那就羞見劉備那樣胸懷雄才大略的英雄了。從而表明了詞人為國忘私的廣闊胸懷,也批判了那些不顧國事、鉆營私利的人。但是,南宋政權(quán)投降派得勢,風(fēng)雨飄搖,怎不令人憂愁!自己長期不被重用,大好年光白白流逝,又怎不令人感傷。據(jù)《世說新語·言語》載,東晉大將軍桓溫率軍北伐,在路上看見自己從前種的柳樹已有十圍粗了,不禁慨嘆說:“樹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已經(jīng)這樣大了,人怎么能不老呢。┬翖壖灿眠@個典故,表現(xiàn)了他懷才不遇、年光虛度的憤慨和苦痛。作品連用三個典故言志抒情,又是另一寫法,但同樣不直不平,婉轉(zhuǎn)曲折。陳洵《海綃說詞》云:“季鷹未歸則鱸膾徒然一轉(zhuǎn),劉郎羞見則田舍徒然一轉(zhuǎn),如此則江南游子亦惟長抱此憂以老而已;卻不說出,而以‘樹猶如此’作半面語縮住!比齻典故,一用反問句,一用推測句,一用感嘆句,極富錯綜變化之妙。詞人痛苦之極,不禁一灑悲痛之淚。這不是多愁善感的弱者的眼淚,而是不遇于時的英雄的眼淚。詞的最后說:“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揾英雄淚!敝綦y求,詞人的痛苦無人來安慰,因此只好喚取紅巾翠袖的歌女來揾淚了。但“倩何人”又表明無人可代為喚取紅巾翠袖,因而只好獨自哀傷,從而表現(xiàn)了詞人的極度孤獨與痛苦。下片結(jié)句“倩何人”等13字,與上片結(jié)句“無人會,登臨意”相呼應(yīng),感情沉郁,結(jié)構(gòu)嚴(yán)謹(jǐn)。
這首詞沉雄豪壯,是稼軒詞風(fēng)的典型代表。論稼軒詞風(fēng)者,多以“豪放”名之,并常以“蘇辛”并稱。殊不知稼軒之豪放,與東坡之清曠實有不同。稼軒處于國家殘破之際,多撫世感事之作,感情極為沉郁。黃梨莊云:“辛稼軒當(dāng)弱宋末造,負(fù)管、樂之才,不能盡展其用,一腔忠憤,無處發(fā)泄;觀其與陳同父抵掌談?wù)摚呛蔚热宋?故其悲歌慷慨、抑郁無聊之氣,一寄之于其詞!保ā对~苑叢談》引)陳廷焯云:“辛稼軒,詞中之龍也,氣魄極雄大,意境卻極沉郁,不善學(xué)之,流入叫囂一派。”(《白雨齋詞話》)稼軒此詞就是豪放中有沉郁之情和蘊蓄之法。秋色無邊,江山壯麗,吳鉤看了,欄桿拍遍,胸懷報國大志,恥于歸隱謀私,可謂豪矣,壯矣!但愁恨郁積,落日哀鴻,嘆不為人知,惜年光如水,灑英雄之淚,又何其沉痛悲涼!其豪壯沉痛之情并不直接說出,而是通過景中寓情、移情入景、以動作寫情、用典故達(dá)意,曲折委婉地道出。作品層層推進(jìn),情到至極處,又以“樹猶如此”半句縮住。而且其情的具體內(nèi)容始終未加明言,全靠讀者聯(lián)系當(dāng)時的時代和作者處境去體會,因而含蓄雋永,耐人尋味,可謂深得蘊蓄之法。全詞在蒼涼渾茫的主色上,又以“玉簪螺髻”“紅巾翠袖”添抹了一些清秀婉麗的色彩,豪艷相映,剛?cè)嵯酀?jì)。上片用倒卷之筆,多整齊的對句;下片用轉(zhuǎn)折之法,句式多變,故文筆也不平直呆板。正因如此,所以譚獻(xiàn)說這首詞“裂竹之聲,何嘗不潛氣內(nèi)轉(zhuǎn)!保ā蹲T評詞辨》)陳洵說:“稼軒縱橫豪宕,而筆筆能留,字字有脈絡(luò)如此;學(xué)者茍能于此求,則清真、稼軒、夢窗,三家實一家。”(《海綃說詞》)因此稼軒詞豪放而不粗率,并非一味叫囂。后人以粗豪學(xué)稼軒,則失其旨矣!通過這首詞,我們對稼軒詞的豪放風(fēng)格的特定內(nèi)涵,可以有一個具體的了解。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古詩賞析】相關(guān)文章: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賞析06-23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辛棄疾、翻譯、賞析02-16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詩詞12-04
辛棄疾詩詞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08-17
辛棄疾《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原文及賞析01-05
辛棄疾《南鄉(xiāng)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懷》古詩賞析09-03
辛棄疾《水龍吟》賞析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