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戰(zhàn)地鋼琴師觀后感 推薦度:
- 相關推薦
戰(zhàn)地鋼琴師觀后感
生命在殘酷的戰(zhàn)爭下顯得是那么重要,所以才有那些選擇背叛的猶太人。
戰(zhàn)地鋼琴師觀后感
聽著馬勒的交響樂,在第九交響曲的深邃和不規(guī)則中思索《鋼琴家》的主題。反復想起肖邦的第一敘事曲,表達波蘭人反抗外敵侵略的作品。我在想它在影片中的出現(xiàn),是否是刻意用來表現(xiàn)主題。我不愿去相信,或許只是因為它的出現(xiàn)太過流暢,因為我不想把這部影片陷在任何一種巧合和深思熟慮的策劃中?墒呛芏嗖豢伤甲h的東西就是如此,就像這場戰(zhàn)爭,這場屠殺,盡管屠殺是荒謬的,可是一切只能那么周密,在似乎匱乏人性的行為背后,是對人性的熟稔!朵撉賻煛犯木幾杂鴦∽骷伊_納德·哈伍德撰寫的“二戰(zhàn)”期間波蘭猶太幸存者瓦拉迪斯勞·斯皮爾曼的傳記。
我在影片中看到的,是對戰(zhàn)爭的反思,是對人性的反思,是對藝術的崇拜,是對生活和人性暖黃色基調的描摹,是對一段不能啟齒的歷史的深刻的靜觀。
影片的音樂和鏡頭的處理都十分的得體,音樂僅僅響起了四次,片頭,鋼琴家在電臺演奏,那是臨戰(zhàn)之前最后一次演奏,修長的手指和飛揚的神采,藝術的光環(huán)籠罩在他身旁,不幸電臺遭到襲擊,他卻還是堅持演奏,直到不得不離開;中間一次是在鋼琴家藏身的房子里,修長的、已經骯臟的手放在鍵盤上方,優(yōu)美的音樂在幻覺中響起,一切都是破舊的狼狽的,只有對藝術的熱愛依舊;第三次是在廢墟的房子中在德國軍官的面前,那是令人的靈魂動容的聲音;第四次又是在電臺,戰(zhàn)后恢復的華沙電臺,我們看到和聽到的是時間和戰(zhàn)爭帶不走的東西,是文明的靈魂和精髓。還有鏡頭,在華沙猶太人區(qū),在第一個屠殺的夜晚,鏡頭安靜的從下到上,順著斯皮爾曼家的視線,順著德國兵的腳步,線條清晰得幾乎不可置信。
在斯皮爾曼最后藏身的破房子里,在他在德國軍官面前彈奏肖邦的第一敘事曲時,一束月光徑直的從斯皮爾曼左邊的肩膀上方灑下來,那種光象征著一種神圣;還有一束散光打在德國軍官的正面,而這種光線的處理,卻讓我們覺得他像一個正在懺悔的罪人。
東西方對人性的理解大相徑庭,孟子認為人性本善,如果中國人再拍一次南京大屠殺會不會有這樣的沉靜,也許中國人對親歷的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永遠都只能異常激進,不能平和面對,而激進的結果就是沒法看清事物的本質。對于戰(zhàn)爭,有的人永遠不能令心情寧靜,只是在眷顧得失,深陷其中不能自拔。卻永遠不能知道經過戰(zhàn)爭,我們應該得到什么?西方人對戰(zhàn)爭的反思較東方人多得多,這部影片不是將德國人當作不共戴天的仇人來寫的,德國軍官的“同情心”正是來自德國自身對戰(zhàn)爭的反思。影片最后有一個情節(jié):當斯皮爾曼的一個朋友經過農場的鐵絲網邊那些被俘的德國士兵身旁時,他大聲咒罵他們;當其中有一個人說他救過“那個鋼琴家”時,他停下了腳步;當他和斯皮爾曼幾年后返回農場已經找不到那個當年的德國軍官時,他說:“我曾經咒罵過他,但是我已經原諒了他。”人能理智地處理自己情緒的波動,能反思,不失是一種美德。所以世界卻還沒有原諒日本,可是世界已經原諒了德國。
影片告訴我們,人性之中和人群之間不能洗凈的一種東西,而它的不清潔和不能洗凈,雖然無奈,卻正是最真實的。也正是值得我們反思、讓我們從中獲得內容從而受益終生的東西;蛟S這就是主題最終的歸結點吧。
戰(zhàn)地琴人觀后感
《鋼琴師》又名《戰(zhàn)地琴人》。每次看電影前我都會搜索電影簡介,查了個大概再開始看。雖然新鮮感少了但是心里踏實。這次由于影片播放得太突然,還來不及查詢,就開始觀看了。原來這是一部二戰(zhàn)期間關于猶太人的電影。這讓我想起了小學有篇關于德國納粹與猶太人的課文,可是當時太小,也不太明白這段歷史到底是怎么回事。然而影片給我了赤裸裸的視覺沖擊,當我看見斯皮爾曼一家人窮困潦倒,猶太人無處藏身的時候,我才感覺到猶太人的悲哀和無助。
男主角是位鋼琴家,演員阿德里安·布勞迪將藝術家那種紳士儒雅又文弱的氣質演繹得十分到位。影片開頭當全家人都一團亂地擔心要搬出住所時,斯皮爾曼表現(xiàn)得十分淡定,一切都是個人無法改變的,他說他寧愿死在自己的家里。
當所有猶太人搬到猶太人區(qū)時,他面對像貧民窟一樣的猶太人區(qū)也只能在心中默默地掩埋悲哀的情緒。婦人僅存的一碗食物被搶落在地;被德國軍官逼迫跳起僵硬舞蹈的無辜的人;見人就詢問自己失去的愛人的神經錯亂的婦人。他望著那些慘象卻又無能為力。每個猶太人都過著隨時可能被殺的危險生活。也許那個已經瘋了的帶著一群乞丐似的孩子跳舞的老人是幸福的,他的精神大概已經無法承受戰(zhàn)爭帶給他的痛苦。
當我看到一群德國軍官直接沖進一家猶太人的家里,因為年邁的老人坐在輪椅上站不起來而直接將他從陽臺扔下去的情形,整個人都有些無法接受這樣赤裸裸的現(xiàn)實。緊接著那一家人被抓下樓然后開始向前奔跑逃亡,德國軍官在短短幾秒全部將他們擊斃,一個都不放過。
還有后來男主角在工地干苦力活的時候,德國軍官突然找出幾個年紀較大的男人,每個人趴在地上一一擊斃。然而到最后一個人時槍突然沒了子彈,本以為會有奇跡發(fā)生,結果德國軍官換上子彈仍然將其擊斃。其中猶太人沒有一絲反抗。
我想看到這些畫面的每個有感情的人一定都特別震撼,心中充滿了沉重。
整個影片都保持著一定的灰色調,給觀眾一種歷史感以及沉重感。導演用冷靜而又殘酷的鏡頭語言將歷史帶給猶太人的傷痛記錄得明晰而又深刻。
觀影后經我上網查詢才知道導演羅曼·波蘭斯基是經歷過戰(zhàn)爭的波蘭人,也許正是因為他童年的經歷再加上他的才華,才能將看電影的我們如此深刻地感受到戰(zhàn)爭的殘酷性。
即使影片給我們呈現(xiàn)了無數(shù)殘酷的現(xiàn)實,我們從男主角的逃亡角度看見了許多無可奈何歷史的悲傷,但是最終鋼琴家還是活了下來。
【戰(zhàn)地鋼琴師觀后感】相關文章:
戰(zhàn)地鋼琴師觀后感匯總01-27
鋼琴師觀后感01-28
鋼琴師觀后感09-20
《鋼琴師》觀后感08-04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10篇(海上鋼琴師影評1500字)03-13
電影鋼琴師觀后感03-15
海上鋼琴師觀后感01-26
海上鋼琴師的觀后感0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