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哲理故事變障礙為臺階
《論語·陽貨》第一則,記載的是陽貨和孔子之間的一次交鋒:陽貨希望孔子出山,幫助自己,但孔子自小討厭陽貨,長大后看到陽貨陪臣執(zhí)國命,更是厭惡他。
陽貨是有架子的,他不會親自登門拜見孔子。他也知道,孔子是看不上他的,不會主動投懷送抱。但陽貨畢竟是陽貨,他是有手段的。他先放出風(fēng)聲,要孔子去見他。但孔子不傻,不去見。陽貨苦思冥想,終于想出一條計策:他趁孔子不在家,派人送給孔子一只蒸熟的小豬。
按孟子的說法,按照吉禮,“大夫賜于士,不得受于其家,則往拜其門。陽貨瞰孔子之亡(出門在外)也,而饋孔子蒸豚!敝祆湔f:“瞰孔子之亡而歸之豚,欲令孔子來拜而見之也。”他就是想用一只蒸熟的小豬換得孔子的回拜。
孔子回到家,看見陽貨派人送來的小豬,就明白陽貨的意思了。陽貨給孔子出了兩難題目:去拜訪吧,就等于投靠,陽貨可以以此散布言論,造成孔子和他合作的社會影響;不去吧,違背周禮,不用說孔子本人不愿違背周禮,陽貨也可以借此打擊孔子,敗壞他的聲譽(yù)。
但這種小難題哪里能難倒孔子?破解之道其實就在眼前:操斧伐柯其則不遠(yuǎn)——就用陽貨的辦法:孔子也打聽到他何時不在家,并趁機(jī)去拜見他。
可不巧得很——也可以說是巧得很——孔子在回來的路上遇到了陽貨!
孔子一看是陽貨大夫的車馬,自然是趕緊轉(zhuǎn)彎避開,而陽貨一見孔子的來路,以及對自己避之唯恐不及的.樣子,也就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很生氣,加上此時的他權(quán)勢煊赫,說話的口氣也沖:別躲!過來!我有話對你說!
孔子只好轉(zhuǎn)回來,走近陽貨。陽貨說:“一個人藏起自己的才能而聽任國家混亂,可以叫仁嗎?”
道理很正派,孔子無奈,只好說:“不可!
“那么,本來喜歡從政卻屢次錯過機(jī)會,可以叫智嗎?”
說得也對,孔子只好又回答:“不可!
孔子顯然不愿和陽貨直接沖突,面駁陽貨,所以恭恭敬敬順著他說。但是,他的兩個“不可”,很明顯是敷衍,是虛與委蛇。陽貨當(dāng)然也能聽出來,但孔子態(tài)度既然如此恭敬,他也無從發(fā)作。
末了,陽貨說:“日月流逝,時不我待!”
潛臺詞是:孔先生,您已經(jīng)五十歲的人了!您還有幾次機(jī)會?
我相信,陽貨最后這句話深深打動了孔子,觸及了孔子心中蟄伏二十來年的從政之夢。孔子心中的堅冰開始融化:“好吧,我準(zhǔn)備出仕了!
這段對話非常精彩,孔子也不是不愿做官,而是不愿到破壞政治秩序的陽貨那里做官。所以,不見陽貨,是“義”;不得已去拜見陽貨,是“禮”;等陽貨不在家才去拜,是“權(quán)”;路上碰見了也就恭敬相見,不愿意做的太決絕,是“毋必毋固”。陽貨每一問,孔子必答,是陽貨說得在理,孔子據(jù)理答復(fù)而不辯解,是謙遜而又不屈服。
即便是孔子這樣超凡脫俗之人,一生之中也免不了和一些難纏的人糾葛難解。這無需抱怨,我們可以像孔子那樣,把生命歷程中碰到的形形色色的人,包括小人,都看成是我們注定要經(jīng)受的磨練。其實,任何一個障礙,換個角度看,也是一個高度,假如你不能高過障礙,甚至比障礙還低,只能與障礙平視,甚至仰視,障礙就是峭壁,擋住你前進(jìn)之路。但是,假如你高過你的障礙,可以俯視障礙,就可以在障礙面前抬腳,把它踩在腳下,此時,障礙就變成了臺階,抬舉著我們攀升。
面對陽貨的咄咄逼人,孔子的表現(xiàn)是唯唯諾諾而不辯——孔子終究不會去陽貨那里為官,卻也無需在此一爭高低。
戰(zhàn)勝小人的秘訣是:不是要斗得過小人,而是要高得過小人。
三十多年前,十七歲的孔子在輕視他的陽貨面前不爭不辯、轉(zhuǎn)身離去,陽貨那時就已經(jīng)成了他眼中的臺階,更何況今天。
【名人哲理故事變障礙為臺階】相關(guān)文章:
以哲理為話題作文08-30
為愛奮斗哲理故事10-10
七七事變詩歌:《七七事變祭》08-30
為別人撐撐傘哲理故事02-14
為失敗而笑哲理故事10-12
七七事變電影《盧溝橋事變》觀后感08-22
七七事變作文:《盧溝橋事變》觀后感08-09
以時間為話題的哲理作文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