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書筆記了。那要怎么寫好讀書筆記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 1
《走出中世紀》是復旦大學教授朱維錚的論文集,初版于上世紀八十年代,本世紀初又增訂再版。朱維錚寫作特點在于嬉笑怒罵,立場鮮明!爸惺兰o”這一思考帶著強烈的八十年代色彩,朱維錚以“走出中世紀”為題也是對當時時代問題的思考與回應,因此此書的一些觀點在今天看來有些過時,也有一些思考在今天仍具有現(xiàn)實意義。
“中世紀”這一概念源自西方史學,一般指起自公元476年西羅馬帝國在蠻族入侵中滅亡到1500年左右文藝復興這一時間段內(nèi)歐洲的歷史。“中世紀”這一敘事往往象征著黑暗、蒙昧的封建主義要素。“中”這一隱喻不僅暗示“中世紀”敘事預設了一個先在的、古典的、理性昌明的時代,即古希臘、羅馬的時代,而這一文明時代為野蠻的蠻族入侵所摧毀——理性的時代崩毀了,理性由此進入黑暗紀元;更暗示了“中世紀”之后的“文藝復興”與“啟蒙時期”的理性崛起并再度昌明的歷史線性發(fā)展。“中世紀”敘事帶有強烈的歷史目的性,而線性的、編年的、目的性的西方歷史學則共同起源于基督教史學觀念:人類在地上的歷史是通往審判、得救贖的歷史。盡管“中世紀”敘事對羅馬公教統(tǒng)治歐洲的歷史極盡貶斥,仍脫離不了基督教史學觀念的影響,究其原因在于現(xiàn)代性或資本主義的精神本就自基督教中誕生,被指認為崇高的“理性”也不過是通過基督教視角對古希臘文本的再重構。
考慮到朱維錚寫作這些論文的時代,國內(nèi)對西方中世紀史學研究尚淺,那時學者討論“中世紀”的語境仍是經(jīng)典馬克思列寧主義語境下的“中世紀”,所以朱維錚在此書對“中世紀”這一定義并未投去關注的目光,而是直接發(fā)問:中國如何走出中世紀?這一做法在今天看來甚為不妥,但聯(lián)系到八十年代的時代氣氛,對中國是否“走出中世紀”、如何“走出中世紀”這樣問題的關注有著濃厚的現(xiàn)世關懷,朱維錚正是在當時現(xiàn)實的關照視角下考慮“走出中世紀”這一問題的。正因此,此書的出版引起當時社會的強烈反響。
朱維錚認為,中國走出中世紀不在于晚清,起始點或許更早至晚明,而晚清龔自珍提出的“自改革”思想也說明中國存在自主“走出中世紀”的可能。這一論點的提出有幾個前提。朱維錚將“中世紀”這一概念代替了新中國傳統(tǒng)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中的中國“封建主義”,并將“中世紀”上限提至秦代大一統(tǒng)專制王朝的誕生。于是“走出中世紀”這一問題事實上變?yōu)椤白叱鰧V萍瘷唷保l(fā)問中國何時/如何走出專制?問題內(nèi)核之變,則切入點隨之而變。朱維錚寫道:“君主專制,作為一種政治體制,猶如長在中世紀社會關系的軀體上面的一顆腦袋!保ǖ21頁)在朱維錚“專制政治”與“基督教”等同的“中世紀”敘事中,對等的隱喻是什么呢?被專制制度下恐怖統(tǒng)治的“基督教”(對應中國的經(jīng)學)遮蔽的正是關注時事政治、追求民主和道德自覺的“理性”,朱維錚將中國的“走出中世紀”敘述為中國廢除專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的歷史過程。朱維錚圍繞這一敘述展開論述,考察晚明耶穌會傳教士在華活動與王學的關系,試圖論證王學這一經(jīng)學內(nèi)產(chǎn)生的異端具有與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相似的精神內(nèi)核,都試圖打破統(tǒng)治學說的思想束縛。進一步,朱維錚考察王學、傳教士與明末清初漢學之關系,論證清初漢學之興是對清廷以程朱理學為統(tǒng)治學說的抗爭,認為這種對專制統(tǒng)治的反抗存在著中國自主走出“中世紀”的可能。
當然,此書收錄的論文頗多,關系方方面面,有許多值得進一步拓展的問題。就現(xiàn)在來看,朱維錚的'寫作體現(xiàn)了他對歷史、對現(xiàn)實的思考,“走出中世紀”這一敘事在朱維錚處實際上尚未完結,這一敘事帶有時代的、政治的因素,但其學術性的一面也值得思考。正如朱維錚所說,“西方實現(xiàn)近代化的過程中,曾經(jīng)有過一段時間,人們非常崇拜地球那一邊的中央帝國!藗兌济靼追鼱柼┑日前阎袊斪饕粋參照系,皆以評判歐洲本身的種種事物,特別是妨礙政治近代化的那些痼疾”,類似的說法常出現(xiàn)于朱維錚的論述之中。在這里的問題是朱維錚預設了近代化這一歷史進程,因而對敘事的編排帶有明顯的目的性,而忽略了對古典與現(xiàn)代社會的進一步思考。朱維錚對“時空連續(xù)性”的強調也導致他為了敘事的連貫而忽視了傳統(tǒng)斷裂的存在。但某種程度上說,正是因為朱維錚站在當時歷史的現(xiàn)實這一視角觀照中國歷史進程,這一敘事才得以產(chǎn)生。朱維錚對自己的立場、對學術與政治的聯(lián)系毫不諱言,在八十年代來看,這一點值得敬佩。
《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 2
讀完《走出中世紀》這本書,仿佛經(jīng)歷了一場跨越時空的思想之旅。這本書以其深刻的見解和獨特的視角,引領我們重新審視那個被稱為 “中世紀” 的歷史時期,以及人類如何從中世紀的束縛中逐步走出,邁向現(xiàn)代社會。
在閱讀過程中,我被作者對中世紀歷史的深入剖析所吸引。書中詳細描述了中世紀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和社會生活等各個方面,讓我對這個時期有了更全面、更立體的認識。我了解到中世紀并非如我們想象中的那樣黑暗和停滯不前,而是一個充滿矛盾和變革的時期。
作者指出,中世紀的人們在宗教信仰的籠罩下,一方面承受著嚴格的教義約束和思想禁錮,但另一方面也在不斷地探索和追求新的知識和真理。這種矛盾的狀態(tài)為后來的文藝復興和啟蒙運動奠定了基礎,成為人類走出中世紀的重要動力。
同時,書中還強調了科技進步和文化交流在推動人類走出中世紀過程中的重要作用。隨著印刷術的發(fā)明、航海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東西方文化的交流,人們的視野逐漸開闊,思想也日益解放。這些因素共同促進了人類社會的進步和發(fā)展,使我們逐漸擺脫了中世紀的束縛。
讀完這本書,我深刻地認識到歷史的發(fā)展是一個曲折而漫長的過程。人類在不斷地探索和實踐中,逐步擺脫舊的觀念和制度的束縛,走向更加自由、平等和進步的未來。同時,這本書也讓我對現(xiàn)代社會的'發(fā)展有了更深刻的思考。我們應該珍惜來之不易的自由和進步,不斷地創(chuàng)新和發(fā)展,為人類的未來創(chuàng)造更加美好的前景。
總之,《走出中世紀》是一本引人深思、富有啟發(fā)性的書籍。它讓我們對中世紀歷史有了全新的認識,也讓我們更加深刻地理解了人類社會的發(fā)展歷程。我相信,這本書將對我的思想和觀念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
《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 3
讀完《走出中世紀》這本書,心中久久不能平靜。它如同一把鑰匙,開啟了我對歷史的全新認知之門,讓我對人類從漫長的中世紀走向現(xiàn)代的歷程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這本書以其詳實的史料、深刻的分析和獨特的視角,生動地展現(xiàn)了中世紀的黑暗與壓抑,以及人們?nèi)绾卧诶Ь持袙暝、探索,最終走出中世紀的束縛。在那個時代,宗教的權威至高無上,思想被嚴格禁錮,科學與理性的光芒被遮蔽。然而,即使在這樣的黑暗中,仍有一些勇敢的靈魂在努力抗爭,試圖打破舊有的秩序,為人類的進步開辟道路。
書中讓我印象深刻的是那些先驅者們的勇氣和智慧。他們不畏強權,敢于質疑傳統(tǒng)的觀念和權威,以自己的思考和行動推動著歷史的前進。他們的努力雖然在當時可能遭到了重重阻礙,但他們的精神卻如星星之火,最終點燃了整個時代的變革之火。從文藝復興的人文主義思潮到啟蒙運動的理性之光,人類一步一步地掙脫了中世紀的枷鎖,走向了自由、平等、科學的現(xiàn)代社會。
同時,這本書也讓我反思我們當下的'時代。雖然我們已經(jīng)遠離了中世紀的黑暗,但我們是否仍然存在著某些思想上的束縛和偏見?我們是否能夠像那些先驅者一樣,勇敢地面對挑戰(zhàn),不斷地追求真理和進步?在這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我們更應該保持一顆開放、包容和進取的心,不斷地學習和創(chuàng)新,以更好地適應社會的變化和發(fā)展。
總之,《走出中世紀》是一本引人深思、發(fā)人深省的好書。它讓我對歷史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也讓我對未來有了更多的思考。它提醒我們,人類的進步是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但只要我們有勇氣、有智慧、有決心,就一定能夠不斷地超越自我,走向更加美好的未來。
【《走出中世紀》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走出煩惱作文11-09
走出痛苦作文04-29
走出挫折作文02-11
走出挫折作文04-09
從痛苦中走出的名言12-27
初中作文:走出依賴04-26
走出痛苦作文「優(yōu)秀」04-22
走出大山,追求夢想08-19
關于走出依賴的作文0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