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學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
認真讀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視野一定開拓了不少,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書筆記吧。那么讀書筆記到底應該怎么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傳播學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歡迎大家分享。
傳播學讀書筆記1
什么是傳播?傳播是人類的活動,是信息的交流,當然他也離不開符號和媒介并且他的目的在于發(fā)生相應的變化,傳播學讀書筆記。簡而言之,傳播是人類通過符號和媒介交流信息以期發(fā)生相應變化的活動。他具有社會性和階級性,目的性和計劃性,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性,協同性和互動性,永恒性和歷史性。依據傳播范圍的大小,可以分為內向傳播,人際傳播,組織傳播,大眾傳播,跨國傳播。內向傳播有稱人際內傳播,是人們頭腦里“主我”和“客我”之間的信息交流活動。這種經常發(fā)生在我們腦海里的內在的自己和自己的精神對話:包括自言自語,自我推敲,自我反省,沉思默想,內心矛盾等等,他具有隱蔽性,內動性,短途性,思維性。人際傳播是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人之間借助語言和非語言等符號互通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活動。人際傳播可以是面對面的信息傳播,如交談,約談,討論,對話等,也可以是借助傳播媒介進行的傳播,如寫信,發(fā)傳真,電子信件等。組織傳播也稱團體傳播,是指組織成員之間組織之間的信息交流行為。組織是社會中相近或相似個體有目的的組合;傳播是組織結構的軸心,是組織存在的基礎,沒有傳播就沒有組織。大眾傳播是職業(yè)傳播者和沒傳播機構通過大眾傳播媒介,比如報紙書刊,廣播電視,電影等向大眾提供信息,知識,觀念,娛樂等的過程。跨國傳播指國家對外傳播機構通過報紙,廣播,電視,電影以及互聯網等所進行的國外受眾的傳播活動。
傳播學發(fā)展到現在這個程度經歷了一次次的革命,如語言傳播革命,文子傳播革命,印刷傳播革命,電子傳播革命,網絡傳播革命。從五次傳播更名的后果看,每一次傳播革命都將人類帶進一個性的境界,新的時代,我們認為傳播革命對社會進步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就像所有東西都有自己的固定模式,,大眾傳播也不例外,傳播模式就是對傳播活動的內在機制與外部聯系進行的一種直觀的簡潔的描述,也是一種象征的擁有同時實現傳播活動相同的結構屬性的合乎邏輯的設想。優(yōu)秀傳播模式具有構造動能,解釋功能,引導功能,直觀的簡化功能,預示功能。一般的傳播模式有單向傳播模式,雙向傳播模式,整體互動傳播模式,人類已經進入信息時代,整體互動模式在社干活中顯得日益重要。整體互動模式是指對人際傳播,大眾傳播,和網絡傳播等人類重要傳播系統的內在機制與外部聯系進行的一種直觀的整體的綜合呈現于描述。它遵循審查批判原則,服從事實原則。
傳播功能不是人類主觀臆斷的產物,而是人類傳播活動的客觀要求。傳播功能是指傳播活動所具有的能力及其的能力對任何社會所起的作用和效能,傳播學研究中的功能主義取向,主要“聚焦于媒介的運作及其對受眾所產生的效應”,探討的是大眾傳播的體系和功能。從功能產生的渠道來看,它可以分為個人的功能,組織的功能和社會的功能。傳播活動所具有的對個人發(fā)展的作用,或者須由信息傳播的參與者個人去完成的任務這就是個人的功能。這種功能按照施拉姆的解釋也叫內向型功能或社會成員自身功能。組織功能是在傳播活動中,媒介組織所具有的年呢管理和作用應該完成的任務,它包括告知功能,表達功能,解釋功能和指導功能。傳播是一種社會需要,社會進程和社會現象,因而也必須具備社會的功能,主要包括政治功能,經濟功能,教育功能,文化功能。
傳播作為一種傳播信息的媒介,同時也遵循一定的傳播原則,如可信度原則,針對性原則,有序性原則,協同性原則,實時性原則,適量性原則。
傳播學作為廣告宣傳的重要途徑,學好傳播學顯得非常重要。這本書讓我了解到了傳播學的重要組成,變革,功能及應當遵循的原則等等,總而言之,《大眾傳播學》是我獲益匪淺。
尼克"史蒂文森(Nick Stevenson),現任教于英國諾丁漢大學社會學和社會政策學院。主要講授《社會文化學概論》和《公民權利、身份認同與全球化》等課程。1987年,尼克"史蒂文森以一等獎獲得克立大學的歷史學和社會學學士。1999年獲得劍橋大學博士學位。博士論文收錄于《文化、意識形態(tài)和社會主義》一書。從1991年起,擔任謝菲爾德大學社會研究系講師。2001年赴諾丁漢大學任教。1996年,史蒂文森和他的同事彼得"杰克遜、凱特"布魯克斯有機會進行一項對男性生活方式雜志的研究,讀后感《傳播學讀書筆記》。研究成果于2001年與由政體出版社出版,書名為《男性生活方式雜志的意義生成》。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公民身份、世界主義和文化等等。
內容提要 :
《認識媒介文化》一書較全面地對20世紀中葉以來本領域內的各相關學派主要代表人物關于媒介文化的理論及核心觀念,進行了細致精深的梳理和表述,并對各學派內的研究視點進行了分析整理,提出了別樹一幟的觀點,而且不乏深中肯綮之見。對當代社會理論試圖探討媒介在文化生產和文化再生產中的地位的種種方法也做了批評性的審視,闡述了一般社會理論與一系列有關媒介和信息的傳播理論之間的關系,并重新評價了意識形態(tài)、結構和行動者以及媒介等等在道德準則和公民的權利和義務中的作用。
主要內容:
本書有兩個問題很值得我們注意。一是書中有些地方存在著明顯的反馬克思主義思想;二是本書介紹的諸種理論流派僅集中于歐洲各國、美國、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對世界其他各國的理論探索則幾乎未曾提及,這對于全面研究媒介文化理論顯然是有其局限性的。其中以史蒂文森對馬歇爾"麥克盧漢思想的批判意見為精彩部分。
馬克思主義的媒介理論對階級社會中所謂“思想的自由交流”進行了批判。史蒂文森認為,馬克思主義的優(yōu)點,在于它指出了所有制和媒介生產的文化內容之間的聯系,不平等的社會關系滋長了社會意識形態(tài)的形象和表達。而馬克思主義媒介理論的劣勢,在史蒂文森看來,在于忽視了階級統治以外的其他統治關系,比如性別和種族。史蒂文森探討了英國馬克思主義者在媒介理論方面的3種研究成果。分別是雷蒙德"威廉斯對傳播制度的研究,斯圖爾特"霍爾的編碼/解碼理論,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對電視新聞中的階級偏見的研究。
從書中對威廉斯的介紹可以概括出史蒂文森對威廉斯的觀點進行了4個方面的商榷。
。1)威廉斯忽視了經濟基礎的決定性作用。
。2)威廉斯高估了霸權的凝聚力,忽視了現代社會中價值觀的離散。
。3)威廉斯沒有注意到現代文化的多元性,他的“民主現實主義”脫離了現代社會的語境,過于理想化。一方面,威廉斯更多地把言論自由看作權利而不是義務,錯誤地以為只要強調撰稿人的權利就可以實現民主的媒介。另一方面,威廉斯希望用激進的民族文化反抗美國的全球文化,沒有看到兩者都必須在跨國資本主義的體系下運作。
(4)威廉斯的文化理論過分關心藝術,以文學研究的方式研究文化,但電視觀眾看電視的方式并不同于學者解讀文學作品的方式。
其次是霍爾的研究。史蒂文森對霍爾的解碼模式也提出了4點商榷意見。
。1)霍爾太強調受眾和文本的關系,而沒有認真評價經濟和國家對文化生產的影響。
。2)霍爾沉湎于符號學的研究,不可能展開媒介民主化方式的分析。
(3)霍爾太注重話語在建立霸權方面的有效性,表現出一種“能指的狂妄自大”而忽視了其他因素。
。4)霍爾把主導性話語形式和“意識形態(tài)”概念混為一談。當然,史蒂文森還是肯定了霍爾理論的建設性,話語和意義之間終于出現了張力。
最后是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在1970年代和80年代初對電視新聞中的偏見問題所進行的了研究。史蒂文森認為,格拉斯哥大學媒介小組對客觀性、公正性的要求,是和受眾多義性的闡釋實踐不相干的。
與文化媒介馬歇爾"麥克盧漢
加拿大的麥克盧漢認為,關注媒介的意識形態(tài)建構和符號意義建構,是不得要領。技術媒介對時間、空間和人類感知方式的影響,才是要素性的。麥克盧漢的這一思想起源于他的同胞英尼斯。英尼斯認為,偏倚時間的媒介有利于維護歷史傳統、中央集權、宗教和道德,偏倚空間的媒介有利于世俗制度、非集權化政治、現在和未來。麥克盧漢則認為,印刷文化的興起培植了理性的、個人主義的文化,而電子文化使得時間和空間都不復存在,形成了一種與口語文化相似的、共同的全球文化。
書中史蒂文森首先回顧了對麥克盧漢的常見批判——媒介分析是非社會化的,麥克盧漢沒有涉及資本主義的全球化,他的技術決定論是在為主導性的社會關系尋找意識形態(tài)的借口;然后指出,這些批判總的說來是正確的,但決不能因此否認麥克盧漢的意義。史蒂文森認為,雖然媒介技術不能決定文化意義,但它確實重塑了生活世界。他還認為在書寫現代性歷史的時候,既要避免馬克思主義或功能主義的還原論,又要避免麥克盧漢的技術決定論。
史蒂文森具體指出了對麥克盧漢的4個批判層面,可概括為:
。1)麥克盧漢認為有意義構建的時間和空間已經被全球化的媒介所瓦解,是一種極度的夸張。
。2)技術不僅如麥克盧漢所言創(chuàng)造了各個領域的一體化,也在促進著各個領域和文化等級的離散化。
。3)媒介技術不僅可能迎來更為民主的生活方式,也使得國家能夠監(jiān)視民眾的行為;通俗報刊也常常使用類似于?滤f的“懲戒性權力”的技巧,將規(guī)范的行為準則強加給大眾。
(4)麥克盧漢認為電子傳播消除了反思性的公共領域的觀點是誤入歧途的。
書中還描寫了史蒂文森對法國后現代主義理論家博德里亞的理論分析。他被史蒂文森稱為“法國的麥克盧漢”。史蒂文森在全書的最后一章總結了大眾傳播研究的3種范式,并且以海灣戰(zhàn)爭為例進行了說明。第一種范式是批判研究,主要是英國的馬克思主義者和德國的法蘭克福學派的研究。這些研究認為,大眾傳播是社會權力的重要資源。研究主要圍繞大眾媒介、民主和資本主義的關系,關注焦點是大眾傳播的政治
傳播學讀書筆記2
1老文獻往往能看出新東西。
如甘惜分前輩在《對新聞理論幾點分歧意見的看法》一文中,有史有論有觀點,其中在第四節(jié)“關于組織輿論”一塊,就和我們熟知的“議程設置”理論有所交集。小傳淺見,甘老的“組織輿論”面上比“議程設置”更寬廣,但討論的深度還比不上“議程設置”。當然了,后者經歷了這么多學者的挖掘開拓,深度拓展也是自然而然的。
另外不得不佩服老前輩們的精神,這篇文章1981年3月發(fā)表,其中就涉及到《報刊的四種理論》中“社會責任論”,雖然《報刊》成書于1956年,但好像是1980年11月才被人大新聞系翻譯過來,新華出版社出版的吧,可見老前輩們一直在關注新聞傳播的最新動態(tài)。
小傳也想起,當年全國掀起一場由國防大學公方彬教授提起的“新政治觀”的討論,不久后,劉建明教授就來到廣院進行了一次新政治觀與新聞輿論的講座。那次恰好是小傳和小播兩人接待劉教授的,午餐時還聊到劉老師和張博士關于“中國共產黨宣傳家是不是傳播學主要原理的首創(chuàng)者”的商榷討論。這個后面再說。
2新聞傳播的關系不僅曖昧不清,甚至頗有沖突。
我們都知道新聞學和傳播學兩者“牽手”,升格為新聞傳播學一級學科,但新聞和傳播的關系一直以來也是新聞傳播繞不開也說不清的問題。
首先是研究范圍,有大牛說新聞的詞義本身就是模糊的,故而有必要區(qū)分“廣義新聞”和“本義新聞”;童兵教授也發(fā)文,呼吁“從界定每一個新聞學術語做起”。
于是,文獻中不少從新聞的定義開始做基礎梳理,鄭保衛(wèi)老師也一直對“新聞無學”進行持續(xù)的批評,人有“保衛(wèi)新聞學”的雅號。但是根據小傳對文獻中一篇《淺談傳播學的學術定位與學科發(fā)展》一文的研讀,鄭保衛(wèi)前輩在“傳播學的學術定位”上,個人覺得把傳播學“窄化”了。劉建明教授也在《傳播學的玄化與細化》一文中,甚至質疑稱:“傳播學不能成為一個獨立的專業(yè)”。但仔細研讀文獻后不禁發(fā)現,其實按照劉教授的觀點,玄化+細化,就能成就傳播學這一學科。
李希光先生和潘忠黨先生就因為李希光老師的“七個問題”意見分析嚴重,北卡羅來納大學的趙心樹教授出面調停,精準抓住了兩者分歧的一些“誤會”,首先就是概念引用時的“符號誤會”。即兩人雖然同用新聞、同用傳播,但新聞傳播的“兩名三意”導致兩人所言并非同一件事。這就是“界定好每一個術語”的重要性。當然,兩人爭議的主要是新聞傳播究竟是業(yè)界傾向的還是學術傾向的,這在后面我們再專門討論。
3傳播學代替新聞學?
這一提法頗有爆炸性:無論用誰代替誰,哪怕說以誰為主統領誰,聽起來肯定有人不舒服。其實這也是誤會大于分歧。
小傳曾在本科傳播學新生見面會上簡單和新生聊過,傳播學的研習可以關注三大明顯的領域,即歷史、方法和理論。當時鄧老師也提到,傳播學的學生要多多關注一些新聞的東西。我的觀點加上鄧老師的觀點,就是上面趙心樹老師提出的學科冠名的全面闡釋。
趙心樹老師認為要用傳播學來冠名整個新聞傳播,但是這種“冠名”沒有孰優(yōu)孰劣的區(qū)分。傳播學下設基礎傳播學和應用傳播學。其中基礎傳播學包括傳播學歷史、傳播研究方法和傳播學理論,亦即小傳見面會時分享的三塊內容。應用傳播學包括新聞學、廣告學、公關學、傳媒倫理和法規(guī)等等……小傳不揣冒昧,鄧老師的“多關注新聞”大概提示多提升應用傳播學的能力
不過更多的研究者覺得新聞傳播可以更好“聯姻”,美美與共,這就不用多說了吧。
4新聞傳播,觀點碰撞不少,商榷文獻很多。
比如之前說的傳播學是否是一個學科,小傳之前寫過一篇學科與學派的文章,這里再補充一下“研究領域”與“成熟學科”,其實兩者并不沖突,也沒有誰更高級誰更低端的區(qū)分。比如某一個領域可以從不同的學科進行研究;同樣,同一個學科可以去研究不同的領域。
更為重要的問題在于,經歷了海納百川的滌蕩后,傳播學這片土地能夠沉淀下什么?小傳現在念傳播學,方向為理論傳播學與傳播學史,我當然是支持傳播學是一門學科的說法的,但問題不在于一個學術共同體內的某種強烈的情感,在今天傳播學需要“拉出來溜溜”的時候,如何讓其他的學科至少不排斥?
前面說一些老前輩對傳播學有一些明確的質疑甚至是批評,想來也有必要回應一下。比如說傳播學真的那么窄嗎?很多時候一些研究者只看到了傳統的“傳遞觀”的傳播學,甚至很多研習傳播學的人不知道在這之外還有作為“儀式觀”存在的傳播學。
具體的商榷很多,小到新聞商品化、大到學科之爭,在此不一一列舉了,后面有時間我們可以單獨拿出來一些重點問題剖析。這里講講文人商榷的一般進路以及誤會消除吧。
愚以為,很多的商榷存在誤讀,是誤會大于分歧的典范。比如劉建明教授和張勇鋒老師的“首創(chuàng)”爭議,兩人一個關注“原理”一個強調“理論”,原理和理論當然是不一樣的東西,張在批評劉時簡單等同了。這就是誤會之一:概念和對象的模糊。再比如,“太講邏輯”。有人說,講邏輯不是很好嘛?比如李彬教授講新聞研究要講“無用之用”,其本意在于呼吁大家不要以功利之心考察新聞研究,有時候看似沒用確是最有用的。不過王瑞棠博士就回應商榷,其中第一部分就糾纏形式邏輯,認為李彬教授的反駁新聞功利,用的標準還是“有用無用”,本質是用實用來反駁實用,不能接受。當然,你如果一定咬文嚼字,這樣的反駁對不對?有點道理的,但顯然是曲解原文意義了。另外還有一個就是研究范式的區(qū)分,這個不用多解釋,拉扎斯菲爾德當年與阿多諾的合作失敗,早就成了傳播學的一個公案,這是本體論、方法論、價值論等層面的區(qū)隔,有碰撞很容易理解。
5一些其他亮點的盤點。
限于篇幅,這里簡單說一下文獻中的小亮點。首先是上面講的學派研究范式對撞,于是有文獻《現象學:一種可資傳播學借鑒的哲學方法》,文章從現象學的角度來統和兩種范式。這篇文章闡明了現象學“本質直觀”的基礎,很好地解決了傳統方法和思辨方法無法妥善處置的個別與一般、現象與本質的關系問題。
我們廣院的陳作平教授有一篇以結構主義方法來構建新聞理論體系的文章,當年上陳老師的《新聞報道新思路》的課程還是頗有啟發(fā)的。這篇文獻也很有點意思,不過我更關注其中提到的日本新聞學者山村廣太郎的人的信息交流三種欲望,欲知道、欲使人知道、欲被人知道。這三種欲望能夠組織成一篇很不錯的分析微信朋友圈使用的小文章了吧?
黃旦教授的有功能主義向建構主義轉化也是很好的文章,不過小傳覺得可能篇幅限制,黃教授的討論沒能展開,不過這個視角確實能夠給我們帶來很多新的思考。小傳其實更多關注國際關系政治學的東西,建構主義的思維確實能夠在現有基礎上更好地解釋一些新聞傳播現象。有興趣的朋友不妨關注下。
另外,詹姆斯·凱瑞《新聞教育錯在哪里》引發(fā)的討論已經超越了文本本身了,正如上文說的,這不僅是傳遞觀與儀式觀的區(qū)分,也不僅有實踐導向和理論導向的爭議。再聯想到前段時間某網紅對新聞學界的批評,很多時候還是站在一邊指責另一邊,缺乏一種溝通理解。
再者,特別想提出童兵教授的科學精神與人文精神,這些概念很好理解,但是真正認識到很難,F在新聞傳播開始呼吁更加“科學的研究方法”,但什么是科學呢?有科學精神當然是必要的,但科學精神與科學主義不是一回事。做質性研究,就不是科學了?否也。質性研究恰恰與定量研究一樣,屬于實證研究的大范疇。在說到騰訊的機器人寫作,怕什么?這不是我們的挑戰(zhàn),恰恰使我們的機會,讓我們從很多低級的文本整理中逃脫出來,進行更好的文本創(chuàng)作。它淘汰的不是記者,而是“不太合格的記者”,優(yōu)秀的記者,永遠是稀缺品。機器很難理解人文,踐行人文精神。小傳現在在一個課題組,馬上要分析返回的數據,其中有一項情感分析,我還在發(fā)愁,我們用的海量數據的分析,后面肯定要依仗機器,如何提高分析的精度,還在發(fā)愁。
最后是新聞史。很慚愧,我很不擅長新聞史,甚至是門外漢。曾經是理科生,神經又大條,搞不來。不過文獻中有不少新聞史研究的東西,值得一看。這里提出來一點做結吧。
傳播學讀書筆記3
新聞傳播學概論,從各個方面介紹了傳播學要研究的內容及其傳播的意義。課本的理論知識有很大的難度,但只要抓住個章節(jié)課本知識的重點話語,加一自己的理解及一些資料的輔助,就能大略的掌握課本理論知識所要表達的意思。
比如第5章的傳播學的社會功能,它主要介紹的內容就是大眾傳播以及人際傳播信息的社會作用、功能,以及傳播理論所涉及的一些特殊功能性。如傳播的三種社會功能:環(huán)境檢測功能、社會協調功能及文化傳遞功能。這個章節(jié)對我們的新聞宣傳工作具有啟發(fā)性的內容之一。 新聞宣傳的報道、采訪,首先的前提就是要弄清楚傳播的社會功能及它在社會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讓我們在這樣的前提下,才能意識到信息對社會中的重要性,以及它所造成的影響和作用。才能要求我們抱嚴肅、嚴謹的態(tài)度來開展新聞宣傳工作,嚴格要求自己今后在傳播信息時,考慮到的更多是社會責任與社會作用,以此來嚴格要自己的工作。
第12章的傳播學的批判學派以及個章中理論知識的部分,多是一些理論性知識它們大多涉及傳播學研究的一些傳統和現代的各種派別的理論成果,語言比較專業(yè)拗口,讀起來比較生澀難懂,但對我們系統了解傳播學發(fā)展路徑,構建新聞傳播學的.體系有很好的支撐作用。
本書第7章的內容分析和信息交流、第9章受傳者研究及第10章傳播效果的研究,與我們的新聞宣傳有很大聯系,對我們新聞專業(yè)知識的學習,學習寫作新聞,策劃新聞等有重要的作用。只有弄清信息傳播的功能、作用和地位,弄清信息傳播的效果、影響因素,以及弄清受眾需要的信息,才能更好為地我們的信息傳播,新聞宣傳工作做好充分的準備,打好堅實的專業(yè)知識基礎,讓我們在今后的專業(yè)學習及實踐中得心應手,為我們的學習及工作提供充分的“知識武裝”。
傳播學讀書筆記4
小時候讀過《大學》、《中庸》,知道國學是很值得學習的,但是,四書五經之類的書我的確沒有閱讀欲望,因為很難懂,又沒有趣味性!督浀涑U劇肪筒灰粯恿,首先作者很有分量,而且《經典常談》是大師為大眾介紹中國傳統文化的啟蒙讀物。該書主要是介紹講解一些中國傳統文化的基本知識。書的自序上也說這本書是學習傳統文化的典籍,也可以稱作為“國學入門書”。既然能夠稱得上“國學入門書”,其分量可謂不言自喻。它按照經、史、子、集的順序,把中國經典娓娓道來,是大眾了解中國傳統文化的入門指南。
朱先生這部書的內容主要包括傳統的“四書五經”,“十三經”等著作。囊括了經,史,子,集四部的一些最廣為流傳,最為經典的著作。書目編排順序依次是:說文解字,周易,尚書,詩經,三禮,春秋三傳,四書,戰(zhàn)國策,史記漢書,諸子,辭賦,詩第,文第。書中自序中說“各篇的排列按照傳統的經史子集的順序,并按照傳統的已經將“小學”書放在最前頭!彼赃@樣一個比較循序漸進的次序也讓讀者能更好地來理解該書的宗旨。朱先生也說,要讀懂這些書,理解傳統文化,特別是經,史,子,集就必須先從理解字義開始,所以他選擇把《說文解字》放在第一位,真可謂是用心良苦。
“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時間是最好的試金石。浪花淘盡,剩下的傳統文化才是經典,儒道法釋構建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根基,古希臘經典與《圣經》則是西方傳統文化的源泉。讓我了解了不讀經典傳統文化,寸步難行?v觀通篇,朱先生在傳統文化的闡述上也加有了他自己的一些認識。比如在《禮》第五中,朱先生說道:“天生萬物,是個很古的信仰,但最普遍的還是祖先的信仰,直到我們這個時代,這個信仰還是很有力的,但大部分可以說是風俗習慣,這些風俗習慣有一些也可以說是生活的藝術。”
朱先生的這本書雖然稱作為“經典常談”,但在我看來其實這本書不僅僅是單純意義上的“經典常談”,更深遠地來看,其實還包含著“經典導讀”這更深一層次的含義。眾所周知,在國際化程度不斷地深入每個人生活時,我們的生活也充斥著許多新生文化,以至于年輕一代對我們傳統文化的關注越來越少,面對日益增多的“泊來”文化,已經很少在有家庭再給孩子接受“傳統教育”了。所以能以這樣的方式來為我們的傳統文化做一個詮釋、代言,一定程度上也能讓我們的傳統文化得以更好地流傳。
《鄉(xiāng)土中國》這本書是費孝通先生在上個世紀四十年代后期,根據他所講授的“鄉(xiāng)村社會學”的內容所寫成的。他想通過此,追究中國鄉(xiāng)村社會的特點。這本書從具體社會里提煉出一些概念,是包含在具體的中國基層傳統社會里的一種體系,支配著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
《鄉(xiāng)土中國》雖然是作者在“鄉(xiāng)村社會學”的基礎上撰寫的,但它對中國傳統文化、社會結構的分析,其廣度和深度已高于一個社會學的層面。 鄉(xiāng)土中國所涉及的問題,不僅僅是擁有漫長歷史的古老中國的一個小部分,而是這個以農業(yè)為根基的文明古國的深層次基礎。鄉(xiāng)土中國,講到的也不只是鄉(xiāng)村生活,而是通過這個衍生出去,一直涉及到了中國社會的傳統結構與中國國民的國民性格,揭示的是一個宏大的社會圖景。我認為這本書是中國社會學歷史上的一個里程碑,也是理解傳統中國與中國國民性的經典之作。
“從基層上看去,中國社會是鄉(xiāng)土性的!边@句話是本書所有內容的出發(fā)點。鄉(xiāng)土性并不是中國所有階層的特性,但是卻是傳統中國最基礎的特性。關于鄉(xiāng)土性的原因和其它,費先生做了這樣的描述:“農業(yè)和游牧或工業(yè)不同,它是直接取資于土地的。直接靠農業(yè)來謀生的人是粘著在土地上的。鄉(xiāng)土社會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會。常態(tài)的生活是終老是鄉(xiāng)!笨梢妭鹘y中國的經濟基礎以及農業(yè)這種產業(yè)的自身特性,決定了基層社會的鄉(xiāng)土性,以及與此相關的其他社會特征。
《美的歷程》講述了中國傳統圖案與傳統紋飾是中國傳統美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最早表現之一。它們不光是中華民族獨特審美心理的形象展現,而且還繼續(xù)引導、影響著中國人的審美趣味與審美實踐,其既有人類審美活動的共性特征,又有民族的
個性差異,是參與了中國人的審美心態(tài)生成的。其中所含的的審美思想、吉祥寓意、造型方式與內心關照等為現代圖案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活力與依據。
在讀的過程中,我一直在思考傳統文化現代化與中華文化的未來走向的問題,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的對接需要智慧。如何將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進行有效地銜接,值得深思。銜接點是什么,能否進行有效的系統重構,中國文化的方向在哪里,就需要我們進行思考和努力。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沒有絕對的劃分但也有相對的區(qū)別。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也不僅僅是對接的問題,而是如何使傳統文化現代化,因為傳統文化如果要存在下去的話,它必然也是現代的,或者說具有現代意蘊的,F代文化不是庸俗和浮躁的文化,它也得是富有生命力的先進文化,它又必然是有思想和歷史傳統的,只有對傳統有一個清醒的把握,才能構成富有活力的現代文化。至于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如何銜接,尋找到它們之間的共通性或許就是那個鏈接點也或者是中國文化的方向。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很長時間的積淀和沉著冷靜的思考。
結語:傳統文化是我們的生命之源和存在之根。因為它,我們繁衍了上下五千年中華文明,也因為它,我們在近代中國落后了一百多年。所以,如何把中國傳統文化當中能夠使我們安身立命的本根性的東西傳承下來,同時又如何把其中存在嚴重時代局限性的東西進行改造,這是非常關鍵和重要的問題。
傳播學讀書筆記5
《傳播學史——一種傳記式的方法》是E·M·羅杰斯以傳記式記載的傳播學直到1960年的歷史。這樣一本歷史教科書式的50萬字的著作,按照時間的跨度,分本別類的記載了傳播學的起源,在美國的發(fā)展及傳播學的建立。
本書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傳播學在歐洲的起源。把我們引入查爾斯·達爾文,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卡爾·馬克思這些思想巨匠學術攀登的歷程中。從進化論到精神分析學說到馬克思的共產主義批判學派,那時還沒有傳播學的概念,但是傳播學的發(fā)端卻是從生物學,心理學乃至馬克思在審視工人階級的異化而總結出的共產主義而來。羅杰斯的這種傳記式的描述風格,為我們開拓了一個新的視野,重新審視傳播學。
傳播學根植的萌芽是什么?從達爾文的進化論的角度來看,進化論中的許多概念和機制被引入到諸如群體生態(tài)學,城市生態(tài)學和社會學中,這些理論的發(fā)展促成了非語言傳播研究的展開,而這正是傳播學的一個專業(yè),引起人們的廣泛興趣。從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學說來看,又將傳播學引向個人的心理,情感以及態(tài)度。弗洛伊德從主觀主義出發(fā),通過研究夢境形成精神分析的學說。而這些理論成為傳播學的根基(傳播學中的理論在個體當中尋求行為變化的力量。)并在隨后實驗心理學家?guī)鞝柼亍だ諟貙θ后w動力學的研究一并促成了傳播學的發(fā)展。勒溫在心理學中的研究比如“場論”和“矢量”的概念既是基于弗洛伊德的理論(比如將主觀主義重新植入其中,而這與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方法向契合),又與傳播學緊密相連(“認識既是傳播的結果,又是傳播的起源。在你心中的東西業(yè)是獲得的傳播的結果,你告訴其他人的東西是來自同一心靈的內容——這些內容正經歷變化,并相互發(fā)生作用”)。場論中的認識論恰好切中人類傳播過程中的相互效益。而從馬克思和批判學派來看,馬克思有一種強烈的受迫害情結,他重視受壓迫的人,他是一個建設性的設計者。他及其近代的批判學派的理論團體被經驗學者看做思想和概念的來源。為傳播學提供一條有價值的線索。從宏觀的角度來說,它為傳播學提供了一種社會的觀察視角。
第二部分傳播學在美國的發(fā)展提到了芝加哥學派,卡爾霍夫曼和說服研究,克勞德·香農的信息論和諾伯特·維納的控制論等。
芝加哥學派的學者構成了一個以人類傳播為中心的人格社會化的理論概念體系。對于他們而言,要成為社會的存在,人類的存在就需要傳播,他們攻擊對人類行為的直覺解釋,取而代之一種符號交互論的觀點。,芝加哥學派構筑了后來一媒體效果為中心的大眾傳播的模型,F今的教育模式是建立在生物學的基礎上——反射弧模式(刺激,解釋,反應的模式)。這種方式構造了中國式的教育體系,因為中國的教育模式是照搬西方的教育模式,而中國人的思維模式是善于從整體宏觀的角度看待問題,同時對它進行抽象化的闡釋,從相互的作用關系來看待事物的發(fā)展。在芝加哥學派中的心理學家J杜威的論證:反射弧的概念是靠不住的,他希望正規(guī)教育能夠捕捉到孩子的自然好奇心,他認為解釋是人類行為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一旦一個個體學會了一個新的概念,他就會以令人驚人的頻率碰到有關那個概念的說明。這也挺好理解的,一個人只能理解他本來理解的那一部分,它是通過有知來擴展自己有知的疆域。杜威在芝加哥大學創(chuàng)建了一個小學,在學校里孩子是通過做來學到知識的,比如數學是在烹調和木工經歷中被傳授的。
香農的單向傳播行為的模式有助于奠定傳播學的學術領域,比起任何其他的理論概念化的工作來,它更適用于傳播學的范式。即為傳播學的主要組成部分提供了一個單一的易于理解的明確說明,這些組成部分是信源,訊息,信道,接受器,因此對于傳播行為的傳播研究可以確定出信源變量,訊息變量,信道變量和接受者變量。雖然香農對于信息論的研究是完全基于數學,他也曾說過人的意義和解釋是一種軟性數據,它不能被還原為準確的數學公式,傳播的符號方面與工程無關。香農講信息論限于工程傳播,并告誡科學界防止將之過于廣泛的應用與所有類型的人類傳播,然而,傳播學者沒有對香農的警告給與太多的關注。
從這個角度來說,信息等太多比特的輸入也許會讓人喪失感知世界的能力,喪失對真實情感回應的能力。人畢竟不是1+1=2那么簡單,正如格式塔對人格心理學的研究,作為個體的人是受環(huán)境和周圍社會的制約的。今天,有必要對香農的傳播模式重新予以概念化,以便反應作為過程的傳播定義,認識到傳播往往是非線性的,無意圖的,并促使傳播效果之外的其他重要研究課題的進行。因此,傳播學者正在逐步擺脫他們早期對香農的數學理論的誤解,這是一個逐步的漸進的過程,它最終將恢復我們對于作為自我糾正體系的知識界的信念。
第三部分講述了施拉姆的故事,這位傳播界的集大成者,是傳播界領域的創(chuàng)始人。在全文的最后寫道:“在一個更加遙遠的未來時代,或許從現在開始的幾十年以后,施拉姆期望傳播學將會消失,作為一個重要的組成部分被吸收到行為科學的一個重要的統一體中,這些行為科學最低限度包括心理學,社會學,政治學,政治學,人類學,經濟學(這些學科在1900年左右就獲得了他們目前的形式)它們的研究中心是人類行為,施拉姆希望傳播學會導致這一趨向行為科學統一體的運動。
【傳播學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相關文章:
《生命生命》讀書筆記范文精選03-23
《瑣記》讀書筆記精選范文03-30
名人故事讀書筆記范文(精選8篇)09-04
成語故事讀書筆記范文(精選5篇)12-09
《活法》讀書筆記精選03-14
名人故事讀書筆記范文500字(精選6篇)09-04
魯迅《風箏》讀書筆記范文02-10
《孔乙己》初中讀書筆記范文03-16
學生簡愛讀書筆記范文03-04
青鳥小學讀書筆記范文0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