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勸學》荀子原文及翻譯
《勸學》是戰(zhàn)國時期思想家、文學家荀子創(chuàng)作的一篇論說文,是《荀子》一書的首篇。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勸學》荀子原文及翻譯,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原文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木 直中繩,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 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 高也;不臨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 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 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長于無禍。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 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 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一江一 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 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發(fā),系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 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于高山之 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 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 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xiāng),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 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 地若一,水就濕也。草木疇生,禽一獸 群焉,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 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禍也, 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 焉。故不積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一江一 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 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P無爪牙之利, 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之穴,無可寄 托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鋼事者,無赫赫之功。 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蛇無足而飛, 梧鼠五技而窮。詩曰:“一尸一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 心如結兮!惫示咏Y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 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shù)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 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故學數(shù)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 為之人也,舍之禽一獸 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 大兮,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 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p而動,一可 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 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 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傲、非也T、非也/堊尤缦蛞印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一習一 君子之說,則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識 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 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shù)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 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餐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 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者,勿告也;告者,勿問也;說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 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后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 后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后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 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 “匪一交一 匪舒,天子所予!贝酥^也。
百發(fā)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 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 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后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shù)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 之,除其害者以持養(yǎng)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 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 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 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一人 。天見其明,地見 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翻譯
君子說:學習 不能夠停止不前。靛青是從蓼藍中提取而來的,但比蓼藍更青;冰是由水凝固而成的,但比水還要寒冷。木材挺直的如同木工的墨線,但用火烘烤,就可使它彎曲,進而做成車輪,它的曲度就像與圓規(guī)畫的一樣,即使再經過烈火的烘烤,太一一的暴曬,它也不能再恢復原樣了,這是熏烤彎曲使它變成這樣的啊。所以木材經過墨線加工才能取直,金屬刀劍在磨刀石上磨過才能鋒利,君子學習 廣泛,而又能每天檢查反省自己,那就會見識高明而行為不會犯錯誤了。
所以,不登上高山,就不知道天的高遠;不親臨深溪,就不知道大地的厚度;沒有聽到過前代圣王的遺言,就不知道學問的淵博。干國、越國,夷族和貊族的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他們的哭聲是一樣的,但長大后一習一 俗卻不同了,這是因為后天的教化而使他們這樣的啊!对娊洝飞险f:“你們這些君子啊,不要總是貪圖安逸,要安守你的職位,愛好正直的德行。上帝知道了,就會賜與你極大的幸福!比诨谑ベt的道德的精神修養(yǎng)就是最高明的,沒災沒禍的幸福就是最持久的。
我經常整天思考,但不如學習 片刻所獲得的教益;我曾經踮起腳遠望,但不如登上高處看得廣闊。登上高處招手,手臂并沒有加長,但遠處的人就能看見。順風呼喊,聲音并沒有加強,但聽的人卻聽得很清楚。利用車馬遠行的人,并不是雙腳善于走路,但能夠到達千里之外;借助船槳渡河的人,并不是善于游泳,卻能夠橫渡一江一 河。君子的生性并非與別人有什么兩樣,只不過是善于借助外物,幫助自己罷了。
南方有一種鳥叫蒙鳩,它用羽毛做窩,再用毛發(fā)編織起來,系結在蘆葦穗子上,大風吹來,葦穗就會折斷,窩里的鳥蛋跌破,幼鳥就會被摔死。這并不是它的窩做得不好,而是窩所系的地方使它這樣的。西方有一種草,名叫射干,莖長四寸,生長在高山上,就能俯臨百丈深淵。這并不是由于它的莖能長這么高,而是它生長的位置使它這樣的。蓬草生在叢麻當中,不需要扶持它也能長得挺直;白沙混入黑土中,會變得跟黑土一樣黑。蘭槐的根,就是白芷,如果沾上尿水,君子不愿接近它,普通百姓也不再佩帶它。這并不是它的本質不美,只因為沾上尿液才使它這樣的。所以君子居住要選擇好的地方,一交一 游要接近賢士,這樣才是防止自己誤人邪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各種事物的發(fā)生,一定有它的原因;榮辱的到來,必定和他德行相適應。肉腐爛了,就要生蛆,魚枯死了,就要生蟲。行為怠慢,忘記了自身,就要闖禍。凡是堅硬的東西,人們用作支柱,柔軟的東西,人們用來捆束東西。邪惡污穢的東西存在于自身,就會為人憎惡。鋪開的柴好像一樣,火總是朝著干燥的一方燒去;土地好像一樣平整,水總是向潮濕的一邊流淌。草木總是叢聚生長,禽一獸 總是成群居住,萬物都各自依附它們的同類。所以箭靶一旦張設,弓箭就向這里射來;森林的樹木一旦茂盛,伐木者就拿著斧頭來砍伐;樹木一旦成蔭,群鳥就會來這里棲息;醋發(fā)酸了,蚊子就飛來聚集。所以說話有時會招致災禍,做事有時會招致恥辱,君子要謹慎地立身處世!
土堆積起來就成了山,風雨就會在這里興起;水匯積起來成為深潭,蛟龍就會在這里生長出來;不斷積累善行,就能成為有道德的人,自會心智澄明,就具備了圣人的思想境界。所以不一步一步的積累,就無法達到千里之外的地方;不匯集眾多的小溪流,就不能形成一江一 海。駿馬的一跳,不能超過十步;劣馬跑十天也可以達到千里。因此,成功就在于不停頓地向前走。用刀子刻東西,如果半途放棄,即使是腐爛的木頭也不能刻斷;如果持之以恒,堅持不懈,就連金屬和石頭都能雕空。蚯蚓沒有銳利的爪牙,也沒有強壯的筋骨,但它能吃到地上的泥土,喝到地下的泉水,這是因為它用心專一的緣故;螃蟹有八只腳兩只螯,但如果沒有蛇或鱔所居住的洞穴,它就無處安身,這是因為它用心浮躁的緣故。所以一個人要是沒有刻苦鉆研的精神,就不能明辨事理;不專心致志地工作,就不可能有顯赫的成績。只在歧路上徘徊是不能達到目的的,同時侍奉兩個君主的人,是不能為雙方所接受的。這就像眼睛不能同時看清楚兩件東西,耳朵不能同時把兩種聲音全都聽明白的道理一樣。媵蛇沒有腳卻能飛行,鼠雖有五種技能而不免于困窘!对娊洝氛f:“布谷鳥居住在桑樹上,精心喂養(yǎng)著七個雛兒;那些善人君子啊,始終堅持道義;堅持道義非常的專一,專一的就像思想打了結。”所以君子學習 時總是把精神集中在一點上。
從前瓠巴彈瑟時,就連水底深處的魚兒都浮出水面來聽;伯牙彈琴時,就連拉車的馬兒被琴聲所吸引,仰著頭咧著嘴聽。所以不管聲音怎樣小,沒有聽不到的,不管行為怎樣的隱蔽,沒有不顯露出來的。山中藏有寶玉,山上的草木都會滋潤;深潭里生有珍珠,潭岸上就不顯得干枯。只做好事,不做壞事,怎么會不被世人知道的呢?
學習 從哪里開始?又到哪里終結呢?回答是:如果從學習 的科目順序來說,是從誦讀《詩經》、《尚書》開始,到讀《禮經》為結束;就學習 的意義而言,是從做一個有知識的人開始,到成為圣人為止。真心誠意,日日積累,力能持久,才能學而有成,學到老死后才停止。所以,從學習 的科目來說是有終結的,但若從學習 的意義上說,是片刻也不能停頓的。做到了這樣,人成為人;半途放棄學習 ,就成了禽一獸 了。《尚書》記載的是古代的政事;《詩經》收集了的是有和諧樂律的詩歌;禮是法制的前提、事物的規(guī)范。所以學習 到禮義就算達到盡頭了。這就是達到了道德的頂點!抖Y經》的恭敬節(jié)文,《樂經》的中正和諧,《詩經》、《尚書》的廣博,《春秋》的微言大義,這些典籍囊括了天地間一切事物。
君子學習 知識,要把所學聽入耳中,牢記在心,融會貫通到整個身心,并表現(xiàn)在一舉一動上;哪怕是極細微的言行,都可以成為別人學習 的榜樣。小人學習 ,只不過是從耳中聽進去,從口中說出來。嘴巴與耳朵間的距離不過四寸而已,這樣怎么能使自己七尺之軀的品德得到修養(yǎng)呢,又怎么能使自己變得完美呢?古時候的學者,學習 是為了提高自己,現(xiàn)在的學者,學習 是為了給別人看。君子的學習 ,是用它來修正自己的身心;小人的學習 是為了向人賣弄,討人歡心。所以別人不問,自己卻去告訴他,這叫做急躁;別人問一件事,卻告訴他兩件事,這叫做嘮叨。急躁不對,嘮叨也不對,君子回答別人,問一答一,如同回聲回應本聲一樣。
學習 的途徑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捷的了。《禮經》、《樂經》規(guī)定了法度典章,規(guī)章而未詳細說明原理,《詩經》、《尚書》記載了古時的事情,卻不切近現(xiàn)實,《春秋》詞旨隱約而晦澀,難以讓人理解。仿效良師而學習 君子的學說,那就能養(yǎng)成崇高的品德并獲得廣博的知識,也就周知世事了。所以說學習 沒有比接近良師更便捷的途徑了。
學習 的途徑,沒有比向良師請教更有效更迅速的了,其次是尊祟禮法。如果既不請教良師,又不尊崇禮法,僅僅讀一些雜家的書,讀誦《詩經》、《尚書》,那么即使到死,也只不過是一個學識淺薄的讀書人罷了。而且,要追溯先王的道德,尋找仁義的根本,那么學習 禮法正是那四通八達的途徑。就像提起皮衣的領子,用彎曲的五個手指去條順它一樣,它的絨毛就很容易被理順了。不遵循禮法,而僅僅學習 《詩經》、《尚書》,這就像用手指去測量河的深淺,用長矛之類的兵器舂米,用錐子代替筷子吃飯一樣,是不能達到目的的。所以尊崇禮法,即使對其精義理解的不夠透徹,也不失為一個崇尚禮法的學士;不遵祟禮法,即使學士淵博,也不過是一個散漫士人。
問的事不合禮法,不要告訴他;告訴你的事不合禮法,不要去追問他;談論的事不合禮法,不要去聽他;那蠻橫的人,不要和他爭辯。所以,只有是按照禮義之道來請教的人,才可接待他,反之,就回避他。所以來請教的人禮貌恭敬,然后才可以同他談論道義的學習 方法;言辭和順,然后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條理;樂于聽從,然后才可以和他談論道義的精義。因此,和那些不可以與之一交一 談的人一交一 談了,這叫做浮躁;不和那些可以與之一交一 談的人一交一 談,這叫做隱瞞;一交一 談時,不觀察對方的表情,這叫做眼瞎。所以君子不急躁、不隱瞞、不眼瞎,而是謹慎地對待前來請教的人!对娊洝氛f:“對人不過于急躁,也不有意怠慢,這是天子所贊許的!闭f的就是這種情況。
射一百支箭,只要有一支沒有射中,就不能說是擅長射箭;駕車走了一千里的路程,只要有半步不到,就不能叫做善于駕車;對事理不能融會貫通,對仁義之道不能專一奉行,就不能稱之為善于學習 。學習 ,就應一心一意,一會兒學,一會兒不學,那是鄉(xiāng)下普通人行為,他們之中不好的多,好的少,夏桀、商紂、盜跖就是這樣的人;能夠勸勉理解路你規(guī)范和仁義道德,盡心盡力地學習 ,這樣才稱得上是個真正的學者。
君子知道,做學問不全面、不純正是不足以稱之為完美的,所以要反復理解以求融會貫通,用心思索以求領會通曉,效法賢師良友來實踐它,排除有害的事物來培養(yǎng)它。不正確的東西,眼睛不看,耳朵不聽,嘴巴不說,內心不去思考它。等到極其愛好學習 時,就像眼睛喜愛看五色,耳朵喜愛聽五聲,嘴巴喜愛吃五味,心里追求擁有天下一樣。因此權勢再大不能壓倒他,人多勢眾不能改變他,天下任何事情不能使他動搖;钪沁@樣,死了也是這樣,這叫做道德操守。具備了這樣的道德操守,意志才能夠堅定不移,意志堅定不移,就能夠應付自如。能堅定操守,能夠正確對待事物,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有成就的人。天顯現(xiàn)它的光明,地顯現(xiàn)出它的廣闊,君子的可貴之處,在于他重視品德、操守完美。
主旨:
本篇分別從學習的重要性、學習的態(tài)度以及學習的內容和方法等方面,全面而深刻地論說了有關學習的問題。強調學習的作用,提倡虛心求教、學無止境、循序漸進、堅持不懈、專心致志。
寫作特色:
1、本文篇幅雖長,但層次井然。全文說理深入,結構嚴謹,代表了先秦論說文成熟階段的水平。
2、文章在語言運用上,長短句并用,對偶排比句兼行,勻稱而又錯落有致。讀來朗朗上口,富于音樂節(jié)奏美。
3、在論說過程中,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來說明道理,使人易于接受。
創(chuàng)作背景
戰(zhàn)國時期,奴隸制度進一步崩潰,封建制度逐步形成,歷史經歷著劃時代的變革。許多思想家從不同的立場和角度出發(fā),對當時的社會變革發(fā)表各自的主張,并逐漸形成墨家、儒家、道家和法家等不同的派別,歷史上稱之為“諸子百家”。諸子百家紛紛著書立說,宣傳自己的主張,批評別人,出現(xiàn)了“百家爭鳴”的局面。荀子是戰(zhàn)國后期儒家的代表人物。他認為自然界的存在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但人們可以用主觀努力去認識它,順應它,運用它。
為了揭示后天學習的重要意義,他創(chuàng)作了《勸學》一文,鼓勵人們通過學習改變不良的思想和行為,振興禮義,制作法度,專心致志地去實踐君子之道。
賞析
這篇文章圍繞“學不可以已”這個中心論點,從學習的意義、作用、態(tài)度、內容、方法和目的等方面,有條理、有層次地加以闡述。文章可以分為四段。
第一段從開頭到“君子慎其所立乎”,闡述學習的必要性和需要選擇好的學習環(huán)境。開篇“君子曰:學不可以已!边@不但是《勸學》篇的第一句,也是整個《荀子》著作的第一句。荀子認為人的本性是“惡”的,必須用禮義來矯正,所以他特別重視學習。“性惡論”是荀子社會政治思想的出發(fā)點,他在著作中首先提出學習不可以停止,就是想抓住關鍵,解決根本問題。因為他十分重視這個問題,所以他把自己的見解,通過“君子”之口提出來,以示鄭重。開頭就提出了中心論點,語言簡勁,命意深廣,因而很自然地引出了下文的滔滔闡述。以“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來比喻任何人通過發(fā)憤學習,都能進步,今日之我可以勝過昨日之我,學生也可以超過老師。這兩個比喻,使學習的人受到很大的啟發(fā)和鼓舞。不過,要能“青于藍”“寒于水”,決不是“今日學,明日輟”所能辦到的,必須不斷地學,也就是說:“學不可以已”。所以,這兩個比喻深刻有力地說明了中心論點,催人奮進。接著,文章進一步設喻,從根本上闡明道理:“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雖有槁暴,不復挺者,使之然也! 對學習者更大的鼓勵。在強調了學習的重要作用后,文章以設喻引出論斷:“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蹦静慕涍^墨線量過就會取直,金屬制成的刀劍之類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會鋒利,這就好比君子廣泛學習,而且每天檢查省察自己,就會知識通達,行為沒有過錯。這樣以設喻引出論斷,顯得更有說服力。論斷句中的“日”字,與起句“學不可以已”的“已”字,緊密呼應,突出了要“知明而行無過”,就必須不斷學習,從而有力地闡明了中心論點。這一段說明了學習在改變人的素質、提高人的智力方面的重大意義。學習意義重大,荀子認為,學習不能單靠坐在房子里苦思冥想,必須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因此,“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荀子以親身的體驗,通過“終日思”與“須臾學”的對比,強調空想不如學習。而這個與空想相對的“學”字,不言而喻,也就是指利用外界事物,向實際學習。這種對于學習的見解,也是荀子基于他的認識論提出來的。荀子否認孟子所說的人有天生的“良知”“良能”,因此他強調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他在這里提出的“學”的概念,就具有唯物主義因素。接著,連設五喻,展開論證,荀子先從生活經驗說起:站在高處望,比踮起腳見得廣闊;登高招手,順風呼喊,手臂并非更長了,聲音并非更大了,可是人家卻能遠遠地看到,清楚地聽到;可見利用高處、利用順風的作用之大。推而廣之,“假輿馬”“假舟楫”的人,也并非善于走路或擅長游泳,可是他們卻能“致千里”“絕江河”,由于設喻所用的事例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因此讀起來不但感到親切,而且覺得可信。隨著不斷設喻,闡明的道理越來越深入讀者心靈,于是水到渠成地得出了結論:“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边@就是說,君子之所以會有超過一般人的才德,就是因為他們善于利用外物來好好學習。推論起來,人如果善于利用外物好好學習,也就可以變?yōu)橛胁诺碌木。這與第一段所說的青出于藍、冰寒于水、直木可“輮”為車輪,意脈是一貫的,結構上也是暗相呼應的。此外,荀子把“所學”與“善假于物”聯(lián)系起來,“這意味著學習的目的是要認識客觀事物的規(guī)律,并利用這些規(guī)律性知識去改造客觀世界!保ㄒ試辣变殛P于《勸學》的說明)這與他的“制天命”的思想也是聯(lián)系著的。這一段說明學習必須善于利用外物。
第二段從“積土成山”到“安有不聞者乎”,闡述學習必須專心一致、鍥而不舍。人們在從外界實際事物中學習的時候,還有需要注意的地方,所以,這一段作了進一步的說明,主要寫了兩個方面:一個是“積”,一個是“一”。文章先設兩喻引出論點:“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边@說明學習要注意積累。荀子根本不承認“天生圣人”的說法,他指出人只要努力學習,“積善積德”,就可以具備圣人的思想。圣人也是不斷學習而成的,正如他在《性惡》篇中所說的:“積善不息”,“涂之人可以為禹”。他充分強調“積善”的作用,這與開頭提出的“學不可以已”也是一脈相承、遙相呼應的。在筆法上,以設喻引出論點,更加強了論點的語勢,使論點一出現(xiàn)就具有一定的說服力。接著,文章又進行申述:“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边@是從反面設喻來說明積累的重要。經過一正一反的設喻,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已初步闡明,但是為了深入說明,文章又反復設喻對比:先以“騏驥一躍,不能十步”與“駑馬十駕,功在不舍”相比,再以“鍥而舍之,朽木不折”與“鍥而不舍,金石可鏤”相比,從而充分顯示出“不舍”的重大意義,而學習要注意積累的道理,也得到了進一步的證明。當然,學習要做到“不舍”,要不斷積累,那就必須專一,不能浮躁。因此,文章再以“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能夠“上食埃土,下飲黃泉”與“蟹六跪而二螯”,卻“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進行對比,說明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粗心浮氣。這兩個比喻,強調了學習必須堅持不懈,并照應了上文的層層論述。通過這一段的層層比喻,可以清楚地理解學習必須持之以恒。至此,開篇提出的“學不可以已”的中心論點,已得到了深入的闡發(fā)和充分的證明。
第三段從“學惡乎始”到“此之謂也”,闡述學習的內容和方法。從這段開始說明學習的全過程和學習的總內容總要求。“始乎誦經,終乎讀禮”是總的途徑;“始乎為士,終乎為圣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后止也”是總的要求。“其義不可須臾舍也”,強調所學內容的必要性,而且指出舍與不舍將是人與禽獸之分!罢娣e力久則入”,強調人的主觀能動性所引起的巨大作用。接著指明所學課目,指出《禮》講究“敬”,《樂》講究聲律諧和,《詩經》《尚書》講究博聞強記,《春秋》講究微言大義,能夠學完這些,天地之間的一切就全學完了。接著分析“君子”“小人”兩種迥然不同的學習態(tài)度,并且指出要選擇學生進行教育。教育的方法是不好為人師,也不強加于人,而是言行恰當。作者特別強調“君子學習為的修身溢美,小人學習為的取悅于人”,一破一立,一貶一褒,旨在闡述“勸學”的最終目的是“至乎禮而止”。接著荀子提出“學莫便乎近其人”和“隆禮”兩個學習的根本措施,認為只有以實際的典型作為學習對象,才是快速有效的學習辦法,才能夠使君子之大道“尊以遍矣,周于世矣”。在荀子看來,學習求得速成,“近其人”只是手段,目的卻在“隆禮”。荀子又把學習的質量就其形式和本質作了一個鮮明的比較:“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這樣來鑒別學習質量,分析學習質量,從政治思想家的功利主義出發(fā),是新興地主階級思想家深刻觀察問題、處理問題的表現(xiàn),也是一種教育思想的躍進。最后,荀子提出接納學生的嚴格條件和教育學生的態(tài)度和方法。“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具體條件是“禮恭”“辭順”“色從”,教師對學生從容不迫,言之必中。
第四段從“百發(fā)失一”到最后,闡述學習的根本目的,亦即最終歸宿。這一段提出了勸學的最高要求和所能達到的最高境界。這就是百發(fā)不失其一,千里不差一步,觸類旁通,不背仁義,純而粹之,貫徹始終。學習的過程是誦讀《詩》《書》《禮》《樂》《春秋》,獨立思考,融會貫通,身體力行,而且能不斷去掉干擾因素加強自己的道德修養(yǎng),乃至達到好學樂道心利天下成為一種本能,即使有高權厚利也不能使他傾倒,人多嘴雜也不能使他轉移,貴有天下也不能使他動心。生也是這樣,死也是這樣,成為一種道德觀點的操守者。而且這種本能就像“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一樣。荀子所說的“足以為美”的典型是又“全”又“粹”,“全”是數(shù)量,“粹”指質量,亦即質和量高度統(tǒng)一的典型,這種人足以為師,他上可以為“君”,中可以為“君子”,下可以為“士”。結尾“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應”,指明作為一個完整的、有德操的典型,既須堅持不渝,又要能夠適應各種變易,這才可以算得上“成人”!疤煲娖涿鳎匾娖涔狻笔腔ノ,天地都能見其英明共其榮耀,這種人能夠彪炳千古,蜚譽百代,化育無窮,包孕宇宙,更是荀子神游夢遇、樂在其中、妙筆生花之所在。
《勸學》在寫作上的一大特色是通過比喻闡述道理、證明論點。全文除少數(shù)地方直接說明道理外,幾乎都是比喻。文中運用了大量生活中常見的比喻把抽象的道理說得明白、具體、生動,深入淺出,使讀者容易接受。有時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從同一角度反復地說明問題。這種手法,在修辭上叫做“博喻”。文中比喻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有時用同類事物設喻,從相同的角度反復說明問題,強調作者的觀點。例如: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積土成山,積水成淵。有時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的對照,讓讀者從中明白道理。例如將騏驥與駑馬對照,朽木與金石對照。設喻方式有時先反后正,有時先正后反,內容各有側重,句式也多變化,讀者毫無板滯之感。有的比喻,單說比喻而把道理隱含其中,讓讀者思考。如“青出于藍”“冰寒于水”。有的先設比喻,再引出道理,如“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有的先設比喻,引出道理后,再用另外的比喻進一步論證。如先用“積土成山”“積水成淵”設喻,引出“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的道理,再用“不積跬步”“不積小流”作進一步論證。如此層層推進,上下呼應,使本身表現(xiàn)力很強的比喻,更充分持發(fā)揮作用,因而把道理闡述得十分透徹。再說,由于運用比喻,文章的語言顯得具體形象、精練有味。而且,隨著用比的連續(xù)和手法的變換,形成整齊而又富于變化的句式,產生鏗鏘起伏的節(jié)奏,表現(xiàn)出荀子諄諄勸學的激情。因此,這不僅是一篇出色的古代教育論文,而且可以當作一篇文學作品來欣賞。
這篇文章各段的條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闡述一個具體問題,而且總在文章的開頭、結尾部分作出明確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寫道:“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這既是全文的一個中心論題,也是第一段所要開始闡述的內容。而后面的“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明確而有力地照應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點明了首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用“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來說明個人獨自冥思苦想遠不如學習有益,又列舉了“登高而招”“順風而呼”“假輿馬”“假舟楫”等幾個生活中十分常見而又極有說服力的比喻,而后有力地小結道:“君子生(性)非異也,善假于物也。”在這里,荀子從他的“性惡論”觀點出發(fā),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惡的,其所以不同于眾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師益友學習嘉言懿行,以改變自己的不良天性。這個“物”字就從“舟楫”“輿馬”之類,變成了學習的內容,文字也就逐漸深化了。這里舉的兩個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應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該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適當概括。總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卻并不死板。先秦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較難讀,荀子這種謹嚴、樸實的寫作方法,對幫助讀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內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文章中,作者有時又采用對比的方法,將兩種相反的情況組織在一起,形成鮮明對照,以增強文字的說服力。例如,在強調學習必須持之以恒、用心專一時,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舉了“騏驥一躍,不能十步”和“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以及“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的蚯蚓,竟能在地下來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卻連一個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這就表明,“積”與“不積”所產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學思想中,“積”字是一個重要觀點。荀子認為,要學有所成,必須堅持不懈地進行積累。一個人長期耕田(“積耨耕”),就會成為農夫,長期砍砍削削(“積削”),就會成為工匠;長期販賣貨物(“積反貨”),就會成為商賈;長期學習禮義(“積禮義”),就會成為君子;圣人也只不過是“人之所積”。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樣,習慣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這一思想觀點的重要意義,就不難懂得,他為什么要費那么大的力氣,選擇那么多比喻,不憚煩地對讀者進行諄諄教導。
《勸學》還有一個重要特點,就是句式整齊。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適當夾進散句,使文氣流暢而不呆滯。
朗誦前的準備
朗誦是朗誦者的一種再創(chuàng)作活動。這種再創(chuàng)作,不是脫離朗誦的材料去另行一套,也不是照字讀音的簡單活動,而是要求朗誦者通過原作的字句,用有聲語言傳達出原作的主要精神和藝術美感。
不僅要讓聽眾領會朗誦的內容,而且要使其在感情上受到感染。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朗誦者在朗誦前就必須做好一系列的準備工作。
1、選擇朗誦材料
朗誦是一種傳情的藝術。朗誦者要很好地傳情,引起聽眾共鳴,首先要注意材料的選擇。選擇材料時,首先要注意選擇那些語言具有形象性而且適于上口的文章。因為形象感受是朗誦中一個很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干癟枯燥的書面語言對于具有很強感受能力的朗誦者也構不成豐富的形象感受。其次,要根據(jù)朗誦的場合和聽眾的需要,以及朗誦者自己的愛好和實際水平,在眾多作品中,選出合適的作品。
2、把握作品的內容
準確地把握作品內容,透徹地理解其內在含義,是作品朗誦重要的前提和基礎。固然,朗誦中各種藝術手段的運用十分重要,但是,如果離開了準確透徹地把握內容這個前提,那么,藝術技巧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成了一種純粹的形式主義,也就無法做到傳情,無法讓聽眾動情了。要準確透徹地把握作品內容,應注意以下幾點:
1.正確、深入的理解
朗誦者要把作品的思想感情準確地表現(xiàn)出來,需要透過字里行間,理解作品的內在含義:
首先要清除障礙,搞清楚文中生字、生詞、成語典故、語句等的含義,不要囫圇吞棗。望文生義。
其次,要把握作品創(chuàng)作的背景、作品的主題和情感的基調,這樣才會準確地理解作品,才不會把作品念得支離破碎,甚至歪曲原作的思想內容。
以高爾基的《海燕》為例,掃除文字障礙后,就要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這篇作品以象征手法,通過暴風雨來臨之前。暴風雨逼近和即將來臨三個畫面的描繪,塑造了一只不怕電閃雷嗚,敢于搏風擊浪,勇于呼風喚雨的海燕一--這一“勝利的預言家”的形象。
而這部作品誕生之后立即不脛而走,被廣大工人和革命群眾在革命小組活動時朗誦,被視作傳播革命信息,堅定革命理想的戰(zhàn)歌。
綜合分析之后,朗誦時就不難把握其主題是:滿懷激情地呼喚革命高潮的到來。進而,我們又不難把握這部作品的基調應是對革命高潮的向往、企盼。
2.深刻。細致的感受
有的朗誦,聽起來也有著抑揚頓挫的語調,可就是打動不了聽眾。
如果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那就是朗誦者對作品的感受還太淺薄,沒有真正走進作品,而是在那里“擠”情、“造”性。
聽眾是敏銳的,他們不會被虛情所動,朗誦者要喚起聽眾的感情,使聽眾與自己同喜同悲同呼吸,必須仔細體味作品,進入角色,進入情境。
3.豐富、逼真的想象
在理解感受作品的同時,往往伴隨著豐富的想象,這樣才能使作品的內容在自己的心中、眼前活動起來,就好象親眼看到、親身經歷一樣。以陳然(我的自白書)為例,在對作品進行綜合分析的同時,可以設想自己就是陳然(重慶《挺進報》的特支書記),當時正處在這樣的情境中:我被國民黨逮捕,在獄中飽受折磨,但信仰毫不動搖,最后,敵人把一張白紙放在我面前,讓我寫自白書,我滿懷對敵人的憤恨和藐視,滿懷革命必勝的堅定信念,自豪地寫下了“怒斥敵酋”式的《我的自白書》。這樣通過深入的理解、真摯的感受和豐富的想象,使己動情,從而也使人動性。
作者簡介
荀子(約公元前313-前238),名況,時人尊而號為“卿”,西漢時為 避漢宣帝劉詢諱,因“荀”與“孫”二字古音相通,故又稱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猗氏(今山西安澤縣)人,著名思想家、文學家、政治家,先秦儒家的最后代表人物。曾兩次到當時齊國的文化中心稷下(今山東臨淄)游學,擔任過列大夫的祭酒(學宮領袖)。還到過秦國,拜見了秦昭王。
后來到楚國,任蘭陵(今山東蘭陵)令。荀子對儒家思想有所發(fā)展,提倡“性惡論”,其學說常被后人拿來跟孟子的“性善說”比較。荀子對重新整理儒家典籍也有相當顯著的貢獻。與其弟子撰成《荀子》一書。
【《勸學》荀子原文及翻譯】相關文章:
勸學——《荀子》07-07
《勸學》荀子07-30
勸學——《荀子》06-23
《勸學》荀子06-04
語文《勸學》荀子09-10
語文《勸學》荀子06-02
《狼》蒲松齡文言文原文及翻譯12-16
《勸學》練習08-19
關于《荀子》的教案設計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