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庸名言 推薦度:
- 勵志名言 推薦度:
- 感恩名言 推薦度:
- 誠信的名言 推薦度:
- 薩特名言 推薦度:
- 相關(guān)推薦
王陽明名言
在日常學(xué)習(xí)、工作或生活中,大家常常會遇到需要使用名言的情形吧,名言是對生活、對世界的綜合濃縮,簡短的一句話,蘊(yùn)含著深刻的道理。其實很多朋友都不太清楚什么樣的名言才是好的名言,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王陽明名言,歡迎大家分享。
王陽明名言1
1、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2、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3、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4、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5、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6、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7、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8、夫?qū)W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9、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10、有志于圣人之學(xué)者,外孔、孟之訓(xùn)而他求,是舍日月之明,而希光于螢爝之微也,不亦謬乎?
11、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12、所以為圣者,在純乎天理,而不在才力也。故雖凡人,而肯為學(xué),使此心純乎天理,則亦可為圣人。
13、責(zé)善朋友之道,然須忠告而善道之,悉其忠愛,致其婉曲,使彼聞之而可從,繹之而可改,有所感而無所怒,乃為善耳。
14、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雖其言出于庸常,不敢以為非也,而況其出于孔子者乎?
15、夫?qū)W貴得之于心。求之于心而非也,雖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為是也,而況其未及。
16、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寅。
17、志不立,則如無舵之舟,無勒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18、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
19、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
20、知行合一。
王陽明名言2
1、明廷面臨的就是這樣的困境。老百姓的觀念很樸素:作為政府,打劫是正常的,但趁火打劫就不對了。狼兵的所作所為就是趁火打劫,導(dǎo)致的直接后果就是民眾紛紛投入山賊的懷抱,成為山賊的密探。
2、書本上那些堂而皇之的價值觀,言之鑿鑿的成功秘訣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真實需求。
3、首先,心即理告訴我們要相信自己,傾聽內(nèi)心,樹立起強(qiáng)大的主體意識。其次,煉心的目的也不是成為圣賢一了百了。陽明心學(xué)是一種信仰哲學(xué),而信仰只有被實踐時才有意義。王陽明融三家之長,卻歸宗于儒家,提出振聾發(fā)聵的知行合一,就是要強(qiáng)調(diào)內(nèi)圣外王,將心性之學(xué)轉(zhuǎn)化為卓越的事功。
4、一個人對了,一個國家就對了。你是什么樣,社會就是什么樣。
5、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6、戰(zhàn)爭總是非常血腥和殘酷,不要說士兵,便是身居高位的將軍也很容易驚慌失措。東晉成帝朝的左將軍司馬流,參戰(zhàn)前就非常驚恐,以至于吃烤肉的時候都找不到自己的嘴在哪兒,結(jié)果打仗時被殺身亡。
7、官場的內(nèi)耗,國家的虛耗終使社會積重難返,尾大不掉,表面的繁榮也逐漸成為泡沫,像吹出的肥皂泡,體積越來越龐大,而隨著肥皂水的張力到達(dá)極限,越來越脆弱,然后一觸即破。
8、而這一切的起點,在于每個人都能傾聽內(nèi)心深處最真實的價值判斷。
9、一個真實的自己可以讓人有效地應(yīng)對真實的世界,從而完整地把握世界。一切皆因思想而異。如欲改變命運(yùn),首先改變自己。如欲改變自己,首先磨煉內(nèi)心。
10、社會的公平與正義坍塌后,每個人不得不用自己的方式來捍衛(wèi)各自的權(quán)益。然而,人們并不知道私權(quán)的邊界何在,也不清楚何種方式恰當(dāng),最終便只能演變?yōu)槿跞鈴?qiáng)食的叢林游戲。
11、一直以來,書都沒有錯,只是讀的人錯了。
12、的確,生命的價值在于它能夠拒絕庸俗,能夠燦爛奔放,但也可以在隨波逐流中喪失任何意義,成為行尸走肉。
13、一言以蔽之,理學(xué)與心學(xué)的區(qū)別就是為學(xué)和為道的區(qū)別。
14、在官員知法犯法不是新聞、依法治國才是新聞的時代,拋開制度變革不談,每個人
都應(yīng)捫心自問:如果體制有毒,個人在其中的罪孽就可以赦免么?
15、沒有一勞永逸的制度,制度是有保質(zhì)期的,只有不斷地修補(bǔ)、革新,才能保證社會機(jī)器的良好運(yùn)轉(zhuǎn)。改革固然會傷及既得利益團(tuán)體,固然會出現(xiàn)波折動蕩,但不改則必死無疑。
16、世上之事,了猶未了,終以不了了之,得過且過的人多了,就形成一汪絕望的死水。
17、當(dāng)像狗一樣活著都成為一種奢望時,反抗便是唯一的出路;蛟S他們當(dāng)中大部分人反抗意識并不那么強(qiáng)烈,但擺在眼前的事實是任何一種選擇都要強(qiáng)于繼續(xù)忍受剝削,更何況來人的說辭那么具有誘惑力和煽動性,不走何為?
18、所有的人都站在一邊并不一定是好事,比如他們都站在船的一邊,最后的結(jié)果就是船翻人亡。
19、一串鈴音,漾起了悠揚(yáng)的旋律,淙淙的流水聲夾雜在嗚咽的洞簫里,有些低沉,有些沉寂,帶著些微的傷感。是懷念嗎?這片炎黃的浩土之上,神話的遺跡已然湮沒,女媧離去了自己的孩子,唯有五帝還掛念著留下自己的魂靈。在這片沒有神的土地上,祈禱已是惘然。每一個人,每一個生靈,只有依靠自己的力量,才能爭得宿命之外的幸福。
20、不能等別人為你鋪好路,而是要自己去走、去犯錯,最后創(chuàng)造一條屬于自己的路。
21、懂得明哲保身不難,難的是懂得什么時候挺身而出。
22、心是宇宙的本體,萬物的主宰,安身立命的根據(jù),衡量是非的標(biāo)準(zhǔn)。天地間諸事諸物,舉凡綱常倫理,言行舉止,成敗榮辱,皆不出于我心。
23、良知之心就是君子之心,淵默之心,臨危不亂之心。君子的權(quán)術(shù)是高超實用的藝術(shù),小人的權(quán)術(shù)是滑稽可笑的表演。怎樣成為君子?擁有光明之心。如何擁有光明之心?深入思考,全面把握,說服自身,內(nèi)心平靜。
24、一個不容否認(rèn)的事實是:這個國家早已習(xí)慣了自我欺騙,從政府到人民。謊言成為維系一切的基石,只需輕輕一推,這座填充著豆腐渣的違章建筑便會轟然倒塌。
25、民主政治是人民做出政治決定并為自己的決定付出代價的政治體制,但人民有時候是好逸惡勞、自私短視的。因此,沒有與之匹配的文化土壤和規(guī)則意識,民主政治只能是一張永遠(yuǎn)無法兌現(xiàn)的空頭支票。
26、無論學(xué)術(shù)還是事功,王陽明都已成為那個時代當(dāng)之無愧的第一人。即使輿論尚有非議,即使朝中權(quán)貴刻意排擠,也不能改變他被莘莘學(xué)子頂禮膜拜的事實。
27、那個月明星稀的夜晚,透過昏黃的紙窗,我仿佛看見陽明和徐愛二人正在促膝長談,沒有名韁利鎖,盡棄一切俗欲,時而激烈辯論,時而撫掌大笑。往來古今,四極八荒似乎都已凝滯在此時此地,寰宇之間,只有他師徒二人的交談之聲,討論著世間最樸素、最純粹的道理,不知東方之既白
28、文官帶兵怕就怕紙上談兵,懂兵法而不懂實戰(zhàn),釀成袁崇煥式的悲劇。事實上兵部上下那么多官員里,長期以來最不缺的就是高談闊論之徒。
29、讀史越多,越會悲哀地發(fā)現(xiàn),以史為鑒幾乎是不可能的。技術(shù)變了,制度變了,表面那一層都變了,可里面的內(nèi)核永遠(yuǎn)不變。魏忠賢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換個皮囊他就成了你的上司。袁崇煥四百年前有,四百年后還會有,身邊那些不懂政治卻想玩政治的'人最終都被政治玩得很慘。
30、人生一場虛空大夢,韶華白首,不過轉(zhuǎn)瞬。池仲容,不是我要?dú)⒛悖悄悴辉干平K,自取滅亡,以至天要?dú)⒛,你認(rèn)命吧。
31、權(quán)利和義務(wù)的對等,自由和不傷害他人之自由的折中。通過這樣一個漫長卻必經(jīng)的過程,善惡標(biāo)準(zhǔn)、政治文明才可能得以重建,公民社會方非鏡花水月。
32、讀一讀蘇轍的《上樞密韓太尉書》,體會一下他挖空心思、絞盡腦汁的措辭就能明白,一個有才華的人,想要得到大人物的賞識,甚至是接見,都是一件多么難的事!
33、是非,不用從學(xué)者的講學(xué)中去區(qū)分,只需從自己的內(nèi)心去辨別。
34、不要被歷史故事所欺騙,伯樂相馬這樣的美談之所以能流傳下來正是因為它極其少見,事實的真相只有一個——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
王陽明名言3
1、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 《傳習(xí)錄》
2、 種樹者必培其根,種德者必養(yǎng)其心。 ——王守仁 《傳習(xí)錄》
3、 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王守仁
4、 此心光明,亦復(fù)何言 ——王陽明
5、 破山中之賊,易 破心中之賊,難 ——王陽明
6、 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王守仁
7、 知行合一: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王陽明
8、 謙虛其心,宏大其量。 ——王陽明 《傳習(xí)錄》
9、 不貴于無過,而貴于能改過。 ——王陽明 《傳習(xí)錄》
10、 千圣皆過影,良知乃吾師。 ——王守仁
11、 "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 ——王陽明"
12、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王陽明
13、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王守仁
14、 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王守仁
15、 此心不動,隨機(jī)而動。 ——王陽明
16、 攻吾之短者是吾師。 ——王守仁
17、 王陽明游南鎮(zhèn),一友指巖中花樹問曰:“天下無心外之物,如此花樹在深山中自開自落,于我心亦何相關(guān)?”先生曰:“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于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 ——王陽明王陽明名言。
18、 志不立,如無舵之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19、 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 ——王陽明
20、 為學(xué)大病在好名。 ——王守仁
21、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陽明 《傳習(xí)錄》
22、 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王守仁
23、 人人自有定盤針, 萬化根源總在心。 卻笑從前顛倒見, 枝枝葉葉外邊尋。 ——王陽明 《詠良知四首示諸生》
24、 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王陽明
25、 殃莫大于叨天之功,罪莫大于掩人之善,惡莫深于襲下之能,辱莫重于忘己之恥,四者備而禍全。 ——王陽明
26、 “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fā)便是意,意之本體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親,即事親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人愛物,即仁人愛物便是一物! ——王陽明 《傳習(xí)錄》
27、 圣人與天地民物同體,儒、佛、老、莊皆我之用,是之謂大道。二氏自私其身,是之謂小道。 ——王陽明
28、 凡學(xué)之不勤,必其志未篤也。 ——王陽明
29、 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王守仁
30、 處朋友,務(wù)相下則得,相上則損。 ——王守仁
31、 故立志者,為學(xué)之心也;為學(xué)者,立志之事也。 ——王陽明
32、 天下之事,其得之不難,則其失之必易;其積之不久,則其發(fā)之必不宏。 ——王陽明
33、 以事言謂之史,以道言謂之經(jīng);事即道,道即事;春秋亦經(jīng),五經(jīng)亦史 ——王陽明 《傳習(xí)錄》
34、 主一就是專注一個天理 ——王陽明 《傳習(xí)錄》
35、 志不立,如無舵這舟,無銜之馬,漂蕩奔逸,終亦何所底乎 ——王守仁
36、 人心之得其正者即道心;道心之失其正者即人心。 ——王陽明
37、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 ——王守仁
38、 險夷原不滯胸中,何異浮云過太空? 夜靜海濤三萬里,月明飛錫下天風(fēng)。 ——王陽明 《泛海》
39、 “心猶鏡也。圣人心如明鏡。常人心如昏鏡。近世格物之說,如以鏡照物,照上用功。不知鏡尚昏在,何能照?先生之格物,如磨鏡而使之明。磨上用功。明了后亦未嘗廢照”。 ——王陽明 《傳習(xí)錄》
40、 一念開明,反身而誠 ——王陽明 《傳習(xí)錄》
王陽明名言4
1、至誠之心,是心之本體!洞髮W(xué)》倡導(dǎo)的誠意,也是此意,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唯有至誠之心,方可無敵于天下,方可做到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方可做到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邊云卷云舒!
2、蘇東坡和蘇小妹的故事,是一個很好的證實,眾所周知,道士蘇東坡有不少的和尚朋友,佛印便是其中一位。
3、煩惱大多來自于心中的私欲。稻盛和夫曾經(jīng)建立第二電電(KDII)的時候,經(jīng)過半年的心理問話,到底是出于私欲還是大公無私,最終認(rèn)為自己是“動機(jī)至善,私心了無” ,才決定涉足電信行業(yè),以至于又一個世界500強(qiáng)企業(yè)的誕生。
4、一次,蘇東坡和佛印在林中打坐。過了很久,佛印對蘇東坡說:“觀君坐姿,酷似佛祖!碧K東坡大喜,他看到佛印的褐色袈裟拖在地上,便對佛印說:“上人坐姿,活像一堆牛糞!狈鹩÷犃,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說道:“我看你卻像一尊佛”。
5、唯物主義者認(rèn)為萬事萬物皆有規(guī)律,常從各自經(jīng)歷的事上追求自然規(guī)律。其實不然,朱熹學(xué)說就是提倡大家格物致知,凡事從事上去尋求。殊不知朱熹晚年時幡然悔悟,覺得之前的做法是顛倒了,學(xué)習(xí)萬物其實最終還是從內(nèi)心去尋求,內(nèi)心自有真理在,心中有道,主宰萬物。
6、知行合一,很多人有所誤解,覺得知道了就去執(zhí)行就知行合一了。假如良知被私欲遮蔽,覺得自己的認(rèn)知是正確的,就去執(zhí)行,那是絕對錯誤的。舉個例子,有些人認(rèn)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所以心中埋藏著復(fù)仇心理,所謂冤冤相報何時了,江湖恩怨終究是解決不了的。知是行之始,知是至善,是心之本體。如果你真的認(rèn)知到了,自然就會去執(zhí)行,執(zhí)行就是知道的真是體現(xiàn)。他們是同步進(jìn)行,這才是所謂的知行合一,大部分人誤解此種深意!
7、如果心中有佛看到所有人皆是佛,心中有牛糞看到所人有人都是牛糞。人生在世都是有一定價值的,看到別人的短處,會給自己增加負(fù)能量;看到別人優(yōu)點,能給自己增加正能量,長此以往,心境必然有所提升!
8、朋友相處,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需要有包容之心,人無完人,皆有缺點。如果一味追求完美,那就是執(zhí)著了,世上本沒有完美之物。雍正皇帝,曾經(jīng)命令年羹堯去江夏殺害仁伯安找到《百官行述》,結(jié)果年羹堯殺害江夏鎮(zhèn)七百余人,沒留一個活口。當(dāng)時雍正知道之后,很是生氣。鄔先生勸說:水至清則無魚,此人殺伐決斷,以后定有大用。得饒人處且饒人,雍正當(dāng)時承擔(dān)下責(zé)任,完美處理此事,收買了人心。
9、蘇東坡心想不禁暗暗得意;丶液螅堰@件事告訴了蘇小妹。蘇小妹聽了哥哥的話,說道:“哥哥,你又輸了。佛家有經(jīng)云:心有所想,目有所見。佛印心中有佛,所以看你像佛;而你看他像牛糞,是因為你心中只有牛糞呀!”
10、此心不動,是說看到萬事萬物也不動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真正的隨心而動,不過分執(zhí)著,不局限條條框框,追求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隨機(jī)而動,不過分追求成功,失之不悲,得之淡然!
11、王陽明一生倡導(dǎo)去除私欲方可光復(fù)此心。人之煩惱大部分來自心中私欲,貪財好色追名逐利是人之弱點。如果不時時刻刻提醒自己,只會給此心蒙上厚厚灰塵。
王陽明名言5
1、授書不在徒多。但貴精熟。
2、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
3、君自保重,我心送君三十里。
4、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
5、山中莫道無供給,明月清風(fēng)不用錢。
6、天地?zé)o人的良知,亦不可以為天地。
7、心即理也,心外無理,心外無物,心外無事。
8、知之真切篤實處即是行,行之明覺精察處即是知。
9、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功夫說閑話,管閑事。
10、天地雖大,但有一念向善,心存良知,雖凡夫俗子,皆可為圣賢。
11、無聲無臭獨(dú)知時,此是乾坤萬有基。拋卻自家無盡藏,沿門持缽效貧兒。
12、個個人心有仲尼,自將聞見苦遮迷。而今指與真頭面,只是良知更莫疑。
13、山近月遠(yuǎn)覺月小,便道此山大于月。若人有眼大如天,當(dāng)見山高月更闊。
14、問君何事日憧憧?煩惱場中錯用功。莫道圣門無口訣,良知二字是參同。
15、人須在事上磨,方能立得住;方能靜亦定,動亦定。艱難困苦,正是對心性的最好磨礪。
【王陽明名言】相關(guān)文章:
王陽明經(jīng)典名言01-22
關(guān)于王陽明的名言06-19
王陽明名言集錦01-06
王陽明名言名句02-25
關(guān)于王陽明名言精選07-05
王陽明經(jīng)典名言摘抄11-16
遇到王陽明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