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登鸛雀樓》
引導語:歷年來有很多作者寫過關于登鸛雀樓的詩,而其中《登鸛雀樓》是最為著名的一首,這首詩是王之渙的成名之作。
登鸛雀樓
王之渙
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
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
《登鸛雀樓》中的哲理
中國古代的哲理詩大概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通篇并不講哲理的,但是它其中有一句兩句講的是哲理,這樣的詩也叫哲理詩。比如“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這是蘇軾很有名的一首詩《題西林壁》。整個這首詩并不是講哲理的,但后兩句講了哲理,這是中國哲理詩最常見的一種形式。
另一種形式,就是像我們今天欣賞的王之渙的《登鸛雀樓》,他這個詩就是一首比較完整的哲理詩了。它前面兩句寫景,后面兩句說理,寫景是為說理服務的,全詩的重心不在寫景,重在說理,這是中國哲理詩的第二個境界。最高的一個境界、最好的一個境界不是這種形式,而是通篇看起來沒有說理,實際上是在說理。
比如王昌齡的《閨怨》詩,它表面上看起來是寫一個閨中少婦的怨情,但實際上是一首非常高明的哲理詩。他講的是目標和過程的關系問題。這首詩還只直接把哲理說出來了:“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而在王昌齡的《閨怨》中,全詩沒有一句說理,但是全詩就把過程跟目標的關系講得十分透徹,那才是真正的最高層次的哲理詩。所以談到這里,實際上我們從詩的內容分析講到了這首詩的特點。
我覺得這首詩它其中最好的一點就是寫景與說理的有機結合。它前面的兩句十個字:“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用大手筆、大寫意的手法寫了一個闊大的邊塞景、寫了一個非常遼闊的一個畫面,如果這個鏡頭今天用攝影來拍的話,它一定要用廣角鏡頭才能把這么一個宏大的畫面收入自己的鏡頭之中。但這兩句并不是詩人的主旨所在、并不是詩人落筆的重心里所在,詩人的重心在后兩句的說理,他明講出只有登高才能望遠,這才是這首詩要講的非常重要的一個道理。
這是作者王之渙在坎坷的人生中悟出來的一個人生道理,他將其寫到了詩中,成就了這一首邊塞詩。因為邊塞詩寫景、抒情的比比皆是,用邊塞詩來說理,而且把景色和哲理能夠融合得這么巧妙、能夠融合得這么樣沒有縫隙——完全是無縫對接,這是非常罕見的。這就是王之渙這首詩的高明之處,但是我們在理解上,還應當再加深一步。從表面上看他講登高方能望遠,但是他隱含了另一層意思:只有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
這層意思我們要簡單說兩句。第一層是為第二層做鋪墊的,第一層說你只有登高,你才能望遠,第二層說你登得更高,才能看得更遠。這個更高就是一個平臺。如果你站在全局的平臺上,如果你站在國家層面的平臺上,如果你站在世界格局的層面上,如果你站在整個人類發(fā)展的大趨勢的層面上去看問題,那么你會看得更遠、看得更深。當你處理眼前的問題的時候,你才會處理得更符合全局,所以這首詩的價值恰恰就在它的說理部分。
注釋:
1.鸛雀樓:舊址在山西永濟縣,樓高三層,前對中條山,下臨黃河。傳說常有鸛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陽。
3.依:依傍。
4.盡:消失。 這句話是說太陽依傍山巒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種東西或達到某種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窮:盡,使達到極點。
7.千里目:眼界寬闊。
8.更:替、換。(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譯文:
夕陽依傍著西山慢慢地沉沒, 滔滔黃河朝著東海洶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風光景物看夠,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層城樓。
賞析:
鸛雀樓,又名鸛鵲樓。舊址在今山西永濟縣,唐時屬河中府。宋代沈括《夢溪筆談》載::“河中府鸛雀樓三層,前瞻中條,下瞰大河,唐人留詩者甚多!
鸛雀樓曾是一方登臨勝地,唐人海于樓上憑高望遠,即興賦詩,故《夢溪筆談》謂其上::“唐人留詩者甚多!毕Ш醮罄颂陨常瑲v史無情。鸛雀樓本身既已淹沒在歲月的洪流之中,那些可能很精采的唐人題詠也隨之蕩然無存。然而,其中王之渙所作的這一首《登鸛雀樓》詩卻有幸越過了一千余年的歷史長河,直到今天還傳誦于千家萬戶。這不能不證明它本身具備了強大的藝術魅力。
今天我們重讀這首短詩,仍然強烈地感受到那種力量的存在。
詩的開頭是一對偶句:“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睂φ碳儤阕匀,工整流暢,真是天衣無縫。白日依山,黃河入海,視野開闊,胸懷寬廣。詩人所表現(xiàn)出來的氣質,一開始便不同凡響。自然,這暗中也寫出了登樓本身,只有登臨縱目,眼光和胸襟才會如此高遠寬闊。而稱太陽為“白日”,這是寫實的筆調。落日銜山,云遮霧障,那本已減弱的太陽的光輝,此時顯得更加暗淡,所以詩人直接觀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黃河”,當然也是寫實。它宛若一條金色的飄帶,飛舞于層巒疊嶂之間。詩人眼前所呈現(xiàn)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輝的壯麗圖畫。這幅圖畫還處于瞬息多變的動態(tài)之中。白日依山而盡,這僅僅是一個極短暫的過程,黃河向海而流,卻是一種永恒的運動,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標本。我們深深地為詩人的大手筆所折服。
但是,我們的詩人并不是俗手丹青,僅以描摩為能事,我們的詩人還兼有哲人的氣質。后兩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語極平直,然蘊蓄深遠。余韻無窮,登高望遠,這是一般常識。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遠者惟求其更遠,這種細膩入微的心理卻只有哲人才能賦與它以重大意義,這其中隱含著人的無限的進取與探索精神。俗話說“人往高處走”,又說“百尺竿頭更進一步”,都是對現(xiàn)狀的不滿足,都是進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純粹的哲人以說教者的姿態(tài)出現(xiàn),可以使人膜拜。而詩人似的哲人則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說話,足以使人感奮與追求。
這首詩具有超越時空的力量,這種力量是美和哲理的統(tǒng)一,是客觀與主觀的和諧,是偉大的藝術再現(xiàn)和創(chuàng)造。
登鸛雀樓背景:
該詩就是唐代詩人王之渙僅存的六首絕句之一。作者是早年及第,曾任過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縣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誣陷而罷官,不到三十歲的王之渙從此過上了訪友漫游的生活。寫這首詩的時候,王之渙只有三十五歲。
登鸛雀樓作品主旨:
這首詩寫詩人在登高望遠中表現(xiàn)出來的不凡的胸襟抱負,反映了盛唐時期人們積極向上的進取精神。
作者資料:
王之渙(688年—742年),是盛唐時期的著名詩人,字季凌,漢族,絳州(今山西新絳縣)人。豪放不羈,常擊劍悲歌,其詩多被當時樂工制曲歌唱。名動一時,他常與高適、王昌齡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寫邊塞風光著稱。其代表作有《登鸛雀樓》、《涼州詞》等。其詩“白日依山盡,黃河入海流。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家喻戶曉
王之渙現(xiàn)存生平資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遷居至絳州(今山西新絳縣),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縣令李滌將三女兒許配給他。因被人誣謗,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滅裂黃綬。夾河數(shù)千里,籍其高風;在家十五年,食其舊德。雅談圭爵,酷嗜閑放!。后復出擔任文安縣尉,在任內期間去世。
王之渙“慷慨有大略,倜儻有異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寫詩,多引為歌詞,常與王昌齡、高適等詩人互相唱和,名動一時。他尤善五言詩,以描寫邊塞風光為勝,是浪漫主義詩人。靳能《王之渙墓志銘》稱其詩"嘗或歌從軍,吟出塞,曒兮極關山明月之思,蕭兮得易水寒風之聲,傳乎樂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現(xiàn)存僅有六首絕句,其中三首邊塞詩。他的詩以《登鸛雀樓》、《涼州詞》為代表作。章太炎推《涼州詞》為“絕句之最”:“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古詩:《登鸛雀樓》】相關文章:
古詩王之渙《登鸛雀樓》07-25
登鸛雀樓古詩及賞析08-20
登鸛雀樓古詩拼音10-24
王之渙《登鸛雀樓》古詩07-30
古詩登鸛雀樓的作者07-03
登鸛雀樓的古詩解釋06-23
古詩登鸛雀樓作者09-14
經典古詩《登鸛雀樓》賞析08-13
經典古詩《登鸛雀樓》解析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