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高都護驄馬行》
導語:《高都護驄馬行》是唐代大詩人杜甫所寫的一首七言古詩。這是一首詠馬詩,詩人借驄馬的伏櫪境遇、雄姿才力以及立功心愿,比喻自己困守長安的遭際和自己的才能襟懷,寄托自己施展抱負的愿望。以下是小編整理分享的杜甫《高都護驄馬行》全詩鑒賞,歡迎大家閱讀!
【原文】
高都護驄馬行1
安西都護胡青驄2,聲價欻然來向東3。
此馬臨陣久無敵4,與人一心成大功5。
功成惠養(yǎng)隨所致6,飄飄遠自流沙至7。
雄姿未受伏櫪恩8,猛氣猶思戰(zhàn)場利9。
腕促蹄高如踣鐵10,交河幾蹴曾冰裂11。
五花散作云滿身12,萬里方看汗流血13。
長安壯兒不敢騎14,走過掣電傾城知15。
青絲絡頭為君老16,何由卻出橫門道17?
【注釋】
高都護:安西都護府都護高仙芝。高仙芝(?—756),中國古代北方地區(qū)少數(shù)民族高句麗人,唐朝著名軍事將領。高仙芝出身于將門之家。父親高舍雞,起初以將軍在河西(指河西走廊及湟水流域)從軍,后立軍功,官至四鎮(zhèn)十將、諸衛(wèi)將軍。
《舊唐書》:貞觀十七年,置安西都護府于西州。顯慶三年,移治龜茲國城。于闐以西,波斯以東,十六都護府隸焉!端鍟罚何饔蛲鹿葴営星嗪#杏行∩,至冬冰合,嘗得波斯馬放入海,因生驄馬,日行千里,故時稱青海驄馬。胡青驄,猶《淮南子》所云胡駿馬。古詩:“躑躅青驄馬。”《廣韻》:“驄,馬青白色。”
《赭白馬賦》:“聲價隆振。”又:“歘聳擢以驚。”注:“歘,忽也。”漢《天馬歌》:“天馬來,歷無草,徑千里,循東道。”
戴暠詩:“刀環(huán)臨陣鳴。”《史記》:項王謂亭長曰:“吾騎此馬五歲,所向無敵。”
《國語》:“戮力一心。”《大戴禮》:“均馬力,齊馬心。”應德璉《憫驥賦》:“展心力于知己兮。”《史記》:廉頗曰:“我為趙將,有攻城野戰(zhàn)之大功。”
《赭白馬賦》:“愿終惠養(yǎng),蔭本枝兮。”
曹植詩:“飄飄隨長風。”《元和郡縣志》:居延澤,在張掖縣東北一千六百里,即古流沙!短祚R歌》:“天馬來,從西極,涉流沙。”
《赭白馬賦》:“弭雄姿以奉引。”《漢書·李尋傳》:“馬不伏櫪,不可以趨道。”注:“伏櫪,謂伏槽櫪而秣之。”
西征賦》:“何猛氣之咆勃。”《戰(zhàn)國策》:張儀曰:“魏之地勢,固戰(zhàn)場也。”
《南都賦》:“馬踠余足。”《相馬經》:“馬踠欲促,促則健,蹄欲高,高耐險峻。”《齊民要術》:“馬踠欲促而大,其間才容靽,蹄欲得厚二三寸,硬如石。”踣,踏也!旧圩ⅰ“踣鐵,言馬蹄之堅。”
《元和郡縣志》:貞觀四年,于漢車師前王地置交河縣,取界內交河為名。交河源出縣北天山,分流城下!兑唤y(tǒng)志》:今為西番火州地!就蹁ㄗⅰ刻瓢参魅ソ缓悠呤。顧野王詩:“交河冰未堅。”趙曰:東方朔《神異記》曰:北方有層冰萬里,厚百丈。詩言交河有層積之冰,馬幾度蹴踏之而破裂也。舊引顏賦“經玄蹄而雹散,歷素皮而冰裂”,非是。蓋賦謂騎射耳。玄蹄、素皮,皆射帖名,而雹散、冰裂,皆射帖聲,與馬踏冰裂之義無涉。
《名畫錄》:開元內廄,有飛黃、照夜、浮云、五花之乘。丹元子《步天歌》:“五個花文王良星。”《李白集注》:“五花,馬毛色也。”又郭若虛云:五花者,剪鬃為瓣,或三花,或五花。白樂天詩“馬鬣剪三花”,此另一說。
《天馬歌》:“經萬里兮歸有德。”《漢書》:李廣利獲汗血馬來。注:大宛舊有天馬種,蹋石汗血,汗從前肩髆小孔中出,如血。趙曰:“汗血之姿,非萬里無以見。”
鄭氏曰:長安,古雍州地,漢始都此。
崔豹《古今注》:“秦始皇有七馬,一曰追電。”《隋書》:“長孫晟為總管,突厥畏之,見其赤馬稱為閃電。”趙注:“此言馬行如電,舉國皆知耳。”舊引傅玄詩“童女掣電策,童男挽雷車”,非其義。孫楚詩:“傾城遠追送”。注:“傾,猶盡也。”
古樂府:“青絲纏馬尾,黃金絡馬頭。”
《漢·西域傳》:“百官送至橫門外”!度o黃圖》:“長安城北,出西頭第一門,曰橫門,其外有橋,曰橫橋。”程大昌《雍錄》:“自橫門渡渭而西,即是趨西域之路。”【遠注】出橫門道,言欲馳驅于戰(zhàn)場。張綖曰:凡詩人題詠,必胸次高超,下筆方能卓絕。此詩“雄姿未受伏櫪恩,猛氣猶思戰(zhàn)場利”,“青絲絡頭為君老,何由卻出橫門道”,如此狀物,不唯格韻特高,亦見少陵人品。若曹唐《病馬》詩:“一朝千里心猶在,曾敢潛忘秣飼恩。”乃乞兒語也。
【創(chuàng)作背景】
詩中的高都護,是安西都護府都護高仙芝,他在天寶六載((747年),平定勃律國,虜獲勃律王,由此建功 。天寶八載(749年)入朝,次年,又出征討伐石國。此詩當作于入朝后、出征前這段時間里。
【賞析】
此詩為七言歌行體,凡十六句,分成四段,每段四句。首段寫驄馬的來歷。“安西都護胡青驄,聲價欻然來向東 ”,高仙芝是安西都護,他的毛色青白相間的驄馬,隨著主人東至長安,名聲與身價也隨之驟增。“此馬臨陣”二句,補敘驄馬曾在邊地立過戰(zhàn)功,它雖是牲畜 ,卻有人的感情。一心助主人建立大功。“與人一心成大功”句,沈德潛認為“即‘真堪托死生 ’意”(《唐詩別裁集》卷六),可見它們都是杜甫頌馬德的名句。
次段“功成惠養(yǎng)”四句,描寫驄馬的性格。這一段詩意緊承上文,從前,驄馬立功西域,如今,隨主人入朝,受著恩惠被豢養(yǎng)在廄里。“飄飄遠自流沙至”,意思是說驄馬從遙遠的沙漠地區(qū)來到這里。流沙,泛指西北沙漠地區(qū),《天馬歌》:“天馬徠,從西極,涉流沙 ”。此句照應上文,與“來向東”同意,仍然是敘述驄馬的來歷。繼而,詩人借用曹操《步出夏門行》詩意,稱譽驄馬的品格。老驥伏櫪,尚且有千里之志,何況驄馬并沒有衰老 ,“雄姿”尚在,“猛氣”猶存,因而,它不甘心接受伏櫪豢養(yǎng)的恩惠,時刻不忘建功沙場。詩意透進一層,駿馬的品格表現(xiàn)得極為鮮明。“腕促蹄高”四句,概述驄馬的骨相形貌,二句寫腕蹄,二句寫身軀。“腕促蹄高如踣鐵,交河幾蹴曾冰裂”,踣,踏地,踣鐵,踏地如鐵。據(jù)《相馬經》載,良馬腕須短促,促則力健;蹄須高厚,蹄高則堅硬。交河,西域河名,源出交河縣,流經高昌縣。正因為腕促蹄高,踏地如鐵,所以幾次蹴踏,就使層積的交河冰破裂。“五花散作云滿身,萬里方看汗流血”,五花,驄馬毛色,散在各處,如滿身云錦。這匹驄馬是汗血馬,奔馳萬里,才能見到身上汗流如血。這兩句已從馬的形貌寫到馬的千里之,與末段詩意緊相銜接。
末段四句寫馬的才力和志向。“長安壯兒不敢騎,走過電掣傾城知”,二句承上文詩意,繼續(xù)寫出馬的才力。因為它雄俊絕倫,京都“壯年”都不敢騎乘它,騎術高超的人駕御它,風馳電掣地在城里奔跑,全城的人都知道它是一匹良馬。“青絲絡頭”二句,照應“雄姿未受伏櫪恩”,寫出驄馬向往西域戰(zhàn)場,詩人代馬言志,是說帶上青絲絡頭,老死在槽櫪間,這并非它的志向,怎樣才能出橫門道,重新馳騁于西域戰(zhàn)場上呢?橫門,長安城北西起第一門,橫門道,是去西域的必經之道。以感慨的語調結束全篇,更能點明全詩的題旨。這首詩的前三段,各押一韻(一、平聲東韻;二 、去聲寘韻;三、入聲屑韻),唯獨末段卻是二句押一韻,“騎”、“知”,押平聲支韻,“老”、“道”,押上聲皓韻,沈德潛評論這首詩的結尾,說:“若二語用韻,戛然而止,此又專取簡捷。”(《唐詩別裁集》卷六)。杜甫的歌行,縱橫跌宕,富于變化。此詩的篇幅雖然不長,但在結構上,頗見詩人的匠心。他并沒有走從馬的形貌寫到它的`品性、志向這種藝術構思的老路,就題落筆,從高都護回朝,寫到驄馬的來歷,首段敘驄馬立功西域,次段接寫它因功成而受到惠養(yǎng),第三段寫馬的骨相形貌,與第二段“雄姿 ”、“猛氣”相吻合,又為末段寫馬的才力和志向作鋪墊。詩人將馬的來歷、形貌、品性、志向融合起來描寫,分插各段中;段與段之間,銜接緊湊,前后照應,筋脈聯(lián)絡,如走月流云,其結構方法適應了連接聯(lián)想的構思特征。
作為詠物詩,此詩摹寫驄馬的形貌、才力、品格、志向,句句寫馬,體貼入微,頗得其神理。詩人借著驄馬的伏櫪境遇,比喻自己困守長安的遭際;借著驄馬的雄姿才力,喻寫自己的才能襟懷;借著驄馬的立功心愿,寄托自己施展抱負的愿望。正如張綖說:“如此詠物 ,不唯格韻特高,亦見少陵人品 。”(仇兆鰲《杜詩詳注》引)杜甫確是一位“未受伏櫪恩”、“猶思戰(zhàn)場利”的、不懈地追求理想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