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語言藝術(shù)散文
生活中的語言藝術(shù)鮮活、生動、幽默,帶給人輕松愉悅的心情,也富有啟迪。
東北方言有些詞語具有可意會不用解釋的功效。比如“嘎哈”一詞。
這是一個曾經(jīng)發(fā)生的真實故事。在東北某小縣城的電影院門前,一個年輕的妙齡女子與一個血氣方剛的男人發(fā)生一點沖突。可能是男人的腳一不留神踩到了女人的腳背,他沒覺得硌腳而女人感覺出了疼痛,就對他喊了一聲:“你嘎哈?”
他知道這尖利的問詢是沖著自己來的,就回復(fù)說:“我不嘎哈!”
“你不嘎哈,踩我腳嘎哈啊?”
“我踩你腳,也不嘎哈啊!”
他們二位的“嘴仗”引來了里三層外三層圍觀看熱鬧的人群,人群又引來了維護公共秩序的警察。
警察沖入人群,來到“交戰(zhàn)”雙方面前,指著女人問:“你想嘎哈?”
“我不嘎哈!”她答。
警察又指著男人問:“你想嘎哈?”
“我也不嘎哈!”他答。
警察隨后指著人群說:“你們想嘎哈?”
人們說:“我們也不嘎哈!”
警察最后說:“不嘎哈,你們該嘎哈嘎哈去!”
一場紛爭就這樣平息了。
故事中的人物都沒有明確說明“嘎哈”指的是什么,可東北人都能領(lǐng)悟他們的心理活動。
來自坊間的另一種語言形式___順口溜,常常被小商小販采用,招攬顧客,宣傳產(chǎn)品。
在農(nóng)博會上,我看見賣削皮刀的小販一邊用其刀為茄子削皮,一邊說:“能前進,能撤退,就像當(dāng)年游擊隊!
賣廚房用具的也是一套一套的言辭:“廚房不冒氣了,火車也不冒煙了,家里的女人都成了武則天了。”
他們的順口溜首先吸引了大量的圍觀者,有聽的,有看的,也有經(jīng)不住誘惑買的。買與不買,都是面帶笑容的。
不論產(chǎn)品質(zhì)量如何,消費者首先收獲了心情。誰愿意去市場找別扭呢?
買方與賣方發(fā)生糾紛,多數(shù)是由賣方情緒不佳引起,反之,雙方的交易多數(shù)是和諧的。
某天下班,我到菜市場買白菜,賣菜的大姐說:“隨便扒拉隨便挑,不生氣來也不惱!蔽疫x擇了一顆大白菜買回家。
某天去早市,見兩個人推車賣佐料,“主賣”裝袋,“副賣”拉磨,不斷磨出花椒面。佐料以花椒面為主,摻進少量的八角面,姜面,茴香粉等。一圈人圍觀,其中包括我。
“賣什么的?”加入圍觀隊伍的時候我問了一句,就聽圍著有點臟的圍裙的`“主賣”口若懸河地表演語言類“節(jié)目”。
“來晚的沒聽見,聽我再來說一遍。買馬買能跑的,娶媳婦娶心靈手巧的,買佐料也要買好的。花椒大料是個寶,家家戶戶離不了。煎炒烹炸和燒烤。”
然后他一邊裝袋一邊繼續(xù)表演:“八角香,八角鮮,產(chǎn)自廣西的八角山。干姜老,老干姜,到處離不開蒜和姜。無論炒菜和燒湯。胡椒粉,人人夸,能燒雞來能烤鴨。一分鐘,六十秒,一邊看著一邊好,手一搖,四邊落,就像美國轟炸伊拉克(磨花椒面原來是可以和政治掛鉤的)。一樓炒菜二樓香,三樓四樓都借光。好過十六味,勝過十三香。老不欺,少不瞞,全靠產(chǎn)品質(zhì)量做宣傳。”
裝好袋,收著錢,一份5元,這位老兄熟練地把錢裝進圍裙前部的兜里。
一份,接一份,供不應(yīng)求之勢成矣。
如果他象有的賣主那樣,死個釘?shù)罔圃谠缡,生意還會這么好嗎?
我欣賞過他的口才和文采之后,也買了一份,盡管家里還有沒用完的佐料。
我看到他的臉上洋溢著自信的神態(tài),生意做到了一定的境界,做小販是幸福的,賣貨是快樂著的。
他的成功實踐告訴我,其實無論從事什么行業(yè),什么工作,只要心態(tài)平實,樂于琢磨,總會發(fā)現(xiàn)其中蘊含的樂趣。而樂趣的載體之一,就是語言。
【生活中的語言藝術(shù)散文】相關(guān)文章:
夢想中的生活散文06-07
生活中的美散文02-13
生活中的哲理散文05-07
生活中的幽默散文04-29
生活中的啟示散文04-21
生活中的浪漫散文04-12
生活中的路散文05-16
生活中的幻覺散文05-03
生活中的圓散文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