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rp id="zsypk"></rp>

      2. 韓愈《答劉正夫書》

        時間:2024-07-05 19:26:25 歐敏 韓愈 我要投稿
        • 相關(guān)推薦

        韓愈《答劉正夫書》

          韓愈的文學創(chuàng)作整體上都有著求奇主變的傾向,因為他對文學的根本理解,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韓愈的作品《答劉正夫書》。

          答劉正夫書

          唐/韓愈

          愈白進士劉君足下:辱箋,教以所不及,既荷厚賜,且愧其誠然。幸甚,幸甚!

          凡舉進士者,于先進之門何所不往?先進之于后輩,茍見其至,寧可以不答其意邪?來者則接之,舉城士大夫莫不皆然,而愈不幸獨有接后輩名,名之所存,謗之所歸也。

          有來問者,不敢不以誠答;騿枺骸盀槲囊撕螏?”必謹對曰:“宜師古圣賢人!痹唬骸肮攀ベt人所為書具存,辭皆不同,宜何師?”必謹對曰:“師其意,不師其辭!庇謫栐唬骸拔囊艘滓穗y?”必謹對曰:“無難易,惟其是爾!比缡嵌眩枪涕_其為此,而禁其為彼也。

          夫百物朝夕所見者,人皆不注視也。及睹其異者,則共觀而言之,夫文豈異于是乎?漢朝人莫不能為文,獨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為之最。然則用功深者,其收名也遠。若皆與世沉浮,不自樹立,雖不為當時所怪,亦必無后世之傳也。足下家中百物,皆賴而用也,然其所珍愛者,必非常物。夫君子之于文,豈異于是乎?今后進之為文,能深探而力取之、以古圣賢人為法者,雖未必皆是,要若有司馬相如、太史公、劉向、揚雄之徒出,必自于此,不自于循常之徒也。若圣人之道不用文則已,用則必尚其能者。能者非他,能自樹立,不閔循者是也。有文字來,誰不為文?然其存于今者,必其能者也。顧常以此為說耳。

          愈于足下忝同道而先進者,又常從游于賢尊給事,既辱厚賜,又安得不進其所有以為答也。足下以為何如?愈白。

          【譯文】

          韓愈陳說。進士劉正夫君:承蒙你賜書,以我做得不到之處教導我,既承蒙你的多多賜予,又愧對你如此真誠的心意。實在幸運,實在幸運1

          凡是考進士的人,對于先達之士之門哪里不可以去?先達之士對于晚生后輩,只要見他登門,哪能不回答他的問題呢?凡是來的人均以禮接待他,全長安城的士大夫無不如此,而惟獨我韓愈不幸而享有善接待后輩的名聲,有了善接后輩之名,毀謗也就隨之而來了。

          有來問我問題的人,我都不敢不以真誠的態(tài)度來回答。有人問:“作文章應(yīng)該以誰為師?”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鹫f: “應(yīng)該以古代的圣賢之人為師!庇謫枺 “古代的圣賢之人所寫的書都在,而其文辭各不相同,應(yīng)該以誰為師?”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鹫f: “學其精神實質(zhì),而不能照搬其詞句。”又問:“作文章應(yīng)該好懂還是應(yīng)該難懂?”我必定恭謹?shù)鼗卮穑骸盁o所謂難或易,只要恰到好處就行了!辈贿^如此而已,并沒有固定的原則:只允許這樣做,而不允許那樣做。

          4那些早晚常見的各種東西,人們并不那么注意看它。等見到了特異的東西,大家就都來觀看并談?wù)撍,文章難道和這種情況有什么不同嗎?漢朝的文人沒有不能寫文章的,惟獨司馬相如、司馬遷、劉向、揚雄為其中的最杰出者。這樣看來,就是下功夫深的人,他就能得到傳之久遠的名聲。如果人們都步趨世俗之文風,不求獨樹一幟,即使不被當時的人們所責怪,也一定不會傳之于后世。就像你家中的各種物器,都是依賴它們而供你使用的,然而其中最值得珍重愛惜的,(古詩百科)一定不是尋常之物。那些君子之人對于文章,難道與此有什么不同嗎?如今后進之士寫文章,能夠深入研究探討、努力開拓進取,以古代圣賢之人為師法對象的人,雖然未必處處皆對,但關(guān)鍵是,如果有像司馬相如、司馬遷、劉向、揚雄這樣的杰出人物出世的話,必定是出在這些人之中,而絕不會出自囚循守舊的人。如果圣人之道不用文章那就罷了,如果用,那就必定是崇尚有能力的人。有能力的人不會是其他人,而是能夠獨樹一幟、不因循隨俗的人。自從有文字以來,誰不寫文章?然而他們的文章能保存到今天的,一定都是能夠獨樹一幟的人。我經(jīng)常以此來談?wù)撨@個問題。

          我對于你來說,既是志同道合舉進士者,又是先考中入仕者,我又時常追隨并與賢達的尊大人給事中交游,既然承蒙你的厚賜之意,我又怎能不把自己所知道的一切呈獻出來作為對你的答復呢。你認為怎么樣?韓愈稟白。

          【注釋】

          [1]答劉正夫書:本文約作于元和六年(公元811年)至元和八年(公元813年)間,時韓愈在長安任職方員外郎或國子博士。劉正夫,刑部尚書劉伯芻之子。然據(jù)《新唐書·宰相世系表》載,劉伯芻有三子:寬夫、端夫、巖夫,而無正夫。蜀本作“巖夫”,似應(yīng)以蜀本為是。劉正夫?qū)懶畔蝽n愈求教,韓愈以此文答之,是韓愈一篇重要的文論著作。

          [2]箋:書牘。

          [3]誠然:如此真誠。

          [4]先進:指先進身人仕者,泛指先達之士。

          [5]司馬相如:西漢著名的辭賦家。 太史公:指司馬遷。 劉向:原名更生,字子政,漢朝宗室,官至中壘校尉,卒于漢成帝年間。一生著述頗豐,代表作有《新序》、《說苑》、《烈女傳》等。又喜陰陽五行,著有《尚書洪范五行傳論》。 揚雄:字子云,漢代著名辭賦家。

          [6]忝:辱,辱沒,自謙之詞。 同道:志同道合,此指舉進士。

          [7]從游:追隨并與之交游。 賢尊:賢達的尊大人,此指劉正夫之父劉伯芻。 給事:官名,給事中之省稱。

          【簡介】

          韓愈誕生于唐代宗大歷三年(768)的長安,出生僅僅三年之后,他的父親韓仲卿便去世了,自那時開始,幼年的韓愈便開始隨長兄韓會生活,視兄嫂一如父母,并在韓會的輔導下讀書學習。

          到七歲時,韓愈身上已經(jīng)能體現(xiàn)出一種文學的天賦,所謂“七歲屬文,意語天出”、“七歲好學,言出成文”,受到當時有名的文人蕭存的賞識。

          大歷十二年(777),韓會因在官場上受到牽連,被貶韶州刺史,韓愈也隨韓會南遷。不幸的是,抵達韶州不久,韓會即因病去世。韓愈先隨長嫂鄭氏送葬于安陽,再一同避居江南,從處理喪事,到往返奔波、撫育子弟等一切重擔,都被鄭氏一人挑起,而其維持不易,自然可以想見。

          經(jīng)濟的重負使得韓愈早早成熟起來,當他十九歲時,便獨身前往長安,要在仕途上有所進取。但與他所預料截然相反的是,自己不僅未能“一戰(zhàn)而霸”,且連續(xù)參加三屆考試均無成果。長安米珠薪桂,大不易居,而考試的挫折與對長嫂的愧疚,更使得他“蹉跎顏遂低,摧折氣愈下”。然而他仍然勉力支撐,始終不肯效溜須拍馬之輩四處活動。

          隨后,他打道回府,在宣州住了一年,貞元七年(792)再度入京考試。這一次考試的主考官是兵部侍郎陸贄,他是中唐時期有名的駢文家。陸贄以駢文名世,同時對古文也極為在行,并嘗試將古文文法融入駢文。韓愈雖然為了考試違心的習學駢文,真正偏好的卻是古文風貌,所寫文章恰投考官之好,終于一舉得中。

          考中進士意味著韓愈獲得了入仕資格,但要想真正得到官職,還要再經(jīng)過一次吏部的考試。貞元八年(793)年,韓愈返回河陽老家與盧氏女完婚,并取得吏部博學宏詞考試的資格,隨即赴長安應(yīng)試。

          這段時間里,韓愈曾嘗試與官員交游,寫過《與鳳翔邢尚書書》、《應(yīng)科目時與人疏》等文字,他有名的“相須”、“相資”之說就是在此時提出的。他的干謁書函,始終圍繞著一個議題展開,那就是健全國家發(fā)現(xiàn)人才、引用人才的制度。

          在第一次博學宏詞試中,韓愈在被中書省復審后駁下落選。這一則是因為他不肯效仿“浮囂之徒”游于公卿之門,專事干謁的舉動,二則是他的古文主張及文風依舊不能被接納。隨后的考試依然如第一次一樣失敗,韓愈生活的窘困也到了極為嚴重的程度!恶R厭谷》、《苦寒歌》都是他在此時的作品。

          長安十年,未得一官,韓愈在憤懣憂傷的心情中回到河陽,與盧氏相守。鄉(xiāng)居生活誠然清苦,卻給了他思考的時間。這段時間中,他的思想開始真正涉足一些深刻的問題。貞元十一年(796)九月,他去往洛陽官員云集之處,想要看看是否能在那里得到一些機遇。從貞元十一年到貞元十八年,韓愈的仕宦生涯不過是兩入軍幕,在官職上沒有什么大的起色。但他一生學問道德的理論基礎(chǔ),卻是在此階段打下的。著名的“五原”,《原道》、《原性》、《原毀》、《原人》、《原鬼》及《師說》、《答李翊書》等文章,都是他這段時間的成果。

          貞元十七年(801),韓愈再入京選官,得到祠部員外郎陸傪的引薦,授四門博士。四門博士是四門學的學官。這一職務(wù),與韓愈“汲汲于富貴,以救世為事”的理想相去甚遠,但他對工作也極為竭力盡心。當時,韓愈在京師已經(jīng)有些名聲,學校學生以外,慕名而來,求學問道者也往往有之。他有問必答,凡登門稱弟子者,他一概不回避師徒名分,這又大悖于當時士子恥于求師的風氣,因此招致許多非議。

          貞元十九年(803),韓愈的文名愈盛,由此升遷為監(jiān)察御史。但當年即因上書《御史臺上論天旱人饑狀》被貶連州陽山。

          陽山處嶺南窮荒之地,韓愈在當?shù)仃P(guān)心教育,興辦學校,有許多惠民之政,甚至在他離去時,當?shù)匕傩铡岸嘁怨找悦渥印薄?/p>

          貞元二十一年(805),韓愈得到命令,離開陽山,于郴州等待新的任令——即江陵府法曹參軍。這一職務(wù)實則屬于職掌猥雜的俗吏,因此韓愈對此憤憤不平,極為不滿。

          判司江陵未滿七月,朝中的政局人事都發(fā)生著劇烈的變化,韓愈感到有了回歸長安的指望。到元和元年(806),他領(lǐng)到朝中“國子博士”的任命,至元和三年(808),正式擔任此職。元和四年,改官都官員外郎,但他在任上因祠部事務(wù)與宦官發(fā)生激烈的斗爭,隨后為息事寧人,被改官為河南令。

          任河南令不足一年,韓愈在繁劇的政務(wù)中堅定地與不法軍人斗爭,興教育,整頓風俗。元和六年(811),韓愈調(diào)任職方員外郎。自此時到元和十三年(818),韓愈一直在長安為官,達到他一生仕宦的頂峰。

          元和十四年,唐憲宗預備奉迎法門寺佛骨,這是憲宗朝最隆重的一次禮佛活動。歷來堅持反佛的韓愈感覺無法坐視傾城的崇佛狂潮,于是上表切諫,即后世極為有名的《論佛骨表》。言語辛辣,充滿輕蔑嘲諷。這篇上書恰恰是在佛骨已迎入長安,長安士庶的佛事活動達到最高潮之際寫的,文中更有東漢奉佛之后,帝王咸致夭促一類的話,憲宗見書而盛怒,韓愈則因此被貶八千里外的潮州。

          被貶時,韓愈已在晚年,且體弱多病,又在荒僻之鄉(xiāng),境遇極苦。但他在任中勤于王事,忠于職守,去害除弊,安定百姓,興辦學校,培育人才。歷代潮州官員中,在職僅半年的韓愈不過是來去匆匆的一個,但他在潮州人文史上的影響卻是最大的,也是最為潮州百姓愛戴的。

          元和十四年(819),韓愈被移袁州,次年十一月,又回到長安任職。長慶四年(824),他因病去世,在長安靖安里私第離開了人世,這一年,他五十七歲。

        【韓愈《答劉正夫書》】相關(guān)文章:

        韓愈《答李翊書》閱讀訓練06-03

        《答李翊書韓愈》的閱讀答案及譯文10-24

        《答張十一功曹》韓愈01-10

        韓愈《答張十一》閱讀答案12-04

        《答李翊書韓愈》閱讀答案附譯文08-11

        韓愈《答崔立之書》閱讀答案03-22

        韓愈《答張十一功曹》原文05-29

        韓愈《給陳給事書》賞析10-22

        《答蘇武書》課文翻譯11-20

        99热这里只有精品国产7_欧美色欲色综合色欲久久_中文字幕无码精品亚洲资源网久久_91热久久免费频精品无码
          1. <rp id="zsypk"></rp>