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商山早行原文及賞析

        時間:2022-08-23 13:40:07 古籍 我要投稿

        商山早行原文及賞析

          商山早行

          作者:溫庭筠

          朝代:南北朝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驛墻一作:照)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當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一心想念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凌亂,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驛站的泥墻。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鳧雁,正嬉戲在明凈的池塘。

          注釋: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陜西省商州市東南。⑵動征鐸(duó):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⑶槲(hú):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⑷枳花照驛墻:個別版本(如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背誦”)作“枳花照驛墻”,有人認為“照”是錯誤的(見宋開玉《枳花明驛墻——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指瑕》)。枳(zhǐ):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驛(yì)墻:驛站的墻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意思是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墻邊。⑸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今陜西西安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筑陵于東原上,因名杜陵。這里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意思是說:因而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⑹鳧(fú)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來往北飛,秋天往南飛。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賞析:

          這首詩準確寫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聯系溫庭筠生平,他曾任隋縣尉,徐商鎮襄陽,他被辟為巡官。據夏承燾《溫飛卿系年》,這兩件事均發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當年溫庭筠四十八歲。自長安赴隋縣,當道出商山。此詩當是溫庭筠此次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經過商山時所作。溫庭筠雖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視之為故鄉。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又為生計所迫出為一縣尉,說不上有太好心緒,且去國懷鄉之情在所不免。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商山早行原文及賞析】相關文章:

        商山早行原文及賞析07-16

        商山早行原文的翻譯賞析07-06

        商山早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商山早行》原文譯文賞析01-27

        商山早行原文翻譯及賞析01-28

        溫庭筠《商山早行》原文與賞析11-11

        商山早行原文翻譯及賞析3篇01-28

        商山早行原文翻譯及賞析2篇02-25

        商山早行_溫庭筠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溫庭筠《商山早行》賞析09-09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最精彩色站在线播放 | 久久一日本道色综合久久不 | 五月天综合网亚洲综合天堂网 | 亚洲欧美码在线H播放 | 香蕉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 午夜视频福利在线 |

            商山早行原文及賞析

              商山早行

              作者:溫庭筠

              朝代:南北朝

              晨起動征鐸,客行悲故鄉。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槲葉落山路,枳花明驛墻。(驛墻一作:照)

              因思杜陵夢,鳧雁滿回塘。

              譯文:

              黎明起床,車馬的鈴鐸已叮當作響,出門人踏上旅途,還一心想念故鄉。雞聲嘹亮,茅草店沐浴著曉月的余輝;足跡凌亂,木板橋覆蓋著早春的寒霜。枯敗的槲葉,落滿了荒山的野路;淡白的枳花,照亮了驛站的泥墻。因而想起昨夜夢見杜陵的美好情景,一群群鳧雁,正嬉戲在明凈的池塘。

              注釋:

              ⑴商山:山名,又名尚阪、楚山,在今陜西省商州市東南。⑵動征鐸(duó):震動出行的鈴鐺。征鐸:車行時懸掛在馬頸上的鈴鐺。鐸:大鈴。⑶槲(hú):一種落葉喬木。葉子在冬天雖枯而不落,春天樹枝發芽時才落。⑷枳花照驛墻:個別版本(如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課外古詩詞背誦”)作“枳花照驛墻”,有人認為“照”是錯誤的(見宋開玉《枳花明驛墻——人教版〈語文〉九年級上冊指瑕》)。枳(zhǐ):也叫“臭橘”,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春天開白花,果實似橘而略小,酸不可吃,可用作中藥。驛(yì)墻:驛站的墻壁。驛:古時候遞送公文的人或來往官員暫住、換馬的.處所。這句意思是說:枳花鮮艷地開放在驛站墻邊。⑸杜陵:地名,在長安城南(今陜西西安東南),古為杜伯國,秦置杜縣,漢宣帝筑陵于東原上,因名杜陵。這里指長安。作者此時從長安赴襄陽投友,途經商山。這句意思是說:因而想起在長安時的夢境。⑹鳧(fú)雁:鳧,野鴨;雁,一種候鳥,春來往北飛,秋天往南飛。回塘:岸邊曲折的池塘。這句寫的就是“杜陵夢”的夢境。

              賞析:

              這首詩準確寫作年代已不可考,但聯系溫庭筠生平,他曾任隋縣尉,徐商鎮襄陽,他被辟為巡官。據夏承燾《溫飛卿系年》,這兩件事均發生在公元859年(唐宣宗大中十三年),當年溫庭筠四十八歲。自長安赴隋縣,當道出商山。此詩當是溫庭筠此次離開長安赴襄陽投奔徐商經過商山時所作。溫庭筠雖是山西人,而久居杜陵,已視之為故鄉。他久困科場,年近五十又為生計所迫出為一縣尉,說不上有太好心緒,且去國懷鄉之情在所不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