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選2017年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
網絡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捷,我們有義務還網絡一片凈空,小編收集了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歡迎閱讀。
第一篇: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
在虛擬的網絡世界,“好網民”不是喊出來的空泛概念,而是需要發(fā)現與養(yǎng)成的扎實過程。從這個意義上說,以“接地氣”的方式,發(fā)現好榜樣、弘揚正能量,進而讓遵紀守法、理性表達、文明上網,爭做“四有”好網民的理念深入人心——這既是“2015中國好網民”系列活動的初心所在,亦是構建網絡秩序、清朗網絡空間的大勢所趨。
是的,生活中需要好公民,網絡上需要好網民。在眼下的天津爆炸事故中,我們再一次感受到了“中國好網民”的重要性。最初,爆炸事故牽動了萬千網友的心,然而在信息傳播中,卻出現了一些不靠譜的虛假信息:比如網傳“有害氣體可能影響北京”,實際上主要擴散方向為渤海區(qū)域;比如朋友圈的“天津市發(fā)布空氣污染預警”,實際是11日的消息。至于各種版本的網絡求助信息被“移花接木”,就更是不勝枚舉。捏造的故事,陳年的老梗,蠱惑人心之外,也危及公共秩序與利益。這個時候,更多“中國好網民”及時發(fā)聲,呼吁大家不信謠不傳謠,多幫忙不添亂,慎重“隨手轉”,讓謠言少一些,真相快一點。各種辟謠與提醒的帖子,在安撫人心之外,傳遞著理性的力量。
截至2015年6月底,中國網民數已達6.68億,互聯網普及率48.8%。當此背景下,發(fā)揮網絡文化活動在網絡社會治理中滋養(yǎng)人心、凝聚力量的作用,通過倡導文明健康的網絡生活方式,培育崇德向善的網絡行為規(guī)范,讓網民自覺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互聯網上爭做“四有”中國好網民,這不僅合乎文明與法治的'要求,且當我們再次面對公共事件或一場場深刻的社會變革,才能在理智與激情中找到情理法的平衡點。
發(fā)現好網民,聆聽好聲音,就是將“中國好網民”從宏大的概念虛指,落實到具象的人與事上去。以傳統的圖文、漫畫、散文、隨筆、評論,乃至新媒體的微視頻、H5數字技術等載體方式,讓身邊的鮮活的好網民形象,傳播為網絡文明現象;同時,借助寓教于樂的方式,讓網友在輕松有趣的氛圍內,在故事與人物的分享中,濡染網絡媒介素養(yǎng)知識。
越是風險社會,越要傳遞安全責任;越是工業(yè)時代,越要彰顯人文精神。當微信朋友圈流轉著《【接力】我承諾爭做中國好網民!》,當網絡上高規(guī)格留言點贊著“四有”中國好網民……拒絕暴戾、拒絕沖動,從榜樣處汲取前行的力量,一種見賢思齊的良好氛圍,正在春風化雨般形成。
建設網絡強國、實現網絡世界的“中國夢”,離不開億萬“中國好網民”的言行支撐。聆聽好聲音,爭做好網民。這一課,鈴聲已響,只待好戲紛呈,只待潤物無聲。
第二篇: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
信息技術的進步為我們的生活和工作增添了許多便利,我們越來越離不開網絡,通過互聯網,我們可以更高效的辦公,我們足不出戶就可以知道天下事,我們可以在網上購物,推銷,與朋友溝通感情。但是網絡是把雙刃劍,有利也有,它帶給你什么,取決于你怎樣利用它。
網絡給人們帶來了諸多好處,但是同時在網上我們也可以看到一些不健康不文明的內容,以及許多虛假信息,我們經?吹嚼镁W絡詐騙的新聞,許多大學生被騙甚至因此喪失了年輕的'生命,讓我們非常心痛,我們每一個人都應該為營造一個健康、安全、有序,具有活力,沒有污染的綠色網絡環(huán)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
一言一行見素養(yǎng),一點一滴筑安全。我們要提高個人素質,講究社會道德,依法文明上網,增強辨別信息能力,不要讓網上魚龍混雜的信息蒙蔽了雙眼,要有明辨是非善惡的能力,取其精華,去其糟粕,不要讓那些想利用網絡違法犯罪的人有機可乘,徐玉玉事件再一次給我們敲響了信息安全的警鐘,在上網時我們一定要注意保護自己的隱私,不要瀏覽不良網站,不要隨意相信陌生人,不要隨意在網站上注冊,人們都喜歡交朋友,社交軟件也是越來越多,我們在網上交友一定要謹慎,不要輕信陌生人的話,不要隨便和網友見面,被網友欺騙甚至丟了性命的新聞也是時有報道,這都是網絡安全意識淡薄的表現。
網絡給我們帶來了許多便捷,我們有義務還網絡一片凈空,這需要我們每一個人的努力。我們要養(yǎng)成文明的上網習慣,不沉迷網絡,不要讓網絡影響了我們的學習工作,要讓網絡為我們的學習工作服務,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虛擬時空,把握好上網的時間和學習尺度,文明健康上網,爭做網絡中的主人。在上網時我們要提高個人素質,遵紀守法,文明上網,摒棄低俗取向和不良習慣,養(yǎng)成健康上網習慣,不在網上發(fā)布不文明言語,不信謠言也不傳播謠言,不傳播低俗信息,不攻擊他人,不鏈接不健康網站,自覺宣傳先進文化,塑造美好心靈,弘揚社會正氣。
我們是網絡的受益者,更應該是網絡文明的推動者。讓我們每個人從我做起,從身邊做起,從點滴做起,文明上網,理性上網,發(fā)現網絡違法犯罪活動積極向有關部門反映,爭做中國好網民,為構建綠色、健康、和諧、文明的網絡文化環(huán)境做出自己的一份貢獻,只有這樣,網絡陰霾才能消失,我們才能更好地享受網絡帶來的便捷。
第三篇: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
“有高度的安全意識、有文明的網絡素養(yǎng)、有守法的行為習慣、有必備的防護技能”,最近,在互聯網上掀起了一股做“四有”好網民之風,似乎大家都有這樣的共識——做一個有內涵度、有責任感的中國好網民。
有些人認為,網絡是自由無約束的,發(fā)發(fā)牢騷,說說怪話,來點批評,贊美幾句,這些都是個人私事,似乎沒必要有那么管那么多。其實,網絡是公共空間,不是個人的私家花園,雖說是“人人都有麥克風”,但也不能為所欲為、無法而治,應該有相關的制約和牽制。有些網上言語、行為不加引導和規(guī)勸,比如無謂的地域歧視與攻擊,比如對公共權力無端的指責與辱罵,鬧得沸沸揚揚,謠言四起,激化矛盾,已發(fā)不少悲劇。
讓我感觸頗深的就是最近的娛樂圈明星喬任梁自殺的`新聞,因為高強度的工作壓力和兩次網絡暴力的連環(huán)打擊,讓喬任梁的抑郁癥明顯加重,已經嚴重地影響了工作和生活,被頻繁投訴,甚至遭遇換角,還險些被行業(yè)封殺。去年9月份,電視劇《定制幸!繁O(jiān)制楊文軍就曾在微博點名痛批某演員,“再遲到一次就申請全行業(yè)封殺,嚴重抑郁癥請回家治療,不是你無數次挑釁劇組忍耐底線的理由。”盡管未指名道姓,但不少網友分析爆料該演員正是該劇男主演喬任梁,彼時輿論幾乎一邊倒,紛紛指責當時已經身患抑郁癥的喬任梁。我覺得作為一位網名,對待事情不能只靠激情,不能只看表面,在不了解事情的真相時,我們有權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但是一定要注重方式,不能有過激的行為。這是對當事人,對網絡輿論的一種尊重。也許喬是死于憂郁癥,但如果輿論者能稍微控制一下自己的措辭,不讓他經歷輿論暴力,也許這樣一個花樣少年就不會過早的凋零。
我們作為網絡的參與者,一定要做一個合格負責人的網民,要努力做一個合格的“四有”網民。要做一個“四有”網民絕非很簡單,應按照“四有”標準,從自身做起,少一些憤世嫉俗,應當擺正自己的網絡責任、社會責任,遵循法律的底線、順從道德的良知,發(fā)出理性平和的言論聲音,多一些“中國好聲音”,爭做“中國好網民”。
【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相關文章:
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優(yōu)秀征文02-27
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范文03-02
2017年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精選02-27
2017年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02-26
2017年崇德向善做中國好網民征文范文02-27
做中國好網民征文08-18
2017年做中國好網民征文范文08-18
有關爭做中國好網民征文01-09
爭做中國好網民征文精選范文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