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課記錄范文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課記錄范文1
《西湖》
一、錄像導入,引導入境。
播放一段西湖的錄像。教師配以優(yōu)美的語言:西湖三面青山,宛如鏡框,一泓碧水恰似明鏡。亭、臺、樓、閣點綴在青山綠水之間猶如一幅秀美多姿的畫卷。
二、初讀課文,正確讀詞
請學生自己讀一讀課文,再從語言文字中感受西湖的美。讀時做到:讀準字音,讀通句子,碰到生字新詞多讀幾遍。學生可借助于每小節(jié)后的小花所連接的詞語FLASH,掃除朗讀障礙。
三、再讀課文,媒體解難
請學生再讀課文,這一次要求學生讀出自己對課文的初步理解。讀時,碰到不理解的地方讓學生看看相關的連接;讀不好的句子,點點小喇叭,聽聽電腦中的朗讀。
四、質(zhì)疑問難,學習文首。
播放悠揚的琴聲,讓學生借著《春江花月夜》這首優(yōu)美的曲子朗讀課文第一小節(jié),并鼓勵學生讀后質(zhì)疑。
五、感情朗讀,理清脈絡。
西湖這顆明珠一景一物,無不突顯出它獨特的美來,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一景讀給大家聽,要求讀出它的美來。幫助學生理清文章脈絡,大致了解了文中的美景。在此基礎上再讓學生配上音樂選上一景來讀一讀。
六、學習生字,體現(xiàn)自主。
請學生點擊生字FLASH,自主學習左右結(jié)構的生字,了解生字的書寫筆順,并想想用什么方法記憶生字。
七、結(jié)束本課,布置作業(yè)。
結(jié)束本課之前,激發(fā)學生深入了解西湖的興趣,鼓勵他們通過自己瀏覽網(wǎng)站,去領略西湖的美景,以及它深厚的文化底蘊。
本課特色: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及其在教育中的。運用,網(wǎng)絡教學也在基礎教育領域不斷發(fā)展。本課,我嘗試利用網(wǎng)絡使第一課時也出彩。
一、新課導入——教學伊始的第一個高潮
課伊始,利用一段西湖的錄像導入,讓學生從錄像中,親自體驗西湖的美,孩子們一邊看,一邊輕聲地贊嘆著,渾然一個旅游者的角色。錄像的介入渲染了氣氛,使學生對所學習材料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較快地進入情境,為下面的學習作了一個鋪墊。
二、讀通課文——不經(jīng)意間所蘊涵的興趣
學生要讀通順課文,首先要讀準讀好生字組成的詞語。當學生知道點擊每小節(jié)的后面的'小花里藏著難讀的詞語時,都想試上一試,朗讀詞語的興趣濃厚。而對于一些難以理解的或一些常識性的詞語,我在文中做了許多的連接,有圖片的,有視頻的,也有網(wǎng)頁形式結(jié)合圖片、文字的。這些視頻和畫面為學生提供了鮮活的表象。為學生自主學習提供了幫助,當他們碰到學習障礙時,就能點點相關連接幫助掃除障礙,理解詞語。
三、自主學字——無形中提高學生自學能力
在字詞教學中,我設計制作的一些FLASH動畫,將傳統(tǒng)教學手段中相對枯燥的讀音、筆順、記憶等環(huán)節(jié)通過動畫、聲音、小游戲的形式來激發(fā)孩子的主動學習。學生在自主地選擇生字FLASH進行學習。自學時,他們通過操作知道了生字的筆順、讀音、組詞等,并能調(diào)用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相互交流自己記憶生字的方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借助網(wǎng)絡,通過眼、耳、手、腦多中感官自主地學習,讓學習生字也“活”了起來。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課記錄范文2
《美麗的小興安嶺》:
一、情境導入,誘發(fā)美。
課前,龔老師先以一組反映小興安嶺的圖片(包括春、夏、秋、冬四個季節(jié))讓學生們欣賞,當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出現(xiàn)在學生們的眼前時,他們不禁發(fā)出了一陣陣贊嘆聲,有的學生已經(jīng)迫不及待地與旁邊的同學竊竊私語起來。于是,龔老師馬上讓學生來說說“你看到了什么”?這時,學生的興趣已被激起,紛紛舉手,有的說“我看到了好多好多的綠樹”;有的說“這里的景色真美啊”,還有的說“一大片一大片的樹,就像綠色的海洋一樣”……這樣的情境創(chuàng)設不但使學生們有了美的體驗,還可以讓他們更快地進入課文,與文章融為一體,為下一步理解課文內(nèi)容打好了基礎。
二、自讀課文,初識美。
古人云:“書讀百遍,其義自現(xiàn)!币胱寣W生說出心中的感受,必先讓他們進行充分地朗讀。龔老師沒有急于把自己準備好的“大餐”給學生“端”上,而是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課文內(nèi)容,在朗讀中收獲,通過自讀和指名分段朗讀,不僅理順了文章的脈絡和寫作方法(按時間順利來寫),而且讓學生對小興安嶺有了初步的印象——美,有的學生已經(jīng)情不自禁地美美地讀了起來。
同時,龔老師還注重了字詞的教學。在檢查字詞的掌握情況時,她出示了三組詞語,第一組:又松又軟、又香又脆、又肥又厚;第二組:密密層層、嚴嚴實實、蔥蔥蘢蘢;第三組:擋住視線、遮住天空、抽出枝條,在學生認讀的基礎上,讓學生發(fā)現(xiàn)詞語中的秘密。這下,學生的好奇心被調(diào)動起來,聰明的他們一下子就發(fā)現(xiàn)了“又()又()、AABB式、動詞+名詞”這樣的構詞特點。這樣的設計對幫助學生進行詞語的積累起到了提綱挈領的作用,也使詞語教學不僅僅流于形式。
三、學習課文,感受美、欣賞美。
《課標》中指出:“語文教育是審美的,詩意的,充滿情趣的。”我們的語文課堂應重視提高學生審美情趣。《美麗的小興安嶺》詞藻華麗、意境優(yōu)美,字里行間透露著小興安嶺的無窮魅力。
1、樹的海洋:
課文第一段向我們描繪了小興安嶺數(shù)不清的樹木,龔老師先請一名學生來讀讀這一段,問:“你讀懂了什么?”
生1:我從“……”知道了樹很多。(這里龔老師很自然地又補充了一些樹名,讓學生無形中知道不僅僅有紅松、白樺和櫟樹,還有許多其它種類的樹。)
生2:我從“數(shù)不清”讀懂了這些樹是非常多的。
生3:我從“幾百里連成一片”知道了小興安嶺很大很大。(龔老師順著追問:“也說明了——”)生馬上接著說:“樹很多很多!
生4:我還從“綠色的海洋”知道小興安嶺的樹就像海洋一樣,也知道了樹很多。
從學生們的回答中,我們不難看出,對小興安嶺的樹多學生都感悟到了。于是,龔老師便請學生用朗讀讀出自己的體會和樹多的感覺。學生在朗讀中自然而然地把“數(shù)不清、幾百里連成一片、綠色的海洋”讀成了重音,讓我們聽著不僅感受到了樹多,而且還是那樣的美,就像綠色的海洋。
2、春天的小興安嶺:
美麗的小鹿、抽出枝條的樹木和淙淙的小溪構成了春天的小興安嶺。在教學“春天的小興安嶺”時,龔老師從那只可愛又美麗的小鹿入手,讓學生進行換位思考:“小鹿們,你們在做什么呀?”龔老師的話語使“小鹿們”的情緒高漲,這里的師生互動很精彩,特別是老師的評價既簡潔又貼切。
生:我在散步。(動作演示)師:你真悠閑。
生:我在喝水。(動作演示)師:有什么感覺呢?(生:很爽)
請生帶著此種感覺讀句子。
生:我在側(cè)著腦袋欣賞自己在水里的影子。師:請你高興地讀讀句子吧。
師:可愛的小鹿們,讓我們高興地來讀一讀句子。(生齊讀)
散步時,你還看到了什么?
生:流淌的小溪。師:你真會欣賞。
生:積雪融化。師:你真仔細。
生:樹木抽出新的枝條。師:是呀,——(出示學習樹木的句子。)
學生的善于發(fā)現(xiàn)使課堂有條不紊地進行著,而老師的評價又為課堂潤色不少,從視覺上的美(美麗的小鹿、小溪里的水);聽覺上的美(雪水融化的聲音,溪水的淙淙聲),動靜結(jié)合,既有動態(tài)美,又有靜態(tài)美,再配合著淙淙的.溪水聲,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被激發(fā),被感染,生與生,生與師,生與作者產(chǎn)生了情感共振,課堂充滿了美的旋律。學生在讀中融真情,放飛情感,情中誦讀,讀中理解,提高了學生的審美情趣。
在這里,龔老師還讓學生比較了“抽出——長出”的不同,感受到“抽出”的快,并以朗讀讀出這樣的感悟,理解語言文字運用中的準確性。
3、夏天的小興安嶺:
蔥蔥蘢蘢的樹木、乳白色的濃霧、利劍似的陽光和遍地的野花組成了夏天美麗的小興安嶺。龔老師就從“樹木、晨霧、陽光和野花”四個方面帶領學生欣賞了小興安嶺夏天的美。
這里,龔老師主要采取了讀讀、悟悟、看看、說說的教學策略,從句子的朗讀中說說讀懂了什么,再理解語言文字的美和用詞的準確性,如“蔥蔥蘢蘢、嚴嚴實實、封、浸、像利劍一樣的金光、各種各樣”等,讓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這些詞語所表達的意思,接著出示相關的圖片以幫助學生鞏固理解,從視覺上留下深刻的印象,最后再通過朗讀把自己的理解融合進去,把這份美用讀表現(xiàn)出來。
比如在教學“晨霧”(早晨,霧從山谷里升起來,整個森林浸在乳白色的濃霧里。)一句時,龔老師先請一學生讀句,然后問“你讀懂了什么?”
生1:霧很濃。
生2:我從“浸”感受到霧很濃,像牛奶,人進去好像在洗牛奶澡。(師:所以,那些樹木就好像在——生:洗牛奶澡。)
生3:我知道霧是乳白色的。(師:你連顏色也看到了。)
生4:我好像看到霧從山谷里升起來的。(師:是的,它慢慢悠悠的。)
在這里,龔老師出示給學生的圖片也相當經(jīng)典,因此學生的感悟是到位的,感受也非常深刻。還有“像利劍一樣的陽光”,學生的發(fā)言也很精彩。這一切都讓學生再次感受到了小興安嶺的美,美的語言,美的圖片,美的朗讀。
四、總結(jié)談話,延伸美。
龔老師以自己美的語言領著學生進行了一次美的旅程,如:“春天來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在向我們招手呢!”“春天過去了,夏天來到了,美麗的小興安嶺又是怎么樣的呢?快去讀讀吧!薄靶∨d安嶺的春天生機勃勃,夏天蔥蔥蘢蘢,那秋天和冬天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下節(jié)課再去領略她的美麗。”這樣的小結(jié)讓學生知道小興安嶺的美在不同的季節(jié)是各不相同的,而這美還沒有到此結(jié)束,同時也激起了他們的興趣,起到了很好的延伸作用。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課記錄范文3
《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1、老師講故事:宋朝皇帝趙佶“萬綠叢中一點紅”提問:皇帝為什么連聲叫好?
板書:12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胄抡n)
2、觀看錄像《想別人沒有想到的》
3、自選方式朗讀課文“個別,小組”
4、啟發(fā)式提問(弄清事情起因和結(jié)果,激起學生好奇心)
5、學生提問題,自然過渡到“過程”
6、重點分析三位徒弟畫駱駝的過程
板書:畫多許多小駱駝
許多駱駝頭
兩只山谷走(以少代多)
7、用“雖然……但是……”句式評三個徒弟的畫
8、猜猜“大徒弟、二徒弟會對小徒弟說什么話?”(角色扮演)
評:角色扮演可以讓學生發(fā)揮想象力,學會換位思考,有利于加強對人物之間關系和人物性格特點的理解。梁老師抓住這一點設計這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很好!
9、讓兩位學生站起來讀ppt上的故事“踏花歸來馬蹄香”
提問:你知道這幅畫妙在何處?
10、老師讀故事:“深山藏古寺”,學生閉著眼睛想象畫中情景
提問:皇帝會喜歡哪一幅畫?
給四幅畫分別起名
評析:
楊老師具有獨特人格魅力,是因為她臉上和善的笑容給人帶來的無盡親和力。她是個善于調(diào)控課堂的.老師。整堂課氣氛很活躍,學生很配合很投入。
教師用宋朝皇帝趙佶“萬綠叢中一點紅”的故事導出新課。該故事與課文中畫駱駝的故事類比,立意都是“想別人沒有想到的”,很自然地導出課文題目。
該課的亮點是多媒體的使用。教師課前收集了很多材料,做了精心的準備。在學生朗讀課文之前,讓學生觀看課文錄像,目的是給學生一個感觀認識,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這樣做限制了學生發(fā)揮想象的空間,限制了學生的發(fā)散思維。是否在學生閱讀課文后觀看效果會更好呢?
教師注重對學生的激勵,有良好的教師語言藝術!拔矣X得你說得特別好,只是聲音再大一點。”既指出了學生的不足,又不傷害學生自尊心。
整堂課的總體設計是故事連故事,進行師生互動,積極,富有個性的自主學習。但我認為連續(xù)四個相似的故事,沒有必要,反而縮短了課文的學習時間,顯得喧賓奪主。
【小學三年級語文聽課記錄】相關文章: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12-15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14篇03-21
小學聽課記錄12-16
小學英語聽課記錄12-12
小學聽課記錄【實用】07-15
小學下冊聽課記錄05-17
小學語文聽課記錄范文(通用10篇)06-28
聽課記錄07-20
聽課記錄0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