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在那一個個彎之后學生記敘文1300字
小學時候在國外長大的,回國發(fā)現(xiàn)語文水平堪憂。努力補到大家看不太出的水平,實際上談起需要文化底蘊的東西立馬就暴露了。不會寫作,絕大部分寫的作文分數(shù)很慘,剩下的都莫名其妙的進書里或者上報紙了。
初中的時候,我的語文水平是相當不好的。那時每逢考到一個比較難寫的題目,就總是許久也想不出合適的材料,最后為了填上那兩頁作文紙,便只得去寫那篇“萬能”的“爬山”了,F(xiàn)在一共數(shù)下來,初中的期中期末,居然“爬”了三次山。
而現(xiàn)在,看著“之后”這個話題,卻又不由得想到了那個材料,只是現(xiàn)在和當時所想的,大概有些不同了。
其實,那個“爬山”材料,無論是事件還是中心,都是極其簡單和幼稚的。寫下來就是這樣的:
“某個暑假,我與家人去山東旅游,到了個山頂上有不錯的景點的小山腳下,于是便決定要上去看看。結果便是天熱、林密、路長、人稀。在幾乎放棄繼續(xù)上山的念頭時,爸爸的幾個‘就在那個彎之后了’,愣是把我騙了上去。于是感嘆:哦,貴在堅持!”于是故事結束了。
當然,事情是真實的,心情也大概就是那樣,當然作為一個初中的大考作文,未免顯得簡單極了,幼稚極了,現(xiàn)在來說簡直不敢想象。那時的那幾個“之后”所代表的,也無非就是那種期待與追求,一種由想象帶來的動力。那時的“之后”也無非是個材料罷了,可是現(xiàn)在仔細思考一下,忽然又覺得似乎初中的三年,便也正如這爬山,在一個個“之后”中過來了。考試前緊張的復習,為的就是之后考得如意時,家長許諾的那頓飯。數(shù)月如一日奔跑在夏天的烈日下、冬天的寒風中,為的就是之后在一個陌生的400米跑道上那最終三分半鐘“表演”后的歡笑。一次次的努力與堅持,所驅動它們的,無非就是那個“之后”。
不過,爬山的小故事,現(xiàn)在想想,倒是引出了一個小問題。在那一個個彎之后,景點終于到達了,可是再之后呢?作為作文的材料,故事到這里就結束了,可是事實上,時間并不可能到這里就停止了。當然,到了山頂,自然會是拍照留念一番,然后下山,然而,那種到達目的地之后的空白,再美的景色,卻也無法填補。成功的考試后那漫長的假期日子,也總覺得似乎有種不知所措,好像假期前在心中盤算已久的計劃,也遠遠不能充實那些時間。那個凝聚多少汗水的三分半鐘后,即使是再高興,也再也找不出理由每天拿出兩個小時去鍛煉了。
中考結束了,可以說也為初中的生活畫上了圓滿的句號。可是“之后”呢?那個假期,或者說一直到混亂的高一,我都不曾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如同小故事結束了,生活卻并沒停止。也是那時我意識到了,那之后所帶來的'一切動力,在最終達到了目標后,便會失去原有的效力。也難怪考試后,縱使原本復習多么緊張,也會讓人感慨:其實也沒什么。
我又發(fā)現(xiàn),許多地方,也都似乎回避著這個問題。無數(shù)成功的故事,勵志的書籍,在大張旗鼓地宣揚自己的制勝法則時,卻不曾提到在成功或是達到目標之后,又該如何去做,仿佛這遠遠超出了它們所關心的范疇。
我還是在那個爬山的經歷里,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其實真正的生活,并不僅僅是之后所驅動的。爬上了這山之后,便是下來,再走,再找到新的山,再爬上去——不斷的循環(huán)。生活中的一個個之后所引導的,只會是更多的之后,因為只有之后,沒有最后。而那時我所認為的“那彎之后便是山頂”,現(xiàn)在看并不正確。若是再問起:“那個彎之后?”我便答:“一定還是另一個彎。”
一定是的。既然如此,就走下去吧,可以有些彷徨,但方向總是向前,向著下一個之后的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