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華夏之祖》教學反思
近日,我執(zhí)教了一節(jié)《華夏之祖》的公開課,上完之后,感覺不甚良好,雖然不排除一些客觀原因,但回首課堂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失誤頻頻,怎一個“差”字了得。
首先,未體現(xiàn)“自主”的教學理念。雖然學生是以小組的形式學習的,但在展示環(huán)節(jié),我并未要求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展示。話題投放形式太過單一、刻板,如請學生講述堯、舜、禹的故事,完全可以讓一個組的學生自由選擇講述,而不是先講堯,繼而舜,再而禹。學生講述后,也未引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互動、補充。教學內(nèi)容顯得單薄,不夠豐富。
其次,對學情認識不夠。未充分考慮七年級的學生只上了兩節(jié)新課,學習歷史的熱情、能力都相對底下,從而對學生預習情況把握不準,對學生學習、展示能力不能有準確的.認識。要求學生進行表演“禪讓制”的環(huán)節(jié),課前沒有進行必要的指導,導致學生空有表演的熱情,卻不知怎樣表演,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也使課堂氣氛略顯尷尬。
再次,對學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教育落實不夠。要求學生合作探究“什么樣的人才能被推選為部落聯(lián)盟會首領(lǐng)?你覺得堯、舜、禹有什么優(yōu)秀的品質(zhì)值得你去學習?”原本讓學生充分討論、交流,各抒己見,這本是個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絕好機會,我卻沒有充分利用,三言兩語,輕描淡寫的敷衍了過去。
最后,教學未有激勵措施,評價方式單一。原本打算獎勵給學生的幸運星因為時間匆忙忘記帶到課堂,雖然少了物質(zhì)獎勵,但整堂課下來,我也很吝嗇自己的贊美之詞,沒有對學生積極的學習態(tài)度和獨到的見解表示過由衷的贊揚,對學生缺乏激勵性評價。評價方式也都是自己在絮絮叨叨,沒有引導學生之間、小組之間進行互評,導致整個課堂教學氛圍壓抑、沉悶。
當然,失誤還有許多,在此不再一一列舉。總之,這堂課是失敗的。但也帶給我太多的反思,反思是為更好的成長,它讓我找到了自己的軟肋,也讓我在今后的課堂教學中,俯下身子,求真務(wù)實、腳踏實地的去鉆研、實踐。
【七年級歷史上冊《華夏之祖》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華夏之祖》教學反思12-09
人教版歷史七年級上冊說課稿 華夏之祖11-02
《華夏之祖》的教學設(shè)計02-12
《華夏之祖》教學設(shè)計10-18
七年級歷史華夏之祖教案09-09
《華夏之祖》說課稿02-27
《華夏之祖》的教案09-09
華夏之祖教案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