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原文翻譯及賞析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原文翻譯及賞析1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萬里傷心嚴譴日,百年垂死中興時。
蒼惶已就長途往,邂逅無端出餞遲。
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翻譯
鄭廣文做事做人中規(guī)中矩,他喝醉后時常稱自己是一位老畫師。
朝廷把鄭公貶去臺州實在過于嚴厲,垂死之人卻要去到偏遠之地度過余生,實在讓人傷心。
對方已經(jīng)倉皇趕路,前往臺州,我只能這樣匆匆一見,無法訴說不舍之情。
這次告別后恐怕再難相見,只能等到黃泉路上再相見。
賞析
前人評這首詩,有的說:“從肺腑流出”,“萬轉(zhuǎn)千回,純是淚點,都無墨痕”。有的說:“一片血淚,更不辨是詩是情!边@都可以說抓住了最本質(zhì)的東西。至于說它“屈曲赴題,清空一氣,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同時一格”,則是就藝術特點而言的;說它“直可使暑日霜飛,午時鬼泣”,則是就藝術感染力而言的。
杜甫和鄭虔是“忘形到爾汝”的好友。鄭虔的為人,杜甫最了解。他陷賊的表現(xiàn),杜甫也清楚。因此,他對鄭虔的受處分,就不能不有些看法。第三句中的“嚴譴”,就是他的看法。而一、二兩句,則是為這種看法提供依據(jù)。說“鄭公樗散”,說他“鬢成絲”,說他“酒后常稱老畫師”,都是有含意的。
說鄭公“樗散”,有這樣的含意:鄭虔不過是“樗櫟”那樣的“無用之材”罷了,既無非分之想,又無犯“罪”行為,不可能是什么危險人物。何況他已經(jīng)“鬢成絲”,又能有何作為呢。第二句,即用鄭虔自己的言談作證。人們常說:“酒后見真言。”鄭虔酒后,沒有越禮犯分的言論。他不過常常以“老畫師”自居而已,足見他并沒有什么政治野心。既然如此,就讓這個“鬢成絲”的、“垂死”的老頭子畫他的畫兒去就行了?梢娨、二兩句,并非單純是刻畫鄭虔的聲容笑貌;而是通過寫鄭虔的為人,為鄭虔鳴冤。要不然,在第三句中,就不會突然冒出個“嚴譴”了。
次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層層深入,抒發(fā)了對鄭虔的同情,表現(xiàn)了對“嚴譴”的憤慨,的確是一字一淚,一字一血。對于鄭虔這樣一個無罪、無害的人,本來就不該“譴”。如今卻不但“譴”了,還“譴”得那樣“嚴”,竟然把他貶到“萬里”之外的臺州去,真使人傷心。這是第一層。鄭虔如果還年輕力壯,或許能經(jīng)受那樣的“嚴譴”,可是他已經(jīng)“鬢成絲”了,眼看是個“垂死”的`人了,卻被貶到那么遙遠、那么荒涼的地方去,就是明明要他早一點死啊。這是第二層。如果不明不白地死在亂世,那就沒啥好說;可是兩京都已經(jīng)收復了,大唐總算“中興”了,該過太平日子了,而鄭虔偏偏在這“中興”之時受到了“嚴譴”,真是太不幸了。這是第三層。由“嚴譴”和“垂死”激起的情感波濤奔騰前進,化成后四句,真“不辨是詩是情!
“蒼惶”一聯(lián),緊承“嚴譴”而來。正因為“譴”得那么“嚴”,所以百般凌逼,不準延緩。作者沒來得及送行,鄭虔已經(jīng)“蒼惶”地踏上了漫長的道路!坝涝E”一聯(lián),緊承“垂死”而來。鄭虔已是“垂死”之年,而“嚴譴”又必然會加速他的死,不可能活著回來了。因而發(fā)出了“便與先生應永訣”的感嘆。然而即使活著不能見面,仍然要“九重泉路盡交期”啊。情真意切,沉痛不忍卒讀。詩的結(jié)尾,是需要含蓄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
杜甫當然是忠于唐王朝的,但他并沒有違心地為唐王朝冤屈好人的做法唱贊歌,而是實事求是地斥之為“嚴譴”,毫不掩飾地為受害者鳴不平,表同情,以至于堅決表示要和他在泉下交朋友,這就是一個真正的詩人應有的人格。有這樣的人格,才會有“從肺腑流出”、“真意彌滿”、“情見于詩”的藝術風格。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原文翻譯及賞析2
原文:
鄭公樗散鬢成絲,酒后常稱老畫師。
萬里傷心嚴譴日,百年垂死中興時。
蒼惶已就長途往,邂逅無端出餞遲。
便與先生應永訣,九重泉路盡交期。
譯文
鄭廣文做事做人中規(guī)中矩,他喝醉后時常稱自己是一位老畫師。
朝廷把鄭公貶去臺州實在過于嚴厲,垂死之人卻要去到偏遠之地度過余生,實在讓人傷心。
對方已經(jīng)倉皇趕路,前往臺州,我只能這樣匆匆一見,無法訴說不舍之情。
這次告別后恐怕再難相見,只能等到黃泉路上再相見。
注釋
鄭十八虔(qián):即鄭廣文,十八是鄭的排行。安祿山之亂,虔陷叛軍中,祿山授虔水部郎中,虔稱病,并暗中與唐政府通消息。至德二載(757年)十二月,陷叛軍中官六等定罪,虔在三等,故貶臺州。他是杜甫最要好的朋友之一。
樗(chū):落葉喬木,質(zhì)松而白,有臭氣。此指無用之才!肚f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
散:指無用之才!肚f子·人間世》載:有一木匠往齊國去,路見一高大櫟樹,人甚奇之,木匠卻說:“‘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
常稱:鄭虔自稱。
萬里:指臺州。
嚴譴:嚴厲的處罰。
百年:指人的一生。
垂死:一則虔年已老,眼看要死,再則遭貶,更足以速其死。當時兩京收復,故曰中興時。
餞(jiàn):送行。
永訣(jué):死別。鄭虔已是一把年紀,又相去萬里,以常理推之,料難再見,故曰“應永訣”。
九重泉:猶九泉或黃泉,謂死后葬于地下。
賞析:
原題: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詩
鄭虔以詩、書、畫“三絕”著稱,更精通天文、地理、軍事、醫(yī)藥和音律。杜甫稱贊他“才過屈宋”、“道出羲皇”、“德尊一代”。然而他的遭遇卻很坎坷。安史亂前始終未被重用,連飯都吃不飽。安史亂中,又和王維等一大批官員一起,被叛軍劫到洛陽。安祿山給他一個“水部郎中”的官兒,他假裝病重,一直沒有就任,還暗中給唐政府通消息?墒钱斅尻柺諒,唐肅宗在處理陷賊官員問題時,卻給他定了“罪”,貶為臺州司戶參軍。杜甫為此,寫下了這首“情見于詩”的七律。
前人評這首詩,有的說:“從肺腑流出”,“萬轉(zhuǎn)千回,純是淚點,都無墨痕”。有的說:“一片血淚,更不辨是詩是情!边@都可以說抓住了最本質(zhì)的東西。至于說它“屈曲赴題,清空一氣,與《聞官軍收河南河北》同時一格”,則是就藝術特點而言的;說它“直可使暑日霜飛,午時鬼泣”,則是就藝術感染力而言的。
杜甫和鄭虔是“忘形到爾汝”的好友。鄭虔的為人,杜甫最了解;他陷賊的表現(xiàn),杜甫也清楚。因此,他對鄭虔的受處分,就不能不有些看法。第三句中的“嚴譴”,不就是他的看法嗎?而一、二兩句,則是為這種看法提供依據(jù)。說“鄭公樗散”,說他“鬢成絲”,說他“酒后常稱老畫師”,都是有含意的。
“樗(chū初)”和“散”,見于《莊子·逍遙游》:“吾有大樹,人謂之樗,其大本擁腫而不中繩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規(guī)矩。立之涂,匠者不顧!庇帧肚f子·人間世》載:有一木匠往齊國去,路見一高大櫟樹,人甚奇之,木匠卻說:“‘散木’也,以為舟則沉,以為棺槨則速腐,以為器則速毀,以為門戶則液樠,以為柱則蠹,是不材之木也。”說鄭公“樗散”,有這樣的`含意:鄭虔不過是“樗櫟”那樣的“無用之材”罷了,既無非分之想,又無犯“罪”行為,不可能是什么危險人物。何況他已經(jīng)“鬢成絲”,又能有何作為呢!第二句,即用鄭虔自己的言談作證。人們常說:“酒后見真言!编嶒坪螅惺裁丛蕉Y犯分的言論沒有呢?沒有。他不過常常以“老畫師”自居而已,足見他并沒有什么政治野心。既然如此,就讓這個“鬢成絲”的、“垂死”的老頭子畫他的畫兒去,不就行了嗎?可見一、二兩句,并非單純是刻畫鄭虔的聲容笑貌;而是通過寫鄭虔的為人,為鄭虔鳴冤。要不然,在第三句中,憑什么突然冒出個“嚴譴”呢?
次聯(lián)緊承首聯(lián),層層深入,抒發(fā)了對鄭虔的同情,表現(xiàn)了對“嚴譴”的憤慨,的確是一字一淚,一字一血。對于鄭虔這樣一個無罪、無害的人,本來就不該“譴”。如今卻不但“譴”了,還“譴”得那樣“嚴”,竟然把他貶到“萬里”之外的臺州去,真使人傷心啊!這是第一層。鄭虔如果還年輕力壯,或許能經(jīng)受那樣的“嚴譴”,可是他已經(jīng)“鬢成絲”了,眼看是個“垂死”的人了,卻被貶到那么遙遠、那么荒涼的地方去,不是明明要他早一點死嗎?這是第二層。如果不明不白地死在亂世,那就沒啥好說;可是兩京都已經(jīng)收復了,大唐總算“中興”了,該過太平日子了,而鄭虔偏偏在這“中興”之時受到了“嚴譴”,真是太不幸了!這是第三層。由“嚴譴”和“垂死”激起的情感波濤奔騰前進,化成后四句,真“不辨是詩是情!
“蒼惶”一聯(lián),緊承“嚴譴”而來。正因為“譴”得那么“嚴”,所以百般凌逼,不準延緩;作者沒來得及送行,鄭虔已經(jīng)“蒼惶”地踏上了漫長的道路!坝涝E”一聯(lián),緊承“垂死”而來。鄭虔已是“垂死”之年,而“嚴譴”又必然會加速他的死,不可能活著回來了;因而發(fā)出了“便與先生應永訣”的感嘆。然而即使活著不能見面,仍然要“九重泉路盡交期”啊!情真意切,沉痛不忍卒讀。詩的結(jié)尾,是需要含蓄的,但也不能一概而論。盧得水評這首詩,就說得很不錯:“末竟作‘永訣’之詞,詩到真處,不嫌其迫,不妨于盡也。”
杜甫當然是忠于唐王朝的;但他并沒有違心地為唐王朝冤屈好人的做法唱贊歌,而是實事求是地斥之為“嚴譴”,毫不掩飾地為受害者鳴不平,表同情,以至于堅決表示要和他在泉下交朋友,這不是表現(xiàn)了一個真正的詩人應有的人格嗎?有這樣的人格,才會有“從肺腑流出”、“真意彌滿”、“情見于詩”的藝術風格。(霍松林)
【送鄭十八虔貶臺州司戶傷其臨老陷賊之故闕為面別情見于原文翻譯及賞析】相關文章:
別情原文翻譯及賞析05-11
贈劉司戶蕡原文翻譯及賞析03-09
贈劉司戶蕡原文、翻譯及賞析02-09
闕題原文、翻譯、賞析10-27
《闕題》原文及翻譯賞析11-13
闕題原文翻譯及賞析03-17
闕題的原文翻譯及賞析05-13
送李少府貶峽中王少府貶長沙原文翻譯及賞析0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