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
在學習和工作中,大家都嘗試過寫論文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yǎng)我們獨立思考和創(chuàng)新的能力。為了讓您在寫論文時更加簡單方便,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1
論文摘要: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是機械類專業(yè)重要的專業(yè)基礎課之一,機械行業(yè)的工作崗位,從設計制造工程師到生產一線的操作工都必須具有《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方面的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本文主要結合本人多年的教學實踐,探討如何優(yōu)化《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的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教學方法、多媒體教學、學習興趣
論文正文:
《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這門課程概念多、名詞術語多、公式多、內容多、涉及面廣。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掌握該課程的特點及各章節(jié)內容的重要性及實際應用性,同時在教學中要重視對學生的了解,注意傾聽學生的反饋信息,從而使教材的處理和教法的選擇更加貼近學生的實際,努力提高教學效果。
一、認真?zhèn)湔n。精心設計教學思路;上好第一節(jié)課。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上課之前,筆者首先認真地深入理解和鉆研教材,在備教材上下功夫。在此過程中筆者著重解決好這樣幾個問題:確定教學目的、任務和要求;明確教材的體系和內容的主次;突出重點、抓住關鍵;注重研究和解決教材中的難點。同時在教學中總結以前的教學經驗,不斷提高教學效果。在教法上努力尋求自己的特色,力求突破傳統(tǒng)的以教師為中心,教學圍繞教案進行的陳舊模式,而是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充分考慮學生的實際,以學生為中心,以學定教。上好第一節(jié)課很重要,新的學期,學生看到新的教師、新的課本,對新課總懷有一種好奇心,迫切想知道該課程要講一些什么內容和它有沒有使用價值,對自己以后找工作是否有用等。教師必須在第一節(jié)課抓住學生的好奇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筆者認為第一節(jié)課教師要結合專業(yè)講清課程的所用教材、 參考書;課程的產生、發(fā)展和主要內容,明確教學任務,講清課程性質、特點,結合實際生產,明確開設本門課程的重要性及要求達到的目的,最后講述如何學習及考核方法等。
二、采取多種形式的教學方法。盡可能理論聯(lián)系實際,以培養(yǎng)學生應用知識的能力
本門課程一個重要的特點是概念多、術語多、標準多,如何理解這些概念、術語、標準,是學好該課程的關鍵,筆者采用的教學方法是理論聯(lián)系實際。例如在第二章光滑圓柱的公差與配合中,包含了基本尺寸、實際尺寸、極限尺寸、間隙配合、過盈配合、過度配合、基準制等術語和定義,可以以學生在機加工實習所做的機械零件齒輪軸為載體講解。首先讓學生分析圖紙信息,提出圖紙中包含哪些尺寸,用什么形式表示,用具體的數(shù)值或數(shù)值計算,使學生能夠理解和掌握這些概念;接著根據(jù)圖紙上的公差帶代號,介紹有關國家標準,如何查表等內容;最后提出如何選擇光滑圓柱的公差與配合。
對于一些比較重要的概念,還可用提問的方式來啟發(fā)學生。一方面,鼓勵學生主動提問,大膽提出在聽課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以求得解決。另一方面,教師要主動提問,以考查的方式檢查學生是否掌握重要的知識概念。這樣,在與學生進行信息交流中,課堂氣氛會更加活躍,學生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獲得了知識,同時也極大地激發(fā)了學生表現(xiàn)自我、展示才干和鍛煉膽識的熱忱。三、合理選擇多媒體。激發(fā)學習興趣
多媒體教學的目的在于幫助學生理解與掌握教學內容,給學生展示教師的思維過程、教學內容內在的聯(lián)系以及相應的背景。在教學過程中,恰當?shù)剡x擇運用多媒體技術,可以激發(fā)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洞察力,有效地實施素質教育。如在講解形位公差帶時,為了更好地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體現(xiàn)教師自身的教學思路,筆者選擇了制作多媒體課件,利用動畫模擬、逐步顯示的方式演示給學生看。這樣,書本上靜態(tài)的概念變成生動、形象、直觀的動態(tài)形式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充分發(fā)揮了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引起學生的求知欲,增強教學的趣味性,提高學生的辨析能力,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在運用多媒體技術進行教學時,也要認清其作為一種輔助教學手段,應以提高教學質量為宗旨,不應該一刀切、一哄而上。如上課補充的知識點或例題,學生有時上課來不及抄錄,課后在學生頭腦中沒有留下深刻的印象,所以教學效果受到影響。所以此部分我采用了傳統(tǒng)的黑板+粉筆的教學方式,目的是讓學生了解自己的思維過程,加強對理論知識的理解。
四、實驗實踐提高能力,突出高職特色
高職教育的培養(yǎng)目標是為社會培養(yǎng)較高層次的應用型和操作型人才,他們不但要要具備一定的理論知識,而且還要會操作,具有較強的實踐能力。我們對于對公差配合知識要求較高的專業(yè),專門安排一周的公差實訓的強化練習,根據(jù)教學大綱安排了常用計量器具、形位公差測量、表面粗糙度測量和齒輪公差項目的測量等十個實驗項目,在實踐的教學過程中,強化了課本理論知識的掌握。對課時較少的專業(yè),在實驗教學中要注意時序性和層次性。首先應該教會學生看實物,讓學生學會看內徑百分表、外徑千分尺、量塊、角度尺、螺紋千分尺、公法線千分尺等實物。只有讓學生先看,才能讓其形成學生的感性認識,看講結合便于學生掌握測量方法和技巧,優(yōu)化了課堂教學秩序。對于光學儀器的測量,還要根據(jù)學生的情況,教師提出哪些實驗是必做的,哪些是學有余力的同學可做的,這種分層次的教學方法,讓各層次的學生都擁有成就感,激發(fā)學習的興趣,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在《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的教學過程中,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點,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切實提高教學質量。
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2
論文摘要:公差配合是機械工程及近機類專業(yè)的重要基礎課,技術測量是工科學生重要的專業(yè)技能,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是理論結合實際的課程。在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方法可以更好的達到教學目的。
論文關鍵詞:項目教學法,公差配合,技術測量
一、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的教學要求
1.性質與任務
“公差配合”屬標準化范疇。《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是機械類專業(yè)的一門實踐性很強的專業(yè)基礎課。它的任務是:掌握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的基礎知識,會用有關的公差配合標準,具有選用公差配合的初步能力,能正確選用量具量儀,能進行一般的技術測量工作,并為今后的學習與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介紹尺寸公差配合的基本術語、標準公差系列、基本偏差系列、常用尺寸孔軸公差帶與配合。了解公差配合術語的定義,熟悉尺寸公差配合標注的意義,掌握有關公差表格的查找方法。
2.基本要求
(1)掌握基本幾何量線性尺寸、形狀和位置精度的基本概念及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間的關系。具備初步設計幾何量精度的能力。
(2)了解典型零件及傳動件的精度設計基本知識。
。3)了解常用測量器具的工作原理、調整和使用。
。4)具備對機械零件的一般幾何量作技術測量的初步能力。
二、本門課程教學中主要問題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實驗一般在大二上學期開始,對以后專業(yè)課的學習起到鋪墊的作用。本門課程開始時學生尚未開始學習專業(yè)課,也未進行課程設計,所以學生尚未有工程概念。即不知道為什么而學,學了后在實際中有什么用。例如徑向圓跳動公差,學生就不知道為什么要提出這個概念以及它在實際機器中能起什么作用。
三、項目教學法
項目教學法可以很好的解決如上的問題。其有如下特點,第一體現(xiàn)出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的特點,縮短理論知識與生產實際的差距,盡量實現(xiàn)了“零距離”接觸。第二所選任務是從生產實際中選取。分析任務,完成任務的步驟和生產實際基本一致。學生自然就會“照貓畫虎”,充分體現(xiàn)“管用”原則。第三知識和技能的教學是以完成典型‘任務’為主,注重學生解決問題能力的培養(yǎng)。教學內容從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務著手,通過講解和操作實踐使學生完成‘任務’,從而達到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第四教學內容以知識點和技能點的介紹為主線,通過解決一個個具體的實例所涉及的問題,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
四、具體實施及例子
項目教學法實施的關鍵在于項目的設計和編排,只有項目明確、編排合理,方能達到預期效果。設計項目時,要注意它的特點:1.要有真實性,創(chuàng)設真實任務的問題情景,并完全按照企業(yè)產品圖紙、被測零件或產品、企業(yè)檢測環(huán)境來設計教學內容,突出測量操作的真實性。2.要有整體性,項目一般不易太小,太瑣碎,要有連貫性。3.要有開放性,任務要涵蓋應學習的知識點和技能點,要給學生一個創(chuàng)造的空間。4.要有可操作性和適當性,可操作性指任務是具體的,學生可以按任務來完成;適當性是指任務難易程度要適當。
具體實施采用實物切入法。本課程中是通過展示減速器模型及其零部件,使學生知道我們要測量的零件在整體設備中的作用,還有為什么這個零件要有這個技術要求。
此項目完成之后還可以進行減速器高速軸螺紋參數(shù)的檢測。這樣課程標準中要求的實驗項目都可由5個連續(xù)的項目串起來。給學生一個完整的過程,在以后的課程設計中也能理解的更深入。
五、結束語
公差配合是一門實踐性強的課程,教師應該轉變觀念,切實改進教學手段和教學方法,有步驟有計劃地過渡到“教師指導下的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上,充分調動學生的能動性,使學生主動建立起知識和能力的個人結構。結合機械類課程理論性和實踐性強的特點,在教學中應用項目教學法,把理論和實驗操作有機的結合起來,使理論寓于操作中,在操作中消化理論。這樣機械課專業(yè)的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才能教好、學好。
參考文獻
1 馬麗霞 基于工學結合的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精品課程的開發(fā) 20xx.8.11 第351期 中國職業(yè)技術教育
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3
摘要:隨著茶葉在人們生活中的地位越來越大,人們對茶葉的需求量成階梯狀的成長,傳統(tǒng)的手工作坊的茶葉制作量,已經滿足不了現(xiàn)在人們對與茶葉的需求,自動化制茶機的應用領域也越來越高,本文通過對制茶機中起重要作用的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進行研究,其目的是為了提高生產效率,節(jié)約生產成本。
關鍵詞:公差配合;制茶機;應用研究
1制茶機應用的背景
我國自古就是茶葉的生產大國,茶葉富含人體所需的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以前大多數(shù)的茶葉作坊加工采用手工式,但隨著人們對茶葉的喜愛程度日益加深,手工茶葉的生產效率制約著行業(yè)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企業(yè)開始使用制茶機生產茶葉,F(xiàn)在市場上所常見的制茶機功能多樣化,好多制茶機把殺青機、揉捻機、烘干機等功能集于一身,這樣的好處就是提高了生產效率,降低了茶葉的生產成本,市場前景好,但同時也會帶來一些問題,本文通過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在制茶機中的應用的研究,解決茶葉機械化生產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已達到提升茶葉質量,降低勞動成本的目的。
2制茶機的加工流程
制茶機制茶的步驟一般分為鮮葉—堆放—殺青—揉捏—初烘—干燥—增香等作業(yè)。按照其生產流程還可以分為:茶葉的粗加工、茶葉精加工和茶葉深加工。茶葉初加工是指將新鮮茶葉從茶葉采摘、曬青、涼青、搖青、炒青、揉捻、烘干等一系列流程制成茶葉的過程,這個階段的茶葉稱為毛茶。茶葉初加工的質量的好壞,將直接影響成品茶葉的經濟效益。在茶葉的初加工過程中,要經過炒青、揉捻和烘干三個主要制茶工藝。茶葉種類的不同,茶葉初制的工藝技術也會有所不同。茶葉精加工是對外形、顏色、香氣以及味道的深化加工。茶葉初加工制成的毛茶存在著長短不一、大小各異等諸多問題,茶葉精加工將毛茶進行除雜提純的過程,從中篩選出各個不同層次的茶葉。茶葉精加工屬于物理加工的過程,茶葉精加工后根據(jù)分類形成不同質量層次的成品茶。利用多種高新技術將茶葉的副產物進行提取和再加工,得到茶或者含有茶葉內有效成分的衍生品的加工過程即為茶葉深度加工技術。茶葉的深加工技術可以充分利用茶葉資源,也可以豐富市場產品,同時也可以將茶葉的許多功能或功效不能夠在傳統(tǒng)的沖泡方法中得以利用,將茶頁進行深加工,可以有方向、有目的的利用這些功能。
3公差配合技術在制茶機中的應用原則
3.1公差
為保證零件具有互換性,在滿足使用性能的前提下,只要使同一規(guī)格零件的幾何參數(shù)在一定范圍內變動即可,這個允許零件幾何參數(shù)的變動量(范圍)稱為公差。它包括尺寸公差、形狀公差、位置公差和表面粗糙度。在機械設計中,常見的幾何參數(shù)有直徑、長度、寬度和角度等。為了滿足機械零件的互換性,可換零件的尺寸必須控制在標準的范圍內浮動,公差決定了這個標準范圍。零件的尺寸制造精度也取決于公差,精度隨著公差值的改變而變化,數(shù)字越小,公差等級越高,零件允許變動的范圍越小,制造越困難。①尺寸公差,在國標中,將公差等級分為20級:IT01,IT0,IT1,IT2……IT18,其中IT5,IT6,IT7是較常使用的高精度等級;IT8是中等精度等級,而IT9,IT10,IT11等是常見的低精度等級。②幾何公差是圖樣中對要素的形狀和位置的最大允許變動量,即公差帶。它通常具有兩個含義:區(qū)域性和長度值。在國標中,除線輪廓、面輪廓和位置度外,其余均規(guī)定了公差等級,其中將圓度、圓柱度劃分為13個等級(0-12級);其余公差項目劃分為12級,精度等級隨著數(shù)字的增大而降低。③表面粗糙度反映了零件表面的加工質量,對零件使用性能有很大的影響,如相對運動平面的摩擦與磨損等。公差等級的選則一般在滿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盡可能選則較低的公差等級,以降低加工成本,因此選擇時應注意相關件和相配合零件的精度。
3.2配合
配合是指公稱尺寸相同的、相互結合的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關系,它決定結合的松緊程度。根據(jù)孔和軸公差帶之間的相對位置關系不同,配合可分為過盈、過渡和間隙配合三種方式。配合公差是設計人員根據(jù)相配件的使用要求確定的,配合公差越大,配合精度越低。在實際使用設計中配合方式的選擇應視具體情況來確定,例如稱量式茶葉投加裝置中托盤裝在軸上的輪形零件,軸旋轉時,輪與軸無相對運動,輪的外廓推動另一構件使其產生往復運動,此時則應選擇過渡或過盈配合。
3.3公差配合
綜上所述,所謂公差配合指的是在間隙、過盈范圍內的變動量。在機械制造行業(yè)中,配合公差影響著配合精度。通過降低配合公差來減小配合間隙,從而提高零件的精確度。國家標準規(guī)定有基孔制和基軸制兩種配合,工程中通常優(yōu)先選用基孔制;基軸制一般只用于有明顯經濟效益的場合和結構設計要求不適合采用基孔制的場合。
3.4公差配合與機械設計與制造的關系
在機械設計與制造中,公差配合的主要應用體現(xiàn)在控制零件精度、評估零件表面質量兩個方面。在精度控制方面,加工條件的不同會導致零部件幾何參數(shù)有所不同,因此要選取合理的公差保證零部的精度。通常在行業(yè)中較為常用的精度包括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幾何形狀精度。在零件表明質量評估方面,主要是分析產品誤差?梢,公差配合對機械設計與制造具有非常重要的影響。
3.5公差配合技術在制茶機中的應用原則
公差配合在制茶機的生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公差的確定直接影響茶葉質量及成本,若制茶機的公差過大,機器的運動不規(guī)則,將會影響成茶后茶葉的顏色和口感。若制茶機的公差過小,影響生產的效率,降低茶葉的產值。制茶機的裝調與公差配合有著非常重要的聯(lián)系。制茶機功能質量及零件互換性不僅與其尺寸精度有關,而且與制茶機零件的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以及整體表面粗糙度的等級密切相關。為了控制制茶機零件幾何參數(shù)的位置和形狀誤差,同時也是為了提高制茶機的精度和使用壽命,保證安全生產,我們在進行公差配合分析的工作,要考慮到諸多的因素。公差配合分析的步驟一般分為:第一設定起始公差值;第二根據(jù)制茶機零件的實際公差配合的分布特征以及在制茶機裝調過程中的裝配公差的累積條件進行公差分析;第三要對制茶機裝配公差進行可行性檢驗;第四保證制茶機的安全使用為前提,選擇最優(yōu)經濟性能作為制茶機裝調的依據(jù)。目前茶葉規(guī)模的生產基本上實現(xiàn)了半自動化,其中,傳統(tǒng)的鍋式殺青技術因為茶葉表面不凈產生黃葉、生產效率低、只能單獨作業(yè)等問題而逐漸被淘汰。滾筒制茶機是目前綠茶加工中應用最為廣泛的一款制茶設備,它采用了整體式的設計結構,機身中帶有一個長柱形金屬滾筒,內部裝有用于茶葉進出口、翻葉的三段不同角度的螺旋形導葉板和用于控制出葉時間的傾斜角調節(jié)機構,底部裝有輪子,整機安裝移動方便。在進行生產操作之前,需要對制茶機組的`傾斜角度進行調節(jié)和設定,根據(jù)不同制茶量的多少,來相應的設置角度值。一般按照燃料的不同,將滾筒殺青機分為電熱式和柴煤式殺青機兩種。一般煤式殺青機的滾筒底部裝有小型助燃鼓風機和鑄鐵爐柵加熱裝置,更加利于茶葉溫度特點進行分級。綠茶的殺青時間一般按照經驗應該掌握在60-120秒為宜。當溫度達到85℃時,綠茶中的酶會完全失去催化作用的活性。對于制茶機的滾筒的公差分析,要考慮滾筒內壁的收縮量的影響,同時,在裝配和工藝上采取措施,保證其配合性質不變,可以考慮對制茶機滾筒的公差進行必要的修正,可以上移滾筒內孔的最大極限尺寸,或者下移配合件的最小極限尺寸,減少配合件的公差。制茶機滾筒的在烘干茶葉過程中,也要考慮熱變形對于制茶機零件的影響,當制茶機的工作溫度保持在80°C—130°C時,制茶機能夠安全溫度的運行,但是,當工作溫度偏離標準溫度時,精度會降低。所以,在對制茶機的公差分析時,也考慮到制茶機中熱源的存在和影響,溫度是制茶機的最為重要的參數(shù)之一,左右著茶葉水分散失的速度。如果工作溫度一般會高于標準溫度,因此公差分析中準確預測和計算熱變形的影響。
4常見制茶機的故障及解決辦法
4.1制茶機出現(xiàn)茶門漏茶的故障
一般出現(xiàn)這種故障是由于出茶口有異物產生的,大多數(shù)是由于茶門處堆積了茶塵,也有可能是茶門的彈簧失去彈性,亦或者是茶門由于長時間的應力作用,產生了變形。解決此類問題的辦法:(1)去除茶門的茶塵(2)更換茶門彈簧(3)更換茶門。
4.2機體振動嚴重的故障
一般出現(xiàn)這種故障一是可能滑套或者導軌磨損,達不到工作時的公差中平行度的要求,無法安全有效的工作。二是制茶機連桿或者銷軸磨損,達不到工作時的公差中的定位的要求。解決此類問題的辦法:(1)更換導軌和滑套(2)更換連桿和銷軸。4.3溫度調節(jié)失靈的故障一般出現(xiàn)這種故障一是線路故障;二是電加熱管出現(xiàn)故障,三是制茶機的電壓出現(xiàn)問題。解決此類問題的辦法:(1)檢查線路,更換有問題的線路(2)更換新的加熱管(3)檢查電壓,確保滿足工作電壓。
5結語
隨著智能制造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制茶機的功能也越來強大,但是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是制造業(yè)信息化設備裝配的主要分析手段,尤其對制茶機有著極其深遠的影響,直接影響著茶葉的顏色和成茶的口感,根據(jù)制茶機的公差配合與測量技術的分析,從制茶機的裝配時產生的變形以及受熱產生的變形和加工方式等因素考慮,控制制茶機零件的裝配精度,提高茶葉生產的質量和生產效率。
參考文獻
[1]胡中祥李尚慶等.全自動茶葉殺青理條機的研究[D].安徽:安徽農業(yè)大學,20xx.
[2]鄭旭芝等..淺談泰順茶葉深加工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J].茶葉,20xx(2):79-80.
[3]王穎輝.公差配合在機械設計與機械制造中的應用初探[J].現(xiàn)代制造技術與裝備,20xx(4):137-139.136
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4
論文摘要: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課程是一門專業(yè)基礎課,但在實際生產中又是一門技術性實用性很強的專業(yè)技術課,本人依據(jù)多年的教學實踐并結合這一課程本身的用途和特點,從多方面闡述了教學過程中應注意的幾個環(huán)節(jié),以保證該課程的教學效果。
論文關鍵詞:公差配合,技術測量,教學體會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是中專學校機械類專業(yè)比較重要的一門專業(yè)技術基礎課,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實踐性。這門課程的前期課程是《機械制圖及畫法幾何》,該課程以課堂教學為主,既有抽象的理論、概念,又與實際生產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能直接應用和服務于生產活動。學好這門課程,才能讀懂零件圖樣上的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螺紋公差及表面粗糙度等技術要求,掌握好零件的質量指標,對零件進行合理的加工和使用量具進行正確的檢測。對剛剛入校缺乏生產實踐經驗和感性認識的學生來說,學生普遍感到難學、難理解,如何教好《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這門課程,通過教學研究,應從如下幾個環(huán)節(jié)入手。
一、規(guī)范要求,注重標準化教學過程
本書中涉及到尺寸公差與配合標準、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標準、螺紋的公差與配合標準及表面粗糙度的評定標準這些機械行業(yè)應用廣泛,涉及面廣的重要技術基礎標準。教師在講授時必須嚴格要求學生做到規(guī)范化、標準化,并通過舉例,結合實際題目,幫助學生糾正容易出現(xiàn)的錯誤,使學生認識到標準的嚴肅性,注重標準化,并嚴格按標準的規(guī)定去做,從而能減少學生在做作業(yè)時出現(xiàn)與標準不符的錯誤。例如:教學過程中應強調尺寸偏差前應有“+”號與“-”號,尺寸公差與配合公差前應無“+”號與“-”號,間隙數(shù)值前應標“+”號,過盈數(shù)值前應標“-”號,畫尺寸公差帶圖時應有零線、合適的繪圖比例及相應的標注;形位公差標注時,當被測要素為輪廓要素時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線箭頭應垂直指在零件的輪廓線或輪廓線的延長線上,不能與尺寸線對齊,當被測要素為中心要素時形位公差框格的指引線箭頭應垂直指在零件的中心線上或與尺寸線對齊,當基準要素為輪廓要素時基準符號應與輪廓線或輪廓線的延長線平行,基準符號的連線應與尺寸線明顯錯開,當基準要素為中心要素時基準符號的連線應與尺寸線對齊;表面粗糙度的標注、螺紋的標注等都應按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否則與標準不符就是錯誤的。
二、強化對比聯(lián)系,加強理解,注重術語及定義
在《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教材中的專業(yè)術語及定義較多,并側重于術語的解釋,學生感覺枯燥無味,容易產生厭學情緒。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注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激發(fā)學生的主動學習意識和學習熱情,每次在講解完基本術語及定義后,鼓勵學生大膽地向老師提出問題,在提問答疑中解惑;課堂上在敘述基本術語及定義時,要力求做到語言清晰流暢,把握好節(jié)奏,解釋有關術語時要結合掛圖和模型教具,聯(lián)系生產實際,力求做到生動和形象和準確,不能一擦而過。教學過程中,要把有關術語進行對比,尤其是術語的含義﹑代號﹑表達式及有關圖形,找出它們之間的區(qū)別和聯(lián)系,并進行歸納總結。例如:在講解形位公差時,有些形狀公差和位置公差(如圓度與徑向圓跳動、圓柱度與徑向圓徑跳動)的被測要素、公差帶的形狀相同,但形狀公差的公差帶沒有基準的限制,而位置公差的公差帶受基準的限制,這樣對比講解能加強學生對形位公差項目的理解記憶,提高教學效果。
三﹑采用圖表結合,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一書中有許多圖形和表格,在講授有關內容時,要把有關圖形與表格相結合進行講解,舉例說明這些圖形與表格的用途,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加強學生對抽象知識的理解,同時也培養(yǎng)了學生使用圖表和查閱資料的能力。例如:在講授“基本偏差系列圖”時,“公差帶”僅繪出一端,它的另一端取決于公差等級和這個基本偏差的組合。教師可以舉一個例子,比如Φ20G7,讓學生查“基本偏差表”及“標準公差數(shù)值表”確定基本偏差值和公差值,并列式計算其上偏差值,然后將計算結果同書后的附表進行對照;在講解基孔制(基軸制)的間隙配合、過渡配合和過盈配合時,教師可配合基本偏差系列圖講解為什么a--h/H(A--H/h)是間隙配合、j--n/H(J--N/h)基本上是過渡配合、p--zc/H(P--ZC/h)是過盈配合,并舉例讓學生查表繪制公差帶圖,這樣既能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加強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四﹑注重技術測量知識的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應用能力
機械類學生的主要培養(yǎng)目標是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實踐應用能力,要豎立以學生為中心的操作量具應用與讀數(shù)實際訓練的教學模式。正確使用量具,確定量具讀數(shù)的準確性,將直接影響產品的加工質量及所檢驗產品的合格率,甚至影響企業(yè)的經濟效益。在生產實際中,如何運用量具對工件進行正確的測量是保證工件質量合格的一個重要方面。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加強技術測量知識的教學,為學生今后的生產實踐提供必要的指導。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1)注重技術測量基本知識的教學,使學生掌握技術測量的有關概念、計量器具的種類、測量方法的分類、計量器具的基本計量參數(shù)、測量誤差的概念與評定指標、測量誤差產生的原因與分類。
(2)注重常用量具如游標卡尺、千分尺、百分表等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常用量具的結構和用途、刻線原理和讀數(shù)方法、測量精度和使用范圍、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項及維護保養(yǎng)的知識。五﹑組織參觀實習,豐富感性知識
由于本課中有許多知識是比較抽象,所以在適當時候應安排兩到三次組織學生到工廠參觀實習。通過觀察工人師傅加工零件及檢測零件的過程,能夠使學生豐富感性知識,開闊視野,讓學生理解零件的加工精度與機床精度、加工方法及操作者操作技能間的關系,了解零件的表面粗糙度的大小及影響因素、外圓與內孔的加工方法與尺寸誤差的測量方法、形狀誤差與位置誤差的測量方法、內外螺紋的加工方法與測量方法,從而加深學生對尺寸公差及配合,形狀公差,位置公差等有關抽象知識的理解,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例如:在參觀實習過程中,讓學生觀察車床加工零件時主軸的軸向竄動和徑向跳動情況,使學生從直觀上理解加工零件的形狀精度和位置精度受機床精度的影響。
五﹑及時完成作業(yè)是保證教學效果的有效措施
作業(yè)是課堂教學內容的復習、鞏固、概括、提煉和補充,也是教師檢查課堂教學效果及學生課堂學習效果的一個重要方面。學生只有通過作業(yè)練習,才能把課堂上的知識消化接受,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本課中許多抽象知識與測量方法就要通過作業(yè)和案例記錄去完成,所以在布置作業(yè)時要精心考慮和構思,優(yōu)選分量適中的作業(yè),做到具有典型性、代表性,同時要明確作業(yè)的要求,作業(yè)批改后,對作業(yè)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教師要在課堂上集中講解,個別問題可以進行單獨講解,讓學生每做一次作業(yè)就有一次真正的收獲,扎扎實實地掌握所學的知識,保證課堂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基礎(機械類專業(yè))》,主編:胡荊生,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第二版),20xx年1月
2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主編:于鳳麗,機械工業(yè)出版社,20xx年9月
3 公差配合與技術測量(技師學院/高級技校)》,主編:王洪齡,中國勞動社會保障出版社,20xx年1月
【公差配合測量技術論文】相關文章:
公差與配合試題及答案03-18
工程測量技術畢業(yè)論文03-29
電磁波測量技術論文03-29
物探測量的新技術應用論文06-12
高速鐵路精密測量技術論文04-06
大型礦山測量技術研究論文04-12
光電測量技術與車床加工研究論文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