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新平樓原文翻譯及賞析
登新平樓原文翻譯及賞析1
登新平樓
李白〔唐代〕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
天長落日遠(yuǎn),水凈寒波流。
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譯文
離開國都登上這新平城樓,面對寥落暮秋懷歸卻不得歸使我心傷。天空遼闊,夕陽在遠(yuǎn)方落下;寒波微瀾,河水在靜靜流淌。云朵從山嶺的樹林上升起,北來的大雁飛落在沙洲。茫茫蒼蒼的幾萬里大地,極目遠(yuǎn)望使我憂愁。
注釋
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縣(今陜西彬縣)!叭倍洌褐^思?xì)w終南隱居之處,即所謂“松龍舊隱”。去國:離開國都。茲樓:指新平樓。茲:此。寒波流:指涇水。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時屬秦國。秦,見《橫江詞》注。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通稱,這里指北方地區(qū)。洲:水中可居之地。蒼蒼:一片深青色,這里指曠遠(yuǎn)迷茫的樣子。目極:指放眼遠(yuǎn)望。
鑒賞
李白懷著憤懣、失望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當(dāng)他登上新平城樓,遠(yuǎn)望著深秋景象,時值暮秋,天高氣爽,落日時分,登樓西望,目極之處,但見落日似比平日遙遠(yuǎn);溪水清凈,水波起伏,寒意襲人。此情此景,讓李白不禁引起了懷歸之情。他雖然壯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長安,干一番事業(yè)。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著那“蒼蒼幾萬里”的祖國大地,聯(lián)想起在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黑暗統(tǒng)治下,一場深刻的社會危機(jī)正在到來,他為祖國的前途命運(yùn)深深憂慮。因此,詩人發(fā)出了“極目使人愁”的'感嘆。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寫詩人通過交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鋪敘手法描繪一幅離開長安登新平城樓、時值暮秋想念長安的傷感景致,以“懷”、“歸”、“傷”、“暮秋”等詩詞烘托氣氛,能起到點(diǎn)明題旨、升華主題的作用。
“天長落日遠(yuǎn),水凈寒波流。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寫詩人登新平城樓時所見所聞的敘述,借有巨大氣勢的事物和表現(xiàn)大起大落的動詞,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飛”等,觥籌交錯中,使得詩意具有飛揚(yáng)跋扈又不失唯美傷感的氣勢。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則勾畫出一副凄涼的暮秋景色,這正是詩人懷歸憂國,但又無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寫詩人登新平城樓眺望中所見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極度思念帝都長安的心情,又突顯詩人為祖國的前途命運(yùn)而產(chǎn)生“愁”緒,抒發(fā)自己的感嘆,把情與景關(guān)聯(lián)得十分緊密。結(jié)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傷暮秋”,遙相呼應(yīng),構(gòu)成了全詩的統(tǒng)一情調(diào)。
詩體在律古之間,李白雖能律,卻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詩是從古樂府古風(fēng)一路行來,自成體勢,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詩語言精練,不失迅猛闊大的氣勢,極富韻味,寥寥數(shù)筆,卻情意深長,流露出詩人壯志未酬、處境困窘的憂傷之情。
李白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又號“謫仙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被后人譽(yù)為“詩仙”,與杜甫并稱為“李杜”,為了與另兩位詩人李商隱與杜牧即“小李杜”區(qū)別,杜甫與李白又合稱“大李杜”。據(jù)《新唐書》記載,李白為興圣皇帝(涼武昭王李暠)九世孫,與李唐諸王同宗。其人爽朗大方,愛飲酒作詩,喜交友。李白深受黃老列莊思想影響,有《李太白集》傳世,詩作中多以醉時寫的,代表作有《望廬山瀑布》《行路難》《蜀道難》《將進(jìn)酒》《明堂賦》《早發(fā)白帝城》等多首。
登新平樓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登新平樓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
天長落日遠(yuǎn),水凈寒波流。
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
譯文:
離開國都登上這新平城樓,面對寥落暮秋心懷歸念卻不得歸使我心傷。
天空遼闊,夕陽在遠(yuǎn)方落下,塞波微瀾河水在靜靜流淌。
云朵從山嶺的樹林上升起,北宋的大雁飛落在沙洲。
茫茫蒼蒼的八萬里大地,極目遠(yuǎn)望使我憂愁。
注釋:
1.新平:唐朝郡名,即邠州,治新平縣(今陜西彬縣)。
2.“去國”二句:謂思?xì)w終南隱居之處,即所謂“松龍舊隱”。去國:離開國都。茲樓:指新平樓。茲:此。王粲《登樓賦》:“登茲樓以四望兮,聊暇日以銷憂!
3.寒波流:指涇水。
4.秦云:秦地的云。新平等地先秦時屬秦國。秦,見《橫江詞》注。
5.胡雁:北方的大雁。胡,古代北方少數(shù)民族的通稱,這里指北方地區(qū)。
6.洲:水中可居之地。
7.蒼蒼:一片深青色,這里指曠遠(yuǎn)迷茫的樣子。
8.目極:指放眼遠(yuǎn)望!冻o》:“目極千里兮傷春心!
賞析:
李白懷著憤懣、失望的心情離開了長安。當(dāng)他登上新平城樓,遠(yuǎn)望著深秋景象,時值暮秋,天高氣爽,落日時分,登樓西望,目極之處,但見落日似比平日遙遠(yuǎn);溪水清凈,水波起伏,寒意襲人。此情此景,讓李白不禁引起了懷歸之情。他雖然壯志未遂,但并不甘心放棄自己的政治理想。他多么想重返長安,干一番事業(yè)。然而,希望是渺茫的。他望著那“蒼蒼幾萬里”的祖國大地,聯(lián)想起在唐玄宗統(tǒng)治集團(tuán)的黑暗統(tǒng)治下,一場深刻的社會危機(jī)正在到來,他為祖國的前途命運(yùn)深深憂慮。因此,詩人發(fā)出了“極目使人愁”的感嘆。
“去國登茲樓,懷歸傷暮秋”寫詩人通過交代事件發(fā)生的背景和情感,用鋪敘手法描繪一幅離開長安登新平城樓、時值暮秋想念長安的傷感景致,以“懷”、“歸”、“傷”、“暮秋”等詩詞烘托氣氛,能起到點(diǎn)明題旨、升華主題的作用。
“天長落日遠(yuǎn),水凈寒波流。秦云起嶺樹,胡雁飛沙洲””寫詩人登新平城樓時所見所聞的敘述,借有巨大氣勢的事物和表現(xiàn)大起大落的動詞,如“天”、“日”、“水”、“云”、“落”、“寒”、“流”、“起”、“飛”等,觥籌交錯中,使得詩意具有飛揚(yáng)跋扈又不失唯美傷感的氣勢。而“落日”、“寒流”、“秦云”、“胡雁”則勾畫出一副凄涼的暮秋景色,這正是詩人懷歸憂國,但又無可奈何的渺茫心情的反映。
“蒼蒼幾萬里,目極令人愁”寫詩人登新平城樓眺望中所見后的感受,借景抒情,情含景中,既暗寓自己極度思念帝都長安的心情,又突顯詩人為祖國的前途命運(yùn)而產(chǎn)生“愁”緒,抒發(fā)自己的感嘆,把情與景關(guān)聯(lián)得十分緊密。結(jié)尾的“令人愁”和第二句的“傷暮秋”,遙相呼應(yīng),構(gòu)成了全詩的統(tǒng)一情調(diào)。
詩體在律古之間,李白雖能律,卻不是律之所能律。其詩是從古樂府古風(fēng)一路行來,自成體勢,不一定只限于律古。全詩語言精練,不失迅猛闊大的氣勢,極富韻味,寥寥數(shù)筆,卻情意深長,流露出詩人壯志未酬、處境困窘的憂傷之情。
【登新平樓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guān)文章:
登新平樓原文及賞析07-16
登新平樓_李白的詩原文賞析及翻譯08-03
登新平樓·去國登茲樓翻譯賞析02-08
李白《登新平樓》譯文及賞析10-31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8-16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8-18
《登岳陽樓》原文及翻譯賞析05-19
登黃鶴樓原文,翻譯,賞析03-07
登岳陽樓原文、翻譯、賞析03-17
登太白樓原文翻譯及賞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