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典故故事:捉刀人
導(dǎo)語:捉刀人:指拿著筆的旁侍。古代的侍從,有專門的刀筆吏,這里的刀和筆的作用類似。所以,捉刀人也比喻替別人代筆作文的人。詳細(xì)故事下面我們一起來閱讀一下吧!
典故故事:捉刀人
注音:zhuō dāo rén
說解:"捉刀人"原指曹操。因上古以刀為筆,竹木簡出現(xiàn)后,又用刀修改竹木簡上的舛誤,后稱代人作文字為"捉刀人"!读凝S志異·張鴻漸》:"時盧龍令趙某貪暴,人民共苦之。有范生被杖斃,同學(xué)念其冤,將鳴部院,求張為刀筆之詞……趙以巨金納大僚,諸生坐結(jié)黨被收,又追捉刀人。"
原文:魏武將見匈奴使,自以形陋甚陋,不足雄遠(yuǎn)國,使崔季珪代,帝自捉刀立床頭。既畢,令間諜問曰:"魏王何如?"匈奴使答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魏武聞之,追殺此使。
解釋:床:指坐榻;捉刀人:指拿著筆的旁侍。古代的侍從,有專門的刀筆吏,所以,這里的"刀"為修改竹木簡錯字的小型工具,和筆的作用類似。比喻替別人代筆作文的人。捉刀,這里指握著刀,拿著刀。;形陋:形象丑陋;代:代替。
用法:作賓語、定語;用于書面語
考證:國內(nèi)權(quán)威工具書如《現(xiàn)代漢語詞典》等,對"捉刀"等詞中的"刀",均解釋為"殺人之刀"或語焉不詳。第五版《現(xiàn)代漢語詞典》是這樣解釋的:
〈書〉〈動〉曹操叫崔琰代替自己接見匈奴使臣,自己卻持刀站立床頭。接見完畢,叫人問匈奴使者:"魏王何如?"回答說:"魏王雅望非常,然床頭捉刀人,此乃英雄也。"(見于〈世說新語·容止〉)后來把代別人做文章叫捉刀。
2010年11月 ,著名學(xué)者宋傳偉先生根據(jù)自己多年的`考證與推理,在北大中文論壇發(fā)表論文〈"捉刀人"的千年之誤〉,對這些權(quán)威的解釋提出質(zhì)疑,認(rèn)為這種解釋前后矛盾,不能使人信服。在自己的論文中,宋傳偉先生大膽否定了傳統(tǒng)的解釋,認(rèn)為此處的所謂"殺人之刀"實際應(yīng)為一種書寫工具。認(rèn)為"捉刀人""捉刀"的目的不是殺人,而是主人身邊的"秘書",這樣,權(quán)威工具書上解釋的"代別人作文章"才能順理成章。這樣,對于"捉刀""捉刀代筆""刀筆吏"等詞中的"捉"和"刀"的分析也就迎刃而解了。
同義詞:床頭捉刀人
成語故事:三國時期,生性多疑的曹操在會見匈奴的使者時,為了顯示他的威武形象就讓一表人才的崔季珪裝成他接見,自己則扮成武士提著刀站在床頭。會見完畢就命間諜問匈奴使者對魏王的印象如何,匈奴使者說床頭捉刀人才是真正的英雄
成語舉例:《捉刀人》是一出新編的曹操戲,北嬰編劇,林蔭宇執(zhí)導(dǎo)。
魏武將見匈奴使的"使" (使者)
自以形陋的"以" (認(rèn)為)
不足雄遠(yuǎn)國的"雄" (稱雄)
使崔季珪代的"使" (讓)
既畢的"既" (在)
魏王何如的"何如" (怎么樣)
然床頭捉刀人的"然" (但是)
此乃英雄也的"乃"(是)
【典故故事:捉刀人】相關(guān)文章:
床頭捉刀人的成語故事01-28
倩人捉刀的意思及成語故事09-05
捉刀代筆的意思及成語故事02-11
捉刀詞語的來歷08-18
蕭規(guī)曹隨的典故故事07-18
亡羊補牢的經(jīng)典故事01-28
歷史典故故事01-28
塞翁失馬典故故事07-20
歷史典故故事0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