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李益《行舟》全詩及鑒賞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一些使用較為普遍的古詩吧,古詩有固定的詩行,也會有固定的體式。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李益《行舟》全詩及鑒賞,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行舟
李益
柳花飛入正行舟, 臥引菱花信碧流。
聞道風(fēng)光滿揚子, 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
鑒賞一
此詩特點在于給讀者以想象的余地,讀后有余味,有言外的意思和情調(diào)。
前兩句寫景。舟行揚子江中,岸上柳絮飄來,沾襟惹鬢;詩人斜臥舟中,一任菱花輕舟隨著碧綠的江流蕩漾東去。粗粗看來,儼然一幅閑情逸致的畫面,仔細品味,方使人覺出其中自有一種落寞惆悵的情緒在。春回大地,綠柳飄絮,按說應(yīng)使人心神怡悅,但對于客居異地的游人來說,卻常常因為“又是一年春好處”而觸發(fā)久縈心懷的思鄉(xiāng)之念。何況,柳枝還是古人贈別的信物,柳花入懷,自然會撩惹游子鄉(xiāng)思的愁緒。
如果說,詩人這種思鄉(xiāng)的愁緒在前兩句里表達得尚屬含蓄,不易使人體察,那么,后兩句就表露得比較明顯了!奥劦里L(fēng)光滿揚子”這一句是說,詩人自己思鄉(xiāng)心切,愁緒縈懷,沒有觀賞風(fēng)景的興致,“風(fēng)光滿揚子”只是聽人所道,他不想看,也不愿看,因為他身處江南,神馳塞北(詩人故鄉(xiāng)在隴西姑臧),眼前明媚的春光非但不能使他賞心悅目,反倒只能增其鄉(xiāng)思愁緒。類似這樣的情狀,我們在古代的優(yōu)秀詩詞當中是常?梢砸姷降摹K未~人李清照在《武陵春》一詞中寫到:“聞?wù)f雙溪春尚好,也擬泛輕舟;只恐雙溪舴艋舟,載不動、許多愁。”同樣是聞道春光好,同樣是自身愁緒多,一個終于沒有去,一個盡管去了,但根本無心賞景。所取態(tài)度雖殊,感情表達的效果卻是同樣深切的。
既然舟行揚子江,不是為了賞景,那又為何而來呢?第四句作了回答:“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原來詩人是為登樓望鄉(xiāng)而來。但讀詩至此,讀者心里不免又生出許多新的疑問:為什么要在“風(fēng)光滿揚子”的“晴天”才登樓望鄉(xiāng)呢?詩中沒有明說,留給讀者去想象、體會、玩味;蛟S是,古時別家出走多在歲寒過后,當物華又換,春光再滿時,游子的鄉(xiāng)思倍切吧?或許是,風(fēng)光明媚的晴天麗日,空氣清朗,登樓望鄉(xiāng),可極目千里吧?所有這些,盡管沒有寫出,卻比明白形諸文字更豐富,更耐人尋味。這正是這首絕句的神到之處。
鑒賞二
這是一首抒寫游于思鄉(xiāng)情懷的詩作。一般寫思鄉(xiāng)情深之作,不免有哀婉之辭,但這首詩卻以悠閑之筆寫出一段淡淡的鄉(xiāng)愁,讀來別有一番情韻。
一葉小舟行駛在揚子江中,岸上綠柳飛絮,沾襟惹鬢;詩人斜臥舟中,在賞識著那隨波蕩漾的點點紅菱?磥碓娙擞崎e得很。然而,面對這江水碧澄、紅菱泛波的明媚春色,詩人為什么毫不動容?莫非那隨風(fēng)入懷的柳絮,使他回憶起"楊柳依依"的離鄉(xiāng)之日?莫非一年一度的春色使他想到久羈異鄉(xiāng)的處境?細心的讀者在細研詩意之時,心中不免會生出這些疑竇。
如果說,讀前兩句時讀者的疑竇還是一種敏感的猜測,那么后兩句詩則給了一個明證。"聞道風(fēng)光滿揚子"。春到揚子,人所共見,詩人卻只是聽人道來,可見他對這大好春光是既不想看,也不愿看,毫無興趣的了。難怪他斜臥舟頭,不理會那撩人的紅菱碧波哩!那么他行舟江上又是為何呢?"天晴共上望鄉(xiāng)樓",原來詩人是被一腔鄉(xiāng)愁所驅(qū)而來到江上的。怪不得那善解人意的柳絮會逐舟而來,撲入游子的襟懷!"天晴"二字大有深意。晴天麗日正是游春的大好時日,詩人卻要趁著此際登樓望鄉(xiāng),也許他以為天晴氣爽,可以極目千里、望斷云天吧?盡管詩人沒有明說,讀者卻可以體會到他的用心。
讀罷全話,我們的眼前會出現(xiàn)一位獨臥舟頭,百無聊賴的詩人形象,在揚子江的爛漫春光中,他顯得多么孤寂啊!我們不準從中品出一絲落寞惆悵的苦味。
翻譯
光明媚,柳花飄飄揚揚墜在行舟之中。舟中人隨手采起菱花,任憑小舟順碧流飄轉(zhuǎn)。
望鄉(xiāng)樓上憑欄遠望,這滿眼風(fēng)光,我卻無心賞景,只思念塞北故鄉(xiāng)。
注釋
引:采摘。
信:任憑。
信碧流:聽任船只在江流中行駛。
揚子:揚子江,即今揚州至鎮(zhèn)江間之江流,古稱揚子江。
望鄉(xiāng)樓:泛指可以望遠的高樓。
作者簡介
李益(748-829)唐代詩人。字君虞。隴西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家居鄭州(今屬河南)。公元769年登進士第,公元783年登書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客游燕趙。公元797年任幽州節(jié)度使劉濟從事。公元800年南游揚州等地,寫了一些描繪江南風(fēng)光的佳作。公元820年后入朝,歷秘書少監(jiān)、集賢學(xué)士、左散騎常侍等職。公元827年以禮部尚書致仕。他是中唐邊塞詩的代表詩人。其邊塞詩雖不乏壯詞,但偏于感傷,主要抒寫邊地士卒久戍思歸的怨望心情,不復(fù)有盛唐邊塞詩的豪邁樂觀情調(diào)。他擅長絕句,尤工七絕;律體也不乏名篇。今存《李益集》二卷,《李君虞詩集》二卷。
【李益《行舟》全詩及鑒賞】相關(guān)文章:
李賀雁門太守行全詩鑒賞01-07
《鄉(xiāng)愁》全詩鑒賞04-19
李益《夜上受降城聞笛》全詩翻譯賞析08-10
《雞》的全詩鑒賞總結(jié)01-10
詩經(jīng)氓全詩鑒賞03-14
李白《獨酌》全詩鑒賞08-04
李白《高句麗》全詩鑒賞08-21
《古風(fēng)》李白全詩鑒賞03-03
李賀的馬詩全詩賞析03-22
李賀《馬詩》全詩注音0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