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寫作素材之龍應臺金句
導語:沒有一個真正富強的國家不把人才當作國寶的,或者應該倒過來說,不把人才當國寶的國家,不可能真正富強。下面是yuwenmi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作文素材,歡迎閱讀與借鑒,謝謝!
1、文化,在大街小巷里,在市場廣場上,在孩子們的教室里,在報社的編輯臺上,在警察的秘密檔案夾里,在城市的任何公共空間里,在我們整個呼吸、工作、睡覺、游玩、思考的生活環(huán)境中,我們的生活內容和生活品質被文化政策所決定。對于這么重要的一件國家大計,政治人物卻視若無睹,毋寧是件怪異的事。
2、文化其實體現在一個人如何對待他人、對待自己、如何對待自己所處的自然環(huán)境。在一個文化厚實深沉的社會里,人懂得尊重自己——他不茍且,因為不茍且所以有品位;人懂得尊重別人——他不霸道,因為不霸道所以有道德;人懂得尊重自然——他不掠奪,因為不掠奪所以有永續(xù)的智能。品位、道德、智能,是文化積累的總和。
3、人生其實像一條從寬闊的平原走進森林的路。在平原上同伴可以結伙而行,歡樂地前推后擠、相濡以沫;一旦進入森林,草叢和荊棘擋路,各人專心走各人的路,尋找各人的方向,那推推擠擠的群體情感,那無憂無慮無猜忌的同儕深情,在人的一生中也只有少年期有。離開這段純潔而明亮的階段,路其實可能愈走愈孤獨。你將被家庭羈絆,被責任捆綁,被自己的野心套牢,被人生的復雜和矛盾壓抑,你往叢林深處走去,愈走愈深,不復再有陽光似的伙伴。到了熟透的年齡,即使在群眾的懷抱中,你都可能覺得寂寞無比。你的工作能給你多少自由?走進人生的叢林之后,自由卻往往要看你被迫花多少時間在閃避道路上的荊棘。
4、文化是基礎國民教育,它奠定國民的品位教養(yǎng)。文化是生活,它決定我們眼睛所見、耳朵所聽、手所觸摸、心所思慮的整體環(huán)境的美丑。文化是經濟,它的產業(yè)所值──媒體、設計、建筑、音樂、電影、電子、廣告、文學、體育、觀光旅游……早就是先進國家的經濟項目大宗。文化是外交、當政治協(xié)商觸礁、軍事行動不可的時候,文化是消弭敵意惟一的方法。尤其對于弱勢國家,文化可以是以柔克剛的軍隊、溫柔滲透的武器。文化更是一個國家的心靈和大腦,它的思想有多么深厚、它的想像力有多么活潑、創(chuàng)意有多么燦爛奔放、它自我挑戰(zhàn)、自我超越的企圖心有多么旺盛,徹底決定一個國家的真實國力和它的未來。
5、思想需要經驗的累積,靈感需要感受的沉淀,最細致的體驗需要最寧靜透徹的觀照。累積、沉淀、寧靜觀照,哪一樣可以在忙碌中產生呢?我相信,奔忙,使作家無法寫作,音樂家無法譜曲,畫家無法作畫,學者無法著述。奔忙,使思想家變成名嘴,使名嘴變成娛樂家,使娛樂家變成聒噪小丑。閑暇、逗留,確實是創(chuàng)造力的有機土壤,不可或缺。
6、民主是什么?民主就是發(fā)表了任何意見不怕有人秋后算賬;民主就是權利被侵犯的時候可以理直氣壯地討回,不管你是什么階級什么身份;民主就是不必效忠任何黨,不必討好任何人,也可以堂堂正正地過日子;民主就是打開電視不必忍受主播道德凜然地說謊;民主就是不必為了保護孩子而訓練他從小習慣謊言;民主就是享受各種自由而且知道那自由不會突然被拿走,因為它不是賜予的;民主并非只是選舉投票,它是生活方式,是思維方式,是你每天呼吸的空氣、舉手投足的修養(yǎng),個人回轉的空間。
7、人本是散落的珍珠,隨地亂滾,文化就是那根柔弱又強韌的細線,將珠子穿起來成為社會。當公民社會不再依賴皇權或神權來鞏固它的底座,文化、歷史是公民社會最重要的黏合劑。
8、文化?它是隨便一個人迎面走來,他的舉手投足,他的一顰一笑,他的整體氣質。他走過一棵樹,樹枝低垂,他是隨手把枝折斷丟棄,還是彎身而過?一只滿身是癬的流浪狗走近他,他是憐憫地避開,還是一腳踢過去?電梯門打開,他是謙抑地讓人,還是霸道地把別人擠開?一個盲人和他并肩路口,綠燈亮了,他會攙那盲者一把嗎?他與別人如何擦身而過?他如何低頭系上自己松了的鞋帶?他怎么從賣菜的小販手里接過找來的零錢?
9、現在石庫門根本是把上海原本的居民遷走了之后,先掏空它,然后把它弄得非常漂亮,進來消費的人都是有錢的某個階級的人,臺灣人、西方人、有錢的上海人,那是少數人。你把原來的我們所珍惜的市民文化拿掉,然后把一種新形態(tài)的、資本主義的殖民文化放進去,你要告訴我說這個就是傳統(tǒng)和現代的銜接的最好典范,那差太遠了。
10、有些青年人追求時尚,不談政治,實際上就是只關心自己的事情。社會就像一個巨大的滾動著的車,總有人在里面自顧自地行樂。所幸的是,總有人探出頭來看看這輛車究竟跑在哪里。
11、所謂父女母子一場,只不過意味著,你和他的緣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斷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漸行漸遠。你站在小路的這一端,看著他逐漸消失在小路轉彎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地告訴你,不用追。
12、中國人,你為什么不生氣?!你怎么能夠不生氣呢?你怎么還有良心躲在角落里做"沉默的大多數"?你以為你是好人,但是就因為你不生氣、你忍耐、你退讓,所以攤販把你的家搞得像個破落大雜院,所以臺北的交通一切烏煙瘴氣,所以淡水河是條爛腸子;就是因為你不講話、不罵人、不表示意見,所以你疼愛的娃娃每天吃著、喝著、呼吸著化學毒素,你還在夢想他大學畢業(yè)的那一天:你忘了,幾年前在南部有許多孕婦,懷胎九月中,她們也閉著眼夢想孩子長大的那一天。卻沒想到吃了滴滴純凈的沙拉油,孩子生下來是瞎的、黑的!
13、為了一個自認“崇高”的目標,整肅意見相左的人,不惜濫殺無辜,以制造震嚇效果,是民間做的,叫做恐怖主義。政府為之,叫做國家恐怖主義。
14、遙遠的10世紀,宋朝漢人和遼國胡人在荒涼的戰(zhàn)場上連年交戰(zhàn)。楊四郎家人一一壯烈陣亡,自己被敵人俘虜,娶了聰慧善良的鐵鏡公主,在異域茍活15年,日夜思念母親。悲劇的高潮就在四郎深夜?jié)摶厮螄酵夏傅钠獭?ㄔ?ldquo;漢賊不兩立”的政治斗爭之間,在愛情和親情無法兩全之間,在個人處境和國家利益嚴重沖突之間,四郎跪在地上對母親痛哭失聲:“千拜萬拜,贖不過兒的罪來……”。
15、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16、在一個大廳里為“四郎探母”流淚的人群,在一個廣場上為泰雅族長老的古曲頂著大雨不去的人群,在一個公園里聽樂團演奏悲愴“江河水”紀念死難同胞的人群,或者是,在一個圖書館里聆聽一場詩歌朗誦的人群,在政府大樓前面用行動劇來抗議示威的人群,在校園里為一個熱門樂團尖叫暈眩的人群,其實是在進行一個重要的儀式:他們正在一個“社會共識體驗營”里認識彼此,加深感情,建立共同的價值觀。表面上是音樂的流動、影像的演出,語言的傳遞,更深層的,其實是“生命共同體”意識的萌芽,文化認同的逐漸成形,公民社會的塑造。
17、如果個人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被容許奔放,那么這個社會的總體創(chuàng)造力也會是生機蓬勃、創(chuàng)意充沛的。如果這個社會的共同價值觀的形成,是透過公民的深度參與和彼此碰撞激蕩而逐漸形成的,那么這個社會的共識——也就是身份認同——也會是凝聚而堅定,向心力強大的,不易解體。反過來說,如果個人創(chuàng)造力和想像力是受到約束的──書可能被封,歌可能被禁,作家可能被放逐,學者可能被監(jiān)禁,異議者可能被打斷脊椎,那么這個社會的總體創(chuàng)造力必定是敗絮其中的。在其中,社會共識不會來自人民的想像力和自發(fā)意志,而來自從上而下的政治權力的恐嚇和操縱,“生命共同體”的情感不易產生,共同承擔未來的公民意識也難以發(fā)展。
18、一個歷史古城,應該讓每一條深巷橫渠都被溫柔地保留下來,每一棟老房子老廟都被細心地修復,還是應該被當作不合時宜的腐朽,進步的障礙,連根刨起?我們生活的城市,需不需要溫柔和細心?而“腐朽”和“進步”又究竟是什么意思?我們追求的愿景是什么?這愿景的藍圖由誰來畫?誰有資格來畫?一張新地圖,過了一個月就不能再使用,因為一半的街道改了方向、另外一半不見了──這是不是一個城市的幸福所系?
19、百年老樹擋在一條都市計劃道路中間,是將老樹連根拔起拋棄,還是讓道路為老樹轉彎?街頭藝人是增加了城市的魅力還是帶來公共秩序的混亂?在城市最嚴肅、最神圣、最大的廣場上,可不可以讓小丑撒野、幼兒奔跑?可不可以讓行為藝術家以裸體諷刺,讓社會運動家以行動抗議?要回答這些挑戰(zhàn)的,是文化政策。
20、一個社會特立獨行的人越多,天分、才氣、道德、勇氣就越多。
21、有些事,只能一個人做。有些關,只能一個人過。有些路啊,只能一個人走。
22、所謂公民意識,基本上就是一個社會里的個人清晰地認識到幾個基本原則,譬如:一、政府存在的目的是“為人民服務”,因此當它不稱職的時候,撤換它重組它是不必商量的根本權利。二、政府就是會腐敗,而且一定會隱瞞真相,因此公民必須把自己的監(jiān)督權發(fā)揮到極致。三、促進社會進步,公民不能消極地被領導,他必須主動、積極,他必須強悍。他要從跪著的位置站起來。
23、是民主,使臺灣變了。政府機構、軍事單位從長期霸占的都市核心撤走;庶民歷史重要,因此歷史街區(qū)得到保存;族群意識高漲,弱勢的權力——不論是語言文字還是宗教信仰,得到平等保障;市民參與政府決策,因此城市的改造由市民意愿主導。如果說,民主政府的效率低,是的,那是因為政府必須停下腳步來聽人民說話,很費時間。可是,你要一個肯花時間來聽你說話的政府呢,還是一個招呼都不打就可以從你身上快速碾過的政府呢?
24、你或許對臺灣民主的所謂“亂”有新的理解。它所有的“亂”,在我個人眼中看來,都是民主的必修課;它所有的“跌倒”都是必須的實踐,因為只有真正跌倒了,你才真正地知道,要怎么再站起來,跌倒本身就是一種考試。
25、國家是會說謊的;掌權者是會腐敗的;反對者是會墮落的;政治權力不是唯一的壓迫來源,資本也可能一樣的壓迫。而正因為權力的侵蝕無所不在,所以個人的權利,比如言論的自由,是每個人都要隨時隨地、寸土必爭、絕不退讓的。
26、龍應臺:我其實也誠實地在問自己,思考了之后我自己覺得,天呀,如果我的孩子能夠平安而且快樂,不管杰不杰出,我都已經很感謝了,所謂的“ 成功”好像真的不重要。事實上,這種情形已經發(fā)生了,很多我臺北、香港的朋友,他們的兒子女兒都在哈佛、劍橋讀書,頂尖的優(yōu)秀,我的兒子還在尋找人生的意義和方向,而且并不以“杰出”作為人生志向。以“不能輸在起跑點上”的邏輯來說,他已經差一大截了。但是那一次的“陽臺夜話”,我整理了自己的思緒,是的,我可以接受我的孩子“平庸”,重要的是他們在人生里找到意義。1975年我離開臺灣到美國去留學的時候,走在美國的大學校園里頭,天上深藍深藍的一片云都沒有,陽光照在綠油油的草地上,一片無邊無際的草地。8月,還沒有開學,美國18歲、20歲的人光著臂膀、穿著短褲、球鞋、騎著腳踏車在你面前悠來悠去,我最無法忘懷的就是:咦,怎么他們每個人看著都那么輕松,那么沒負擔?從他們肢體的語言我就已經發(fā)現了,我們差別很大,他們身上沒有那個幾千年的國家重任。
27、這個世界再怎么現實再怎么野蠻,最終贏得國際尊敬的,不是市場或武力,而仍是一個國家文明和道德的力量。今天美國失去好大一部分世人的尊敬,不是由于它的國力減弱,而是由于虐囚事件暴露之后它所喪失的道德立場。中國要得到泱泱大國應得的尊敬,不在于市場之大,國土之廣,人口之多,而于道德擔當的有無。
28、每個時代都有思考和不思考的人。
29、太疼的傷口,你不敢去碰觸;太深的憂傷,你不敢去安慰;太殘酷的殘酷,有時候,你不敢去注視。
30、沒有一個真正富強的國家不把人才當作國寶的,或者應該倒過來說,不把人才當國寶的國家,不可能真正富強。
31、凡是從專制統(tǒng)治解放出來的社會,在獨裁者或者殖民者走了以后,會有一種近切的需要,需要重新面對被扭曲、被偽造的歷史,用自己的眼睛徹底找出真實的自己。
32、一個國家的元首,在我的理解,有四個核心的責任:第一,不管國家處境多么艱困,他要有能耐使人民以自己的國家為榮,使國民有一種健康的自豪感。第二,不管在野勢力如何強悍,他要有能耐凝聚人民的認同感,對國家認同,對社會認同,尤其是對彼此認同。第三,他要有能耐提得出國家的長遠愿景。人民認同這個愿景,心甘情愿為這個愿景共同努力。第四,他不必是圣人,但他必須有一定的道德高度,去對外代表全體人民,對內象征社會的價值共識。
33、她也有一個希望中國崛起之夢,但中國的這個崛起,不應該只是來自于片面的軍事力量或經濟富強,因為這樣的大國很危險;她希望看到中國的“大國崛起”,是根源于文明的崛起"。
【高考寫作素材之龍應臺金句】相關文章:
高考寫作素材01-28
2017高考經典寫作素材08-13
2017高考寫作素材08-14
以小見大的高考寫作素材08-17
高考語文寫作素材10-25
高考寫作素材專輯08-12
高考寫作素材推薦08-14
高考寫作素材:名著里的金句06-01
2017高考寫作素材:名人素材經典評析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