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時間:2024-09-08 20:08:21 長恨歌 我要投稿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引導(dǎo)語:唐代詩人白居易的《長恨歌》,是一篇久為傳誦的千古絕作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這部經(jīng)典之作的主題思想吧。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

          《長恨歌》的主題

          (1)愛情說,作品主要描寫了李隆基和楊貴妃的愛情悲劇,歌頌他們的愛情;

          (2)諷喻批判說,白居易通過這個愛情悲劇批判唐玄宗好色誤國。

          (3)雙重主題,在詩歌的前半部分批判的意味比較明顯,后半部分中詩人對李、楊愛情悲劇的同情、對他們愛情的歌頌和惋惜遠(yuǎn)遠(yuǎn)大于批判.

          長恨歌主題

          唐憲宗元和元年(806)冬,三十五歲的白居易被授周至縣尉,當(dāng)時,他與好友陳鴻、王質(zhì)夫同游仙游寺,聽到當(dāng)?shù)孛耖g流傳唐玄宗李隆基與楊貴紀(jì)的故事,深有感觸,于是創(chuàng)作了千古傳誦的長篇敘事詩《長恨歌》。陳鴻為此詩撰寫了一篇《長恨歌傳》!堕L恨歌》以其標(biāo)格卓異的風(fēng)姿贏得了古今無數(shù)的讀者,甚至當(dāng)時長安妓n以“我誦得白學(xué)士《長恨歌》”而自夸,并因此身價倍增!耙黄堕L恨》有風(fēng)情,十首《秦吟》近正聲”①,不僅是作者的自我肯定,也道出了眾多讀者的心聲。關(guān)于《長恨歌》的主題思想,歷來是讀者爭論的焦點問題,觀點頗為分歧,約可分為三派:其一,愛情主題說。認(rèn)為從作品宮中多寵的憲宗;其三,雙重主題說。認(rèn)為將此詩看成純粹的諷諭詩或愛情頌歌都不恰當(dāng),它是暴露與歌頌的統(tǒng)一,諷諭和同情的交織,既為李、楊的愛情悲劇一掬同情之淚,又為他們的誤國失政一嘆遺恨之聲,二者交相融匯而不是機械疊加。此外,還有人認(rèn)為此詩是作者借李、楊悲劇來抒發(fā)自己愛情失意的情懷。究竟如何,還需從作品本身去分析。

          《長恨歌》就是歌“長恨”,“長恨”是埋在詩里的一顆牽動人心的種子。而“恨”什么,為什么要“長恨”,詩人不是直接鋪敘、抒寫出來,而是通過他筆下詩化的故事,一層一層地展示給讀者,認(rèn)人們自己去揣摸,去回味,去感受。根據(jù)全詩的內(nèi)容和情節(jié)發(fā)展,可將詩分為四個層次:第一層從“漢皇重色思傾國”至“盡日君王看不足”,敘述了安史之亂前,唐玄宗如何重色、求色,終于得到了“回眸一笑百媚生”的楊貴紀(jì)。貴紀(jì)進宮后恃寵而嬌,不但自己“新承恩澤”,而且“姊妹弟兄皆列士”,反復(fù)渲染唐玄宗得貴妃后完全沉湎于歌舞酒色。開卷首句既提示了故事的悲劇因素,又喚起和統(tǒng)領(lǐng)著全詩。第二層從“漁陽鼙鼓動地來”至“回看血淚相和流”,寫安史之亂,玄宗逃難,被迫賜死貴妃,寫出了“長恨”的內(nèi)因,是悲劇故事的基礎(chǔ)。詩人有意將因玄宗荒淫誤國所造成的安史之亂進行了淡化處理,對二人的生離死別則著意形容,讀者受到的是悲劇氣氛的感染而不是歷史的理性批判。陳鴻《長恨歌傳》“懲尤物,窒亂階”之說是板著面孔做文章,故不能視為此詩的寫作動機。第三層從“黃埃散漫風(fēng)蕭索”至“魂魄不曾來人夢”,描述了楊貴妃死后,唐玄宗在蜀中的寂寞悲傷還都路上的追懷憶舊,行宮見月,夜雨聞鈴,是一片“傷心色”和“斷腸聲”。

          長安收復(fù)以后回朝時,重過馬克,“不見玉顏空死處”;貙m后,池苑依舊,物是人非,纏綿悱惻的相思之情,使人覺得蕩氣回腸。第四層從“臨邛道士鴻都客”至“此恨綿綿無絕期”,寫玄宗派方士覓楊貴妃之魂魄,重在表現(xiàn)楊妃的孤寂和對往日愛情生活的憂傷追憶。詩人運用浪漫主義手法,上天入地,后終在虛無縹渺的仙山上讓貴妃以“玉容寂寞淚闌干,梨花一枝春帶雨”的形象再現(xiàn)于仙境。“情”的渲泄已超脫于帝王妃子間的感情糾葛,而更多地帶有詩人的主觀的理想成分,并早已超出了歷史事實的范圍,將主觀愿望與客觀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表現(xiàn)無余。結(jié)尾“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二句,是愛情的嘆息與呼聲,是對于愛情受命運播弄,和愛情被政治倫理摧殘的痛惜,此恨之深,已超越時空而進入無極之境。這樣,詩人便以“長恨”表現(xiàn)了愛情的長存,亦即點明全詩的主題。  所以,我們認(rèn)為《長恨歌>并非是一篇政治諷諭詩,而是一篇歌頌愛情的詩篇。如果說李、楊的生離死別是個愛情悲劇的話,那么,這個悲劇的制造者最終成為悲劇的主人公,無法不叫人遺憾。《長恨歌》所寫的歷史題材是依照史實想像而成的帝紀(jì)間的愛情故事,而故事的主人公唐玄宗又是唐朝歷史興衰轉(zhuǎn)折期中的關(guān)鍵人物。由于受重道德而視愛情為罪惡的傳統(tǒng)觀念之根深蒂固,讀者對于《長恨歌》的認(rèn)識,便常常游移在歷史真實與藝術(shù)真實之間,或者把對歷史人物的評價同文學(xué)批評混淆起來,或者以倫理的批評取代審美評價,從而產(chǎn)生理解上的困惑與分歧。這種分歧,大概在白居易寫這首詩的時候即已存在。

          當(dāng)時,白居易、陳鴻、王質(zhì)夫閑談玄宗與楊妃的故事,王質(zhì)夫說:“樂天深于詩,多于情者也,試為歌之,如何?”他期待白居易的是表述愛情。陳鴻則不然,他認(rèn)為,白居易寫《長恨歌》“不但感其事,亦欲懲尤物,窒亂階,垂于將來也!雹谫x予《長恨歌》以倫理說教的意義。白居易本人則認(rèn)為,該詩表現(xiàn)的是“風(fēng)情”,并非如同《秦中吟》、《新樂府》那樣的正聲。唯其如此,他在編集時才把它歸入感傷詩,用作者自己的話說就是“事物牽于外,情理動于內(nèi)。”③《長恨歌》以“情”為中心的主旋律始終回旋激蕩于全詩之中,當(dāng)白居易把“情”作為描寫對象時,那種被他承認(rèn)的人皆有之的情潮便會以其固有的人性之美奔涌于筆端而無從遏制,即使他心存諷諭,只要著意深入感情的領(lǐng)域,作品便不會以諷諭說教的面貌出現(xiàn)!堕L恨歌》寫作之初,未嘗不曾出現(xiàn)過如陳鴻所說的“懲尤物,窒亂階”的念頭,寫作的結(jié)果卻是傾注著作者感情的愛情描寫。依照正常的藝術(shù)感受,讀者是很難從中感受到女人是禍水,李、楊之戀是唐帝國衰亡根由的。假若白居易真的把這個故事寫成諷偷詩,使全詩充滿了“尤物惑人”的諷刺與說教,其價值將如何,我想,是很難與此篇分庭抗禮的。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相關(guān)文章:

        白居易長恨歌的主題思想10-22

        論白居易《長恨歌》主題思想06-10

        長恨歌白居易主題思想07-30

        白居易《長恨歌》主題思想相關(guān)習(xí)題11-12

        長恨歌的主題思想05-27

        探討長恨歌的主題思想10-21

        白居易的 《長恨歌》07-08

        白居易 --《長恨歌》07-21

        白居易《長恨歌》07-31

        長恨歌(白居易)05-2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