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月夜》教學設計

        時間:2021-04-05 12:00:08 教學設計 我要投稿

        《月夜》教學設計

          作為一名教職工,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以計劃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對怎樣才能達到教學目標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決策,以解決怎樣教的問題。教學設計應該怎么寫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月夜》教學設計,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月夜》教學設計

        《月夜》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這篇課文是南宋杰出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所寫的一首詞。寫的是夏夜在黃沙嶺上所見到的美好景象,表達了詞人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生活,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這首詞分為上闋和下闋兩部分。詞的上闋描寫的是黃沙嶺夏夜清麗喜人的景象,下闋描寫了黃沙嶺上輕云、陣雨的天氣變化以及詞人的愉快感受。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背誦課文。

          2、通過語言文字,展開想象,感悟這首詞所描繪的意境,開展多種語文活動。

          3、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感悟作者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企盼豐年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點:

          1、通過理解詞語,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這首詞。

          2、借助工具書、教師的指導理解這首詞,在理清詞的大意的前提下背誦。

          教學難點:

          感受詞中所表現(xiàn)的自然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準備:

          學生課前收集有關辛棄疾及這首詞的背景資料,制作相關課件。

          教學過程:

          一、常識導語,激發(fā)學生興趣

          課前:在古代的文學史上宋詞與唐詩爭奇,與元曲斗妍,歷來與唐詩并稱“雙絕”。同學們,在你們積累的宋詞中,你最喜歡哪一首,能背給大家聽聽嗎?學生自由背誦。

          1、導入:課前,同學們已經(jīng)背誦了不少詩詞。唐詩宋詞是我國民族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廣為傳誦。今天這節(jié)課讓我們一起走近宋詞,領略它獨特的魅力。(板書課題)

          2、齊讀題目?從這首詞的題目中,你有什么發(fā)現(xiàn)?

          根據(jù)學生的不同回答適時的介紹黃沙嶺及作者:黃沙,地名,就是黃沙嶺,在江西省上饒縣西面,那兒風景優(yōu)美,農(nóng)田水利條件好。本文作者,南宋最卓越的愛國詞人辛棄疾,曾遭貶職,那兒多年閑居,對那一帶非常熟悉。

          3、下面先聽老師來讀讀這首詞(出示這首詞,教師范讀。)

          4、請同學們自由地練習朗讀這首詞,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學生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5、為了展示你們最佳的讀書效果,老師給你們一點友情支援好嗎?請看屏幕(出示:出示這首詞,已劃好了節(jié)奏。)

          6、指名配樂朗讀,適時評價。

          7、男女生比賽讀。(讀前互相鼓鼓勁兒)

          [設計意圖:教師可通過點撥,引導學生在交流中鞏固已知。學生步入六年級,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課前搜集與課文有關的資料。因此,教師可放心地讓學生自主交流,發(fā)揮其學習的自主性。]

          二、了解作者,整體把握,了解課文大意

          過渡:讀通詞是學好古詞的序幕,讀懂詞,讀出詞里所包含的意思,這才是學習詞的正式開始。這需要我們細心品味,下面我們就一起來仔細品味一下吧!

         。ㄒ唬┢纷x上闋

          出示: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1、自讀自悟,走到辛棄疾的身邊去,做他的同行者,調動起你所有的感覺器官,欣賞這美麗的夜景。

          2、交流:

          A:看到的:明月、別枝、驚鵲、鳴蟬、稻子

          對學生不理解的詞語——“別枝”,給予講解。

          出示:別枝:現(xiàn)主要有三種解釋:

          [1)離開枝頭;2)斜枝、樹枝;3)另外一枝。]

          在作者的筆下,它們是靜止不動的嗎?讓我們再讀,用心去體會。

          指名描繪自己的所見。

          “明月驚鵲”可以聯(lián)系“月落烏啼”來理解。

          學生可能受插圖的誤導,認為稻子是金黃色的,引導學生思考:在夏天,稻子才揚花灌漿,會是金黃色的嗎?

          B:聞到的:稻花香體會豐收的景象。

          C:聽到的:蟬鳴、鵲啼、蛙聲、說豐年

          同學們,詞中說伴隨著清風吹佛,傳來陣陣稻花香和哇鳴聲,仿佛是青蛙們在爭說豐年,那他們會說些什么呢?

          同桌試著演演說說;指名演演說說(豐收、老百姓的生活、多捉蟲子之類)。

          教師小結:這兒的“說”字,是青蛙在說嗎?那是誰在說?(青蛙、農(nóng)人、作者自己,都可以,重在體會作者的喜悅之情)對呀,作者聞著飄于黃沙嶺的稻花香,多么盼望有一個豐收年呀!

          出示紅字:因為這樣,老百姓就能過上豐衣足食的日子了。

          齊讀這兩句,體會詞人企盼之情。

          D:感受到的:夏夜的清幽,靜謐。

          聯(lián)系學過的詩句,體會以動寫靜的表現(xiàn)手法。

          3、你的腦海里呈現(xiàn)出怎樣的一幅畫面?

         。ㄟ@一階段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想象能力。)

          4、感情朗讀,前一句讀出“幽”,后一句讀出“喜”。

          5、出示相關視頻。

          明亮的月光,驚醒的鵲兒,微微的涼風,鳴叫的蟬兒,清新的稻花香,這一切多么的美好,讓我們一起置身于這么美好寧靜的夜晚,感受著清風明月,輕輕地吟一吟吧——齊讀上闋。

          6、在如此美好的夏夜,詞人的心情怎樣?(興奮、愉悅、沉浸在豐收的喜悅之中)

          [設計意圖:“詞”的教學重在想象、品讀、悟情。在學生自主感悟的基礎上,引導學生交流,在關鍵處給予巧妙引導,然后通過品讀悟情,把學生帶入詞的美好的意境之中,使學生如臨其境,與詞產(chǎn)生共鳴。]

         。ǘ┢纷x下闋

          過渡:這么充滿詩情畫意的月夜,真讓人走進了畫卷一般,詞人走著走著,天氣突然發(fā)生了變化。自己讀讀下闋,在腦海中勾勒畫面,也可以和同伴交流感受,如果有不理解的地方,可以相互討論。

          1、出示: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2、學生自主感悟,自主交流。

          3、學生交流畫面,相機指導朗讀。

          詞人完全沉浸在展望豐收的巨大喜悅之中,渾然不覺天氣的悄然變化,他猛一抬頭,看到了————“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此刻他的心情怎樣?

          就是這個時候,引讀————“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4、提出質疑:詞人疾步向前走,想找個避雨的地方,過去熟悉的茅店就在社林的旁邊,詞人為什么找不到了呢?(體會詞人可能因為天黑、心急、樹茂而沒發(fā)現(xiàn),而后來路轉溪橋后忽然看見的喜出望外之情。)

          陸游有一句詩,寫的也是這種峰回路轉的驚喜,你知道嗎?(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想像作者在看到舊時茅店后的神態(tài)、動作、語言,感受作者的喜悅。

          指名讀。

          5、出示相關圖片。(畫面、音樂)

          這就是生活的樂趣。在山野中遇雨而又能找到避雨的地方,這種樂趣不是身歷其境的人是很難體會得到的。讓我們再一起來體會體會——齊讀下闋。

          6、大家知道辛棄疾的號是什么嗎?(稼軒)“稼”就是種植莊稼的意思,他一直很看重農(nóng)事,關心農(nóng)民憂樂,這首詞就很鮮明地體現(xiàn)了這一點。讓我們再來讀全詞,體會作者夜行黃沙道中時的眼中之景,心中之情,讀出詞獨有的韻味。

          [設計意圖:充分調動學生的想象去感受和體驗詞的優(yōu)美意境,體會詞人的心境。又通過美麗的畫面和音樂,創(chuàng)設出其樂融融的學習情境。讓學社興致勃勃地描述,聲情并茂的朗讀。]

          三、精讀品味,耐心回味

          1、同學們,我們在讀詞時,一邊讀一邊想象詞中所描繪的景象,做到詞圖合一,身臨其境。

          2、這首詞為我們展示了兩個美好的畫面(點擊畫面和文字),讓我們再一起來感受感受,愿這美好的境界永遠留在我們的記憶里——齊讀全文。

          師:《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這首詞描寫的既不是出奇的名山勝水,也不是引人注目的奇觀壯景,但是這支醉人的鄉(xiāng)間夜行曲卻讓我們得到了一種美的享受,喚起了我們對農(nóng)村田野風光的熱愛,這源于詞人自然清新的語言,真摯樸實的情感,精湛的創(chuàng)作技法。我們學習古詩詞就是要從詩詞美妙的語言中領會作者細膩、真切的情感,學習他獨特的創(chuàng)作技法。

          3、一首美妙的詞我們已經(jīng)學完了,你想為談談收獲嗎?

          4、師總結:讓我們再次帶著欣賞的目光,有感情地讀讀這首詞,感受詞人的真摯感情和匠心獨運。

          5、PPT出示作業(yè)(分層作業(yè))

          [設計意圖:學生通過聲情并茂的朗讀來表達自己對詞的感悟,再一次促進學生與課文的對話和溝通,使學生與作者之間產(chǎn)生情感的共鳴。]

        《月夜》教學設計2

          首次試上,筆記本上寫滿了文字。值得肯定的是,三維目標明確, 有歌鑒賞方法的指導。例如,學完這首詩教師總結說:“我們收獲了很,除了無盡的美感,還了解了詩歌鑒賞的方法,拿到一首詩,我們知道該如何下手了:

          1、讀一一美讀幾遍,初步感知

          2、找一一找出詩中的景物與人物,體會意境,了解人物的情感;

          3、合一一找到景物與情感的匹配點,整體感知詩歌。

          如果長期堅持使用這種切實有效的方法,將有利于學生詩歌鑒賞素養(yǎng)的形成,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終身的學習的能力。不足之處也很明顯:主線不明,思路不清。

          一、一改:設主線,明思路

          張若虛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因為《春江花月夜》“孤絕橫篇,竟為大家”。這首詩也被聞一多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全詩圍 “春、江、花、月、夜”鋪開,月是詩人震動的脈搏,月光灑輝處,江水、沙灘、桃樹、花林、飛霜、白云、扁舟、鏡臺、詀石、鴻雁、魚龍、思婦、游子組成了一副幽美恬靜、充滿人生哲理的畫卷。

          落月?lián)u情,情韻悠悠。既然如此令人心神蕩漾,既然是千古美文,何不美教、美學呢?

          別林斯基有句話說得好:“美都是從靈魂深處發(fā)出的”。因此,賞析這種情韻幽雅的美文,應該是一次賞心悅目的心靈之旅。學生是讀景、賞景的主角,教師是導游。美在哪里? 這條學習主線,應念而生。

          圍繞這條主線,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流程:美聽一美讀一美品。其中,美品是關鍵,它可以設計以下兩個思考題:

          1、你在詩歌中看到了什么?請以月亮的推移為順序找出描寫對象:(1)找景物;(2)找人物(注意體現(xiàn)人物情感的詞)。

          2、你最喜歡哪句詩?說說喜歡你的理由。結合你最欣賞的佳句,用散文化的語言品一品。

          再次上課,我們明顯感到,課堂是教師的課堂,學生之間幾乎沒有任何互動,僅有的一次討論也只是流于形式。學生似乎是游離于課堂外的陌生人,課堂冷冷清清,局面尷尬。

          傳統(tǒng)教育確實存在忽視學生個性,忽視學生自主意識的弊端,強調集體意識和絕對服從,用一種僵化、教條的思想禁錮施教者和受教者。其結果是學生個性品質缺失,自主意識缺失,批判精神缺失,人文情懷缺失,公民意識缺失。高中新課程的實踐者應充分意識到以人的發(fā)展為根本點,培養(yǎng)高中學生自覺的社會責任與愛國主義精神、正確的價值判斷力、初步的全球意識與國際視野、終身發(fā)展所必備的科學文化知識與技能、批判思維與創(chuàng)新精神、創(chuàng)業(yè)意識與敬業(yè)精神以及健全的身體心理素質是我們的責任。教師在教學中,應該尊重個體,尊重生命,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人文素養(yǎng),注重學生個性化的發(fā)展。

          我們真切地感到,課堂不能靜若止水,需要波瀾起伏,需要激蕩人心,需要創(chuàng)造一個美的藝術境界,否則便會枯燥無味、蒼白無力。那么怎樣為教學創(chuàng)造一個藝術的境界呢?

          二、二改:創(chuàng)設藝術氛圍,營造審美情境

          誦明月之詩,歌窈窕之章需要創(chuàng)設迷人的氛圍,只有這樣才能深入詩文的深處。因此,我們可以這樣創(chuàng)設:

          1、美導。

          一位同行的導語設計值得借鑒:在我國浩瀚的詩海中,有無數(shù)文人墨客都曾望月有感而寫下吟誦月亮的美麗詩句,同學們讀過哪些關于月亮的詩句?

          學生打開了記憶倉庫之后,教師再深情地說:“是啊,月在詩歌中似乎成了詩人生命情懷的寄托,從中我們感受到了‘波心蕩,冷月無聲’的寂靜凄涼,‘明月松間照’的寧靜恬淡;感受到了‘雁字回時,月滿西樓’的相思,‘楊柳岸曉風殘月的’清苦;感受到了‘人生如夢,一尊還酹江月’的惆悵無奈,還有‘一夜飛渡鏡湖月’的夢幻神奇。在人才輩出、群星璀璨的唐代詩壇,有這樣一位詩人,因為一輪明月而成就了千秋美名,這位詩人就是張若虛,今天,就讓我們一起去領略他筆下那輪明月的光華吧”。

          在潛移默化之中,學生沉浸于超常的審美情境、傾心于審美的情境和把審美的心理集中指向閱讀對象的審美注意。

          2.美聽。

          教師范讀,學生傾聽潺潺連綿的流水、流利婉轉的鳥鳴,他們情不自禁地沉醉于這迷茫朦朧的月色中,沉浸于濃濃的思念、深深的愁緒里,浸入美讀釀成的美境中。有了這種傾聽,那種躍躍欲試的萌動之心, 怎能不呼之欲出?

          3.美讀。

          葉圣陶先生指出:“語文學科,不該只用心與眼來學習,需在心與眼之外,加用口耳才好。吟誦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種學習方法”。(3) 誦讀可以采用各種各樣的方式:“有 自由體驗讀、個人表演讀、小組競賽讀、集體體悟讀”。誦讀這首詩要讀出輕重,讀出抑揚頓挫,讀出激情。各種形式的朗讀,能使學生陶醉于自己的體驗之中,選擇、感悟、深思,產(chǎn) 生旺盛的求知欲、強烈的參與欲,碰撞出智慧的火花。經(jīng)過反復朗讀,學生對這首詩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對詩中表現(xiàn)出的月照花林之美,人生滄桑之嘆,天涯相隔之苦,有了一定的體悟,學習的積極性也被激發(fā)出來了。更重要的是:美讀,不但了解作者說了什 么,而且與作者的心靈有了溝通,激起了情感上的共鳴。學生進入了“其言若出己之口,其意若出舌之心”的最佳狀態(tài),在吟誦過程中,語感語氣有了,內容有了,思想有了,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

          通過第三次上課,我們認為,對文本的解讀應該是課堂教學的主旋律,是整堂課的主題。匆忙的和不深入的解讀,教學效果只會適得其反。 因此,《春江花月夜》課堂教學設計的重點,不在課外延伸了多少,而應該在美品課文。

          三、三改:美品美文,突出課堂主旋律

          1.品景色。

          (1)月出一一壯觀而有活力

          (2)月升一一月光朗照,花伴月,月伴花,月光無處不在,江天一色,清純空靈

          (3)月落——落花搖情,江水流春,落月藏海霧,迷茫無盡

          (4)景:月光下的江流、芳甸、花林、飛霜、沙汀、白云、青楓、扁舟、高樓、玉戶、閑潭、落花、海霧、江樹等, 春江潮動,花草遍地,明月朗照,月伴花,花伴月,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一片。淡淡的感傷美,優(yōu)雅空靈的純凈美,交織構成了一幅充滿詩情畫意的春江月夜圖。

          2、品哲理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詩人浮想聯(lián)翩,思接千載,感慨宇宙的神秘,人生的無奈。人生代代無窮己,江月年年只相似,詩人又頓悟,人生是短暫的,而人類則是綿延永久的。一曲《春江花月夜》, 讓人讀出了人生短暫的悲劇之美、宇宙無窮的永恒之美。

          3.品情感。

          月共潮生,蕩滌萬物,充滿生命活力的壯觀美,躍然紙上;江水流春,江樹迷蒙,凄涼感傷之情油然而生。詩中的情感美還指落月藏海霧, 月落妝臺,長夜不眠的思婦的依戀惆悵之情;春光將老,人隔天涯,漂泊天涯的游子的凄苦寂寞之情。品讀落月?lián)u青滿江樹,那月光之情, 思念之情,詩人之情,灑落在江樹上,也灑落在學生心中。

          4.品佳句。

          最后探討問題,要求學生對課文的內容和表達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問,并運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討疑難問題。這樣設計,可以讓學生對學習內容有選擇的自由,不受約束,大膽想象、聯(lián)想,提出與眾不同的看法,并闡述自己的理由,在互相交流中碰撞思維、分享閱讀成果。

          詩歌欣賞沒有標準答案,因此,要給學生一個藝術再創(chuàng)造的空間。雖然學生談出的理由不一定充分,但他們己在教師信任的目光中享受到了濃濃的審美樂趣。這樣設計,不僅滿足了學生的需要,也是對學生價值的認可,它能喚起學生積極探討的活力,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這樣設計,更是從課堂教學的完全預設轉向動態(tài)生成,賦予了課堂活力,使課堂異彩紛呈,活力四射。

          總之,《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是以課文為載體,從課文出發(fā),通過聽、讀、品,把朗讀、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鑒 賞詩歌。

        《月夜》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理清思路,熟讀成誦。

         。2)理解融情于景、虛實相生的藝術特點。

         。3)培養(yǎng)學生帶著情感欣賞詩歌,有情地朗讀詩歌的習慣。

          教學重點及難點:

          培養(yǎng)學生結合詩歌意境,運用自己的語言描繪詩歌內容,品味詩歌的情感,進而欣賞詩歌的藝術特色。

          教學準備:

         。1)制作課件,多媒體的使用。

         。2)以第一人稱改寫思婦懷遠的片段“白云一片去悠悠……魚龍潛躍水成文”。

          教學過程:

          一、導入:

          有這樣一首詩,它是一曲思鄉(xiāng)的歌,總在有月亮的晚上響起;有這樣一首詩,它是那壺醉人的酒,浸濕了多少斷腸人的眼;有這樣一首詩,穿越創(chuàng)世清光寥遠的長河,流淌在行客孤獨的心田。《春江花月夜》就是這樣一首詩,今天我們一起來傾聽來自初唐的這曲千古絕唱。

          二、賞析全詩:

         。ㄒ唬⒄w感受:

          播放《春江花月夜》的朗誦,以此讓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聽讀:請大家聆聽此詩的朗誦,聆聽時注意他朗誦的語速的緩慢急促、語調的激越平緩低沉、停頓與重音。

          自讀:下面請大家自由朗讀全詩,希望能夠讀出自己的感受來。

          齊讀:朗讀時請注意聲音的緩急輕重,詩人抒發(fā)了一股怎樣的情思?

          明確:鄉(xiāng)愁

          朗讀點評(略)

          整體概說:

          《春江花月夜》從春天、長江、花林、明月、夜晚五方面切入,其中以“明月”為詩情的紐帶,由此引出種種意象,互相穿織在一起,吟詠詩人拂拭不去的鄉(xiāng)愁。

         。ǘ、分片段欣賞:

          A、景致:

          全詩融情、景、理于一體,下面請大家找出描繪月景的詩句。

          明確:前八句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讀:(1)請大家以自己喜歡的方式朗讀這八句詩,盡量讀出詩句的意境來。注意語速快慢、語調的輕重。簡評(略)

          描述:請大家展開豐富的想象,將這八句詩用自己優(yōu)美的語句描繪下來。描繪了一幅怎樣的景致?

          展示:師生皆可。

          如:煙波浩淼的江面上潮水奔騰,仿佛與大海連成了一體,雄偉壯闊。一輪明月伴隨著滔滔江水一同生長,綿延的江水波光粼粼,水天一色,哪處的春江不在月光的朗照之下!江水蜿蜒曲折地繞過芳草遍布的原野。月色傾瀉在花樹上,像撒了一層潔白的雪。夜空中飄飛的微霜在月光的清輝中也似乎迷失了蹤跡,江邊小塊陸地上的白沙也看不清楚了。

          詩人由遠及近、從上到下,描繪了一幅浩淼壯闊、明麗清幽的春江花月夜圖。

          集體朗誦:在剛才我們描述的基礎上,一起有感情地朗誦這八句詩。

          教學設想:學生從有感情的朗讀到用優(yōu)美的語句描述詩句,讓自身融入詩歌內容來感受詩歌的意境美。

          B、情理:

          問:詩人面對如此良辰美景,發(fā)出了怎樣的人生感嘆?請朗讀相關詩句。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讀:請大家自由朗讀,感受詩人內心涌動著怎樣的情懷?

          學生回答:

          如:(1)、“皎皎空中孤月輪”,詩人借這輪孤月抒發(fā)內心孤獨寂寞的思鄉(xiāng)之情。

         。2)、從“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备惺艿皆娙艘蛉松亩虝号c宇宙的無窮而深感惆悵。

         。ɑ卮饛倪@兩方面入手,意思相同即可。)

          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回憶古人相關主題的語句,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哀吾身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等。

          小結:人生短暫與宇宙無窮,歷來是文人感嘆的主題。詩人卻從短暫的人生中,看到了人類存在的綿延悠長。“代代無窮已”的人生與“年年只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詩人從中得到了欣慰。詩人雖對人生短暫而感傷,但并不頹廢而絕望,這源于他對人生的追求與熱愛。

          C、思婦懷遠片段:

          生命之河就像這流水一樣經(jīng)久不息。流水無情,江月有恨。由此引出下篇思婦懷遠的情結。請大家齊聲朗讀下面六聯(lián),注意語速、語調的變化。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樓上剪不斷,理還亂的相思,我們同學化用自己一雙雙巧手描摹出了這位女子的心事。下面請大家一起來欣賞。

          投影展示學生的想象片段:

          如:白云隨著風悠然飄去,離我遠去。青楓浦的楓葉紅了又綠,春去了又回。我的愁還是愁,思依然思。你卻是不歸,今夜又是誰家飄蕩江湖的游子,又是哪位對月寄托著思念。樓上的明月正照著梳妝臺,照出一片相思冰涼,一片寸斷肝腸。只恨月太明,卷起玉簾,卷不去它半分清輝。照在砧上,拂去了水也拂不去它的一寸光華。相思無限化作淚,涼如水,更勝清輝。只愿隨著月光,照耀著你。卻只能仰望鴻雁,俯視魚龍,卻依舊比不上月光,只是泛起微微水紋,化作點點相思,相思點點。

         。ㄟx擇其中一兩篇既可。)

          點評:同學們將思婦的內心世界描寫得非常形象細膩,其中一卷、一拂這兩個小動作的描寫可謂細致入微。同學們,除此之外,詩人還運用了哪些表達手法來描寫思婦的愁苦?先請大家來了解一下詩歌的表達手法。(投影展示)

          投影展示:

          詩歌的表達技巧

          一、表達方式:

          記敘、描寫(動作描寫等)、議論、抒情

          抒情:直抒胸臆、間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托物言志

          二、表現(xiàn)手法:虛實結合(聯(lián)想和想象)、點面結合、

          襯托(以動襯靜、以樂景襯哀情)、烘托、渲染

          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對比、對仗、反問、設問、反復、互文等

          要求:下面請你選擇其中的一兩句分析詩人采用了怎樣的表達手法來書寫思婦的愁苦?請你書寫在書的空白地方。

          學生發(fā)言:略

          如以下角度,意思相近就可。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運用“白云”、“青楓浦”這幾個詩歌中常用來表示離愁的意象來渲染離愁別緒,達到了融情于景的效果。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中的“扁舟子”、“相思”詩人直接流露了一種相思,兩處閑愁。

          “可憐樓上月徘徊”的“徘徊”一詞,運用了擬人的手法,月光似乎也對這位思婦心生愛憐,在樓上徘徊,不忍離去,來陪伴她,為她疏愁解悶。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此時同在一輪明月之下,卻人隔天涯。只希望多情的月輝能帶去我對你的思念!霸浮敝苯邮惆l(fā)了思婦的愁苦與期待。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本想叫魚雁傳遞音訊,可如今鴻雁長飛卻飛不出光的影子,魚龍潛躍,只激起點點波瀾。詩人借景抒情,思婦內心的愁苦無以言語。

          D、游子思鄉(xiāng)

          從別后,憶相逢,柔腸一寸愁千縷,幾回魂夢與君同。一種相思,兩處閑愁。詩人以思婦懷遠的方式虛寫游人的鄉(xiāng)愁,達到了虛實相生的效果。下篇水到渠成地生發(fā)了游子的思歸之情。

          請大家自由朗誦。

          三、總結全詩:

          朗讀:集體朗讀(注意朗讀時語速的緩慢急促、語調的激越平緩低沉、停頓與重音)

          由朗讀較好的學生來朗讀,其它學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情感美。

          全詩總結:全詩緊扣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來寫,而又以月為主體!霸隆笔窃娭星榫凹嫒谥铮鴦又娙说拿}搏,在全詩中猶如一條生命紐帶,通貫上下,觸處生神,詩情隨著月輪的生落而起伏曲折。月在一夜之間經(jīng)歷了升起──高懸──西斜──落下的過程。在月的照耀下,江水、沙灘、天空、原野、楓樹、花林、飛霜、白去、扁舟、高樓、鏡臺、砧石、長飛的鴻雁、潛躍的魚龍,不眠的思婦以及漂泊的游子,組成了完整的詩歌形象,展現(xiàn)出一幅充滿人生哲理與生活情趣的畫卷。虛實相生中顯出絢爛多彩的藝術效果,宛如一幅淡雅的中國水墨畫,體現(xiàn)出春江花月夜清幽的意境美。(《唐詩鑒賞詞典》)

        《月夜》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理解我國標題性器樂曲自身的美及內在的情感表達,感受樂曲優(yōu)美、迷人的意境,體味樂曲幽遠、和諧、含蓄、寧靜的東方古典美。感受民族器樂曲豐富的內涵和民族樂器的表現(xiàn)力,熱愛民族音樂的感情。

          2.通過以音樂為主線,對同名詩歌、繪畫、舞蹈的欣賞,構建起音樂與其他藝術門類的聯(lián)系與互通,了解它們各自獨特的風情和共同的神韻,加深對包容于音樂中的廣闊文化內涵的體驗。

          3.了解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創(chuàng)作手法 “魚咬尾”及 “換頭合尾”的曲調處理變奏手法。

          教學重點:了解民族器樂曲“換頭合尾”的結構特點

          教學難點:初步感受民族調式的風格。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鋼琴

          教學過程:

          一、簡介《春江花月夜》

          這是一首中國古典樂曲, 原是一首琵琶曲,名《夕陽簫鼓》,后被改編成民族管弦樂曲。樂曲以優(yōu)美流暢的旋律,巧妙細膩的器樂組合,形象地描繪了“夕陽”、“漁舟”、“暮鼓”、“花影”等春江迷人的景色,盡情贊頌江南水鄉(xiāng)的風姿異態(tài) 。全曲有十部分組成:引子與江樓鐘鼓、月上東山、風回曲水、花影層臺、水深云際、漁歌唱晚、洄瀾拍岸、欸乃歸舟、尾聲。

          二 、聆聽樂曲

          1。 聽樂曲引子請學生思考:

          樂曲表達了怎樣的情緒?能聽出哪些樂器在演奏?引出課題《春江花月夜》。

          2。琵琶:彈撥樂器,木制,原稱“批把”,由演奏方式而得名。公元四世紀由西域傳入內地,在樂隊中應用相當廣泛。讓我們一起來聆聽,感受。

          3.學生隨音樂學唱全曲的主要旋律譜例:江 樓 鐘 鼓

          002

         。1) 聆聽感受全曲的主要旋律。

          結構特點一:魚咬尾

          提示學生注意前樂曲結尾的音與后句開頭的音是相同的,樂句間連鎖傳遞,環(huán)環(huán)相扣,使得旋律流暢,格調平和委婉。自然引出我國傳統(tǒng)音樂創(chuàng)作中的常用手法 “魚咬尾”。

          “魚咬尾”是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其特點是前句旋律的尾音與后句旋律的首音形成各種形式的重疊。

         。2)學生在理解的基礎上學唱主要旋律兩遍,體會旋律的委婉平靜,優(yōu)美如歌。

          4.學唱主題旋律

          5.完整欣賞《春江花月夜》

          月上東山:(第一變奏)

          1.音樂與第一段對比有何變化?(旋律如何走向等)

          2.請注意結尾音調

          優(yōu)雅如歌的旋律、典雅協(xié)調的色彩,形象地描繪了夕陽西下一輪明月從東山升起,在云層中游移出沒的情景。

          花影層疊 (第二變奏)

          1.這段音樂的旋律中最有特點的樂思是哪部分?為什么?

          2.結尾有什么特點?

          樂曲描寫了陣陣清風吹皺一江春水,蔥蔥花木掩映月色朦朧的畫面,岸邊簇簇鮮花倒映在江水中,增添了江山秀麗的色彩。

          “花影層疊”與“月上東山”的收束句完全一樣,又與主題的收束基本相同; 而在收束前,它們的旋律都做了明顯的變奏,這種創(chuàng)作手法叫做“換頭合尾”。

          這一創(chuàng)作手法在后面的幾個段落音樂里也被采用或者變化地采用。

          結構特點二、換頭合尾

          《春江花月夜》由引子和主題、主題的六次變奏和尾聲組成。盡管前面部分旋律多變,但每段結尾基本相同,將樂曲的多個畫面融為一體。這是中國傳統(tǒng)音樂常用的一種創(chuàng)作手法——換頭合尾。

          003

          這種 “換頭合尾”式的變化展開手法,體現(xiàn)了我國傳統(tǒng)音樂的結構特點。它使全曲氣勢連貫,融會統(tǒng)一,

          提示學生:音樂藝術的主體特征是音樂情感表達的概括性和藝術表現(xiàn)的非具象性,欣賞樂曲時可以視聽結合,借助畫面來感受音樂,但不宜機械地尋求標題與音樂之間的具體聯(lián)系,不必拘泥于每段小標題所提示的具體景物,而應該從體味音樂作品自身的美和所蘊涵的情感入手,領略包容于其中的廣闊的文化內涵。

          四、欣賞1?欣賞配樂詩朗誦《春江花月夜》 體味詩韻

          春 江 花 月 夜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滟滟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指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愿逐月華流照君。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閑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lián)u情滿江樹。

          提問:詩歌的意境與樂曲表現(xiàn)的意境相同嗎?這兩部作品之間有沒有內在的聯(lián)系?

          欣賞2

          繪畫 《春江花月夜》:感受畫的意境。

          提問:畫面與 《春江花月夜》的主題吻合嗎?表現(xiàn)了作者怎樣的情緒?

          學生帶著問題仔細欣賞裝飾畫 《春江花月夜》。

          師生交流:畫的構圖很合理,色彩運用恰到好處,很和諧,黃色的月亮在藍色調的背景襯托之下愈發(fā)顯得明亮,倒影和小船隱約可見,幾座山頭有明有暗,通過明度上的對比拉開了畫面的空間距離,給人以更多的想象余地。整個畫面表現(xiàn)出春江花月之夜的一種悠遠、朦朧、寧靜之美,與主題非常吻合。

          欣賞3

          古典舞 《春江花月夜》

          師:在我國古代,樂與舞是不分開的,樂就包括舞,現(xiàn)在相對分成兩個專業(yè),但他們的密切關系是分不開的,舞蹈離不開音樂。樂曲憑借聲音塑造聽覺形象,舞姿憑借形體塑造視覺形象,二者合為一體,才構成了舞蹈藝術形式。悠遠婉轉的.曲調令人心曠神怡,古典舞《春江花月夜》又把我們帶入夢幻般的意境。

          提問:舞蹈的動作和情節(jié)與音樂的節(jié)奏和情緒和諧一致嗎?說說它們之間的關系。

          學生觀賞后回答:整個舞蹈的動作很美,很舒展,情節(jié)有趣,舞蹈動作的幅度、快慢與音樂的節(jié)奏、情緒和諧一致。當音樂起伏大時,動作的幅度也大;音樂歡快時,動作的節(jié)奏也快而輕巧;而音樂平靜時,舞蹈動作和情緒也較平和。音樂與舞蹈密不可分,舞蹈是音樂的一種表現(xiàn)方式。

          3.分組討論分析

          (1)詩歌、美術、舞蹈的欣賞,對理解、體驗樂曲《春江花月夜》有幫助嗎?為什么?

         。2)《春江花月夜》的音樂與詩歌、美術、舞蹈藝術之間的相互關系是怎樣的?有什么共同特點?

          學生分組討論后同教師進行交流:

          通過欣賞詩歌、繪畫和舞蹈 《春江花月夜》,開闊了文化視野,加深了對音樂的理解。音樂與詩歌、繪畫、舞蹈雖屬不同的幾種藝術門類,但它們是姊妹藝術,彼此相通,互相交融,音樂中有濃濃的詩情畫意,音樂是舞蹈的靈魂,舞蹈是音樂的表現(xiàn)形式,舞蹈是 “看得見”的音樂,音樂是 “聽得見”的舞蹈,二者密不可分。音樂與詩歌、繪畫、舞蹈都是塑造藝術形象,訴諸于情感表達,表現(xiàn)出一種共同的美,就是悠遠、和諧、含蓄、寧靜的東方古典美,一種田園牧歌式的美。

          師:《春江花月夜》是自然、歷史、人生之千古絕唱。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中國古典藝術中有無數(shù)珍品,他們既有各自獨特的風情又有共同的神韻,這就是悠遠、和諧、含蓄、寧靜的東方古典美,這充分表明,藝術既有千姿百態(tài)又有共同的文化內涵。我們要借助其他藝術門類豐富我們的音樂素養(yǎng),他們與音樂相融相襯,相互渲染,加深了我們對音樂的理解,同時加深了我們對包容于音樂中的廣闊文化內涵的體驗。

          五、表現(xiàn)與創(chuàng)造

          1、演唱 《春江花月夜》的主要旋律。

          2、以 《春江花月夜》為題,選擇下列你所喜愛的一種藝術形式進行創(chuàng)作表演。

          a.一首小型歌曲 b.一幅畫 c.詩歌

          d.散文 e.自編舞蹈片段

          要求:與音樂有機結合,體現(xiàn)出東方古典美,可以獨立完成,也可以分小組,發(fā)揮每個同學的愛好特長,將幾種形式結合起來,展示給大家。

          最后,讓我們再次演唱全曲的主旋律,感受樂曲優(yōu)美、迷人的意境,體味樂曲悠遠、和諧、含蓄、寧靜的東方古典美。在演唱《春江花月夜》的主要旋律中結束本課。

        《月夜》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能用明亮的聲音﹑有表情地脫譜演唱《螢火蟲》。

          2、認識下滑音,能正確地運用于演唱之中。

          教學設想:

          《螢火蟲》這堂課我將知識技能學習與音樂審美結合在一起,強調音樂教學的審美性,即不光唱會歌曲,而且能達到邊演邊唱的、審美表現(xiàn)效果。因此這堂課的目的是能用明亮的聲音﹑有表情地脫譜演唱《螢火蟲》。

          教學重點:

          演唱歌曲《螢火蟲》,在歌曲中唱準下滑音。

          教學難點:

          1、在歌曲中唱準下滑音。

          2、感受歌曲的意境,能脫譜背唱歌曲并表演唱。

          教學準備:

          鋼琴課件

          教學過程:

          教學鋪墊

          一﹑課前聽音樂進教室(播放《螢火蟲》的伴奏)

          師:同學們,聽完這段音樂,你們的心情是怎樣的?

          生:……(歡快的,活潑的)

          二﹑聽音樂律動(再次播放《螢火蟲》的伴奏)

          師:讓我們帶著這樣的心情再次聆聽音樂,同學們可以隨著音樂動起來!

          三﹑交流

          師:同學們,聽到這樣的音樂,你們的心情怎么樣?

          生:歡快,活潑……新課教學

          一﹑新課導入

          師:同學們聽得很認真!為了獎勵大家,老師唱首歌給你們聽吧!

          師:謝謝大家!老師唱的歌曲中提到了什么?

          生:螢火蟲

          師:對了,是螢火蟲!螢火蟲一般是在什么時候出現(xiàn)?它都有一些什么特點呢?

          生:……(我們來為這些同學的精彩發(fā)言鼓鼓掌吧!)

          師:螢火蟲是一種發(fā)光甲蟲,它能在夜間發(fā)光。人們可以在90米外看到這些熒光。每年夏季螢火蟲是最活躍的時候。它們多生活在灌木叢或草地中。

          (過渡語)

          師:螢火蟲和別的昆蟲不一樣,它用熒光裝扮著夏夜,使夏天的夜晚更加美麗。因此作曲家為螢火蟲寫了很多很好聽的歌曲。譬如下面這一首。

          二﹑聽一聽,說一說

          1、師彈琴范唱(師帶表情,稍夸張地自彈自唱)

          2、交流提問

          師:、大家對這段旋律熟悉嗎?歌詞里都唱了些什么呢?

          生:……(視情況而定,可再范唱一遍)

          三﹑學一學,唱一唱(cai出示《螢火蟲》的整歌譜)

          1。旋律學習

          a、初聽

          師:請同學們看歌譜,F(xiàn)在老師彈琴,請你們一邊用“啦”在心里哼唱旋律,一邊拿出右手劃拍。(師彈琴)

          師:你們覺得哪里最難唱?請說說看

          生:……

          b、復聽

          師:老師再彈一遍,請同學們注意自己難以解決的地方,看能否通過這一遍,自己把難題解決掉。◣煄幼鳎钥鋸埖牡诙螐椬啵

          c、師生共同解決難點(突破“音樂知識”難點――下滑音記號)

          師:歌曲的旋律中,有個特別的記號,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

          生:……

          (音樂小博士、———、下滑音記號:記在音符的右邊,如“5、”,表示該音要向下滑唱、(奏),有時也用“、”標記。)

          師:現(xiàn)在老師要演唱兩句,請同學們比較一下,哪一句使歌曲更有趣味。◣煴硌莩

          生:……

          師:歌曲中一共有幾處運用了下滑音?

          生:三處

          師:下面讓我們把這三句唱一唱,體會一下螢火蟲從空中滑落的感覺

         。ǖ谝痪浜偷诙淅蠋煄П砬楹蛣幼鞣冻,第三句讓學生自己找感覺唱)

          d、生隨琴劃拍視唱全曲

          2、歌詞及表演學習

          a、加入歌詞唱

          師:、同學們唱得真不錯!要是把歌詞全部加進去,不知道大家唱得怎么樣?我們來嘗試一下好嗎?(師彈琴,學生自唱)

         。ㄓ斜匾杉映槐椋瑤熤笓],生跟伴奏唱)

          b、脫譜唱

          師:想不到同學們的接受能力這么快,一首歌才學了幾遍就唱得這么好了!所以老師想加大難度,考考同學們的記憶力!脫譜背唱歌曲怎么樣?

          師:

          演、唱一﹑師生律動二﹑請同學們以集體﹑分組或個人的方式上臺脫譜演唱《螢火蟲》

          課堂小結

          師:活潑歡快的《螢火蟲》,讓我們仿佛置身美麗而歡快的夜晚。謝謝你們和螢火蟲們帶給了我愉快的心情!下課!謝謝大家!

        《月夜》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4、增加古典詩詞積累,培養(yǎng)學生對中國古典文學的熱愛。

          教學重點:賞析詩歌的哲理美和情感美。

          教學難點:景、情、理如何過渡與融合

          一、導入新課:

          有這樣一位詩人,一生只留下兩首詩,其中一首“孤篇橫絕,竟成大家”,聞一多先生把這首詩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知道這個人是誰?這首詩又是哪首詩嗎?(初、盛唐之交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今天,讓我們一起去領略張若虛筆下春江花月夜的美麗景致吧。

          二、聽配樂朗誦,整體感知。

          三、賞析詩歌:

          (一)欣賞詩的景物美:

          (1)在文中找出題目中融合的五種意象的句子,美美地讀。

          (明確:開頭十句。)

          (2)鼓勵學生發(fā)揮聯(lián)想和想象在腦海中再現(xiàn)圖景,并用生動的語言描繪出來。

          (3)教師用優(yōu)美的語言描述畫面,將學生帶入情境。

          (明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此番景致給人的感覺是:空靈、清幽、純凈、博大。)

          (二)領悟詩的哲理美 :

          (1)師導: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找出詩句起止,并齊讀。

          (2)齊讀第二層中間六句,從“江畔何人初見月——但見長江送流水!

          (3)作者對宇宙人生有著怎樣的思考?學生自由發(fā)言,教師相機誘導學生重點理解“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明確:在詩人看來,人生是一代一代的無窮無盡,江上的月亮年年看上去總是相像的。于是引起對人生哲理的思考:宇宙是永恒的,而生命呢?就個體而言,何其短暫,但就整個人類而言,則又代代相傳,無窮無盡,與日月共存。所以,張若虛在這里,面對明月與江水,也想到了人生的短暫,也有所感慨。但和蘇軾“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流露的更多的是人生失意的惆悵)相比,和“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相比,卻并不頹廢和絕望,而是流露出了熱愛人生的積極豁達情感,哀而不傷。)

          (三)鑒賞詩的情感美:

          (1)師導:從”白云一片去悠悠“開始作者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情別緒。學生自由朗誦剩余的二十句。

          (2)學生朗誦。

          (3)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三層:先總寫思婦游子的離愁別緒,再分寫思婦懷遠、和游子思歸的情緒。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第二層,寫思婦懷遠。作者是如何寫思婦的無限悲苦的?

          (明確:“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臺。玉戶簾中卷不去,搗衣砧上還拂來。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碧焐瞎录诺拿髟路路鹫业搅藰巧纤紜D這個“同病相憐”人,它踱上樓臺閨閣,徘徊著,不肯離去,也照在了她的梳妝臺。月光照在閨房的門簾上,卷也卷不走;照在曾為丈夫搗過衣服的衣砧上,拂去了卻又回來!熬聿蝗ァ、“拂還來”這兩個富有典型意義的細節(jié)描寫,表面上是寫月光,實際上是渲染思婦心中揮遣不去的離愁。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由此我們自然想到一句詩“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薄)

          (4)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第三層,寫游子想家。全體男學生誦讀。

          (5)男生誦讀。

          (6)最后這幾句詩寫閑潭落花,寫春光欲盡,寫江潭落月,除了表現(xiàn)春天將盡,一天將盡的意思之外,你還讀出什么隱含的意思?

          (明確:人生如此短暫,青春如此美麗,可思婦和游子就在這思念的煎熬中,青春將逝,真是令人感傷之至。)

          (7)引導學生分析“盡”、“復”、“沉沉”、“無限路”“搖”等字詞。

          (明確:人有情而江水絕情,江水滔滔向東流啊,春光快被流“盡”了,一個“盡”字真是痛心極了;人有情,而月絕情。月卻又一次西斜,將要墜下去了,一個“復”字,說明天天相思,夜夜想念。斜月何以“沉沉”,那不是游子的心情折射嗎?!盁o限路”表面是寫路,暗指游子遙遙無歸期。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兩地相思永恒。)

          (四)“賞”月誦詩:

          1、 這首詩歌主要描繪哪些意象?

          (明確:春、江、花、月、夜。)

          2、最主要的意象是什么?為什么?

          (明確:月是整首詩的靈魂,春江美景需要月的朗照才可以發(fā)現(xiàn),詩人對宇宙的感嘆,也是借助月引發(fā)出來,思婦游子的思親懷鄉(xiāng)之情,也是受到月的觸動。所以,月在詩歌中就成為最重要的一個意象了。)

          3、詩歌中各處的月有什么不同?怎么讀法?

          (明確:月初升迷離美妙(高亢)——月中天詩人的遐思冥想(平緩)——月西斜樓上思婦的愁情(低回)——月落游子想家的哀怨(哀傷)。)

          4、自由讀這首詩,讀出這種美來。

          四、課堂小結: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低落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

          五、作業(yè):

          1、搜集與“月”相關的詩句。

          2、背誦全詩。

          附詩的大意:

          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空中流灑著月色如霜,灘上白沙消失在霜里.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苦苦眺望,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花已經(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

          《春江花月夜》教學反思

          《春江花月夜》是高中語文第三冊讀本上的一篇詩歌,其作者是張若虛,他的一生只寫了兩首詩,此詩恰恰成就了他在詩歌史上的千秋美名。后人曾評此詩為“孤篇蓋全唐”。結合本單元的教學要求我的教學設計以文本為載體,從文本出發(fā),通過聽、讀、品、寫,把朗讀、美品、探究融為一體,讓學生真正領悟課文的景美、情美、哲理美,從而最終學會鑒賞詩歌。

          反思這堂課,有得也有失,感受頗深。

          成功之處:

          巧妙新穎的導入語。人們都說,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同樣好的導入語對學生的影響也非同一般。本課我將導入語設成一副畫面,讓學生回顧有關月的詩句。這樣既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帶動了學生對月的意象的思考,從而為本課月的象征意義做熱身。

          寫作環(huán)節(jié)的設計。在學生兩次閱讀后,對內容已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此時讓他們選取感興趣的有關月的詩句進行擴展訓練,無疑為了讓他們通過想像描繪出作者在詩中創(chuàng)設的優(yōu)美意境,進一步把握詩人復雜的內心情感。且此環(huán)節(jié)也為了鍛煉學生的寫作能力。喚起了他們積極思考探討的能力,增強了學生的參與意識。

          不足之處:

          詩歌讀的過少。詩歌教學以讀為主,以讀促進學生對文本的解讀。盡管我將教學環(huán)節(jié)設計為朗讀教學,可是在實施過程中,我未能采取多種朗讀方法引導學生去品味詩歌,因為讀的較少,學生思考的就過少過淺,師生生生互評的也就少了。

          課堂環(huán)節(jié)未能達到“有序與無序”的完美結合,未能引導好學生吃透文章難點。本文的難點意在理解本詩的景情理如何交融的,盡管學生在課上有了不同程度的回答,但課后我問及此詩為何能“蓋全唐”,學生依舊說不清楚,F(xiàn)在想想,我完全可以引導學生將此詩中月的不同象征意義和其他詩進行比較,從而難點解決。

        《月夜》教學設計7

          教學目標:

          1、賞析本詩的景、情、理,提高鑒賞詩歌的能力。

          2、提高學生聯(lián)想和想象能力,進入詩歌意境。

          3、培養(yǎng)學生在誦讀中感受詩歌的能力。

          教學重點:

          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進入詩歌意境。

          教學難點:

          景、情、理如何有機地融合的。

          教學課時:一課時

          過程:

          一、導入

          在星光燦爛的唐代詩壇,《春江花月夜》帶著皓潔的月光像鉆石一般熠熠生輝,引人注目,聞一多先生曾將此詩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評論家說張若虛這一首詩可以“孤篇蓋全唐”。今天我們來欣賞這篇經(jīng)典詩作。

          二、作者

          張若虛,唐代揚州人,初唐詩人。與賀之章、張旭、包融齊名。被譽為吳中四士。曾任兗州兵曹。他在詩風上厭惡六朝以來的空洞艷體,追求自由豪放,富有理想的高遠意境。

          三、解題

          《春江花月夜》為樂府詩。作者吸取了南朝民歌的內容形式,以和諧的歌調描述了動人心弦的春江花月夜之景,探索宇宙的神奇奧妙,抒寫了游子思婦離恨閨怨之情。格調宛轉優(yōu)美,抒情幽怨纏綿,言之有物、開拓了詩歌的高遠意境和格律,使詩歌的內容和形式達到了完美統(tǒng)一,為寫景、敘事、抒情融合一體的詩歌,鋪墊了基礎。對詩歌的繼承和發(fā)展,影響極為深遠。

          四、賞析詩歌

         。ㄒ唬╅_頭八句為第一部分,依題目摹寫春、江、花、月、夜的幽美景色,側重描繪皓月當空、光照整個江天、天地一派空明的美妙境界。

          1、提示:這首詩就是從春江月夜的美景入筆的。由遠及近,由大及小,描繪出一幅「春江花月夜」的景象。江潮浩瀚,與大海相連。明月就涌生于這無垠的大海之上,萬里的春江,無不在明月朗照之下!江流繞著芳草蔓生的原野;那映照在月色之中的花林,好象鋪上雪珠一樣。月色如霜,所以霜飛也就無從察覺;洲上的白沙與月色融合,也看不分明了。

          2、問:在前幾句詩中,詩人寫到了哪些意象?請展開聯(lián)想和想象,用自己的語言描繪這幅畫面。

          3、學生回答、教師總結這一部分描繪的畫面意境:

          春江的潮水涌動,仿佛和大海連在一起,氣勢宏偉,這時一輪明月伴著潮頭冉冉而升,明月與江潮相互輝映,波光粼粼,哪一處春江不在明月的朗照之中!江水曲曲彎彎地繞過花草遍地的春之原野,花林閃著銀光,空中月光似天降流霜,江畔白沙與月光融成白茫茫的一片。

         。ǘ┙酉掳司錇榈诙糠,由月之“照”人,從描寫景色轉向思考人生,思索茫茫人生與漫漫宇宙之間的相互關系。

          1、提示:詩人在感受無限美景的同時,睹月思情,又情不自禁地引出對宇宙人生的思索。詩人身處江天一色,毫無纖塵的純凈之境,不禁對空中這輪孤月發(fā)出奇想:究竟是誰最先在江畔看見這明月呢?江月又在什么時候開始照著人呢?人生代代綿延無已,但江月卻年復一年沒有變化。她可是在等待什么人嗎?但月下只有滔滔不絕的江水。

          2、放映課件字幕及配畫,指名一學生朗誦本節(jié)。

          3、評價學生的誦讀,并加以指導,在指導中讓學生感受哲理。

          重點讀出“江天一色”的遼闊與蒼茫,“空中孤月”的寂寞空曠。

          “何人”“何年”應重讀,以讀出詩人對月的苦苦追問與思索。

          “人生代代無窮已”應讀出一種沉重的歷史滄桑感,“江月年年望相似”“但見長江送流水”應讀出詩人對人生短暫、宇宙無窮的惆悵。

          (三)余下二十句為第三部分,由感嘆人生多愁進而抒寫人間思婦游子的離情別緒,謳歌人們對愛情的向往和對幸福的憧憬。

          具體而言,這一部分又可分為兩層:

          從“白云一片去悠悠”到“魚龍潛躍水成文”為一層,寫思婦懷人;

          這里寫思婦想念游子的情形十分別致,月光無處不在,玉戶簾上是月,搗衣砧上是月。那一輪可愛的明月總是照在她的妝鏡臺上,似乎想要安慰她,但是思婦見月,更增加了悲苦。她想把搗衣砧上的月光拂去,又想把簾子卷起來,以便把上面的月光卷去,可是這惱人的月光「卷不去」,「拂還來」。那無邊的月光,籠罩著一切,鴻雁不停地長飛,仍然飛不出無邊的月光去,水底魚龍泛起陣陣波紋,思婦只好托月華來遙寄相思了。

          從“昨夜閑潭夢落花”到“落月?lián)u情滿江樹”為一層,寫游子想家。

          最后這幾句寫落月,落花閑潭,春光將老,隱含思婦青春將逝。在這春江花月夜,不知有幾許游人能乘月而歸。此時明月西下,游子思婦的一腔離情伴隨月影灑在江邊的樹上。

          詩人把游子思婦的離愁放在春江花月夜的背景上,以良辰美景襯托離別之苦;又以江月與人生對比,顯示人生的短暫,而在短暫的人生里,那離愁就越發(fā)顯得濃郁。這首詩固然帶著些許傷感和凄涼,但總的看來并不頹廢。它表現(xiàn)了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對青春年華的珍惜,以及對宇宙、人生的探索,境界是相當開闊的。

          這首詩從月生寫到月落,把現(xiàn)實的情景和詩中人物的夢境結合在一起,寫得迷離恍惚,氣氛朦朧。詩的感情隨著月下景物的推移逐漸展開、變化,忽此忽彼,亦虛亦實,跳動著,斷續(xù)著。有時讓人覺得難以把握,但又覺得有深邃的東西在里邊,值得深入發(fā)掘。這就是人生的短暫,離別的痛苦,以及青春的美麗。

          詩題中的五個字:春、江、花、月、夜,全都點到了,但又有重點,這就是「月」,其它四個字都是陪襯。詩人從月生開始,繼而寫月下的江流、月下的芳甸、月下的花林、月下的沙汀,然后就月下的思婦反復抒寫,最后以月落收結。有主有從,主從巧妙地結合在一起,構成完整的詩歌意境。

          這首詩的景物描寫,采取多變的角度,敷以斑爛的色彩,很有藝術效果。同是寫月光,就有初生于海上的月光,有花林上似霰的月光,有沙汀上不易察覺的月光,有妝鏡臺上的月光,有搗衣砧上的月光,有斜月,有落月,多么富于變化!

          詩中景物的色彩,雖然統(tǒng)一在皎潔光亮上,但是因為襯托著海潮、芳甸、花林、白云、青楓、玉戶、閑潭、落花、海霧、江樹,因此隨著景物出現(xiàn)變化,而取得了斑爛多彩的效果。

          同時,詩中“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等詩句,展示了生命與宇宙的統(tǒng)一,表現(xiàn)出對生命的熱愛和對人生幸福的追求,在禮贊自然的同時禮贊生命。

          五、再次欣賞教師誦讀這首的配樂范讀錄音

          學生跟隨錄音,輕聲吟誦,細細體會詩歌美好而幽遠的意境。

          六、作業(yè)

          用現(xiàn)代文的形式將這首詩的美好意境表現(xiàn)出來。

         。ㄗ鳂I(yè)參考答案:

          月亮出來了!從潮水中央,在江潮涌向海潮的地方。隨著千萬里春潮蕩漾,千萬里春江漲滿月光。江水彎過芳香的平野,月照林梢,那繁花如雪?罩辛鳛⒅律缢瑸┥习咨诚г谒。江水碧澄澄,長天也碧澄澄,只剩下皎皎的圓月一輪。江畔什幺人最初見到江上月?江月又從哪年起默默照著人?人生一代代沒有窮盡,江月一年年始終如一。不知江月等待什么人,只見長江送走東流水。一片白云飛去不回頭,留給青楓浦一片離愁。誰家的游子今夜漂泊江船上?相思的人兒在哪座明月樓頭?惹人的月影在樓上徘徊,該照見她那梳妝的鏡臺;透進窗簾,卷也卷不去,瀉滿搗衣砧,撣了還來?嗫嗵魍,卻聽不著你的聲息,愿化為月光,流照千里外的你。千里月明,大雁不傳你的音訊,魚躍江心,空皺出滿江的波紋。昨夜夢中,花落進悠悠江水,春要歸去了,你卻還不回家;ㄒ呀(jīng)落去,月亮也快落了,江水流春,就像是流送落花。西斜的月亮沉入茫茫的海霧,碣石,瀟湘,望不盡山山水水的路。到底有幾個人能踏著月色歸來?落月?lián)u蕩著——愁人的情思滿江的樹。)

          板書:春江花月夜

          景:春江花月夜之景幽美深遠

          理:宇宙人生哲理短暫——永恒

          情:游子思婦相思之情凄清婉轉

          課外延伸:

          古人在詩歌中常常喜歡用“月”和“江水”的意象來表情大意,試找出幾句,并分析這兩種意象含蓋的情素。

          (1)明月:

          “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唐李白)

          “秦時明月漢時關,萬里長征人未還!保ㄌ仆醪g)

          “明月何時有?把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宋蘇軾)

          “淮水東邊舊時月,夜深還過女墻來”(唐劉禹錫)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唐.張九齡)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xiāng)。”(唐.李白)

          意象含蓋的情素:思念,懷想,寂寞,冷落,凄美。

         。2)江水:

          “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論語》)

          “哀吾生之須臾,羨長江之無窮.”(蘇軾《赤壁賦》)

          “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保ɡ钪畠x的《卜算子》)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南宋辛棄疾《南鄉(xiāng)子》)

          “離恨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歐陽修《踏莎行》)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李煜《虞美人》)

          意象含蓋的情素:人生短暫,自然永恒,綿延思念,愁情。

        《月夜》教學設計8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了解作者的生平、思想及詩歌的創(chuàng)作背景。

          2.把握重點詞語,分析景物意象,體味作者的思想感情和作品的深層意蘊,準確流暢地背誦這首詩。

          過程與方法:

          1.加強朗讀教學,在反復朗讀中體會詩歌的意境,品味詩中的美點。

          2.討論法與點撥法相結合

          教學重點

          1.初步鑒賞品味詩歌的美點。

          2.把握詩的景與情、事與情,感受品味詩歌的意境。

          教學難點

          透過字面意思,把握含蓄蘊藉的詩意。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自古以來,月是個永恒的母題,伴隨著人類的腳步,關注著蒼生的冷暖,千百年來一直成為文人墨客筆下所吟詠的對象,在此之中傾注了他們的愛恨情愁,寄托了他們的悲歡離合,展示了他們的人生坎坷。(投影寫月的詩)大家還知道哪些寫月詩篇?試試背幾首。

          今天我們共同來探究另一篇描寫月的詩歌——《月夜》

          二、朗讀《月夜》

          1、作者簡介:

          劉方平(生卒年不詳),唐朝河南洛陽人。匈奴族。天寶前期曾應進士試,未考取,從此隱居潁水、汝河之濱,終生未仕。與皇甫冉為詩友,為薪穎士賞識。工詩,善畫山水。其詩多詠物寫景之作,尤擅絕句,其詩多寫閨情、鄉(xiāng)思,思想內容較貧弱,但藝術性較高,善于寓情于景,意蘊無窮。其《月夜》、《春怨》、《新春》、《秋夜泛舟》等都是歷來為人傳誦的名作。

          2、學生借助課文注釋理解詩意

          譯文:夜深了,月兒向西落下,院子里只有一半還映照在月光中;橫斜的北斗星和傾斜的南斗星掛在天際,快要隱落了。就在這更深人靜、夜寒襲人的時候,忽然感到了春天溫暖的氣息;你聽,冬眠后小蟲的叫聲,第一次透過綠色紗窗傳進了屋里。

          三、合作探究

          1、本詩前兩句在描寫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前兩句仰望寫月夜之景,寥廓天宇,月色空明,星斗闌干,暗含時光流轉之意,表現(xiàn)出月夜的靜寂,其作用是襯托蟲鳴聲的清脆歡樂以及給人的心靈震撼。

          2、“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說說“新”字在寫景和抒情上有什么作用?

          明確:這個“新”字寫出了敏感的蟲兒首先感到在夜氣中散發(fā)著的春的氣息,從而發(fā)出了第一聲鳴叫,蘊含著久盼寒去春來的人聽到第一個報春信息時那種新鮮感歡愉感。

          四、詩文賞析

          1、賞析一、二句:據(jù)皇甫冉說,劉方平善畫,“墨妙無前,性生筆先”(《劉方平壁畫山水》),這首詩的前兩句就頗有畫意。夜半更深,朦朧的斜月映照著家家戶戶,庭院一半沉浸在月光下,另一半則寵罩在夜的暗影中。這明暗的對比越發(fā)襯出了月夜的靜謐,空庭的闃寂。天上,北斗星和南斗星都已橫斜。這不僅進一步從視覺上點出了“更深”,而且把讀者的視野由“人家”引向寥廓的天宇,讓人感到那碧海青天之中也籠罩著一片夜的靜寂,只有一輪斜月和橫斜的北斗南斗在默默無言地暗示著時間的流逝。這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

          2、賞析三、四句:“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夜半更深,正是一天當中氣溫最低的時刻,然而,就在這夜寒襲人、萬籟俱寂之際,響起了清脆、歡快的蟲鳴聲。初春的蟲聲,可能比較稀疏,也許剛開始還顯得很微弱,但詩人不但敏感地注意到了,而且從中聽到了春天的信息。在靜謐的月夜中,蟲聲顯得分外引人注意。它標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蘇,所以它在敏感的詩人心中所引起的,便是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三、四兩句寫的自然還是月夜的一角,但它實際上所蘊含的卻是月夜中透露的春意。這構思非常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春天是生命的象征,它總是充滿了繽紛的色彩、喧鬧的聲響、生命的活力。詩人撇開花開鳥鳴、冰消雪融等一切習見的春的標志,選取靜謐而散發(fā)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靜謐中寫出生命的萌動與歡樂,從料峭夜寒中寫出春天的暖意,譜寫出一支獨特的回春曲。這不僅表現(xiàn)出詩人藝術上的獨創(chuàng)精神,而且顯示了敏銳、細膩的感受能力。

          五、課文小結:

          《月夜》寫得自然流暢,生趣橫溢,洋溢著詩人對春天、對生命的贊頌!跋x聲新透綠窗紗”一句,展現(xiàn)詩人捕捉物象的敏銳能獨特的審美視角,特別是一個“透”字,寫出了“感覺”,可謂傳神。這首詩寫的是月夜中透露出的春意,構思新穎別致。詩人選取了靜寂的散發(fā)著寒意的月夜為背景,從夜寒中顯示出春天的暖意,從靜寂中顯示出生命的萌動,從幾聲蟲叫引起人們對春回大地的美好聯(lián)想。

          寫作特點:短短四句詩寓情于景,簡潔、生動、明快。

          思想感情:飽含對鄉(xiāng)村生活的深情,既是說清新,又有欣悅之意和對春天來臨的喜悅之情。

          六、拓展延伸:北宋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是享有盛譽的名句,實際上劉方平在他之前就在《月夜》中成功地表現(xiàn)過這種詩意體驗,試結合具體詩句作簡要的分析評價。

          明確:《月夜》末句中“蟲聲新透綠窗紗”,寫敏感的蟲兒首先感知到春天的信息,從而情不自禁地鳴叫起來,春氣暖,蟲先知,詩人在“新透窗紗”的蟲聲中感到春天的來臨,感受細膩敏銳,貼近生活,富有哲理,落筆新穎別致,不落俗套,與蘇軾的“春江水暖鴨先知”有異曲同工之妙。

          七、學生齊讀《月夜》

          八、作業(yè):課堂檢測

          1、《月夜》的作者是()朝的()

          2、默寫全詩。

          3、《月夜》的作者是一位不很出名的詩人,但這首小詩卻寫得別具一格,試結合具體的語句分析其詩歌風格。

          《月夜》能力提高訓練題

          一、理解性默寫

          1詩中充滿詩情畫意的詩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2詩中通過明暗對比來襯托夜的靜謐和天空的寂靜的詩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3詩中從視覺角度表現(xiàn)夜深夜靜的詩句是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4詩中從聽覺角度和感受角度表現(xiàn)春之來臨的詩句是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5詩中一反前人寫春的角度,另辟蹊徑,具有獨創(chuàng)性的詩句是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6詩中以喧鬧的聲響來展示生命活力的詩句是

          蟲聲新透綠窗紗。

          7詩中通過對昆蟲的描寫,使之感到春已來臨的詩句是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二、閱讀下面的唐詩,然后回答問題。

          月夜

          劉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闌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氣暖,蟲聲新透綠窗紗。

         。1)“更深”“闌干”是什么意思?請選擇其中一個回答。

         。2)“蟲聲新透綠窗紗”描寫了怎樣的情景?表達了詩人什么心情?

         。3)這首詩的語言一直被后人所稱道,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人認為這首詞勝在后兩句,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么?

          劉方平《月夜》閱讀答案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闌干”是橫斜的樣子。)

          (2)詩句描寫了蟄蟲涌動,春天來臨的情景,表達了詩人喜悅(驚奇、喜愛)的心情。

         。3)語言清麗、細膩、新穎、雋永,獨具一格。

          (4)詩的前兩句在描繪月夜的靜謐方面是成功的,但它所顯示的只是月夜的一般特點。詩的高妙之處,就在于作者另辟蹊徑,在三、四句展示出了一個獨特的、很少為人寫過的境界。在靜謐的月夜的蟲聲標志著生命的萌動,萬物的復蘇。后兩句使得全詩構思新穎別致,不落俗套。(意對即可)

        《月夜》教學設計9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句子里的關鍵詞語,能用自己的話說出每句的意思。

          3、能借助圖畫,通過語言文字,了解這首詞所描寫的情景。學會邊讀邊想,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寫成一段話。

          4、通過語言文字,感受詞中表現(xiàn)地自然美,培養(yǎng)熱愛大自然、關心人民的思想感情。

          教學重難點:

          1、理解詞的大概意思。

          2、背誦課文。

          3、想象這首詞描繪的情景,并寫成一段話。

          教學準備:

          含有這首詞的投影片。

          擬訂時間:

          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容:

          讀通詞句,理解詞意。

          教學過程:

          一、揭題,解題,簡介作者。

          1、板書課題。這是一首詞,“西江月”是詞牌名,“夜行黃沙道中”是題目。

          2、討論題意。

         、拍銖恼n題上讀懂了什么?

          ⑵用自己的話說出題意。

         、呛喗樽髡。

          辛棄疾,是我國南宋卓越的愛國詞人,出生時家鄉(xiāng)已被金人占據(jù),一生堅決主張收復中原,統(tǒng)一國家。他曾遭貶閑居江西上饒多年,對黃沙嶺較熟悉。

          二、初讀課文,疏通字詞。

          三、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讀課文,正音。

          2、練讀。

          四、再讀課文,理解詞意。

          1、默讀課文,思考:每句話的意思,實在不懂的地方作上記號。

          2、小組討論、交流。教師巡視指導。

          3、集體交流。

         。1)指名說說已弄懂的句子的意思。

         。2)說說還不明白的地方。

          參考:①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月光十分明亮,鵲兒被驚醒了,從樹枝上飛起,引起樹枝搖曳;半夜里清風吹拂,傳來聲聲蟬鳴。

          ②七八個星天外,兩三點雨山前:遙遠的天邊閃爍著七八顆星星,黃沙嶺上下起了兩三點陣雨。

         、叟f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過去熟悉的社廟旁,樹林邊的茅店在路轉溪橋后也忽然見到。

          4、投影出示:

          稻花香里說豐年,聽取蛙聲一片。

         、胖该f:誰“聽取蛙聲一片”?又是誰“稻花香里說豐年”?

         、朴懻摚哼@句話該如何理解?

          清風送來一陣陣稻花的清香,傳來一片青蛙的叫聲,仿佛是爭說豐年。

          5、試把每句話的意思連起來說一遍,如有說不清的,可問同學或老師。

          五、齊讀課文。

          六、布置作業(yè)。

          1、抄寫詞語。

          2、自己的話說說每個句子的意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容:

          能借助圖畫,想象詞所描述的情景,寫一段話。

          教學過程:

          一、復習。

          出示:解釋帶點的詞語,再說說句子的意思。

          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

          舊時茅店社林邊,路轉溪橋忽見。

          二、精讀課文,體會作者的感情,指導朗讀。

          1、自由讀課文,想一想:

         、旁~中描寫的是什么季節(jié)的景象?

         、圃~中流露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2、指名說。

          3、指導朗讀。

          ⑴輕聲朗讀,用心體會作者感情,用“/”標出停頓處,用“·”標出重音。

         、仆队俺鍪荆

          明月/別枝/驚鵲,七八個星/天外。

          清風/半夜/鳴蟬。兩三點雨/山前。

          稻花香里/說豐年,舊時/茅店/社林邊,

          聽取/蛙聲/一片,路轉/溪橋/忽見。

          自由練讀,指名讀。

          4、背誦。(練背,指名背,齊背。)

          三、觀察圖畫,想象情景。

          1、出示掛圖,指導看圖。

          ⑴指名說你在圖上看到了什么?

         、苹叵胝n文,把作者聽到的、想到的、感到的補進去。

          2、指名說。

          3、用一段話寫成短文。

          4、指名讀,評議。

          5、修改。

          五、作業(yè)。

          1、熟背并默寫這首詞。

          2、繼續(xù)修改小短文。

        【《月夜》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杜甫《月夜》教學設計范文07-29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09-06

        《春江花月夜》 教學設計11-18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范文07-04

        《春江花月夜》的教學設計11-20

        張若虛《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11-19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201711-19

        《春江花月夜》優(yōu)秀教學設計11-17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6篇08-25

        《春江花月夜》教學設計3篇02-22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