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縷衣》全詩翻譯賞析
《金縷衣》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樂府。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義深永的小詩。以下是小編整理的《金縷衣》全詩翻譯賞析,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出自無名氏 《金縷衣》
勸君莫惜金縷衣, 勸君須惜少年時。
有花堪折直須折, 莫待無花空折枝。
注釋:
此詩后世多歸入杜秋娘的作品,包括《唐詩三百首》。誤!
金縷衣:綴有金線的衣服,比喻榮華富貴。
有花堪折直須折:一作“花開堪折直須折”。
堪:可以,能夠。
直須:不必猶豫。直:直接,爽快。
莫待:不要等到。
譯文1:
我勸你不要顧惜華貴的金縷衣,
我勸你一定要珍惜青春少年時。
花開宜折的時候就要抓緊去折,
不要等到花謝時只折了個空枝。
譯文2:
不要愛惜榮華富貴,一定要愛惜少年時光。就像那盛開枝頭的鮮花,要及時采摘。如果采摘不及時,等到春殘花落之時,就只能折取花枝了。
譯文3:
我勸各位不要珍惜華貴的金縷衣,而應當愛惜青少年時代的青春年華。因為一個人的青少年時期在人的一生旅途中只是極為短暫的一瞬,假如他錯過了這一大好時光,那就要造成無法彌補的損失。這正像鮮花盛開之時就應該及時摘取一樣,若錯過了這一關鍵時刻,待枝上無花之時再想去摘取,那就要落空了。
賞析
《金縷衣》是唐朝時期的一首七言樂府,作者無名氏。這是一首富有哲理性、涵義深永的小詩,它叫人們不要重視榮華富貴,而要愛惜少年時光,可以說它勸喻人們要及時摘取愛情的果實,也可以說是啟示人們要及時建立功業(yè),正因為它沒有說得十分具體,反而更覺內涵豐富。
此詩含意很單純,可以用“莫負好時光”一言以蔽之。這原是一種人所共有的思想感情。可是,它使得讀者感到其情感雖單純卻強烈,能長久在人心中繚繞,有一種不可思議的魅力。它每個詩句似乎都在重復那單一的意思“莫負好時光!”而每句又都寓有微妙變化,重復而不單調,回環(huán)而有緩急,形成優(yōu)美的旋律,反復詠嘆強調愛惜時光,莫要錯過青春年華。從字面看,是對青春和愛情的大膽歌唱,是熱情奔放的坦誠流露。然而字面背后,仍然是“愛惜時光”的主旨。因此,若作“行樂及時”的宗旨看似乎低了,作“珍惜時光”看,便搖曳多姿,耐人尋味。
一、二句式相同,都以“勸君”開始,“惜”字也兩次出現(xiàn),這是二句重復的因素。但第一句說的是“勸君莫惜”,二句說的是“勸君須惜”,“莫”與“須”意正相反,又形成重復中的變化。這兩句詩意又是貫通的!敖鹂|衣”是華麗貴重之物,卻“勸君莫惜”,可見還有遠比它更為珍貴的東西,這就是“勸君須惜”的“少年時”了。至于其原因,詩句未直說,那本是不言而喻的:“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貴如黃金也有再得的時候,“千金散盡還復來”;然而青春對任何人也只有一次,它一旦逝去是永不復返的?墒牵廊硕嗷笥诖,愛金如命、虛擲光陰的真不少呢。一再“勸君”,用對白語氣,致意殷勤,有很濃的歌味,和娓娓動人的風韻。兩句一否定,一肯定,否定前者乃是為肯定后者,似分實合,構成詩中第一次反復和詠嘆,其旋律節(jié)奏是紆回徐緩的。
三、四句則構成第二次反復和詠嘆,單就詩意看,與一、二句差不多,還是“莫負好時光”那個意思。這樣,除了句與句之間的反復,又有上聯(lián)與下聯(lián)之間的較大的'回旋反復。但兩聯(lián)表現(xiàn)手法就不一樣,上聯(lián)直抒胸臆,是賦法;下聯(lián)卻用了譬喻方式,是比義。于是重復中仍有變化。三、四沒有一、二那樣整飭的句式,但意義上彼此是對稱得銖兩悉稱的。上句說“有花”應怎樣,下句說“無花”會怎樣;上句說“須”怎樣,下句說“莫”怎樣,也有肯定否定的對立。二句意義又緊緊關聯(lián):“有花堪折直須折”是從正面說“行樂須及春”意,“莫待無花空折枝”是從反面說“行樂須及春”意,似分實合,反復傾訴同一情愫,是“勸君”的繼續(xù),但語調節(jié)奏由徐緩變得峻急、熱烈!翱罢邸表氄邸边@句中節(jié)奏短促,力度極強,“直須”比前面的“須”更加強調。這是對青春與歡愛的放膽歌唱。這里的熱情奔放,不但真率、大膽,而且形象、優(yōu)美!盎ā弊謨梢,“折”字竟三見;“須——莫”云云與上聯(lián)“莫——須”云云,又自然構成回文式的復疊美。這一系列天然工妙的字與字的反復、句與句的反復、聯(lián)與聯(lián)的反復,使詩句瑯瑯上口,語語可歌。除了形式美,其情緒由徐緩的回環(huán)到熱烈的動蕩,又構成此詩內在的韻律,誦讀起來就更使人感到回腸蕩氣了。
有一種歌詞,簡單到一句兩話,經高明作曲家配上優(yōu)美的旋律,反復重唱,尚可獲得動人的風韻;而《金縷衣》,起詩意單純而不單調,有往復,有變化,一中有多,多中有一,作為獨立的詩篇一搖曳多姿,更何況它在唐代是配樂演唱,因此而被廣泛流唱了。
此詩另一顯著特色在于修辭上的別致新穎。一般情況下 ,舊詩中比興手法往往合一,用在詩的發(fā)端; 而絕句往往先景語后情語。此詩一反慣例,它賦中有興,先賦后比 ,先情語后景語,殊屬別致。“勸君莫惜金縷衣”一句是賦 ,而以物起情,又有興的作用。 詩的下聯(lián)是比喻,也是對上句“須惜少年時”詩意的繼續(xù)生發(fā) 。不用“人生幾何 ”式直截的感慨,用花來比少年好時光,用折花來比莫負大好青春,既形象又優(yōu)美,創(chuàng)造出一個意象世界。
這就是藝術的表現(xiàn),形象思維。錯過青春便會導致無窮悔恨,這種意思,此詩本來可以用但卻沒有用“老大徒傷悲”一類成語來表達,而緊緊朝著折花的比喻向前走,繼而造出“無花空折枝”這樣聞所未聞的奇語。沒有沾一個悔字恨字,而“空折枝”三字卻耐人尋味,富有藝術感染力。
創(chuàng)作背景
這是中唐時的一首流行歌詞。據(jù)說元和時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酷愛此詞,常命侍妾杜秋娘在酒宴上演唱(見杜牧《杜秋娘詩》及自注)。歌詞的作者已不可考。有的唐詩選本徑題為杜秋娘作或李锜作,是不確切的。
李锜簡介
李锜(741年-807年),唐朝叛臣。憑父親李國貞的權勢,成為鳳翔府參軍。貞元初,當上了宗正少卿。后來藉賄賂勾結等手段,成為了潤州刺史、浙西觀察、鹽鐵轉運使。他增加私路小堰之稅(志第四十三 食貨三)。他收藏了不少奇寶,奉獻給德宗,使德宗信任他。李锜恃寵而驕,天下攉酒漕運都被他控制。
貞元十七年(801年),浙西平民崔善貞上書揭露其罪行,反被李锜殺了。
李锜得志,于是募兵,揀選精于箭術的人為一屯,稱為“挽硬隨身”,又以外族為一將,稱為“蕃落健兒”。這些人都成了李锜的心腹,甚至喚李锜作“假父”。
永貞元年(805年)三月,升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但解除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從中賺錢的機會。不料李锜變本加厲,殺了不少屬吏,逼污良家。寮佐力諫無效,辭了職。李锜最后被處死。
生平
驕橫的李锜自認為大權在握,頗有異志,暗中招兵買馬,揀選精于箭術的勇士單立一營,稱為“挽硬隨身”,又以少數(shù)民族勇士單為一營口,稱為“蕃落健兒”,這些亡命之徒都被李锜收為養(yǎng)子,永貞元年三月,李锜升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但解除了鹽鐵轉運使一職,實是明升暗降,削減他賺錢的機會,但李锜變本加厲,擅殺屬吏,逼污良家婦女,很多清正的屬官力諫無效,都辭了職。元和初年,杜兼上書說李锜意圖謀反。
宰相李吉甫也認為李锜一定會造反,勸憲宗召回他,但派了三次使者前去,李锜都推說病了,要求延遲會面的時間。唐憲宗問計于宰相鄭絪,鄭絪請大臣武元衡發(fā)表意見,武元衡指出了李锜的陰謀,另一方面,唐憲宗考慮到自己即位不久,天下人都在注視,如果任由奸臣胡為,威名便會掃地,于是決心解決李锜。
元和二年十月,唐朝平定了西川節(jié)度使劉辟、夏綏兵馬使楊稱金的叛亂,李锜深為恐懼,于是自請入朝,唐憲宗批準,遣中使至京口慰撫,李锜雖任命判官王澹為留后,其實并無行意,屢次請求推遲入朝時間,王澹與中使屢次催請,李锜大怒,加上王澹既掌留務,于軍府中頗有制置,因此更加憤怒,于是密諭親兵在發(fā)放軍服時殺死了王澹和大將趙琦,只是饒了中使未殺。
此后,朝廷正式下令調李锜為左仆射,以御史大夫李元素代替他為鎮(zhèn)海節(jié)度使,李锜終于露出本來面目,上表說軍變,殺留后、大將,奉自己為主。之前,李锜已經密派腹心大將五人分處各州,姚志安處蘇州,李深處常州,趙惟忠處湖州,丘自昌處杭州,高肅處睦州,各有精兵數(shù)千,伺察刺史動靜。至此,李锜命令他們各殺本州刺史,又派大將庚伯良率兵三千整修石頭城。朝廷見李锜造反,于是削奪其所有官爵,命淮南節(jié)度使王鍔統(tǒng)諸道兵為招討處置使,征宣武、義寧、武昌兵討伐淮南、宣歙兵出宣州,江西兵出信州,浙東兵出杭州,共同會合討伐。宰相李吉甫認為李锜不過是庸才,手下又多亡命群盜,斗志不強,取勝不在話下。
李锜因宣州富饒,欲先取之,于是派遣兵馬使張子良、李奉仙、田少卿三人率兵三千襲之,但三人知李锜必敗,反與牙將裴行立密謀歸朝,三將營于城外,號令士卒說:“仆射反逆,官軍四集,常、湖二將繼死,其勢已蹙。今乃欲使吾輩遠取宣城,吾輩何為隨之族滅!豈若去逆效順,轉禍為福乎!”大家同意,于是舉火鼓噪,直趨牙門,李锜聞眾將反,知事不可為,匿樓下,他的死黨李鈞引挽強三百人趨山亭,欲拒戰(zhàn),被裴行立伏兵擊斬,李锜被活捉后,縋于城下,械送京師,挽強、蕃落爭自殺,尸相枕藉。
【《金縷衣》全詩翻譯賞析】相關文章:
金縷衣原文翻譯及賞析05-08
《江漢》全詩翻譯賞析06-18
《絕句》全詩翻譯及賞析11-03
《子規(guī)》全詩翻譯及賞析12-25
《日日》全詩翻譯賞析06-18
佳人全詩翻譯賞析06-18
《漁翁》全詩翻譯賞析06-17
《菊》全詩翻譯賞析10-14
《風雨》全詩翻譯賞析0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