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納涼》原文及譯文

        時間:2022-09-10 15:29:01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納涼》原文及譯文

          《納涼》是秦觀的七言絕句作品,這首詩的首句就點明題意:“攜杖來追柳外涼�!比藗兛吹降�,是詩人攜杖出戶,來到柳外追尋清涼世界的情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納涼》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納涼

          秦觀〔宋代〕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賞析:

          宋人呂本中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游此詩閑雅嚴重”(《詩林廣記》引),“閑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點而言,“嚴重”則涉及此詩嚴肅而鄭重的內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攜扙來追柳外涼”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感情,實自杜甫《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于從火海中解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畫橋南畔倚胡床”具體指出了柳外納涼地方的方位和臨時的布置:“畫橋南畔倚胡床。”這是一個綠柳成行,位于“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盡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床,即交椅,可躺臥。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秦觀“倚胡床”以“追涼”,是為了驅解煩熱,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痹旅髦�,船家兒女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閑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只感宮上得到滿足,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兩句采取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受藝術地組合起來,于是,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在讀者面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過尋訪,發現了這個處所的秘密,其次進行具體布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說沒有反映什么社會生活內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隱約地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這種把創作念圖隱藏在詩句背后的寫法,讀者應著意體會。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

        《{首页主词},&.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納涼》原文及譯文】相關文章:

        納涼原文及賞析06-25

        《納涼》原文及翻譯賞析10-19

        納涼原文翻譯及賞析03-27

        秦觀詩《納涼》原文賞析08-18

        《納涼》原文及翻譯賞析5篇10-19

        《納涼》原文及翻譯賞析(5篇)10-19

        納涼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3-27

        納涼原文翻譯及賞析(5篇)03-27

        《氓》原文及譯文07-18

        登高的原文及譯文06-08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

          2. 在线中出中文字幕 | 亚洲综合网一区二区三区 | 久久婷婷人人喊人人澡人人爽 | 青青青青久久综合色 | 香港三日本三级少妇三99 | 亚洲一欧美巨大中文字幕在线 |

            《納涼》原文及譯文

              《納涼》是秦觀的七言絕句作品,這首詩的首句就點明題意:“攜杖來追柳外涼�!比藗兛吹降�,是詩人攜杖出戶,來到柳外追尋清涼世界的情景。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納涼》原文及譯文,歡迎閱讀與收藏。

              原文:

              納涼

              秦觀〔宋代〕

              攜扙來追柳外涼,畫橋南畔倚胡床。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

              譯文:

              攜杖出門去尋找納涼圣地,畫橋南畔,綠樹成蔭,坐靠在胡床之上愜意非常。

              寂寂明月夜,參差的笛聲響起在耳邊縈繞不覺,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幽香散溢,沁人心脾。

              賞析:

              宋人呂本中曾在《童蒙詩訓》中評論“少游此詩閑雅嚴重”(《詩林廣記》引),“閑雅”當指此詩詞語上的特點而言,“嚴重”則涉及此詩嚴肅而鄭重的內容。它很可能是秦觀在仕途遭到挫折后的作品。

              “攜扙來追柳外涼”這句連用“攜”、“來”、“追”三個動詞,把詩人攜杖出戶后的動作,分出層次加以表現。其中“追”字更是曲折、含蓄地傳達出詩人追尋理想中的納涼勝處的內在感情,實自杜甫《羌村》“憶昔好追涼”句點化而成。這樣,詩人急于從火海中解脫出來的情懷,通過一系列動作,就自然而然地表現出來。

              “畫橋南畔倚胡床”具體指出了柳外納涼地方的方位和臨時的布置:“畫橋南畔倚胡床。”這是一個綠柳成行,位于“畫橋南畔”的佳處。詩人選好了目的地,安上胡床,依“倚”其上,盡情領略納涼的況味。在詩人看來,這也可算“最是人間佳絕處”(《睡足軒》)了。胡床,即交椅,可躺臥。陶潛“倚南窗以寄傲”(《歸去來兮辭》),是為了遠離塵俗;秦觀“倚胡床”以“追涼”,是為了驅解煩熱,都是對美好生活的一種向往,他們或多或少是有相通之處的。

              “月明船笛參差起,風定池蓮自在香�!痹旅髦�,船家兒女吹著短笛,笛聲參差而起,在水面縈繞不絕。晚風初定,池中蓮花盛開,自在幽香不時散溢,沁人心脾。詩人閑倚胡床,怡神閉目,不只感宮上得到滿足,連心境也分外舒適。這兩句采取了對偶句式,把納涼時的具體感受藝術地組合起來,于是,一個納涼勝地的自然景色,就活現在讀者面前。

              此詩以納涼為題,詩中著力表現的是一個絕離煩熱之處。詩人首先經過尋訪,發現了這個處所的秘密,其次進行具體布置,置身其間,與外境融而為一,把思想感情寄托在另外一個“自清涼無汗”的世界。

              《納涼》是一首描寫景物的短詩。從字面上看,可以說沒有反映什么社會生活內容。但是,透過詩句的表面,卻隱約地表現出:詩人渴望遠離的是炙手可熱的官場社會,這就是他刻意追求一個理想中的清涼世界的原因。秦觀是一個有用世之志的詩人。他對官場的奔競傾奪表示厭棄,力求遠避,此詩表達的就是這種感情。這種把創作念圖隱藏在詩句背后的寫法,讀者應著意體會。

              作者簡介:

              秦觀(1049-1100)字太虛,又字少游,別號邗溝居士,世稱淮海先生。漢族,北宋高郵(今江蘇)人,官至太學博士,國史館編修。秦觀一生坎坷,所寫詩詞,高古沉重,寄托身世,感人至深。秦觀生前行蹤所至之處,多有遺跡。如浙江杭州的秦少游祠,麗水的秦少游塑像、淮海先生祠、鶯花亭;青田的秦學士祠;湖南郴州三絕碑;廣西橫縣的海棠亭、醉鄉亭、淮海堂、淮海書院等。秦觀墓在無錫惠山之北粲山上,墓碑上書“秦龍圖墓”幾個大字。有秦家村、秦家大院以及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古文游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