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讀書筆記
讀完一本經典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于自己的讀書感悟,不妨坐下來好好寫寫讀書筆記吧。到底應如何寫讀書筆記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讀書筆記,歡迎閱讀與收藏。
困惑:任何人都不可能知道別人內心里所發(fā)生的過程和頭腦了所想的事情,所以只能從言論行動的表現來搜集資料,言論行動是聽得見、看的見得。
現把我們所追求的主要資料歸在三個標題之下:
1、探求概念的能力
2、已達到的概念水平
3、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的等級
探求概念的能力又分成表達、思維和數據測定三項,因此我們要注意,兒童表達的方式和內容,并看出其觀察是否準確,言語是否清楚。從思維的角度看出其表達的質量如何,即看出其運用事實來提出質疑或問題的能力。
兒童和其他兒童的關系。只會獨個兒無約束地操作,能在別人的帶領下作業(yè),能與別人合作作業(yè),能提出可為別人接受的活動建議,會支配或告訴別人干什么。
兒童與材料的關系。探究材料時猶豫不決,探索材料的方法有限,能做到教師所期望的,能尋找獨特的方法去發(fā)現相互作業(yè),能尋求教師沒有提供的材料。
作業(yè)型式的傾向和干勁。稍微搞搞就完了或者根本沒搞起來,探究一陣材料又去搞別的,能保持平穩(wěn)的步伐,能專心致志地熱切地探究材料,能提出一下課的活動的建議。
特別關注思維的參與與卷入。能注意到矛盾的事件,會說我認為和這對嗎?能提出什么時候,為什么,是怎么樣的,在哪兒之類的問題。
混合思維
我們同時感受到兩個或兩個以上的事物,我們在思考中把它們的聯(lián)系起來。它們之間可能既沒有邏輯上的聯(lián)系,也沒有功能上的關系,但是它們在我們的感覺上有著同時出現的關系。
通過同時性的感覺把偶然的事件聯(lián)系起來稱之為混合思維。
這是思維的第一步,常常表現在幼兒園和小學的孩子身上。這是他們試圖解釋他們周圍世界的那種反射式思維的主要方式。
仿課時,“你們猜這只口袋里是什么東西?”學生的胡亂猜測大概就是吧。
復合思維
比混合思維高級的是復合思維。復合思維也是基于感覺的,但是它是基于感知到的外在的相似之處的。
復合思維是一種易變性的思維。
小學階段的孩子們開始試圖解釋一種新現象時,常常出現復合思維。
仿課時,“搖一搖”,“掉在地上”這時發(fā)出聲音,學生的再次猜測。
所以,沿概念箭頭的頭兩個階段是基于外表的感知的。
在混合思維中,本質上沒有關系的事物被堆到一起,因為它們是同時被感知的。
在復合思維中,感知到了一個外部的、或真正具體的類似之處?梢愿鶕鱾事物之間一個或更多的共同的特征,一個共同的功用,或通過它們的相反之處,把它們聯(lián)系起來;也可以通過鏈式的聯(lián)想,即每加上一樣事物就換一個共同的特征,甚至通過擴散性的聯(lián)想把事物聯(lián)系起來。
前概念思維
隨后的兩個階段的思維完成了建立起概念的路。這兩個階段都是基于發(fā)現內在的相似之處的。
這個階段是聯(lián)接復合思維和真正概念思維的橋梁。維果茨基所說的“前概念思維”,其特點是已發(fā)展成為抽象的思維,但卻又總和具體事物保持著某種聯(lián)系。當一個孩子開始用抽象的詞語代替純具體的可感知的詞語思考時,他就進入這個“前概念思維”的階段了。
概念思維
當然,孩子開始使用抽象的詞匯時,也就有了新的思想,他的語言變得更豐富了。一般說來,這是一種概念的箭頭,孩子沿著這個箭頭從復合思維通向完全概念的思維。快到前概念階段末尾時,孩子已象科學家那樣使用適當的詞和短語了,但是對這些詞和短語所表達的概念還沒有達到抽象的理解。他在陳述時一般會夾雜一些具體性的敘述。隨后,他逐漸地、不知不覺地實現了這一變化,完成了向完全抽象思維的轉化。
【《小學科學教育的探究--研討教學法》讀書筆記】相關文章:
讀小學科學教育“探究研討”教學法心得體會09-15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讀書筆記07-08
《探究式科學教育教學指導》讀書筆記范文07-09
探究身邊的科學小學作文08-30
小學信息技術游戲教學法探究論文07-04
科學探究說課稿07-12
《科學探究》說課稿07-06
科學探究說課稿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