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結構教學反思范文
《群落的結構》第一課時主要內容包括理解群落的概念,舉例說明物種種間關系的種類。之前已經有種群相關知識作基礎,學習群落概念相對容易,同時也有弊端,就是容易將種群與群落的概念混淆,為幫助分清兩者的區(qū)別,仍然是比較兩者概念的區(qū)別,同時加以舉例,如種群是同一區(qū)域同種所有個體,而群落強調的是同一區(qū)域所有個體,如一片森林中所有動物、植物、微生物,范圍比種群要廣。
本節(jié)另一個重要知識點是生物間的關系,補充說明生物關系包括種內關系和種間關系,種內關系又包括種內斗爭(如同種生物個體爭奪食物、空間資源等)和種內互助(如蜜蜂發(fā)現(xiàn)盜蜜者會飛舞告知同伴支援,螞蟻巢穴中的分工,螞蟻搬家等)。強調種內關系是發(fā)生在同種生物個體間。
種間關系主要包括互利共生、競爭、捕食、寄生四種,要求能正確判斷出生物處于何種種間關系,能依據(jù)相關曲線圖判斷,如互利共生的兩種生物表現(xiàn)為同步變化(同甘共苦)。
學習目標中提到要能舉例說明四種種間關系,自然舉例是必要的,如人與其腸道內德大腸桿菌、豆科植物與根瘤菌、反芻動物與其胃中的細菌和原生動物等屬于互利共生關系。同一片草原上的牛和羊、大草履蟲和雙小核草履蟲為競爭關系,但同一草原上的牛雖然也爭奪食物與空間資源,卻屬于種內斗爭。狼吃羊、羊吃草為捕食關系,但食仔行為(如大鱸魚吃小鱸魚為種內斗爭)。
病毒與其侵染的宿主細胞(噬菌體與細菌、HIV與T淋巴細胞)為寄生關系等。這里的互利共生。寄生中的兩種生物都生活在一起,但互利共生對兩者都有利,而寄生只對寄生者有利。
在教學的過程中貫徹學校的定向-活動-結構的教學模式,如課前示標并告知學生學習要點,四種關系舉例時讓學生自己根據(jù)生活常識來舉例,如寄生時學生舉例說狗與跳蚤,本人順勢告知學生寄生可以在體內也可以在體外,講捕食時學生舉例說大魚吃小魚,我強調了如果是肉食魚吃草食魚(如青魚吃草魚)確實是捕食關系,但如果是大鱸魚吃小鱸魚卻是種內斗爭,借此也將種內斗爭與捕食關系作了比較。而對于講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學案上有相應的習題與所講內容相關,就及時訓練,幫助及時學會知識的應用。
總結本節(jié)課,上課時間35分鐘,比預期多,但其中包括做課件中補充的習題,因此也在預期之內。學生做練習5分鐘,評講4分鐘(選擇題教簡單,主要評講填空題,有些課外知識學生不了解,如白蟻與其腸道內的鞭毛蟲的關系,鞭毛蟲依靠白蟻提供養(yǎng)分生存,本身能夠分泌纖維素酶分解纖維素提供營養(yǎng)給白蟻,屬于互利共生關系)最后一點時間讓學生將學案前自主學習部分未填好的填空題完成,達到學案當堂完成的目的。
3班按以往經驗看是一個比較難以帶動氣氛的班級,但這節(jié)課學生積極性較高,可能與課前告知有人要來聽課(雖然沒來)有關,但我覺得更可能的原因是這節(jié)課內給予了他們充分參與的'機會,所舉例子也與生活相關,甚至還能學到一些感興趣的知識(如冬蟲夏草的由來)等,還有PPT也是花較多時間準備,有一些圖片也很能引起學生的關注,因此也給我一個啟發(fā),或許以后對于如此的班級都可以盡量多的讓學生自己參與進來,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當然我明白在課時壓力大的情況下很難實現(xiàn))。
不足之處:
1、上課時仍然有些準備不足,如上課時提到的稗草,學生問是什么,我也只能給學生看相關圖片,告訴他們這是水稻中常出現(xiàn)的雙子葉雜草,與水稻呈競爭關系,競爭陽光與無機鹽等,其實學生還是不明白這是什么,我自己也不明白,直到后來聽辦公室陳老師的課才知道原來就是農村所說的can子,這才恍然大悟,想到如果當時直接告訴學生這是can子,不少學生來自農村,一下就能明白這是什么,實在慚愧于生活知識的匱乏。
2、由于經驗的缺乏,雖然舉了很多例子,但?嫉睦訁s不知道,如地衣是真菌與藻類的共生體,屬于互利共生關系,自然也沒有告訴學生,當遇到相應問題時沒辦法及時解決,好在后來的聽課中認識到也在下一節(jié)課的學習中再告訴學生,也算是彌補了這一不足了吧。
【群落的結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群落的結構教學反思設計07-10
群落的結構說課稿11-04
《群落的演替》教學反思07-09
《群落的結構》說課稿推薦05-09
群落的結構說課稿范文08-04
群落的結構練習題及答案示例08-06
《形狀與結構》教學反思02-13
《身體的結構》教學反思06-06
《原子的結構》教學反思1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