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

        時(shí)間:2023-11-02 11:35:31 澤彪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

          漫長的學(xué)習(xí)生涯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你還記得哪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1不利 ,戰(zhàn)不善2,弊在賂秦3。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4也�;蛟�5:六國互喪,率6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7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8。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9攻取之外,小10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shí)11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shí)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12,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13,暴霜露14,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15之不甚惜,舉以予人16,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17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18,奉之彌繁19,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qiáng)弱勝負(fù)已判20矣。至于21顛覆22,理固宜然23。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24此言得之25。

          齊人未嘗賂秦,終26繼27五國遷滅28,何哉?與嬴29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30喪,齊亦不免31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32,能守其土,義33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34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35速36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37,李牧連卻38之。洎39牧以40讒41誅,邯鄲為郡42,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43,可謂智力44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45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46,當(dāng)47與秦相較,或未易量48。

          嗚呼!以49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50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52,而53為秦人積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7!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58不賂而勝之之勢。茍59以天下之大,下60而從61六國破亡之故事62,是又在六國下63矣。

          注釋: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說。這是設(shè)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shè)問的回答。

          6、率:都,皆。

          7、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yàn)椤钡囊馑肌?/p>

          8、完:保全。

          9、以攻�。河霉�(zhàn)(的辦法)而奪取。

          10、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11、其實(shí):它的實(shí)際數(shù)目。

          12、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13、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14、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5、視:對待

          16、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shí)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8、厭:同“饜”,滿足。

          19、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20、判:決定。

          21、至于:以至于。

          22、顛覆:滅亡。

          23、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

          24、“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事,侍奉。

          25、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26、終:最后。

          27、繼:跟著。

          28、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shí)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29、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30、既:連詞,既然

          31、免:幸免。

          32、始有遠(yuǎn)略:起初有長遠(yuǎn)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yīng)。

          33、義:名詞作動(dòng)詞,堅(jiān)持正義。

          34、斯:這。

          35、始:才。

          36、速:招致。

          37、再:兩次。

          38、卻:使······退卻。

          39、洎(jì):及,等到。

          40、以:因?yàn)?/p>

          41、讒:小人的壞話。

          42、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4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shí)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44、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45、向使:以前假如。

          46、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勝負(fù)存亡的命運(yùn)。數(shù),天數(shù)。理,理數(shù)。皆指命運(yùn)。

          47、當(dāng)(tǎng):同“倘”,如果。

          48、易量:容易判斷。

          49、以:用。

          50、禮:禮待。名作動(dòng)。

          51、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寢食不安,內(nèi)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dòng)。咽,吞咽。

          52、勢:優(yōu)勢。

          53、而:卻。

          54、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55、劫:脅迫,劫持。

          56、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57、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

          58、可以:可以憑借。

          59、茍:如果。

          60、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61、從:跟隨。

          62、故事:舊事,先例。

          63、下:指在六國之后。

          白話譯文: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因?yàn)楦畹刭V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yàn)樗麄兪チ藦?qiáng)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dú)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

          秦國除用攻戰(zhàn)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還得到諸侯的割地賄賂),小的就獲得城鎮(zhèn),大的就獲得都市,把秦國由受賄賂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實(shí)際上有一百倍,把諸侯賄賂秦國所失去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失去的土地比較,實(shí)際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諸侯最大的禍患,當(dāng)然就不在于戰(zhàn)爭了�;叵胨麄兊淖孑吀篙�,冒著霜露,披荊斬棘,因而才有一點(diǎn)點(diǎn)土地�?墒亲訉O們看待它卻很不珍惜,拿它來送人,就像拋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穩(wěn)覺。待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duì)又打來了。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沒有滿足;誰送給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誰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誰強(qiáng)誰弱、誰勝誰敗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國落到滅亡的地步,按理本來應(yīng)當(dāng)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著柴草救火,柴草沒有燒完,火就不會熄滅。”這話說得在理�。�

          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yàn)樗貒缓枚粠椭鍑�。五國滅亡之后,齊國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yuǎn)大的謀略,能夠守住自己的土地,堅(jiān)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國雖然是個(gè)小國,卻滅亡在后,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多次作戰(zhàn),敗少勝多。后來秦國又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讒言被趙王殺害,都城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一個(gè)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卻沒能堅(jiān)持到底啊。況且燕趙正處在其他國家被消滅了的時(shí)候,可說是智謀已盡,力量單薄,戰(zhàn)敗而亡國,實(shí)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假使當(dāng)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yùn),如果與秦國較量,也許還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xié)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擔(dān)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杀�!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可是還有能夠不割地賄賂而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如果憑著一統(tǒng)天下的大國,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

        《蘇洵六國論原文 、注釋.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相關(guān)文章:

        蘇洵六國論原文及翻譯06-29

        蘇洵《六國論》的原文賞析02-17

        《管仲論》蘇洵文言文原文注釋翻譯04-12

        蘇洵《辨奸論》原文翻譯11-23

        《六國論》蘇洵教案(通用10篇)07-05

        蘇洵《六國論》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04-14

        蘇洵《諫論》原文以及譯文解析09-24

        蘇洵上余青州書原文及譯文解析原文及翻譯09-25

        蘇洵《上余青州書》的原文及譯文解析原文及翻譯09-24

        六國論原文、注釋及賞析02-07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

              漫長的學(xué)習(xí)生涯中,說起文言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文言文作為一種定型化的書面語言,沿用了兩三千年,從先秦諸子到明清八股,都屬于文言文。你還記得哪些經(jīng)典的文言文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蘇洵六國論原文、注釋,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六國論》

              六國破滅,非兵1不利 ,戰(zhàn)不善2,弊在賂秦3。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4也�;蛟�5:六國互喪,率6賂秦耶?曰:不賂者以賂者喪,蓋7失強(qiáng)援,不能獨(dú)完8。故曰:弊在賂秦也。

              秦以9攻取之外,小10則獲邑,大則得城。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shí)11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shí)亦百倍。則秦之所大欲12,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戰(zhàn)矣。思厥先祖父13,暴霜露14,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孫視15之不甚惜,舉以予人16,如棄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起視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則17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18,奉之彌繁19,侵之愈急。故不戰(zhàn)而強(qiáng)弱勝負(fù)已判20矣。至于21顛覆22,理固宜然23。古人云:“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薪不盡,火不滅�!�24此言得之25。

              齊人未嘗賂秦,終26繼27五國遷滅28,何哉?與嬴29而不助五國也。五國既30喪,齊亦不免31矣。燕趙之君,始有遠(yuǎn)略32,能守其土,義33不賂秦。是故燕雖小國而后亡,斯34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荊卿為計(jì),始35速36禍焉。趙嘗五戰(zhàn)于秦,二敗而三勝。后秦?fù)糈w者再37,李牧連卻38之。洎39牧以40讒41誅,邯鄲為郡42,惜其用武而不終也。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43,可謂智力44孤危,戰(zhàn)敗而亡,誠不得已。向使45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46,當(dāng)47與秦相較,或未易量48。

              嗚呼!以49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以事秦之心,禮50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51也。悲夫!有如此之勢52,而53為秦人積威54之所劫55,日56削月割,以趨于亡。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57!

              夫六國與秦皆諸侯,其勢弱于秦,而猶有可以58不賂而勝之之勢。茍59以天下之大,下60而從61六國破亡之故事62,是又在六國下63矣。

              注釋:

              1、兵:兵器

              2、善:好。

              3、弊在賂秦:弊病在于賄賂秦國。賂,賄賂。這里指向秦割地求和。

              4、道:原因

              5、或曰:有人說。這是設(shè)問。下句的“曰”是對該設(shè)問的回答。

              6、率:都,皆。

              7、蓋:承接上文,表示原因,有“因?yàn)椤钡囊馑肌?/p>

              8、完:保全。

              9、以攻�。河霉�(zhàn)(的辦法)而奪取。

              10、小:形容詞作名詞,小的地方。

              11、其實(shí):它的實(shí)際數(shù)目。

              12、所大欲:所最想要的(東西),大,最。

              13、厥先祖父:泛指他們的先人祖輩,指列國的先公先王。厥,其。先,對去世的尊長的敬稱。祖父,祖輩與父輩。

              14、暴(pù)霜露:暴露在霜露之中。意思是冒著霜露。和下文的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都是形容創(chuàng)業(yè)的艱苦。

              15、視:對待

              16、舉以予人:拿它(土地)來送給別人。實(shí)際是舉之以予人,省略了之,代土地。

              17、然則:既然這樣,那么。

              18、厭:同“饜”,滿足。

              19、奉之彌繁,侵之愈急:(諸侯)送給秦的土地越多,(秦國)侵略諸侯也越厲害。奉,奉送。彌、愈,都是“更加” 的意思。繁,多。

              20、判:決定。

              21、至于:以至于。

              22、顛覆:滅亡。

              23、理固宜然:(按照)道理本來就應(yīng)該這樣。

              24、“以地事秦……火不滅”:語見《史記·魏世家》和《戰(zhàn)國策·魏策》。事,侍奉。

              25、此言得之:這話對了。得之,得其理。之,指上面說的道理。

              26、終:最后。

              27、繼:跟著。

              28、遷滅:滅亡。古代滅人國家,同時(shí)遷其國寶、重器,故說“遷滅”。

              29、與嬴:親附秦國。與,親附。嬴,秦王族的姓,此借指秦國。

              30、既:連詞,既然

              31、免:幸免。

              32、始有遠(yuǎn)略:起初有長遠(yuǎn)的謀略,這句中的“始”與下文“至丹”的“至”,“洎牧”的“洎”,“用武而不終”的“不終”,互相呼應(yīng)。

              33、義:名詞作動(dòng)詞,堅(jiān)持正義。

              34、斯:這。

              35、始:才。

              36、速:招致。

              37、再:兩次。

              38、卻:使······退卻。

              39、洎(jì):及,等到。

              40、以:因?yàn)?/p>

              41、讒:小人的壞話。

              42、邯鄲為郡:秦滅趙之后,把趙國改為秦國的邯鄲郡。邯鄲,趙國的都城。

              43、且燕、趙處秦革滅殆盡之際:燕趙兩國正處在秦國把其他國家快要消滅干凈的時(shí)候。 革,改變,除去。殆,幾乎,將要。

              44、智力:智謀和力量(國力)。

              45、向使:以前假如。

              46、勝負(fù)之?dāng)?shù),存亡之理:勝負(fù)存亡的命運(yùn)。數(shù),天數(shù)。理,理數(shù)。皆指命運(yùn)。

              47、當(dāng)(tǎng):同“倘”,如果。

              48、易量:容易判斷。

              49、以:用。

              50、禮:禮待。名作動(dòng)。

              51、食之不得下咽也 :指寢食不安,內(nèi)心惶恐。下,向下。名作動(dòng)。咽,吞咽。

              52、勢:優(yōu)勢。

              53、而:卻。

              54、積威:積久而成的威勢。

              55、劫:脅迫,劫持。

              56、日:每天,一天天,名作狀。下文“月”同。

              57、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治理國家的人不要被積久的威勢脅迫��!

              58、可以:可以憑借。

              59、茍:如果。

              60、下:自取下策。一本無“下”。

              61、從:跟隨。

              62、故事:舊事,先例。

              63、下:指在六國之后。

              白話譯文:

              六國滅亡,不是武器不銳利,仗打得不好,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割地賄賂秦國,自己的力量就虧損了,這是滅亡的原因。有人說:“六國相繼滅亡,全都是由于割地賄賂秦國嗎?”回答說:“不割地賄賂秦國的國家因?yàn)楦畹刭V賂秦國的國家而滅亡。因?yàn)樗麄兪チ藦?qiáng)有力的外援,不能單獨(dú)保全。所以說:‘弊病在于割地賄賂秦國’��!”

              秦國除用攻戰(zhàn)的方法取得土地之外(還得到諸侯的割地賄賂),小的就獲得城鎮(zhèn),大的就獲得都市,把秦國由受賄賂得到的土地與戰(zhàn)勝而得到的土地比較,實(shí)際上有一百倍,把諸侯賄賂秦國所失去的土地與戰(zhàn)敗所失去的土地比較,實(shí)際上也有一百倍。那么秦國最大的欲望,諸侯最大的禍患,當(dāng)然就不在于戰(zhàn)爭了�;叵胨麄兊淖孑吀篙�,冒著霜露,披荊斬棘,因而才有一點(diǎn)點(diǎn)土地�?墒亲訉O們看待它卻很不珍惜,拿它來送人,就像拋棄小草一樣。今天割去五座城,明天割去十座城,然后才能睡上一夜安穩(wěn)覺。待起床一看四周邊境,秦國的軍隊(duì)又打來了。那么,諸侯的土地有限,暴秦的欲望沒有滿足;誰送給它土地越多,它侵犯誰就越急。所以不用打仗,誰強(qiáng)誰弱、誰勝誰敗就已分得清清楚楚了。六國落到滅亡的地步,按理本來應(yīng)當(dāng)這樣。古人說:“用土地侍奉秦國,就像抱著柴草救火,柴草沒有燒完,火就不會熄滅。”這話說得在理�。�

              齊國不曾割地賄賂秦國,最后也隨著五國滅亡,為什么呢?這是因?yàn)樗貒缓枚粠椭鍑�。五國滅亡之后,齊國也就不能幸免了。燕國和趙國的君主,起初有遠(yuǎn)大的謀略,能夠守住自己的土地,堅(jiān)持正義不賄賂秦國。因此燕國雖然是個(gè)小國,卻滅亡在后,這是用兵抵抗的效果啊。到了燕太子丹用派遣荊軻刺殺秦王作為對付秦國的策略,才招致滅亡的禍患。趙國曾經(jīng)與秦國多次作戰(zhàn),敗少勝多。后來秦國又兩次攻打趙國,李牧接連打退了它。等到李牧因受讒言被趙王殺害,都城邯鄲就變成秦國的一個(gè)郡,可惜它用兵抵抗卻沒能堅(jiān)持到底啊。況且燕趙正處在其他國家被消滅了的時(shí)候,可說是智謀已盡,力量單薄,戰(zhàn)敗而亡國,實(shí)在是沒有辦法的事啊。假使當(dāng)初韓、魏、楚三國都各自珍惜自己的土地,齊國不依附秦國,燕國的刺客不去秦國,趙國的良將李牧還活著,那么勝敗存亡的命運(yùn),如果與秦國較量,也許還不容易估量呢。

              唉!如果六國把賄賂秦國的土地封賞給天下的謀臣,用侍奉秦國的心意禮遇天下非凡的人才,齊心協(xié)力向西對付秦國,那么我擔(dān)心秦國人連飯也咽不下喉呢�?杀�!有這樣的形勢,卻被秦國積久的威勢所脅制,土地天天削減,月月割讓,以至于走向滅亡。治理國家的人切不要讓自己被敵人積久的威勢所脅制��!

              六國和秦國都是諸侯,他們的勢力比秦國弱,可是還有能夠不割地賄賂而戰(zhàn)勝秦國的形勢。如果憑著一統(tǒng)天下的大國,卻自取下策反而重蹈六國滅亡的覆轍,這就又在六國之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