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日語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研究論文
基礎日語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研究
外語的學習目的是要通過所學語言與外國人交流。因此,在交流中語言運用能力是不可忽視的。日本著名語言學家西田廣子曾指出,“異文化交流能力即文化背景不同的人為了進行適當?shù)臏贤,根據不同的狀況,運用恰當?shù)恼Z言,采取適當?shù)慕涣餍袆拥哪芰。異文化交流是外語語言運用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因此,我們不但需要熟練、正確地運用語言,更重要的是能理解異文化,并且能將這種理解,提高到語言交流的層次,體現(xiàn)在交流中。
日語專業(yè)基礎階段的教學重點強調語言基本功的訓練,但這并不意味著只有到了語言教學的高級階段才需培養(yǎng)日語運用能力。 因為日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因此,從日語學習的基礎階段甚至大學入學開始,就應注意對學生日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美國著名語言學家克拉姆斯基曾說:“語言教學就是文化教學!彼^的文化教學,就是指對教師對學生進行跨文化的日常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取跨文化的知識,養(yǎng)成平等、開放、尊重、寬容的跨文化心態(tài)和公正客觀的、毫無偏見的跨文化觀念并形成有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由此,筆者認為在日語教學中應從以下四個方面入手來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
一 強調教師的主導作用
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綜合運用能力,即聽、說、讀、寫、譯等是現(xiàn)代日語的教學目標。教師是知識的傳授者,是對課堂活動進行開發(fā)的設計者、組織者、參與者。培養(yǎng)學生的實際運用語言能力的課堂教學應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師生雙向互動的實踐活動。當今國際社會是交流、溝通、合作、發(fā)展的時代,是跨文化交流走向全面走向世界的時代。文化制約著人們的行為,同樣也制約著人們的'語言行為。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有著不同的語言習慣和行為方式,在教學中要注意學生在中日兩國之間交際習慣和行為方式上的差異,讓其了解到無論什么文化都有其特殊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是經過長年的積累,最適合當?shù)氐纳鐣幕,以提高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水平。在日語教學中,教師既要科學地系統(tǒng)的講授日本語言文化知識,引導學生在實際語言環(huán)境中正確使用日語,同時還需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日語運用能力。注重日語語言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具體到行動上,就是在教學中力求體現(xiàn)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的雙向互動的動態(tài)教學模式,使教與學成為一種師生之間雙向交流的課堂語言實踐活動。教師利用多種教學手段開展課堂交際活動,使得課堂氣氛活躍,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熱情,注重營造出良好的交際氛圍,打開學生的語言思維閘門,激發(fā)學生積極主動課堂語言實踐的參與意識,使之在掌握語言能力的同時,自覺體會語言的運用,培養(yǎng)獨立思考與創(chuàng)造的能力。
二 積累語言素材,培養(yǎng)日語思維
積累語言素材對于培養(yǎng)日語思維具有極大的作用。因此學生在平時的日語學習中,要注意語言素材的積累。讓學生盡可能多地閱讀日語原版文章,利用日文網站查看日本的時政新聞,從多種渠道獲取與日語相關的信息,然后按照話題分門別類地把常用詞組和常用句型記錄下來,為培養(yǎng)日語思維能力服務。隨著時間的推移與長久的堅持,學生就會擁有—個豐富的語料庫,隨時可利用這個語料庫來培養(yǎng)異文化意識,摒棄主觀上的文化觀念和文化偏見等問題,避免產生文化沖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有關日本政治、經濟、社會文化、歷史背景、價值取向等方面的知識,使學生能領會因中日兩國思維方式的不同而導致的同類話語的不同結構,以及對同一個事物的描述在邏輯思維上存在差異等。日語口語中平時使用頻率較高的的“寒暄語”“曖昧語”,職場上必須掌握的“尊他表現(xiàn)”“謙遜表現(xiàn)”“鄭重表現(xiàn)”,以及其他如“委婉表現(xiàn)”、“待遇表現(xiàn)”、“省略表現(xiàn)”等都需要一定量的積累。通過平時的積累,能使學生體會到什么是地道的、流暢的、連貫的日語文章,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在日常交往中中國人喜歡用“你吃了嗎?”、“你上哪兒去呀?”來打招呼。而日本人則喜歡談論天氣。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讓學生了解這些文化差異,并以日本人的立場和觀點去理解日本文化,使他們具備恰當、得體、有效的跨文化交際能力。同時讓學生學會站在對方的文化立場來考慮問題,提高其自身的異文化理解能力,擯除偏見,用全面的、寬容的眼光來理解異文化。
三 角色扮演練習法
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fā)現(xiàn),在日語教學中單純的語法及反復練習的教材對于學習者來說,想要持續(xù)興趣很難,實際教學中需要刺激學習者的熱情與興趣的游戲環(huán)節(jié),恰當利用教學用道具及游戲環(huán)節(jié)能夠發(fā)揮出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語言運用能力的提升培養(yǎng),在充分發(fā)揮教師的指導性作用,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思維能力的同時,還需要在課堂上采用恰當?shù)慕虒W方式。當代日語教學的主要方法有互動式的教學模式、分組活動討論與辯論、模擬與角色扮演等形式等。其中模擬與角色扮演是現(xiàn)行日語口語教學中提升日語運用能力最為廣泛也最為有效方法之一!毒C合日語》一~四冊課后練習充分注意到了這一點,在日語教學中幾乎在每一課都加入了模擬活動訓練,并且通過扮演不同的角色,從人物語言與感情的變化中實地使用語言,使學生鞏固所學內容,掌握會話技巧,理解不同場景的社會意義,達到提高日語綜合運用能力的教學目標。因此,在基礎日語教學中,相當一部分教師在教學中都有意識地嘗試使用角色扮演教學法。教師可以根據班上學生的具體人數(shù),根據學生的性別、興趣愛好、在班級中的成績差異,按著每組3~5名學生進行分組,平衡搭配。在課下準備中要求學生盡最大的努力認真準備,當同學發(fā)言或發(fā)表意見時其他同學必須認真傾聽,傾聽和記錄其他同學的發(fā)言并及時提供援助,鼓勵學生忽略發(fā)言中出現(xiàn)的語法錯誤,營造主動的沒有心理負擔開口說外語的學習氛圍。
四 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
隨著中日兩國政治經濟文化交流的日趨頻繁,無論是官方還是民間,中國和日本之間的交流也越來越廣泛,因而社會上對日語學習者的運用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一方面因為國內應試教育的后果;另一方面,是傳統(tǒng)的日語教學方式還深深地扎根于教師的思維中,制約了跨文化交際教育的發(fā)展。因此在現(xiàn)代外語教育中,教師要讓學生認識到語言和文化的關系是一種相互依存而又相互制約的關系,語言就是文化的載體,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是當今國際社會時代發(fā)展的迫切需要,因而我們需要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跨文化交際意識。所謂跨文化意識,即對原文化和目標文化之間關系的認知、意識與理解,即對兩種不同文化的地區(qū)社會差異的認知,它還包含了不同文化在彼此心目中的呈現(xiàn)狀態(tài)。據國外一項研究表明,言語和非言語在交際中所起的作用是,在某個場景中,近四成的信息是由語言行為傳遞的,其余近六成的信息則是由非言語行為傳遞的。由此可見,非言語行為在人類的交際活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而文化與非言語交際又是密不可分的,許多非言語行為都是文化習得的結果。因此,在教學中要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在跨文化交際中必須提高非言語文化交際能力。在跨文化交際中,交流者雙方都有各自不同的價值觀念和思維定式,因此,經常會出現(xiàn)摩擦甚至沖突,從而導致跨文化交際難以順利進行下去。因此在教學中,除了要使學生了解日本的一些風土、風俗之外,還要讓學生了解中日兩種語言在價值觀念和思維方式的異同,在接觸和理解異文化的同時,還需向對方介紹本方文化、表明本方意見,只有這樣才能促進互相了解,讓交流更加公平、合理。我們在努力學習和理解外國文化的同時,須加強對自身文化的認識,通過對比自身文化和對方文化,正確認識雙方的文化差異。這樣,既有利于我們理解對方的文化,又有利于我們在實際交流中選擇最佳方式,避免沖突,提升交流效果。
五 結束語
語言不是一成不變的,它隨著時代的變遷,會不斷地進行進化。因而要培養(yǎng)學生的日語語言運用能力,教師必須傳授一定的學習方法,而不是傳授所有的知識。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還要讓學生培養(yǎng)自我發(fā)現(xiàn)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這主要包括提升學生的抓住事物要點的能力、推斷事物的能力、觀察問題的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等。有了這些能力就能克服文化定勢,達到溝通無障礙的目標,才算真正提高日語語言運用能力。
【基礎日語教學中語言運用能力提升的研究論文】相關文章:
語文教學及語言運用能力研究論文06-27
提升青年教師教學能力研究的論文04-01
教學藝術與學生能力的提升研究論文06-27
基于語言運用能力的英語教學論文07-23
項目教學在統(tǒng)計學基礎課程中運用研究論文04-16
項目教學在統(tǒng)計學基礎課程中運用研究的論文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