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唐廷的迎賓禮儀論文
唐有天下,國力強盛,四夷賓服,外邦慕化,賓客往來不絕于途。據(jù)當時政書記載,從唐初到玄宗開元年間,曾向唐朝朝貢,即與唐朝有過外交使節(jié)來往的“四蕃之國”近四百個,其中“自相誅絕及有罪見滅者”三百余國,至開元年間尚存者還有七十余國。唐典規(guī)定,外國使節(jié)至唐,先由邊境州縣核查使團人數(shù)、物品等,使團隨員多留在入境地等候,邊境州縣為使臣及副使二人頒發(fā)牒文,乘驛傳到京師。接待使節(jié)的工作由鴻臚寺典客署負責。
唐朝將有貢使關(guān)系的國家分成五個等級,不同等級國家的使節(jié)有不同的待遇。使節(jié)初至,先由典客署“辯其等位,以賓待之。” “凡朝貢、宴享、送迎預(yù)焉,皆辨其等位而供其職事。凡酋渠首領(lǐng)朝見者,則館而以禮供之。”確定不同的接待禮節(jié)。如對使節(jié)的食物供應(yīng)有不同的名目,還供應(yīng)程糧。武周證圣元年(公元 695 年)頒發(fā)的詔書稱:“蕃國使入朝,其糧料各分等第給,南天竺、北天竺、波斯、大食等國使,宜給六個月糧,尸利佛誓、真臘、柯陵等國使,給五個月糧,林邑國使給三個月糧!背孙嬍持猓對外國使節(jié)日常起居所用什物、患病、死亡等都有具體的規(guī)定。
唐廷迎賓程序為了彰顯大唐重視禮儀,唐朝依據(jù)三代的朝聘制度,對迎賓禮儀進行了修改,凸顯大唐皇家威風的主旨依然保留,但加重了賓主和睦的成分。外國使節(jié)(包括君主)至唐,最重要的儀式就是接受皇帝召見。與食料供應(yīng)一樣,接待禮節(jié)也視國家的大小或強弱而規(guī)定了不同的等級,并對各個環(huán)節(jié)給予非常明確而繁縟的規(guī)定,大致可分為四個步驟:
一、迎勞外邦君主或使者來朝,皇帝先派使者迎勞。
所謂迎勞,即是迎接慰問的意思。其過程為:前一日,要在候館門之外道右南向設(shè)立守宮,即是舉行迎勞儀式的地方。到了迎勞之日,外邦君主或使者要服其本國穿著,在典禮官的引領(lǐng)下立于東堂階下,而主持該儀式的迎勞使(視外國等級指派)身著朝服立于門西。這時典禮官到迎勞使面前請示道:“取請事!庇瓌谑勾鸬溃骸胺钪苿谀持鳌!钡涠Y官入守宮知會外使,外使迎于館門外之東,西面而拜,迎勞使還禮,二人共入館內(nèi)。入館后,迎勞使先升立于西階上,外使升立于東階上,迎勞使此時喊道:“有制!蓖馐棺鲃菀掳,迎勞使又喊道:“有后制,無下拜!蓖馐褂谑敲嫦虮泵嬖侔莼。迎勞使開始宣制,然后命人將束帛贈予外使(束帛,每五匹帛為一束),外使也取出來先準備好的土物答謝迎勞使。
此后,迎勞使要與外使寒暄一番,然后辭別,其站位及答問者有繁瑣的規(guī)定。明朝天啟五年(公元 1625 年),西安掘出一塊石碑,正面寫著“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并頌”,據(jù)石碑所載,唐貞觀九年(公元635年),大秦國(應(yīng)指波斯,而非古羅馬)有大德阿羅本帶經(jīng)書到長安,唐太宗派宰相房玄齡親往長安郊外迎阿羅本入城。若此碑記載為實,則舉辦迎勞儀式的地點并不固定,遇到尊貴的客人,當朝宰相甚至可以迎出郊外。 該迎勞儀式類似于今日的機場或車站迎接場面,雖極力向外國使者致于歡迎慰問之意,但儀式中始終貫穿著中國皇帝的威嚴。不過唐朝人還是會變通的,如外使作勢要拜中國皇帝的時候,迎勞使又急忙傳旨“有后制,無下拜”,較之清朝一味地堅持外人要行跪拜禮,略顯可愛。
二、戒見和奉見皇帝接見外邦君主或使節(jié),須先行通知接見日期,名為戒見。
接見的前一日,有司于太極殿內(nèi)陳設(shè)位次。接見之日,外使或君主在通事舍人的接引下就位,門下省長官侍中主持儀式,侍中版奏“外辦”;实鄯ㄌ旃、絳紗袍,乘輿以出,華蓋警蹕侍衛(wèi)如常儀,黃鐘等五鐘齊鳴,奏《太和之樂》及姑洗之樂,皇帝即御座。此時,通事舍人引客入門,再拜稽首。宣制訖,又拜,升座,然后拜對。對畢,外使(或外邦君主)再拜,然后出就館。唐代畫家閻立本的《步輦圖》記錄了盛唐外使“奉見”的場面。唐太宗在宮女簇擁下坐在步輦中,左側(cè)三人前為典禮官,中為吐蕃大論(宰相)祿東贊,后為通譯者。此畫的背景似不在端莊古樸的太極殿中,而是在宮中的隙地上,若此畫為真,可知唐朝“奉見”儀式并非整齊劃一,也可以有一些簡版的。
三、受表和受幣
受表即接受國書,受幣則是接受外邦禮物。
前一日,尚舍奉御整設(shè)御幄于所御之殿北壁,南向。設(shè)外國使者(或外邦君主)座位,太樂令展宮懸。受表之日,儀仗齊備,外使(或外邦君主)服其本國服飾在典儀官的引領(lǐng)下立于閣外西廂。少頃,皇帝乘輿而出,然后升入御座。外使此時入內(nèi),立定。中書侍郎率持案者至外使前,然后接受國書,將之置于案上,回奏于皇帝。與此同時,有司在庭上接受禮物;实巯轮莆縿诋叄桶葜x而出。
四、賜宴外邦君主或使節(jié)來朝,皆有宴請。
禮為:前一日,尚舍奉御整設(shè)御幄于所御之殿北壁,尚食奉御、太官令各自準備饌食,太樂令設(shè)登歌于殿上,鼓吹令設(shè)十二案,尚輦奉御準備御輦。僅從事先準備的陣仗來看,可知諸儀式中“奉見”最莊嚴,“賜宴”最為隆重。外邦使團人員悉數(shù)到場,有資格參加宴會的人員緊隨正使(或外邦君主)身后等候,不參加宴會者則在西廊下另開宴席。此后客人就位,皇帝出場,其議程和排場與“奉見”、“受表”大致相似。一番儀式下來,諸人皆就座。此時尚事奉御進酒,殿上典儀唱“酒至興!敝T人皆俯伏飲酒;此后良醞令又行酒于殿上,皇帝舉酒,典儀唱“再拜!敝T人皆再拜訖,然后就座俯伏、坐飲。觴行三周,尚食奉御進食,典儀先唱:“食至,興!敝T人俯伏,典儀再唱:“就座!敝T人就座俯伏。此時《休和之樂》響起,皇帝乃飯,稍后諸人方食。少歇片刻,又行酒,并設(shè)庶羞,歌舞也再次張起;实鄞藭r開始賜酒,蒙賜者執(zhí)芴俯伏,起身再拜,然后俯伏坐飲。
會到了最后,門下省長官侍中前跪,奏稱:“侍中臣某言,禮畢。”于是皇帝退出,外使返回住所。如此國宴排場宏大,儀式繁復(fù),形式大于內(nèi)容。外邦諸人能夠與中國皇帝同席宴飲,是為莫大的榮幸,然酒食之美雖置于面前,終究不能無所顧忌地大快朵頤,終為憾事。觀禮和賜使者官職除了以上例行的“奉見”和“賜宴”之外,唐朝在舉辦一些重大慶典活動中邀請外邦參加,以示親近之意。如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 665 年)和唐玄宗開元十三年(公元 725 年)舉行的兩次泰山封禪活動中,都有大批外國使節(jié)參加。隨同唐高宗前往泰山的'有波斯、天竺、昆侖、倭國及新羅、百濟、高麗等“諸蕃酋長,各率其屬扈從,穹廬氈帳,及牛羊駝馬,填候道路。”參加唐玄宗東封活動的則有大食、五天竺、昆侖、日本、新羅之侍子及使節(jié),高麗朝鮮王、百濟帶方王,烏滸之酋長等。
外邦使節(jié)入唐,大多在名義上接受唐朝官職,最常授予的官職為果毅都尉,折沖都尉、中郎將、太仆卿以及諸衛(wèi)將軍等職。如前所說的吐蕃大論祿東贊,就被唐太宗授予“右衛(wèi)大將軍”。但出于對唐朝文化的欽仰和其他原因,有名義上唐朝官職的外國使節(jié)自愿留在唐朝境內(nèi)定居,成為中國歷史上一個很獨特的現(xiàn)象。如康國大首領(lǐng)康某,“因使入朝”,留在唐境內(nèi)任檢校折沖都尉,并娶翟氏為妻生子;波斯人阿羅憾,在唐高宗顯慶年間(公元 656~661 年)充使入唐,仕為唐為右屯衛(wèi)將軍,并曾代表唐朝為“拂林國諸蕃招慰大使”,出使西域諸國,在拂林西界立碑。唐朝國力強盛,經(jīng)濟繁榮,文化昌盛,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強大的國家,各國景仰向往中國文化;唐朝對外政策開明,唐太宗認為自己對華夷是一視同仁的,這種開明的對外政策,使唐朝官員序列中不僅有少數(shù)民族官員,甚至有相當數(shù)量的外國官員;唐朝對以漢文化為主的中國傳統(tǒng)文化高度自信,認為自己的文化水平最高,對外來文化、藝術(shù)毫無恐懼感,采取了開放的政策,向外大力宣傳和輸出唐文化,影響亞非乃至世界各國文化。
此外唐朝的對外交通很發(fā)達,陸路交通以長安為中心,北至葉尼塞、鄂畢兩河上游,西經(jīng)“絲綢之路”可達中西亞,西南經(jīng)吐蕃到天竺;海路可至日本、南亞、西亞和波斯灣沿岸,是亞非各國進行經(jīng)濟文化交流的中心。所有這些,使唐朝的外交事務(wù)空前繁忙,而迎賓禮儀作為外交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秦漢以來的主仆僵硬模式顯然不能適應(yīng)當時繽紛多姿的外交要求,于是,他們依據(jù)古代的朝聘制度進行了一些修改,使之略略適應(yīng)于唐朝的外交任務(wù)。但是。其中以顯示中國皇帝威風的主旨沒有根本性改變,不能體現(xiàn)國家之間平等的現(xiàn)代外交理念。所以大唐賓禮足以顯示天子威風,若認為其足以推動唐代國際間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交流,則實在未必。唐朝的外交成就,如同其發(fā)達的海陸交通一樣,取決于其自身的綜合國力。
【淺談唐廷的迎賓禮儀論文】相關(guān)文章:
迎賓禮儀的要求05-18
迎賓送客的服務(wù)禮儀04-20
迎賓接待的外交禮儀05-18
迎賓接待禮儀常識03-31
迎賓禮儀常識介紹03-19
淺談商務(wù)禮儀的論文04-11
迎賓和站姿禮儀05-18
2017關(guān)于迎賓禮儀常識03-31
迎賓服務(wù)禮儀規(guī)范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