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

        時間:2024-05-14 12:42:55 古籍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

          江神子·江景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譯文

          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么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jīng)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注釋

          1.湖:指杭州西湖。張先:北宋著名詞人。

          2.鳳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3.芙�。汉苫�。

          4.娉婷:姿態(tài)美好,此指美女。

          5.江上:宋袁文《甕牖閑評》引作“筵上”。

          6.箏:弦樂器,木制長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現(xiàn)為二十五根弦。

          7.湘靈:湘水女神,相傳原為舜妃。《楚辭·九歌》有《湘夫人》。

          全文賞析

          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后,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jù)《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余歲,“風韻嫻雅,綽有態(tài)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最后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里,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后,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叭瞬灰�,數(shù)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在結構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合起來�!皵�(shù)峰青”又回應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 、翻譯和賞析_宋代.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资深写手 • 1对1服务

        文章代写服务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相關文章:

        蘇軾花影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22

        蘇軾琴詩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21

        江神子·原文的賞析及翻譯04-23

        《江神子·黃昏猶是雨纖纖》蘇軾翻譯賞析12-08

        杜甫江村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7

        蘇軾和董傳留別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28

        《江神子恨別》翻譯賞析07-18

        白居易暮江吟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唐代04-23

        蘇軾前赤壁賦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04-17

        文章
        代写

        文章代写服务

        资深写手 · 帮您写文章

        品质保证、原创高效、量身定制满足您的需求

        点击体验
        ai帮你写文章
        一键生成 高质量 不重复
        微信扫码,即可体验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

              江神子·江景

            蘇軾江神子·江景全文、注釋、翻譯和賞析_宋代

              宋代蘇軾

              湖上與張先同賦,時聞彈箏

              鳳凰山下雨初晴,水風清,晚霞明。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何處飛來雙白鷺,如有意,慕娉婷。

              忽聞江上弄哀箏,苦含情,遣誰聽!煙斂云收,依約是湘靈。欲待曲終尋問取,人不見,數(shù)峰青。

              譯文

              鳳凰山下,雨后初晴,云淡風清,晚霞明麗。一朵荷花,雖然開過了,但是仍然美麗、清凈。什么地方飛過一對白鷺,它們也有意來傾慕彈箏人的美麗。忽然聽見江上哀傷的調子,含著悲苦,又有誰,忍心去聽。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這曲子,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一曲終了,她已經(jīng)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

              注釋

              1.湖:指杭州西湖。張先:北宋著名詞人。

              2.鳳凰山:在杭州西湖南面。

              3.芙�。汉苫�。

              4.娉婷:姿態(tài)美好,此指美女。

              5.江上:宋袁文《甕牖閑評》引作“筵上”。

              6.箏:弦樂器,木制長形。古代十三或十六根弦,現(xiàn)為二十五根弦。

              7.湘靈:湘水女神,相傳原為舜妃。《楚辭·九歌》有《湘夫人》。

              全文賞析

              此詞為蘇軾于熙寧五年(1072)至七年在杭州通判任上與當時已八十余歲的有名詞人張先(990-1078)同游西湖時所作。

              作者富有情趣地緊扣“聞彈箏”這一詞題,從多方面描寫彈箏者的美麗與音樂的動人。詞中將彈箏人置于雨后初晴、晚霞明麗的湖光山色中,使人物與景色相映成趣,音樂與山水相得益彰,在對人物的描寫上,作者運用了比喻和襯托的手法。

              開頭三句寫山色湖光,只是作為人物的背景畫面。“一朵芙蕖”兩句緊接其后,既實寫水面荷花,又是以出水芙蓉比喻彈箏的美人,收到了雙關的藝術效果。從結構上看,這一表面寫景,而實則轉入對彈箏人的描寫,真可說是天衣無縫。據(jù)《墨莊漫錄》,彈箏人三十余歲,“風韻嫻雅,綽有態(tài)度”,此處用“一朵芙蕖開過尚盈盈”的比喻寫她,不僅準確,而且極有情趣。接著便從白鷺似也有意傾慕來烘托彈箏人的美麗。詞中之雙白鷺實是喻指二客呆視不動的情狀。

              下片則重點寫音樂。從樂曲總的旋律來寫,故曰“哀箏”,從樂曲傳達的感情來寫,故言“苦(甚、極的意思)含情”;謂“遣誰聽”,是說樂曲哀傷,誰能忍聽,是從聽者的角度來寫;此下再進一步渲染樂曲的哀傷,謂無知的大自然也為之感動:煙靄為之斂容,云彩為之收色;最后再總括一句,這哀傷的樂曲就好像是湘水女神奏瑟在傾訴自己的哀傷。湘靈,用娥皇、女英之典故。詞寫到這里,把樂曲的哀傷動人一步一步地推向最高峰,似乎這樣哀怨動人的樂曲非人間所有,只能是出自像湘水女神那樣的神靈之手。與此同時,“依約是湘靈”這總綰樂曲的一句,又隱喻彈箏人有如湘靈之美好。詞的最后,承“依約”一句正待寫人,卻又采取欲擒故縱的手法,不僅沒有正面去描寫人物,反而寫彈箏人已飄然遠逝,只見青翠的山峰仍然靜靜地立在湖邊,仿佛那哀怨的樂曲仍然蕩漾在山間水際�!叭瞬灰�,數(shù)峰青”兩句,用唐代詩人錢起《省試湘靈鼓瑟》詩“曲終人不見,江上數(shù)峰青”,是那樣的自然、貼切而又不露痕跡。它不僅意象動人,而且在結構上還暗承“依約是湘靈”一句,把上下用典結合起來�!皵�(shù)峰青”又回應詞的開頭“鳳凰山下雨初晴”描寫的雨過山青的景象,真可謂言盡而味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